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于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的构建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1
作者 丁鑫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1期40-41,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使得农村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在进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当前,应进一步做好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这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使得农村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在进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当前,应进一步做好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这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构建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关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背景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 构建路径 深入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情的区域经济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评《区域经济管理概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8-128,共1页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20世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所拥有的潜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省份之间,长期以...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20世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所拥有的潜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省份之间,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产业结构上,都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种不平衡,无论是对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还是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都形成了巨大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远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管理 经济发展水平 潜在优势 内陆省份 经济总量 东部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的竞合机制研究
3
作者 阮君华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8期116-118,共3页
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两大主题。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机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的现实发展需要。实现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类主体自主行动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前提基础。主体多元性、主体自主性、环境开放性、制度约束... 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两大主题。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机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的现实发展需要。实现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类主体自主行动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前提基础。主体多元性、主体自主性、环境开放性、制度约束性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内容。坚持市场引导、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四大原则,是形成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管理 竞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管理的有益探索——评介《县级经济管理学》
4
作者 鲁荣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2-112,共1页
最近,我有机会阅读了由阚泽彬、姜忠林二位同志主编,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发行的《县级经济管理学》一书。感到此书无论在体系设计,还是在立论、阐述方面,都体现了自己的创造性,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书从结合经济体制... 最近,我有机会阅读了由阚泽彬、姜忠林二位同志主编,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发行的《县级经济管理学》一书。感到此书无论在体系设计,还是在立论、阐述方面,都体现了自己的创造性,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书从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角度,突出考察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县级经济的运行机制、县级经济发展战略和县级内宏、中、微观经济的管理,这是它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运行机制 县级政府 创造性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管理职能 体系设计 经济出版社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三题
5
作者 陈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42-47,共6页
一、我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是根据某种权限划分的标准,从空间上对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分解。易言之,各级区域经济管理的总和,就是从空间上看到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是一个多维的、多层次... 一、我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是根据某种权限划分的标准,从空间上对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分解。易言之,各级区域经济管理的总和,就是从空间上看到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是一个多维的、多层次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体制 中心城市 经济区域 行政区划 区域经济管理 形成与发展 目标模式 协作区 大行政区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农经济对区域经济管理的影响
6
作者 唐鸿远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76-76,共1页
长期以来,基于茶叶种植户的家庭经济发展模式,早已无法与城市产业资本相抗衡,而且廉价的茶叶原料并未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本形成要素。为此,探讨茶农经济对区域经济管理的影响,首先就需要聚焦茶叶种植合作社组织的半企业化运... 长期以来,基于茶叶种植户的家庭经济发展模式,早已无法与城市产业资本相抗衡,而且廉价的茶叶原料并未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本形成要素。为此,探讨茶农经济对区域经济管理的影响,首先就需要聚焦茶叶种植合作社组织的半企业化运行模式,使其在利润资本化形成能力,以及在拓展区域茶叶经济范畴上发挥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农经济 区域经济管理 公权力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调控与资金流量信息系统
7
作者 孔祥毅 游广武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53-55,64,共4页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土上实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只能以分层调控模式为主体,中央与地方(主要是省)调控相结合、相补充。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中央宏观调控论述颇多,而对区域经济调控却很少有人问津。我...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土上实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只能以分层调控模式为主体,中央与地方(主要是省)调控相结合、相补充。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中央宏观调控论述颇多,而对区域经济调控却很少有人问津。我们认为:在分层经济调控体系中,区域经济调控是整个宏观调控是否有效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本文以区域经济调控的性质、特点与相应的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调控,以及与资金流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管理 资金流量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空间溢出--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炳尧 郭雪萌 魏泊芦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2,共9页
随着我国PPP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其转型升级的使命,准确评估PPP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PPP的空间效应,厘清行业异质性,进而考察双区制下地区间经济空间溢出效应... 随着我国PPP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其转型升级的使命,准确评估PPP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PPP的空间效应,厘清行业异质性,进而考察双区制下地区间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结果表明,PPP不仅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而且能够提升经济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使本地区经济增长对邻近地区发挥出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PPP的经济效益最大,能源与水务领域具有正外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区域经济管理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农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9
作者 高佳好 《福建茶叶》 2021年第6期32-33,共2页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农经济对区域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更加全面统筹好茶园的经营以及发展,根据规模经济效应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实力,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逻辑出发点加强对茶农经济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农经济对区域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更加全面统筹好茶园的经营以及发展,根据规模经济效应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实力,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逻辑出发点加强对茶农经济影响因素的多方面协调能力,从而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推动行业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农经济 区域经济管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基于多目标最优化视角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兴科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8期40-44,共5页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变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在突出"多目标"的同时,强调"最优化"。通过以多目标最优化为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出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变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在突出"多目标"的同时,强调"最优化"。通过以多目标最优化为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出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一体化整体上进入初级阶段后期,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应该从奠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物质和空间基础,推进区域发展制度改革和创新,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培养政府、社会及公民三方责任利益共同体意识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寻求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管理 城乡一体化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多目标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禀赋优势深层次开发的思路和模式
11
作者 张刚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20,共3页
随着1994年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国家以实施“三沿”战略为标志,在经济发展上加快由东向西的梯度推进。与此同时,海外华人中小资本继续涌入大陆,一些富有远见的国际大财团、跨国... 随着1994年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国家以实施“三沿”战略为标志,在经济发展上加快由东向西的梯度推进。与此同时,海外华人中小资本继续涌入大陆,一些富有远见的国际大财团、跨国公司也相继投资我国,并有加速“西进”的趋势。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正出现新一轮产业转移与创新的高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性机遇面前,本文拟就我国贫困地区禀赋优势的深层次开发问题,从进一步更新观念、廓清思路和具体实施的模式选择方面谈谈一管之见。一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在重新审视自身区域性禀赋优势的深层次开发及其所处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时,应切实把握好以下五项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禀赋优势 深层次开发 区域经济管理 开发模式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禀赋资源 生产要素 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