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宏观调控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第四届改革论坛综述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2008年11月9日,由改革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改革论坛在重庆圆满举行。来自高校、党校科研管理部门及相关院系负责人,有关研究机构负责人,宣传文化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出版界、期刊界同行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论坛主题为:&qu...
2008年11月9日,由改革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改革论坛在重庆圆满举行。来自高校、党校科研管理部门及相关院系负责人,有关研究机构负责人,宣传文化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出版界、期刊界同行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论坛主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针对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王佳宁编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经济
发展
宏观调控政策
区域经济新格局
综合配套改革
改革开放
论坛
产业园区
杂志社
区域
经济
支撑
理论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发展新空间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
25
2
作者
安树伟
肖金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3,共9页
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国家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区域,具有战略性、带动性、梯次性、层次性和多维性五个特征。保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客观上要求拓展区域...
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国家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区域,具有战略性、带动性、梯次性、层次性和多维性五个特征。保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客观上要求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区域经济空间接力规律的客观存在与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拓展我国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基本构想是,轴带引领,构建"三纵-四横-一沿边"的空间格局;城市群支撑,形成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形态;陆海统筹,全方位拓展潜在发展新空间;梯次推进,形成"第一代空间-发展新空间-潜在发展新空间"的接力机制。为此,必须培育经济集聚、产业转移、区域合作、群区耦合、"承上启下"等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发展
新
空间
区域
经济
发展
区域经济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湾区经济表征及其开放机理发凡
被引量:
55
3
作者
马忠新
伍凤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6,共9页
通过对五大湾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湾区及其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结果表明,湾区经济是根据海湾的天然地理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全国和五大湾区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均以湾区为核心向内地辐射呈梯度分布...
通过对五大湾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湾区及其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结果表明,湾区经济是根据海湾的天然地理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全国和五大湾区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均以湾区为核心向内地辐射呈梯度分布,五大湾区综合开放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环珠江口湾区、环长江口湾区、环渤海湾湾区、海峡西岸湾区、环北部湾湾区。基于湾区的特点对"引力"模型理论进行拓展,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文化包容度、经济增长速度及基础设施便利性等因素决定了湾区经济的梯度开放格局。选用二维集群标准误差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速度、文化包容度对对外开放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础设施便利性、人力资本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显著性依次减弱。为此,应提升"湾区经济开放"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好湾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文化包容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湾区
经济
对外开放度
区域经济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发展新空间及其现实驱动:观察远郊工业区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德起
钟顺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47,共15页
空间组织结构优化促进空间效率提升。产城关联模式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微观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远郊工业区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形成"边缘城市"的潜在新空间。然而,近年来的刚性空间组织结构安排,远郊工业区内部...
空间组织结构优化促进空间效率提升。产城关联模式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微观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远郊工业区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形成"边缘城市"的潜在新空间。然而,近年来的刚性空间组织结构安排,远郊工业区内部生产功能的空间垄断导致的"功能残缺",破坏了边缘城市形成机理,制约了空间集聚创新效应的发挥,进而成为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应把产城融合作为推进远郊工业区空间组织结构柔性化的总体方向,进行园区存量空间治理,实现工业区内部功能的空间整合重组,使其更好地适应快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组织结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空间
产城融合
区域经济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渝城市群战略视野的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被引量:
18
5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白静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5,共12页
增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对于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发展、交通系统建设、物流发展、区域创新、对外开放五个维度对成渝城市群七个区域中心城...
增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对于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发展、交通系统建设、物流发展、区域创新、对外开放五个维度对成渝城市群七个区域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的举措进行比较,得出区域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的举措尚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全面性、协同性。增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应找寻"创新驱动与产业引领"型路径,构建"开放支撑与物流强化"型路径,实施"人才集聚与市场优化"型路径,发力"重点突破与市际联合"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战略
区域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十三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在云南召开
6
作者
柳阳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2,共1页
2020年9月19—20日,第23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新格局”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研究院)、云南省经济学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
2020年9月19—20日,第23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新格局”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研究院)、云南省经济学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思想战线杂志社、经济地理杂志社、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等参与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云南大学
区域经济新格局
经济
学
云南省昆明市
高质量发展
优势互补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演进轨迹、绩效评估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色发展
被引量:
48
7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77,共13页
采用改进的熵值法,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增长质量和绿色生活四个维度对2005~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整体呈快速上升态势,但内部分异显著,武汉城市圈和武汉、长沙、南昌三大...
采用改进的熵值法,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增长质量和绿色生活四个维度对2005~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整体呈快速上升态势,但内部分异显著,武汉城市圈和武汉、长沙、南昌三大中心城市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增长质量的提升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最重要的引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的绿色发展贡献较弱;组团式集聚绿色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的主要演变趋势,绿色发展要素持续向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聚集。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促进园区低碳循环绿色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发展,加强跨区域合作联合推进污染防控,积极践行绿色生态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区域经济新格局
长江中游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及其未来方略
被引量:
8
8
作者
叶南客
黄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64,共12页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国内的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与部分全球城市群的比较上还有较大的差...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国内的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与部分全球城市群的比较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制约性瓶颈。对此,长三角城市群应立足高起点,从世界级城市群的地位攀升、国内城市群的增长引领以及区域内的资源再整合战略出发,通过区域空间规划、产业要素布局、环境污染共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经济新格局
长江
经济
带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宏观调控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第四届改革论坛综述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文摘
2008年11月9日,由改革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改革论坛在重庆圆满举行。来自高校、党校科研管理部门及相关院系负责人,有关研究机构负责人,宣传文化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出版界、期刊界同行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论坛主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针对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王佳宁编审。
关键词
区域
经济
发展
宏观调控政策
区域经济新格局
综合配套改革
改革开放
论坛
产业园区
杂志社
区域
经济
支撑
理论工作者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发展新空间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
25
2
作者
安树伟
肖金成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我国区域发展新空间研究"(批准号:15ZDC016)
文摘
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国家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区域,具有战略性、带动性、梯次性、层次性和多维性五个特征。保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客观上要求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区域经济空间接力规律的客观存在与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拓展我国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基本构想是,轴带引领,构建"三纵-四横-一沿边"的空间格局;城市群支撑,形成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形态;陆海统筹,全方位拓展潜在发展新空间;梯次推进,形成"第一代空间-发展新空间-潜在发展新空间"的接力机制。为此,必须培育经济集聚、产业转移、区域合作、群区耦合、"承上启下"等新动力。
关键词
区域
发展
新
空间
区域
经济
发展
区域经济新格局
Keywords
the new spa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pattern of i-egional economy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湾区经济表征及其开放机理发凡
被引量:
55
3
作者
马忠新
伍凤兰
机构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经济治理视野下‘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批准号:16BJY146)
文摘
通过对五大湾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湾区及其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结果表明,湾区经济是根据海湾的天然地理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全国和五大湾区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均以湾区为核心向内地辐射呈梯度分布,五大湾区综合开放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环珠江口湾区、环长江口湾区、环渤海湾湾区、海峡西岸湾区、环北部湾湾区。基于湾区的特点对"引力"模型理论进行拓展,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文化包容度、经济增长速度及基础设施便利性等因素决定了湾区经济的梯度开放格局。选用二维集群标准误差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速度、文化包容度对对外开放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础设施便利性、人力资本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显著性依次减弱。为此,应提升"湾区经济开放"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好湾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文化包容度。
关键词
湾区
经济
对外开放度
区域经济新格局
Keywords
bay area economy, opening degree,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y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发展新空间及其现实驱动:观察远郊工业区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德起
钟顺昌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47,共15页
文摘
空间组织结构优化促进空间效率提升。产城关联模式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微观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远郊工业区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形成"边缘城市"的潜在新空间。然而,近年来的刚性空间组织结构安排,远郊工业区内部生产功能的空间垄断导致的"功能残缺",破坏了边缘城市形成机理,制约了空间集聚创新效应的发挥,进而成为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应把产城融合作为推进远郊工业区空间组织结构柔性化的总体方向,进行园区存量空间治理,实现工业区内部功能的空间整合重组,使其更好地适应快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组织结构需要。
关键词
城市发展空间
产城融合
区域经济新格局
Keywords
space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industry,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y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渝城市群战略视野的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被引量:
18
5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白静
机构
纪念改革开放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5,共12页
文摘
增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对于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发展、交通系统建设、物流发展、区域创新、对外开放五个维度对成渝城市群七个区域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的举措进行比较,得出区域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的举措尚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全面性、协同性。增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应找寻"创新驱动与产业引领"型路径,构建"开放支撑与物流强化"型路径,实施"人才集聚与市场优化"型路径,发力"重点突破与市际联合"型路径。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战略
区域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新格局
Keywords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strategy, regional central city,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y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十三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在云南召开
6
作者
柳阳
机构
不详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2,共1页
文摘
2020年9月19—20日,第23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新格局”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研究院)、云南省经济学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思想战线杂志社、经济地理杂志社、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等参与协办。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云南大学
区域经济新格局
经济
学
云南省昆明市
高质量发展
优势互补
地理
分类号
F129.9-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演进轨迹、绩效评估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色发展
被引量:
48
7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77,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体系研究"(批准号:15ZDA020)
文摘
采用改进的熵值法,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增长质量和绿色生活四个维度对2005~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整体呈快速上升态势,但内部分异显著,武汉城市圈和武汉、长沙、南昌三大中心城市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增长质量的提升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最重要的引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的绿色发展贡献较弱;组团式集聚绿色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的主要演变趋势,绿色发展要素持续向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聚集。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促进园区低碳循环绿色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发展,加强跨区域合作联合推进污染防控,积极践行绿色生态政治。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区域经济新格局
长江中游绿色发展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y, green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F4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及其未来方略
被引量:
8
8
作者
叶南客
黄南
机构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创新型城市发展与评估研究院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64,共12页
文摘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国内的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在与部分全球城市群的比较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制约性瓶颈。对此,长三角城市群应立足高起点,从世界级城市群的地位攀升、国内城市群的增长引领以及区域内的资源再整合战略出发,通过区域空间规划、产业要素布局、环境污染共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经济新格局
长江
经济
带战略
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y, Yangtze River EconomicBelt strategy
分类号
F832.7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宏观调控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第四届改革论坛综述
本刊编辑部
《重庆社会科学》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发展新空间的逻辑演进
安树伟
肖金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湾区经济表征及其开放机理发凡
马忠新
伍凤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城市发展新空间及其现实驱动:观察远郊工业区
王德起
钟顺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成渝城市群战略视野的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王佳宁
罗重谱
白静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第二十三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在云南召开
柳阳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演进轨迹、绩效评估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色发展
吴传清
黄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及其未来方略
叶南客
黄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