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聂坚 白永平 孙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102,共4页
文章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水平和经济增速的关系,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经济增速和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回归拟合,建立函数模型,据此确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警戒水平 基尼系数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差异特征分析——以六大核心经济圈为例
2
作者 孙艳 徐爱萍 朱金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179,共4页
提高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选取2013-2022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逐渐上升,其中东海经济圈贸易便利化水平最高... 提高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选取2013-2022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逐渐上升,其中东海经济圈贸易便利化水平最高。同时,对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及区域差异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区域间差异最明显。基于此,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与政策环境、技术与人才支持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 差异特征 六大核心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3
作者 王战辉 段禄峰 +1 位作者 岳路 魏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45-250,共6页
为破除农业经济非均衡非充分发展困境,从农业经济效率、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协调、农业经济共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高水平区与较低水平区分布在胡焕... 为破除农业经济非均衡非充分发展困境,从农业经济效率、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协调、农业经济共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高水平区与较低水平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并呈现一定空间集聚特征;而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来源。要消除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必须促进农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利光 葛幼松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32-337,共6页
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生活质量和经济潜力5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并将11个地区分为3个层次。之后找到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生活质量和经济潜力5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并将11个地区分为3个层次。之后找到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区位、经济基础、行政及资源,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兼论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84,共12页
本文通过建立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排序,为不同区域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参考。在综合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 本文通过建立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排序,为不同区域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参考。在综合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劳动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劳动力资源规模水平越高,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结构水平、再生产水平、发展环境水平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中西部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显示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在区域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配置水平 评价分析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乔卫芳 郜智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824-8825,共2页
河南省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差异比较明显。选用GDP和人均GDP指标来反映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河南省内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自1998年以来河南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的实证结论。最后提... 河南省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差异比较明显。选用GDP和人均GDP指标来反映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河南省内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自1998年以来河南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的实证结论。最后提出了调控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经济水平 发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83
7
作者 何地 赵炫焯 齐琦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以及区域差异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但区域“数字鸿沟”现象严重,呈现出东、中、西区域梯度式递减特征;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演化不变”和“演化退步”两种类型,空间正相关性的省域数量大于空间负相关性的省域数量;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全国与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而西部地区在不考虑空间因素下存在绝对β收敛,不存在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 时空格局 区域差异 莫兰指数 空间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差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进程监测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丽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114,共5页
文章聚焦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其宏观特征分析概括为增长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升级、效率效益提升、发展环境优化五个方面,构建了由30个评价指标组成的衡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立足区域经济... 文章聚焦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其宏观特征分析概括为增长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升级、效率效益提升、发展环境优化五个方面,构建了由30个评价指标组成的衡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监测评价现实需要,构造水平评价与进程监测模型,分别设计评价不同区域经济在同一时间节点发展水平和监测同一区域经济依时间序列发展进程的具体算法,并对江西省部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监测。为加快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提供了方法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夏绪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40-44,共5页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东、中、西三大区域城乡差距依此递增,三大地带内部城乡差距呈现明显拉大趋势。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政策是不容忽...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东、中、西三大区域城乡差距依此递增,三大地带内部城乡差距呈现明显拉大趋势。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政策是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必须树立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城镇化步伐,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区域差异 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安徽 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评价 聚类分析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区域工业经济水平差异现状与协调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丹 姜宏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山东省的基本省情之一,山东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区域工业经济水平差异的现状、原因及缩小差异的基本思路。 分析区域经...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山东省的基本省情之一,山东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区域工业经济水平差异的现状、原因及缩小差异的基本思路。 分析区域经济差异,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客观地衡量这种差异。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经济指标和区域划分类型,得出的结论可能会相差甚大,现将有关指标及口径范围说明如下: 1.区域差异分析指标。静态指标中,本文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作为收入差异分析指标。动态指标中,采用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工业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率的代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较发达地区 工业总产值 水平差异 区域工业 发展的对策 人均GDP 中西部地区 区域经济 工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启发 《山东经济》 2004年第6期82-85,共4页
构建了用于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利用AHP法对山东省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评 ,发现山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针对这种差异 ,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山东省 实证研究 协调发展战略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 AHP法 构建 发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金融对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13
作者 代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7-31,共5页
消费金融在我国金融服务行业与消费体系中均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区域流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消费金融对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营商环境在二者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 消费金融在我国金融服务行业与消费体系中均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区域流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消费金融对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营商环境在二者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消费金融对区域流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消费金融对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相较于低经济发展水平、沿海、北方地区,消费金融对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内陆与南方地区更强;营商环境在消费金融与区域流通经济发展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据此,文章从完善消费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消费金融产品设计、打造良性营商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区域流通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 营商环境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凌 邹建辉 高心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17-122,共6页
文章基于逻辑框架法构建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测度分析,结合Theil指数、Moran’sⅠ等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协同创新水平区域差异及空间... 文章基于逻辑框架法构建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测度分析,结合Theil指数、Moran’sⅠ等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协同创新水平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总体协同创新水平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各省份发展不平衡,呈现“上游—中游—下游”递增的格局;长江经济带整体协同创新区域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且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下游地区同时存在H-H型和L-H型两类集聚区,两极化明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协同创新 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 被引量:58
15
作者 王少剑 王洋 赵亚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4-1192,共9页
以广东省88个县域为基本单元,基于“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综合运用了总体差异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多水平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1990~2010年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①总体差异指数测度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广东... 以广东省88个县域为基本单元,基于“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综合运用了总体差异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多水平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1990~2010年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①总体差异指数测度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在地区尺度、地级尺度、县级尺度和城乡尺度均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地理尺度和空间组织对区域经济差异有很大影响。②基于GIS应用,空间自相关检测发现广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集聚“俱乐部趋同”现象,潜在地加深了区域经济差异。③空间多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全球化、简政放权、固定资产投资是促使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主要原因,而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区域经济差异,城乡分异和地形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但显著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多尺度与多机制 空间自相关 空间多水平回归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代合治 段福庆 周琦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0,共5页
运用变异系数CV、泰尔系数T等指标,基于三大经济板块、17个市域、121个县域等不同空间程度,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空间尺度愈小,差异程度愈大,即县域间差异程度大于市域,市域大于板块,但... 运用变异系数CV、泰尔系数T等指标,基于三大经济板块、17个市域、121个县域等不同空间程度,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空间尺度愈小,差异程度愈大,即县域间差异程度大于市域,市域大于板块,但从变化趋势看,板块间差异程度对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贡献度在提高。从三大板块内部看,鲁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大,鲁东和鲁南地区内部差异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 空间尺度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周玉翠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52-56,共5页
该文定量分析 90年代以来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 ,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湖南省发展经济的主要出发点 ,但考虑到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使整体经济发展速度... 该文定量分析 90年代以来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 ,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湖南省发展经济的主要出发点 ,但考虑到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使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事实 ,提出要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 ,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 ,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 ,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异 ,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差异的预警与调控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国强 刘东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71,共4页
采用一种次优分析方法对公平和效率进行权衡和取舍,以确定合理的区域差异警戒水平,其实质就是在我国具体情况下进行最优分析的一个柔性处理。对效率函数的形状、拟合模型以及差异度量指标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调控区... 采用一种次优分析方法对公平和效率进行权衡和取舍,以确定合理的区域差异警戒水平,其实质就是在我国具体情况下进行最优分析的一个柔性处理。对效率函数的形状、拟合模型以及差异度量指标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调控区域差异的政策手段以及这些调控对经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警戒水平 区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经济区域划分与高教投资差异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董泽芳 沈百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20-28,共9页
本文在讨论了教育经济区域的概念 ,教育经济区划的意义、理论基础、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 ,将我国 3 0个省市区划分成直辖市、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等四类教育经济区域。并就教育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地域分布的关系 ;各类地区在社会经... 本文在讨论了教育经济区域的概念 ,教育经济区划的意义、理论基础、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 ,将我国 3 0个省市区划分成直辖市、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等四类教育经济区域。并就教育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地域分布的关系 ;各类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区域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梯度差异 高等教育投资 教育经济区域划分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90-92,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凸现出来,为了研究山东区域上经济发展的差异,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静态是借助梯度分析法从经济差异,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来比较不... 自20世纪9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凸现出来,为了研究山东区域上经济发展的差异,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静态是借助梯度分析法从经济差异,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来比较不同区域问的经济差异状况,动态角度则是借助竞争要素分析法从影响地区竞争力的主要要素来考察地区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差异分析 山东省 地区竞争力 居民消费水平 地区经济差异 人均GDP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