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消费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邸俊燕 孙红湘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128,共4页
本文选取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消费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我国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经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现象。数字消费水平的提升加速了区域经济... 本文选取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消费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我国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经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现象。数字消费水平的提升加速了区域经济收敛速度,缩小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数字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区域经济收敛加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消费 区域经济收敛 异质性分析 经济增长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论争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启仿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0,共4页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假说自提出以来在经济学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存在争议 ,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 ,但这一理论假说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 ,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表明 :1978~ 1990年 ...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假说自提出以来在经济学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存在争议 ,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 ,但这一理论假说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 ,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表明 :1978~ 1990年 ,存在σ收敛格局 ,而 1990年以后不存在σ收敛 ;1978~ 2 0 0 0年 ,存在条件 β收敛趋势 ,但在收敛速度的测算上存在较大差距 ,且与发达国家的收敛速度相差甚远 ;绝对 β收敛趋势存在与否也存在着争议 ;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在我国开始显现 ,但在其产生的原因上 ,观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假说 检验方法 Σ收敛 Β收敛 俱乐部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程建 连玉君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24,共9页
本文根据1952-2003年各省的人均实际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除上海与贵州外,按照分省配对协整检验划分的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具有收敛特征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但受到三个随机增长因... 本文根据1952-2003年各省的人均实际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除上海与贵州外,按照分省配对协整检验划分的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具有收敛特征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但受到三个随机增长因素的共同作用。此外,三大地区间不存在收敛,但中西部地区具有共同的增长趋势而与东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关系,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1990年以后呈现明显扩大的趋势,西部大开发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经济差距 经济增长 经济收敛 协调发展 共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区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动态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向伟 陈斐 李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1,共5页
文章以中国339个地市为分析单元,对五大区进行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特征。结果表明:五大区在经济增长收敛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即都存在经济收敛情况,收敛的速度... 文章以中国339个地市为分析单元,对五大区进行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特征。结果表明:五大区在经济增长收敛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即都存在经济收敛情况,收敛的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其次,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特征不同于其他四大区域,具体表现为其经济增长方式对空间位置关系较为敏感,因此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时需要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空间计量经济方法 面板数据模型 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和收敛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安胜 郑逸芳 +1 位作者 王强强 许佳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一个经济体内各地区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性因素。据此提出假说:一个经济体内生产要素投入变动的地区差异,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发达... 一个经济体内各地区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性因素。据此提出假说:一个经济体内生产要素投入变动的地区差异,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加剧区域经济增长发散;而落后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基于假说,进一步分析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得出两个重要推论。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全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两个推论,与研究假说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区域经济增长 差异性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55
6
作者 何江 张馨之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52,共9页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性问题。首先介绍了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设定和经济意义,并概要说明了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模型选择和估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4年中...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性问题。首先介绍了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设定和经济意义,并概要说明了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模型选择和估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条件收敛是非常可靠的经验结论,同时验证了增长过程中区域外溢显著存在。最后概括了主要研究结论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空间固定效应模型 空间相关性 区域外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雷 李坤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期增长效应——对区域内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成员国人均收入的收敛趋势的检验,本文发现不同的一体化组织的成员结构对其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各不... 本文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期增长效应——对区域内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成员国人均收入的收敛趋势的检验,本文发现不同的一体化组织的成员结构对其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各不相同。“北-北”模式的区域组织,其成员国的人均收入呈收敛趋势;“南-南”型区域组织建立之后,成员国的人均收入呈发散趋势;而“南-北”型一体化组织对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分析各类一体化组织的增长效应, 还有助于预测不同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前景,并对一体化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收敛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人均收入 增长效应 区域组织 一体化政策 成员国 成员结构 区域 发现 同类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溢出的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玉明 李凯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5期745-751,共7页
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知识溢出对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区域间的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关联性,以高技术产业为例的3种知识溢出形式对省际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对省际区域经... 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知识溢出对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区域间的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关联性,以高技术产业为例的3种知识溢出形式对省际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对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检验结果表明,在1996-2005年间不存在绝对收敛,但是存在条件收敛。条件收敛的实践启示是:如果贫困区域能受到发达区域的拉动和辐射,那么落后省际区域的增长将能成为中国整体发展中最有效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知识溢出 区域经济增长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短期性和长期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技术经济》 2007年第11期5-11,共7页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收敛,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从短期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倒U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收敛,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从短期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倒U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在长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趋于收敛;并给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收敛 倒U形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乔宁宁 王新雅 《西部论坛》 2010年第6期19-26,共8页
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条件β收敛,而西部大开发后,区域经济增长由原来沿着均衡路径向稳态发展... 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条件β收敛,而西部大开发后,区域经济增长由原来沿着均衡路径向稳态发展转变为发散性的增长;同时,西部地区各省经济增长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发散迹象。可见,西部开发战略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态势,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收敛 条件Β收敛 绝对Β收敛 发散性经济增长 系统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政策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收敛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腾云 徐勇 杨国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1-96,共6页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计算分析了1952~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从1952~2000年以实际人均GDP为指标,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变化呈发散趋势.然而,根据不同时段国家所采取...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计算分析了1952~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从1952~2000年以实际人均GDP为指标,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变化呈发散趋势.然而,根据不同时段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不同把整个时期划分为若干不同时段,则发现1952~1966、1979~1990、1979~2000年等时段,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β型绝对和条件收敛趋势.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β型收敛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增长 β型收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经济收敛效应的解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宣昌勇 张纪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80,共7页
能否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经济收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生命力之所在。基于RCEP14国的经济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东亚各国间的经济差距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呈现出收敛的趋势,但区域内产业分工... 能否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经济收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生命力之所在。基于RCEP14国的经济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东亚各国间的经济差距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呈现出收敛的趋势,但区域内产业分工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明显。这说明,东亚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不充分,深化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将是缩小东亚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亚地区 经济增长 经济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及收敛性检验 被引量:41
13
作者 刘华军 贾文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6-733,共8页
基于1992~201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基于空间网络权重,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收敛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复杂化与全域性的... 基于1992~201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基于空间网络权重,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收敛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复杂化与全域性的发展趋势,但网络的整体紧密程度不够。②山东、河南和江苏在空间关联网络中既扮演中心行动者的角色,又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与'桥梁'的作用。③四大板块内部及之间存在普遍的关联关系,板块Ⅲ在四大板块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全域性收敛现象,与基于传统空间权重的模型相比,空间网络权重下模型的收敛速度加快;资本积累是影响收敛的重要因素。此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收敛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琚晓星 刘岳平 钟世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750-20750,20789,共2页
简要梳理和评析了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的研究结果,并总结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差异 收敛 区域经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区域经济差距与动态增长收敛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宝顺 徐绮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7,90,共11页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战略,财政在促进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典经济增长收敛研究框架下,基于我国199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从短期、中期和长期视角分别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及其结...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战略,财政在促进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典经济增长收敛研究框架下,基于我国199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从短期、中期和长期视角分别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在经济增长与区域收敛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收敛发生在区域内部而非区域之间,财政资本性支出偏向仅在短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而财政福利性支出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并有助于我国短期和长期的经济收敛。促进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财政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调整产业布局,推进区域之间的全域收敛,避免区域内部的俱乐部收敛格局;二是更加注重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为推进区域长期均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三是规范政府融资渠道,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距 经济增长 经济收敛 生产性支出 福利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剑锋 单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6-191,共6页
本文基于MRW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浙江区域经济的δ、β收敛性分析发现:浙江区域经济不存在绝对的δ和β收敛,但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验证了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工业化水平以及初始人力资本等对经济的增长... 本文基于MRW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浙江区域经济的δ、β收敛性分析发现:浙江区域经济不存在绝对的δ和β收敛,但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验证了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工业化水平以及初始人力资本等对经济的增长都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是影响收敛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政府应对区域经济加以合理的调节,以促进浙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经济 区域差异 增长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经济规模与增长效率差异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楠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1,共9页
借助β收敛模型对中国区域增长效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可以考察中国区域经济规模对增长效率差距收敛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整体增长效率存在β收敛,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均呈现出区域增长效率收敛特征,而西部区域增长效率变... 借助β收敛模型对中国区域增长效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可以考察中国区域经济规模对增长效率差距收敛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整体增长效率存在β收敛,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均呈现出区域增长效率收敛特征,而西部区域增长效率变化趋势是发散的。整体经济生产效率差异会随经济规模差异缩小而呈现发散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也表现为发散趋势,而西部地区会随着经济规模差距的缩小而呈现收敛特征。西部地区应实施局部均衡的发展战略,通过寻找自身优势和突破,避免落入低水平发展陷阱,更有利于增长效率提升和收敛;东部和中部地区应通过整体的区域和产业政策配合,加快打破区域联动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为合作重点,更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和生产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规模 增长效率 收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外部性、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立科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1,共6页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空间自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的运用使我们可以就空间外溢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地理分布进行有效的分析。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β收敛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空间自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的运用使我们可以就空间外溢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地理分布进行有效的分析。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β收敛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5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外部性和对外开放对β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考虑空间外部性和对外开放因素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敛 区域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发展、区域收敛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基于辽宁省44县(市/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白晶洁 张峁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6,共7页
系统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16年辽宁省44个县(市/区)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广义矩(GMM)估计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系统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16年辽宁省44个县(市/区)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广义矩(GMM)估计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处于发展长周期上的"初级阶段";县域普惠金融内部结构发展均衡,但存在明显的区域"俱乐部收敛"现象;县域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呈倒U形走势,普惠金融的影响效应优于规模金融;县域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性,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效果优于欠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 区域收敛 指标体系 包容性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英彤 郭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8,共8页
尽管学术界已注意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可能是消除或者缩小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有效途径,但尚未得到一致结论,且分歧明显。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人力资本定义中所包含的存量与质量概念进行区分。就一个人口众多... 尽管学术界已注意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可能是消除或者缩小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有效途径,但尚未得到一致结论,且分歧明显。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人力资本定义中所包含的存量与质量概念进行区分。就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要素流动面临较强约束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存量与质量的区分将直接影响实证研究结果,人均人力资本水平或存量高低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影响。但"人均"不能等同于"同质"。所以从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四个维度测度人力资本质量更合理、更可行地兼顾了在我国国情下如何量化的问题。由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收敛 人力资本质量 人力资本存量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