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经济圈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推手”——基于层级政府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建平 刘坤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基于层级政府的视角,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从法律与组织建设、发展战略、产业与贸易政策、市场体制建设、基本公共品及服务供应力度和就业体制6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圈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作用。得出结论:... 基于层级政府的视角,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从法律与组织建设、发展战略、产业与贸易政策、市场体制建设、基本公共品及服务供应力度和就业体制6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圈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作用。得出结论: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来构建外部动力系统推动区域经济活动朝着充分发挥其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圈产业集聚;另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职责去主导不同的政策手段去构建此外部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圈 产业集聚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外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行业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圈的高职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蕴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49,共6页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准确定位、科学发展,主动把航空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圈的需求作为自身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从顶层设计着手,成立产教联盟,自顶向下地系统深化与优质企业的合作,形成教育与产业对接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准确定位、科学发展,主动把航空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圈的需求作为自身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从顶层设计着手,成立产教联盟,自顶向下地系统深化与优质企业的合作,形成教育与产业对接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积极探索并创新形式多样的校企共育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办学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航空产业链 区域经济圈 办学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力作——评介《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一书
3
作者 彭建强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1期96-96,共1页
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加强协作、合理分工,各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关方面也围绕京津冀关系和经济协作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总体来看,关于"大北京"的研究或是... 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加强协作、合理分工,各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关方面也围绕京津冀关系和经济协作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总体来看,关于"大北京"的研究或是围绕城市规划、市场共建、经贸合作等方面展开,或是分别把京津冀产业结构作为不同的经济体进行独立分析、比较,而对于京津冀产业转移与协作涉及较少,更鲜有把京津冀产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筹规划、就其产业优势互补问题进行的研究.河北经贸大学戴宏伟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一书,将"大北京"经济圈的产业梯度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运用产业结构理论、城市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数量经济模型,充分考虑京津冀之间在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将三省市产业结构调整放在"大北京"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的大系统中去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对策.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论点鲜明有据、有颇多创新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 书评 产业结构调整 戴宏伟 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 “大北京”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地区空间发展战略探讨——以陕西南部区域发展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5-40,共6页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必须根据其目前现实经济实力基础、经济发展内在要素的能量可能释放度、外部的环境条件利用能力以及区域经济空间的条件,将其纳入到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周边区域经济圈整体发展中,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通道...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必须根据其目前现实经济实力基础、经济发展内在要素的能量可能释放度、外部的环境条件利用能力以及区域经济空间的条件,将其纳入到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周边区域经济圈整体发展中,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通道。陕南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战略要实施东进、南扩、北联区域联合与协作战略。短期内以建立汉中和安康为中心的汉江区域经济带为基本框架,促成陕南区域经济发展大开放格局。向南与成渝经济圈相融合,向东打通与华中大武汉经济圈的连接通道,向东和向南同时并进,实现与长江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的对接。向北与陕西关中经济圈的紧密结合。通过向东、向南和向北的区域经济连接,在中远期实现并融入到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大都市所形成的西部经济的“西三角”都市经济圈和向东融入到达武汉经济圈之中。其主导产业应以水、药和旅游等绿色产业为主导,尽快形成新型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发展 区域经济圈 绿色产业 主导产业 陕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西经济走廊”城市化之设想 被引量:1
5
作者 尹虹潘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根据"渝西经济走廊"实际情况,提出该地区城市化的总目标,对该地区城市化的基本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渝西经济走廊"在城市化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行政区划和交通建设等作了研究。
关键词 “渝西经济走廊” 城市化 区域经济圈 大足县 双桥区 重庆 水源 璧山县 县政府驻地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探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莉虹 宋晓华 左晓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针对产业转型和升级进行分析。首先,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其次,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升级进行分析;最后,探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路径。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协同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