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知识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坤 孙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共3页
从研究知识资本存量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知识资本分为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国内外实例充分说明,要加大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的投入,通过知识资本存量结构的二维或... 从研究知识资本存量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知识资本分为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国内外实例充分说明,要加大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的投入,通过知识资本存量结构的二维或者多维转化途径来提高区域知识资本存量,以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和经济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知识资本 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产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假说与个案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景普秋 范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132,共9页
矿产开发给资源丰裕区域带来的是"祝福"还是"诅咒",主要取决于矿产开发中经济变量的选择,即资源开发强度、开发集约度、资源依赖度、资源收益分配极化度、资本转化度;对上述变量的选择不同,将可能形成资源推动型的... 矿产开发给资源丰裕区域带来的是"祝福"还是"诅咒",主要取决于矿产开发中经济变量的选择,即资源开发强度、开发集约度、资源依赖度、资源收益分配极化度、资本转化度;对上述变量的选择不同,将可能形成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资源主导型的常态发展模式、资源诅咒型的病态发展模式等。挪威在资源开发中成功规避了"资源诅咒",成为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依赖 收益分配 资源诅咒 挪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
3
作者 郭爱君 张永年 范巧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1,共12页
以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为索引,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提炼,运用科学抽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规律性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层、结构层和动力层等方面... 以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为索引,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提炼,运用科学抽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规律性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层、结构层和动力层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生产导向的服务革命发展模式、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模式、梯度导向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全局导向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多元导向的“新协调”发展模式。新时期要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为导向,构建以空间协调、治理有效和市场统一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逻辑框架 历史变迁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模式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冠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0-212,共3页
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视角出发,总结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优势、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最佳模式,提出改善经济区发展落后状况的建议,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视角出发,总结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优势、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最佳模式,提出改善经济区发展落后状况的建议,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提升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实现广西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国家社会和经济宏观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均衡 广西北部湾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中部崛起
5
作者 胡炜 徐喜林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共4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区域差距问题依然突出,我们一定要落实好国家的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全方位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部崛起 区域协调发展 现代化进程 中部地区 区域差距 区域发展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州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6
作者 赵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云南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德宏位于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陆地连接东南亚、南亚,走向印度洋的最佳结合部和最便捷通道,在融入"桥头堡"建设,扩大对外开放中最具优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云南 德宏州 扩大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格局 东南亚 结合部 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必定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为基础,构筑城乡一体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为基础,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圈,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应打破行政界限,顺其自然地构建城市经济圈,因地制宜地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统筹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城市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城乡一体化 主导型 行政 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丹寨万达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8
作者 张莉萍 王鼎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0期207-209,共3页
特色小镇是一种以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丹寨万达特色小镇符合特色小镇的建设条件,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了丹寨万达特色小镇的现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路径... 特色小镇是一种以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丹寨万达特色小镇符合特色小镇的建设条件,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了丹寨万达特色小镇的现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路径,以期促进丹寨万达小镇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生态旅游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 万达 提升路径 丹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体
9
作者 陈庆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1-17,共7页
当今世界约有两千多个民族,其中人口10万以上的民族有582个,约3/4的民族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0.9%而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亦有22个是人口不足10万的小民族,虽其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0.046%,但却与其他民族混杂一体分布于... 当今世界约有两千多个民族,其中人口10万以上的民族有582个,约3/4的民族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0.9%而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亦有22个是人口不足10万的小民族,虽其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0.046%,但却与其他民族混杂一体分布于广阔的区域。历史的发展使不同的民族显现出不同的经济个性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在一切民族都应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机会的思想基点上,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便使不同的民族都能在同一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而普遍受益的原则指导下,民族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一定民族经济体的活动表现为一种区域经济的形成,同时,处于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经济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参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少数民族聚居区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进程 当今世界 发展机会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自治地方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 被引量:14
10
作者 冯垚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6-98,共3页
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关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但二者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其实,这两种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组织模式,其发展动力、发展定位和组织形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 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关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但二者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其实,这两种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组织模式,其发展动力、发展定位和组织形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研究有益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理论 都市圈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河南食品加工业聚集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三峰 陈亮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共2页
产业集群是一种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的,以众多相关企业为网络集聚的新型的组织形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在全国各地兴起,在产业聚集的地区,大大增强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河南在全国... 产业集群是一种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的,以众多相关企业为网络集聚的新型的组织形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在全国各地兴起,在产业聚集的地区,大大增强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河南在全国食品加工业中占19%左右,郑州、漯河、周口等城市的食品加工业集辟已经初具规模,如果进一步通过行政协调和市场调节的双向推动,在全省形成更多的集聚效应,必将推动河南食品加工更快、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业 工业聚集 河南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 相关企业 集聚效应 产业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贸研究》2014年度重点选题指南
12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共1页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产业政策 选题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质量评价 中国经济体制 财贸 指南 宏观经济运行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