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测度及应对之策 被引量:5
1
作者 秦放鸣 焦音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但其由来已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对机遇期经济发展构成极大阻力。文章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对2004—2013年间新疆内部"天山北坡经济带"、&qu...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但其由来已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对机遇期经济发展构成极大阻力。文章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对2004—2013年间新疆内部"天山北坡经济带"、"南疆三地州"等5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进行了测算,并通过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解探析不平衡的成因。最终结果显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虽正逐年好转,但仍呈严重不平衡状态,主要成因将由区域内不平衡变为区域间不平衡,而后者也将是亟待解决的焦点。基于此,提出政策支持多渠道互助发展、教育引领多方位人才培养及基建带动多行业同步并进三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新疆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 应对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于资本存量再测算的视角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姜玉英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8,共15页
本文分别从生产函数与资本折旧率选择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测算,以全国和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讨论经济发展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 本文分别从生产函数与资本折旧率选择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测算,以全国和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讨论经济发展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弱线性反向、强非线性的变动关系,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虽能有效缓解区域有效发展不平衡,但这种关系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第二,二者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动态演变性:2012年之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具有逐年递减的态势,中、西部地区存在波动增加的趋势;2012年之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趋于平缓,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低于中、西部地区,而区域间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是引起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资本存量 经济发展质量 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协调发展
3
作者 王树林 邢祝国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6期1-2,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发展缓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似乎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政治和经济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发展缓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似乎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政治和经济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一、我国地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国家总体经济战略尤其是工业布局战略所推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现状 中西部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 协调发展 东西部差距 年均增长速度 乡镇企业 中部地区 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评《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蕾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同时并存,又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不平衡。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严峻,严重影响到了西部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同时并存,又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不平衡。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严峻,严重影响到了西部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趋向经济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难以吸引人才,严重影响了区域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业研究 新疆 经济发展空间 西部经济 经济发达地区 地区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日本区域协调发展改策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风光 李宗植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3,共6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都曾遇到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两国都找到了解决这一问...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都曾遇到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两国都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政策实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美国 日本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政府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区域倾斜发展政策的反思
6
作者 蒋清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7,共5页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之后,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遗弃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实行区域倾斜发展政策,实现了由追求“平衡”到追求“效率”的转变,从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增强了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区域联合和协作,促进...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之后,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遗弃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实行区域倾斜发展政策,实现了由追求“平衡”到追求“效率”的转变,从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增强了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区域联合和协作,促进了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趋势加剧,以及“诸侯经济”不断强化,等等。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区域倾斜政策本身有缺陷,同时也缺乏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今后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协调好效率目标和平衡目标之间的关系,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体系,并努力为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倾斜政策 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稳定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政策 反思 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2,共6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扩大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国内各相关区域纷纷响应并付诸实施,已给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开始逐步化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扩大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国内各相关区域纷纷响应并付诸实施,已给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开始逐步化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中国区域之间的融合发展起到强化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分层优化、因区施策。为了进一步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应把既有各区域性国家战略实施地区有效地贯通起来,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共享共赢""协同创新"思维,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法律法规和组织融合一体化格局,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提供法律制度和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张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县域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 县域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并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南。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呈现出明显二元经济结构,这导致农村金融资源普遍匮乏,金融基础薄弱,与城市金融存在巨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县域经济 实证研究 县域金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地级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旭红 杨美云 李春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河北省 综合评价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际性大都市 中国经济 竞争力理论 竞争无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国家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财政制度安排及经验借鉴
10
作者 张清慧 《地方财政研究》 2008年第9期60-64,共5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定的财政制度,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制度与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指导开发不发达地区、处理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定的财政制度,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制度与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指导开发不发达地区、处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般规律性,在我国西部经济开发财政制度安排中可以比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开发 财政制度安排 经验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西部经济开发 政府指导 不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钞票处理中心布局与发行库匹配问题研究
11
作者 吴继宁 董风雷 王世存 《金融发展研究》 2013年第7期87-88,共2页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人民银行依托各发行库,相继在各省会城市和部分发达城市建立了60余处钞票处理中心,承担着对回笼人民币清分、复点和销毁任务,在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维护人民币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人民银行依托各发行库,相继在各省会城市和部分发达城市建立了60余处钞票处理中心,承担着对回笼人民币清分、复点和销毁任务,在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维护人民币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货币流通量的持续增长,依托发行库设立的钞票处理中心与发行库在现有布局上无法做到完全匹配,阻碍了钞票处理中心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从钞票处理中心现有布局角度出发,对重构钞票处理中心布局、加快发行库改造进行探讨,使钞票处理中心布局与发行库更加匹配,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货币发行、流通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钞票处理中心 发行库 匹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90年代 货币流通量 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