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2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久文 张泽邦 殷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过区域经济规模与水平同步增长、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加剧、空间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过区域经济规模与水平同步增长、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加剧、空间发展多中心模式等特征。进入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等新特征。然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合作不够紧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为此,要明确区域发展战略的中长期思路,通过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等路径实现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超大规模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职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测度——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刘燕丽 姚继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66,共10页
普职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普职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S-E)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我国各省S-E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以及二者的同步发展状态,并通过俱乐部... 普职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普职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S-E)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我国各省S-E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以及二者的同步发展状态,并通过俱乐部收敛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四大区域的S-E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整体呈现中级协调状态,但时间阶段性与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2020年,超过74%的省份普职结构相对超前;同时,测算结果表明S-E耦合协调度呈现局部俱乐部收敛特征。鉴于此,在“十四五”期间及以后,应不断优化普职结构,提高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职结构 普职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俱乐部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评《城市物流管理》
3
作者 张海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6-I0006,共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王红春编著的《城市物流管理》一书,深入探讨了城市物流发展的现有问题,并为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王红春编著的《城市物流管理》一书,深入探讨了城市物流发展的现有问题,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城市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物流 区域经济发展 物流行业 电子商务 城市化进程 独特视角 经济全球化进程 全面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口之争: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人口要素与区域经济发展
4
作者 薛君 刘晓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21,F0002,共12页
“人”是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的核心,人口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负向的,简单归纳为“手口之争”.在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内,将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归纳为要素的总量投入、结构配比和使用效率,并... “人”是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的核心,人口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负向的,简单归纳为“手口之争”.在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内,将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归纳为要素的总量投入、结构配比和使用效率,并基于黄河流域九省(区)相关人口和经济面板数据,对人口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机制进行假设验证.研究发现:人口总量增长产生的规模正效应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抑制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得到了验证,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效应没有通过验证;结合不同区域禀赋差异分析,可以推论出人口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既与人口要素特征相关,也与不同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基于有效劳动的中介效应,分析得出人口数量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变动既会从供给端的“手”,也会从需求端的“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而人口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供给端“手”的作用.总之,应增加人口要素正向效应变动以弥补人口要素负向效应变动,以人口的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要素 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方略——以流通效率为路径
5
作者 潘潁 谭燕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92,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涵盖“政府数改”“企业数转”“公众数智”三个层面,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然后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度影响因素,涉及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拓宽市场潜力、... 文章首先阐述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涵盖“政府数改”“企业数转”“公众数智”三个层面,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然后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度影响因素,涉及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拓宽市场潜力、促进经济创新及提高生产效率等层面。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技术创新赋能流通效率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方略,揭示数字技术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应链效率及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中的关键职能,以期为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以便更有效地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效率 数字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度影响预测与风险缓释策略——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6
作者 熊贤志 武鹏 +2 位作者 刘祥 宋健 王梅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53-56,共4页
天麻作为传统中药材和新兴药食同源产品,其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毕节市依托林下经济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较大的林下仿野生天麻产区,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就业超5万人,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关键词 天麻产业 多维度影响 风险缓释策略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省域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问题与对策——基于湖南省相关竞赛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唐春霞 雷翔霄 卿晶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一项制度创新,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促进了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一项制度创新,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促进了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力支撑。分析2008年以来省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发展轨迹,剖析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发现尚存在赛项覆盖广度不够、竞赛过程与企业生产结合不紧、竞赛内容与专业教育教学融入不深等问题,据此提出政府统筹建立产教融合实体平台、“产赛教”融合、“岗课赛”融通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区域经济发展 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技术的视角: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科学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叶玉瑶 陈奕嘉 +1 位作者 刘向杰 许吉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1,共9页
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大国崛起的引擎,也是经济地理的前沿和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超越技术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当前经济地理学中关于新基建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技术关联性理论、关键赋能... 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大国崛起的引擎,也是经济地理的前沿和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超越技术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当前经济地理学中关于新基建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技术关联性理论、关键赋能技术理论、技术−制度协同演化理论和区域一体化理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需重点关注的3个科学议题及研究思路,分别是新基建技术−制度协同演化路径与机制研究、新基建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机制研究和新基建统筹布局与区域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本文旨在建立新基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以期为中国更好发挥新基建战略潜力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一体化运行 技术−制度协同 关键赋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期DID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艳丽 任锦豪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6,117,共12页
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是地方政府探索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求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财政政策工具。该研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体育产业引导资金能够显著推动区... 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是地方政府探索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求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财政政策工具。该研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体育产业引导资金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社会就业规模增长两种作用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其中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经济效应显著,反之则不然;进一步研究发现,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对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注重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的落地以有序扩大政策覆盖广度;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与长期战略以合理安排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投向;关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的就业带动作用以丰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引导资金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就业效应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67,共6页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是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为服务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办学层...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是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为服务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办学层次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专业建设与地区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不匹配、社会服务能力与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契合、高职教育发展格局与沿海一体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创建高职本科、建设海洋特色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审计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互动逻辑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国宪 任兆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6,共11页
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绩效审计的实施有助于准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其有效性直接影响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性。通过对绩效审计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间互动的理论... 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绩效审计的实施有助于准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其有效性直接影响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性。通过对绩效审计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间互动的理论分析可见:二者互动的动力来源于绩效公共价值取向的本质要求、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的顶层压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部发展目标要求和公众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需求,具体表现为绩效审计调查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鉴证逻辑、绩效审计监督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保障逻辑、绩效审计评价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调适逻辑和绩效审计问责与区域经济发展绩效的持续逻辑,全过程呈现出相对稳定性、动态性、改进性和创新性的互动特点,并就此提出绩效审计的保障、调适与创新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策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互动逻辑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寰 陈泳向 张秋凤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创新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改革,再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直至当前高质量发展多个阶段,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 创新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改革,再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直至当前高质量发展多个阶段,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家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强大作用。未来,我国要构建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高效科技管理体系,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进行科技创新系统性布局,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两大战略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居民的政治文化变迁——基于全国调查与县/区匹配数据的分析
13
作者 吕书鹏 王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基于全国调查与县/区匹配数据,结合现代化理论与文化变迁理论,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中国民众的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居民传统(权威主义)及新传统政治文化(集体主义与国家主义)... 基于全国调查与县/区匹配数据,结合现代化理论与文化变迁理论,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中国民众的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居民传统(权威主义)及新传统政治文化(集体主义与国家主义)水平更低,而现代政治文化(强调平等、权利与法治)更高一些;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文化,而是通过提升人们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互联网使用频率等中介变量来实现这种影响;第三,民主观是现代政治文化中唯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增反降的价值观,可能的解释是更高的教育和互联网使用频率使得发达地区居民更多地将“民主”这一概念认定为“西式民主”,而欠发达地区居民则将其认定为“人民当家作主”。如果将上述静态观察引入动态视角,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众的主流政治文化将逐渐从原来的传统和新传统政治文化转变为现代政治文化,但其中在民主观方面,可能形成与西方民主价值相区别的中国特色人民民主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政治文化 文化变迁 现代化理论 价值观 民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职教集团常态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14
作者 钟品妍 曲佳宁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123-124,共2页
职业教育集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紧密相连,具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天然优势。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职教集团实现常态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其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布局、科... 职业教育集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紧密相连,具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天然优势。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职教集团实现常态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其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布局、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既体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充分融合与双轨并行,也为职教集团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职业集团化办学 区域经济发展 常态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开花”需时日: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宏昌 戴宏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
利用中国19个城市群面板数据,基于多维指标测度城市综合规模并估算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识别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单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或... 利用中国19个城市群面板数据,基于多维指标测度城市综合规模并估算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识别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单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或创新水平均较高的城市群中,单中心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多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单中心结构则更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发展。上述结果说明我国实现城市群的“中心开花”,即由单中心转向多中心、多层级网络型城市群尚需各方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单中心 多中心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一三产业融合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鑫 于淼 +1 位作者 齐婷婷 李雪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22-224,228,共4页
从乡村振兴的视域出发,探讨基于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和打造文旅项目等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现代化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一三产业融合 区域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转向、内在逻辑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16
17
作者 程兆宇 杨兆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定位转向上,职业教育的独立性渐强;在目的转向上,职业教育的地位更高;在转向功能上,职业教育的作用性明显。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始终存在着动...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定位转向上,职业教育的独立性渐强;在目的转向上,职业教育的地位更高;在转向功能上,职业教育的作用性明显。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始终存在着动态耦合的作用与反作用,要通过扎根在地化、发挥融合性、提升培养力和注重传承性,进而打通专业衔接链、深化校企合作链、夯实人才输出链和优化工匠培养链,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专业衔接 校企合作 人才输出 工匠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向度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国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9-57,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显著的演变,对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坚实支撑和智力推动作用。通过历史分析法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发现,二者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联动效应。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显著的演变,对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坚实支撑和智力推动作用。通过历史分析法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发现,二者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联动效应。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国职业教育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发展与人力资本在素质提升、学历结构优化、城乡协同发展、男女文化程度均衡提高密切相关。结合人力资本向度的全面性、历史与动态性、经济关联性与政策指导性特征,可对二者的联动机制进行充分阐释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联动机制 人力资本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斌 谢学旗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192,共4页
本文选取2003-2021年间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相关数据,选取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准确认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来证实。研究结果如下:与未设自贸试验区的省份相比,自贸试验... 本文选取2003-2021年间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相关数据,选取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准确认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来证实。研究结果如下:与未设自贸试验区的省份相比,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没有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省份高0.43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都是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此效果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但是不能有效地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区域经济发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流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议题仍复杂而多面。在此背景下,探讨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并分析二者如何深入耦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才资源流动 知识传播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