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格局下虚拟水流动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田贵良 李舒文 +2 位作者 陈松峰 吴正 夏晴 《水利经济》 2023年第2期11-17,93,共8页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彭曼公式估算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和贸易流量,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虚拟水流动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在品...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彭曼公式估算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和贸易流量,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虚拟水流动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在品种、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别,虚拟水从北方流向南且流动量逐年增加;虚拟水净调出量与区域粮食安全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说明虚拟水在区域间的转移应存在一定限度;播种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区域粮食安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此,提出了筑牢水利保障、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区域粮食安全 虚拟水流动 影响因素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粮食产量与农村流动人口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准 章思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对上海市18 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 对上海市18 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后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村流动人口 区域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发布
3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1期109-109,共1页
要在2030年年底之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中的零饥饿目标,亚太地区必须从现在起每个月减少300万营养不足人口,四大联合国机构于今日联合发布的《2019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中称。
关键词 联合国机构 区域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目标 营养不足 亚太地区 发布 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海平 陈志峰 +1 位作者 许标文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7-1213,共7页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2006年和2012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级,粮食安全基本有保障,但粮食自给率下行压力增大;(2)福建省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存在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空间分布上的错位性,在趋势上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明显而闽西北地区形势转好;(3)依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值(Q值)可将福建省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3类,即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漳州、宁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为粮食不安全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粮食生产及消费特点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评价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销基本平衡区粮食安全预警模型的构建——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闫述乾 王海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向下分流、区域粮食自给保障要求提高和国内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分析区域粮食安全因素和建立区域粮食安全预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假定外部市场约束,以逐步提高区域粮食自给水平、实现区域内部供求基... 在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向下分流、区域粮食自给保障要求提高和国内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分析区域粮食安全因素和建立区域粮食安全预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假定外部市场约束,以逐步提高区域粮食自给水平、实现区域内部供求基本平衡为前提假定条件,通过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科学、合理选择警兆指标,探讨建立区域粮食安全预警模型,并以甘肃省为例,对预警模型进行了解释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客观地分析甘肃省粮食安全预警问题,对其他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预警模型的研究和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粮食安全 预警模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甘肃省粮食产量预测
6
作者 涂丽珍 郭小燕 +2 位作者 冯浩 赵志刚 张中铭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9-13,共5页
针对单个预测模型的侧重点不同导致粮食产量预测不够精准的问题,提出的方法是设计一个组合预测模型,选取粮食种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灌溉面积、最高温、最低温和日照时数这8个影响因素;选择并训练随机森... 针对单个预测模型的侧重点不同导致粮食产量预测不够精准的问题,提出的方法是设计一个组合预测模型,选取粮食种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灌溉面积、最高温、最低温和日照时数这8个影响因素;选择并训练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树GBDT和XGBoost 3种模型作为基模型,采用线性回归作为第二层模型集成输出最终的粮食产量预测的结果。该堆叠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8,大于单个基模型的决定系数,同时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也降低到最小,分别为6.32、4.32和40.00。结果表明,与单个模型相比,堆叠模型对于粮食产量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区域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预测 集成学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粮食消费水平与预测模型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胜贤 曹敏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
研究一个区域粮食消费水平并对未来需求做出科学分析,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辽宁省为例,研究一个区域内粮食消费构成,并根据粮食消费主要构成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分别从食用粮食消费需求、工业用粮需求、饲料粮食需求及农... 研究一个区域粮食消费水平并对未来需求做出科学分析,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辽宁省为例,研究一个区域内粮食消费构成,并根据粮食消费主要构成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分别从食用粮食消费需求、工业用粮需求、饲料粮食需求及农业种子用粮需求等方面用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科学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粮食安全 粮食消费 预测 数学模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粮食购销合作主体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英 王咏红 高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193-6195,6215,共4页
运用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粮食主产区为代理人,粮食主销区为委托人,分析产销区合作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根据博弈结果,提出对促进粮食产销合作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区域粮食安全合作 博弈 主产区 主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插上“双翼” 被引量:2
9
作者 邱文娟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91-93,共3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也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章通过研究甘肃省庆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也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章通过研究甘肃省庆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生产方式优化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提升路径,以期促进新质生产力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增进社会福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现代化发展 市场拓展 提升路径 区域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甘肃省庆阳市 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