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管控区域人员异常行为检测系统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晓芳
吴松洋
韩玮
丁昊
孙伟华
邱瑾
-
机构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7,共6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重要场所安全保卫关键技术研究”的“暴狱、脱逃行为检测技术与应用示范”课题(2016YFC0800405)。
-
文摘
针对重点人员动作类型复杂、干扰多、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套异常行为检测系统与方法。搭建集行为数据采集、上传、处理和识别等功能于一体的硬件和软件拓扑系统,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和牛顿迭代算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在获取人员行为轨迹数据的基础上,把时间、空间、上下文信息与个体行为相关联,实现个体异常行为和多人异常行为的识别;基于传感器加速度和角速度特征值,选取SVM分类算法,实现暴力动作和非暴力动作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与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人员闯入、脱管、滞留、异常接触和暴力动作等异常行为。
-
关键词
管控区域
异常行为
位置
传感器
检测算法
-
Keywords
Control area
Abnormal behavior
Position
Sensor
Detection algorithm
-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题名户外带电作业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开发
- 2
-
-
作者
邵长亮
陈俊
朱月凯
汤智超
张际
王俊伟
-
机构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出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65,共13页
-
基金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B31050248Y55)。
-
文摘
带电作业是电网设备检测、检修、运维的重要场景,该场景下的安全保障和险情报警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安全隐患,聚焦作业区域管控和作业斗臂车水平倾角监测两大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一套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首先,该系统利用红外探测及近场通信(NFC)技术监测作业区域的人员进出,配合设计双重警示保护机制与双重警报解除机制,搭建围栏分系统以管控作业区域;其次,利用电子水平仪监测作业车的平衡状态,配合报警设备,搭建倾角测量分系统以监测作业车的平衡;最后,将2个分系统的状态信息汇总至应用终端,整体构成智能辅助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测与反馈无关人员闯入作业区及作业车倾斜晃动等险情,解决传统围栏和测倾角手段的不可靠、警示作用弱、实时性差等问题;通过设置2种机制提升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保障带电作业现场管控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智能化,具有广泛实用价值。
-
关键词
区域管控
倾角监测
作业斗臂车
红外探测
电子水平仪
双重警示保护机制
双重警报解除机制
带电作业
-
Keywords
area control
tilt angle monitoring
aerial work vehicle
infrared detection
electronic level meter
dual alert protection mechanism
dual alarm deactivation mechanism
live-line operations
-
分类号
TN0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城市道路交通管控时间与区域长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韩直
张杰
韩嵩乔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640-6643,共4页
-
基金
重庆悦来会展中心片区重大活动智能交通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cstc2019jscx-tjsbX0013)。
-
文摘
道路交通是时空问题,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应具有相关性,为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使城市道路交通流管控时间与管控区域长度精确化。从交通流参数、道路长度、交通运行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占有率与空间占有率的定义出发,定义累计时间占有率与累计空间占有率,得出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道路交通流时空关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通过实例验证,得出其可精确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避免了管控资源的浪费。
-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空关系
交通流
累计时间占有率
累计空间占有率
管控时长
管控区域长度
-
Keywords
urban transportation
space-time relations
traffic flow
cumulative time share
accumulated space occupancy
duration of control
length of control area
-
分类号
U491.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内蒙古自治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时空重点管控区段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米敬
程宇飞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海口经济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4-568,574,共6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呼包鄂区域大气环境预测预警与污染防治重大关键技术研究”(No.2020ZD0013)。
-
文摘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近地面臭氧(O_(3))浓度及气象等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_(3)污染特征,并提出重点管控区域和管控时段。结果表明,2019—2021年基本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_(3)浓度现状,这3年12个盟市的O_(3)质量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160μg/m^(3)),空间分布上呈西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的特点。O_(3)防治典型区乌海及周边地区、河套灌区、“一湖两海”应进行重点管控,重点管控时段应为5—8月。以包头市为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和机动车尾气是O_(3)污染的重要原因,温度大于25℃且风速小于5 m/s时温度和风速增大易促进O_(3)浓度升高。
-
关键词
臭氧污染
内蒙古自治区
重点管控时段
重点管控区域
-
Keywords
ozone pollutio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key control time
key control area
-
分类号
X5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海绵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与分区域控制策略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徐心一
张晨
朱晓东
-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21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LOICZ II的连云港快速城市化海岸带环境效应研究"(40976021)
-
文摘
[目的]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中国分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方法]从水环境安全、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和水人居建设4个方面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发展规模等区域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北京市、重庆市和镇江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不同子目标层建设指数的变化及其差异。[结果]2006—2015年研究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子目标层建设指数中仅北京市及重庆市的水资源利用指数有所下降。[结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化与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变化联系密切。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分别加强对单位面积水库容积、农业污染负荷的管控;基于地形地貌分析,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加强对节水量及生活废水排放的管控。
-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指标体系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分区域管控
-
Keywords
sponge city
evaluation index
fuzzy-gra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s
subregional control
-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