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控区域人员异常行为检测系统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晓芳 吴松洋 +3 位作者 韩玮 丁昊 孙伟华 邱瑾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7,共6页
针对重点人员动作类型复杂、干扰多、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套异常行为检测系统与方法。搭建集行为数据采集、上传、处理和识别等功能于一体的硬件和软件拓扑系统,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和牛顿迭代算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在获取人... 针对重点人员动作类型复杂、干扰多、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套异常行为检测系统与方法。搭建集行为数据采集、上传、处理和识别等功能于一体的硬件和软件拓扑系统,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和牛顿迭代算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在获取人员行为轨迹数据的基础上,把时间、空间、上下文信息与个体行为相关联,实现个体异常行为和多人异常行为的识别;基于传感器加速度和角速度特征值,选取SVM分类算法,实现暴力动作和非暴力动作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与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人员闯入、脱管、滞留、异常接触和暴力动作等异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控区域 异常行为 位置 传感器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带电作业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开发
2
作者 邵长亮 陈俊 +3 位作者 朱月凯 汤智超 张际 王俊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65,共13页
带电作业是电网设备检测、检修、运维的重要场景,该场景下的安全保障和险情报警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安全隐患,聚焦作业区域管控和作业斗臂车水平倾角监测两大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一套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首先,该系统利用红外探测及近... 带电作业是电网设备检测、检修、运维的重要场景,该场景下的安全保障和险情报警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安全隐患,聚焦作业区域管控和作业斗臂车水平倾角监测两大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一套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首先,该系统利用红外探测及近场通信(NFC)技术监测作业区域的人员进出,配合设计双重警示保护机制与双重警报解除机制,搭建围栏分系统以管控作业区域;其次,利用电子水平仪监测作业车的平衡状态,配合报警设备,搭建倾角测量分系统以监测作业车的平衡;最后,将2个分系统的状态信息汇总至应用终端,整体构成智能辅助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测与反馈无关人员闯入作业区及作业车倾斜晃动等险情,解决传统围栏和测倾角手段的不可靠、警示作用弱、实时性差等问题;通过设置2种机制提升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保障带电作业现场管控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智能化,具有广泛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管控 倾角监测 作业斗臂车 红外探测 电子水平仪 双重警示保护机制 双重警报解除机制 带电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管控时间与区域长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直 张杰 韩嵩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640-6643,共4页
道路交通是时空问题,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应具有相关性,为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使城市道路交通流管控时间与管控区域长度精确化。从交通流参数、道路长度、交通运行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占有率与空间占有率的定义出发,定义累计时间占... 道路交通是时空问题,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应具有相关性,为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使城市道路交通流管控时间与管控区域长度精确化。从交通流参数、道路长度、交通运行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占有率与空间占有率的定义出发,定义累计时间占有率与累计空间占有率,得出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道路交通流时空关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通过实例验证,得出其可精确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避免了管控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空关系 交通流 累计时间占有率 累计空间占有率 管控时长 管控区域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时空重点管控区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米敬 程宇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4-568,574,共6页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近地面臭氧(O_(3))浓度及气象等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_(3)污染特征,并提出重点管控区域和管控时段。结果表明,2019—2021年基本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_(3)浓度现状,这3年12个盟市的O_(3)质量浓...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近地面臭氧(O_(3))浓度及气象等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_(3)污染特征,并提出重点管控区域和管控时段。结果表明,2019—2021年基本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_(3)浓度现状,这3年12个盟市的O_(3)质量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160μg/m^(3)),空间分布上呈西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的特点。O_(3)防治典型区乌海及周边地区、河套灌区、“一湖两海”应进行重点管控,重点管控时段应为5—8月。以包头市为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和机动车尾气是O_(3)污染的重要原因,温度大于25℃且风速小于5 m/s时温度和风速增大易促进O_(3)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内蒙古自治区 重点管控时段 重点管控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与分区域控制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心一 张晨 朱晓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211,共9页
[目的]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中国分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方法]从水环境安全、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和水人居建设4个方面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发展... [目的]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中国分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方法]从水环境安全、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和水人居建设4个方面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发展规模等区域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北京市、重庆市和镇江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不同子目标层建设指数的变化及其差异。[结果]2006—2015年研究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子目标层建设指数中仅北京市及重庆市的水资源利用指数有所下降。[结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化与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变化联系密切。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分别加强对单位面积水库容积、农业污染负荷的管控;基于地形地貌分析,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加强对节水量及生活废水排放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指标体系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区域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