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区域算法的声波团聚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光学 刘建忠 +2 位作者 王洁 周俊虎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9,共6页
采用改进的区域算法对燃煤飞灰声波团聚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克服传统区域算法精度低、气溶胶总颗粒体积不易守恒等缺点.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验值,仅在粒径较大时由于大颗粒的重力沉降使数值模拟... 采用改进的区域算法对燃煤飞灰声波团聚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克服传统区域算法精度低、气溶胶总颗粒体积不易守恒等缺点.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验值,仅在粒径较大时由于大颗粒的重力沉降使数值模拟计算值略高于实验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频率对声波团聚的影响很大.对于燃煤飞灰气溶胶,最佳团聚频率为1 400 Hz左右.随着气溶胶停留时间的增加和声压级的增强,燃煤飞灰声波团聚效果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团聚 燃煤飞灰 区域算法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复杂场景下工频电场的分区域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永明 周悦 +2 位作者 刘哲 邹岸新 徐禄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在超高电压等级情况下,输电工程引起的电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模拟电荷法的基础上提出分区域算法,将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复杂场景下的计算区域划分为2个子区域,并在虚拟边界面设置模拟电荷作为子区域间的耦合条件。通过对双回输电线路下... 在超高电压等级情况下,输电工程引起的电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模拟电荷法的基础上提出分区域算法,将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复杂场景下的计算区域划分为2个子区域,并在虚拟边界面设置模拟电荷作为子区域间的耦合条件。通过对双回输电线路下存在建筑物时的工频电场进行实例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由效率对比可知分区域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计算速度并减少计算内存。利用分区域算法对输电线路下存在树状物时的工频电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可见,分区域算法在复杂场景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场计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算法 模拟电荷法 超高压输电线路 复杂场景 工频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户外应用的LEACH路由改进分簇区域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改云 焦傲 陆家卓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98-101,105,共5页
针对现今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户外应用的特点,考虑到现有的LEACH算法节点死亡较快,影响网络结构和寿命的缺点,该文在LEACH基础上对JC-LEACH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适用于大范围环境下的SR-LEACH算法。该算法将监测区域按负荷比例分成区域的形... 针对现今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户外应用的特点,考虑到现有的LEACH算法节点死亡较快,影响网络结构和寿命的缺点,该文在LEACH基础上对JC-LEACH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适用于大范围环境下的SR-LEACH算法。该算法将监测区域按负荷比例分成区域的形式,再根据距离和能量关系优化选举每个区域簇头,每个区域中的簇头以多跳形式将数据传输给基站。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抑制节点首轮死亡数与降低节点的平均剩余能量上有明显的改进。相比LEACH与JC-LEACH算法,改进算法适用范围较大,并优化了网络的寿命与稳定性,拓展了路由算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簇区域算法 LEACH 无线传感器网络 区域划分 分簇优化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膛辐射换热的实用区域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本林 刘斌 孙鸿宾 《冶金能源》 1992年第3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辐射换热预解区域法的综合总交换面积解算方程组,概要地说明了两种工程实用的计算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选点蒙特—卡洛数值积分法和等分递推法。它们具有方法简单、计算精度良好、计算工作量小的特点。综合应用这两种算法可以用来... 介绍了辐射换热预解区域法的综合总交换面积解算方程组,概要地说明了两种工程实用的计算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选点蒙特—卡洛数值积分法和等分递推法。它们具有方法简单、计算精度良好、计算工作量小的特点。综合应用这两种算法可以用来解算复杂情况下的辐射换热问题。本文算法曾用于连续加热炉的炉膛传热计算,还可推广应用于其它工程辐射换热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膛 辐射换热 实用区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区域生长算法对岩体结构面识别的应用
5
作者 司马劲松 许强 +5 位作者 董秀军 邓博 何秋霖 黎浩良 刘杰 雷文权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53-2264,共12页
自然岩体结构面具有能够定义岩体薄弱部位的特殊力学性质,对隧道支护、围岩分级和边坡加固等各种岩体工程的结构、强度及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结构面单面以及较为发育的优势组判别至关重要。将优势组结构面自动识别步骤分为点云... 自然岩体结构面具有能够定义岩体薄弱部位的特殊力学性质,对隧道支护、围岩分级和边坡加固等各种岩体工程的结构、强度及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结构面单面以及较为发育的优势组判别至关重要。将优势组结构面自动识别步骤分为点云法向量计算、结构单面分割和优势组聚类3部分:(1)基于稳健随机霍夫变换的方法计算法向量;(2)提出了一种改进区域生长算法分割出若干结构面单面,在种子点选择和区域生长条件方面考虑了曲率、平面性以及粗糙度并添加动态异常值检测。此外,依靠阈值与结构面数量关系定性判断极端分割情况,同时筛选出较优阈值范围;(3)最后提出改进K均值(S-K-means)聚类算法实现优势组聚类。算法识别准确性通过一处岩质边坡验证,结果显示倾向倾角误差范围在0.7°~2.5°之间,倾向倾角误差均值分别为1.8°、1.7°。此方法将由点云直接聚类识别优势组的方式改为先分割出若干单个结构面再进行聚类,细化了优势组结构面识别的步骤,提高了结构面聚类计算速度与鲁棒性,并适用于多种结构面数据,为岩体结构面的智能识别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单面 优势组结构面 改进区域生长算法 S-K-means聚类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型钢精确角点FAST检测算法
6
作者 包家汉 孙德尚 +1 位作者 黄建中 胡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1-702,共12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略,能够在自动获取初始阈值的基础上,根据角点数是否达到初始角点集要求对阈值实时校正直至达到适当值,以减少关键角点遗漏.在采用FAST提取角点的基础上,利用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SUSAN)算法剔除伪角点,以保证关键角点提取的有效性.试验证明,这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FAST角点检测算法(FAST-A),在检测环境和对象特性发生变化时,仍然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到型钢关键角点,在为型钢平直度检测实时提供精确角点的基础上,提高角点提取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角点检测 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算法 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算法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区域生长算法在三维激光点云识别岩体结构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志华 郭戈 +3 位作者 孙钱程 丰光亮 何钰铭 谢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交错分布的结构面构成了岩体中的薄弱部位,准确高效的岩体结构面识别和特征信息提取可为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结构面勘测效率和精度,但目前主流的点云分析算法存在结构面边缘识别模糊、点云分割... 交错分布的结构面构成了岩体中的薄弱部位,准确高效的岩体结构面识别和特征信息提取可为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结构面勘测效率和精度,但目前主流的点云分析算法存在结构面边缘识别模糊、点云分割准确性不能满足结构面特征信息提取精度等问题。因此,考虑岩体结构面点云位置与其邻域的空间关系,利用KD-tree数据结构进行最邻近搜索的体素下采样,在稳健随机Hough变换的基础上改进了区域生长算法,通过多特征值对区域生长分割参数进行修正,依据点云法向量差值和特征终值进行结构面分割,实现了结构面产状、间距、延展度信息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法相比,在室内块体模型组成的24个结构面中,该方法在相同区域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准确率,既能在复杂变化的平面区域保证数据的完整识别,也能在平面的尖锐位置较好地分割边缘点云。利用该方法可以将24个结构面分为6组,并在识别数据中获取对应的结构面特征信息,与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角度信息误差约为1°,距离信息误差1cm以内。利用该方法在长江干流蟒蛇寨斜坡岩体中成功识别出3组结构面同时计算各组结构面间距与延展度信息,并采用赤平投影图分析不同结构面组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所提出的方法在室内模型及现场斜坡验证效果良好,可以为岩体结构面识别分割提供稳定且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信息提取 区域生长算法 智能识别 岩体结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长的侧扫声纳海底线追踪算法
8
作者 李琪 张俊明 +2 位作者 吴泽坤 戴秀杰 王坤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针对当前侧扫声纳海底线自动追踪存在有飞点、连续性较差、易受噪声影响等问题,通过分析侧扫声纳海底线形成机理及图像特征,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区域生长法的侧扫声纳图像海底线追踪方法,首先利用控制生长方向方法优化区域生长法计算复杂... 针对当前侧扫声纳海底线自动追踪存在有飞点、连续性较差、易受噪声影响等问题,通过分析侧扫声纳海底线形成机理及图像特征,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区域生长法的侧扫声纳图像海底线追踪方法,首先利用控制生长方向方法优化区域生长法计算复杂度高、效率低的问题,在提高追踪效率的前提下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加强,然后利用大滤波核中值滤波方法在保留海底边界特征的同时提高海底线连续性,最后利用二次区域生长方法针对性消除航迹线对瀑布图海底线的影响。通过对该方法进行研究和实验,成功实现了海底线自动追踪提取。在秦皇岛附近海域开展现场测试,论证了与传统阈值法提取海底线相比,提出的新方法在抗噪能力、连续性、普适性等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测量 侧扫声纳图像 海底线追踪 区域生长算法 边缘提取 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区域匹配算法的通用验证方法
9
作者 张晗庆 游珍 +2 位作者 左正康 吴嘉伟 程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651,共6页
区域匹配算法通常用于多维数据空间中快速匹配特定区域或数据集,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系统、数据分发管理系统等.目前大多数区域匹配算法的实现方法效率较低且未得到正确性验证.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多维区域匹配算法的通用验证规约,以威... 区域匹配算法通常用于多维数据空间中快速匹配特定区域或数据集,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系统、数据分发管理系统等.目前大多数区域匹配算法的实现方法效率较低且未得到正确性验证.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多维区域匹配算法的通用验证规约,以威胁辐射源匹配算法作为实例,使用Isabelle/HOL定理证明器对其进行函数式建模.将该文实现的通用验证规约通过区域解释应用于威胁辐射源匹配算法,通过严格的机械化验证,确保了威胁辐射源匹配算法的正确性,进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区域匹配算法 威胁辐射源匹配算法 函数式建模 机械化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区域全分布算法的主动配电网动态经济调度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占杰 谢虎 +3 位作者 张伟 何超林 谢型浪 宋学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149,156,共8页
由于传统方法在进行主动配电网动态经济调度过程中,没有对目标函数内状态变量存在的越界情况进行处理,主动配电网电压超越上限,从而导致调度效果不佳,因此,提出基于多区域全分布算法的主动配电网动态经济调度方法。利用多区域全分布算... 由于传统方法在进行主动配电网动态经济调度过程中,没有对目标函数内状态变量存在的越界情况进行处理,主动配电网电压超越上限,从而导致调度效果不佳,因此,提出基于多区域全分布算法的主动配电网动态经济调度方法。利用多区域全分布算法实施机会约束规划,根据规划结果,建立对应的多目标模型,通过罚函数形式对目标函数内状态变量存在的越界情况进行处理,避免主动配电网电压超越上限,使电压在上限之内。根据柴油机发电爬坡方面、线路传输方面、主网与区域配电网最大交互传输功率方面和储能单元方面,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经济调度时的约束条件进行选取,改进传统粒子群算法,并利用改进结果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动态性经济调度的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调度结果是有效、动态的,并且调度精度较高,调度时间较短,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光伏与风电等的调度,继续精进后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分布算法 目标函数 燃料成本 动态经济调度 分布式电源 主动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刚 黄轩 华志强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进行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的低空风切变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3.3%和67.7%;通过算法识别结果得到的低空风切变告警有效性可持续10 min以上;组合切变算法在小尺度低空风切变的识别上更具优势,但若遇到风场变化缓慢的对流型及冷锋型低空风切变,两种算法的识别率都不高。该研究结果对改进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低空风切变告警 测风激光雷达 组合切变算法 区域散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空间层次划分的区域匹配算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扬 凌云翔 +1 位作者 金士尧 胡华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8-767,共10页
随着仿真应用在广度及深度上的发展 ,基于因特网的分布交互仿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系统可扩缩性问题 .采用高效的数据过滤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首先讨论了分布交互仿真存在的可扩缩性问题 ,介绍了 HL A(h... 随着仿真应用在广度及深度上的发展 ,基于因特网的分布交互仿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系统可扩缩性问题 .采用高效的数据过滤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首先讨论了分布交互仿真存在的可扩缩性问题 ,介绍了 HL A(high levely architecture)框架下数据过滤机制的原理、实现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大规模系统过滤匹配计算量大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空间层次划分方法 .该方法利用空间位置关系知识进行启发式搜索 ,从而排除大量不相关区域的匹配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交互仿真 数据过滤 路径空间层次划分 区域匹配算法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矩阵算法和区域辨识法电力故障定位计算 被引量:8
13
作者 毕元 房鑫炎 +2 位作者 俞国勤 何维国 包海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必须快速确定故障区段。文中总结归类电网事故起因,提出事故区域划分方法,分析了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的两种典型算法,比较分析通用矩阵算法和区域辨识算法应用在故障定位时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算...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必须快速确定故障区段。文中总结归类电网事故起因,提出事故区域划分方法,分析了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的两种典型算法,比较分析通用矩阵算法和区域辨识算法应用在故障定位时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算法,分别采用通用矩阵算法和改进算法对某地区实际电网进行模型分析和验证。最后通过短路电流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为电网故障定位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起因 通用矩阵算法 区域辨识算法 改进算法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通区域标记算法的圆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沈夏炯 段晓宇 +1 位作者 原万里 韩道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95-98,106,共5页
针对传统Hough变换进行圆检测,计算量过大、检测同心圆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连通区域标记算法的圆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连通区域标记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圆,解决了传统Hough变换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再根... 针对传统Hough变换进行圆检测,计算量过大、检测同心圆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连通区域标记算法的圆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连通区域标记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圆,解决了传统Hough变换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再根据圆的特性确定其圆心及半径,从而避免了检测同心圆精度不高的问题。最后,分别取圆心的8邻域像素为圆心做圆,找到最优圆并将其与检测得出的圆进行比较来确定最终的圆,以达到自动化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正确地检测出圆并具有很高的检测精度同时比Hough变换计算量小、自动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UGH变换 连通区域标记算法 两遍扫描法 自动化 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点云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区域增长算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福顺 张鼎林 梁学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3-417,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由点云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区域增长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点云内在的几何与拓扑信息,使用一组检测过滤规则,对曲面进行快速网格重构.算法包括两部分:首先对点云做预处理完成数据精简,其次使用一组检测规则,从种子三角形出... 提出一种新的由点云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区域增长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点云内在的几何与拓扑信息,使用一组检测过滤规则,对曲面进行快速网格重构.算法包括两部分:首先对点云做预处理完成数据精简,其次使用一组检测规则,从种子三角形出发,针对每个活动边,在点云中选择匹配点与其构成新的三角形,并通过不断更新边界,使剖分区域不断增长.所使用的检测规则,可以针对活动边与预选择匹配点之间的不同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阈值,从而避免了重叠与自交三角形的生成,防止产生错误拓扑,确保了重构三角网格曲面的质量.同时针对区域增长算法中的前沿分裂问题,在数据结构中采用反向重合边,使剖分过程始终保持一个前沿边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结果准确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三角网格曲面 区域增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填充极点判别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章文 杨代伦 +1 位作者 勾成俊 罗正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9-983,共5页
在深入分析现有的边标志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适用于图像处理的区域填充算法 在图像处理中 ,经轮廓跟踪得到的轮廓点是目标区域内的像素 ,这与边标志算法的边界像素的约定不一致 文中算法利用轮廓点与其前后邻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将轮... 在深入分析现有的边标志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适用于图像处理的区域填充算法 在图像处理中 ,经轮廓跟踪得到的轮廓点是目标区域内的像素 ,这与边标志算法的边界像素的约定不一致 文中算法利用轮廓点与其前后邻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将轮廓点分为极点和非极点 ,再对扫描线上的非极点进行两两配对和填充 在具有较高运算效率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 区域填充算法 极点判别算法 边界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值线拓扑走向的快速区域填充算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元满 姚长利 +1 位作者 张晨 刘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908,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规则网格数据的等值线区域颜色快速填充算法,该算法不需要通过复杂的搜索算法寻找等值连通区域,也不需要判断等值线封闭区域之间是否相互包含构建拓扑相邻关系树。该填充算法基于等值线形成的矩形网格追踪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规则网格数据的等值线区域颜色快速填充算法,该算法不需要通过复杂的搜索算法寻找等值连通区域,也不需要判断等值线封闭区域之间是否相互包含构建拓扑相邻关系树。该填充算法基于等值线形成的矩形网格追踪算法,通过对等值线生成中的拓扑走向进行判断并分类,以此为基础,按约定的规则将未闭合的开曲线与矩形边界线组成封闭区域;然后结合等值线本身的特性,并充分利用等值线生成过程中的信息对封闭区域进行排序,实现封闭区域的顺序覆盖填充。同时,本文给出了详细的区域填充颜色选取算法,该算法更加简单、快速。数据测试对比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自主开发了重磁处理软件系统,该算法成为彩色等值线图绘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等值线拓扑走向 区域填充算法 等值线分类 重磁处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激励源区域分解算法在电磁散射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安翔 吕志清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针对电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激励源的区域分解算法.首先把原求解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显著地降低了原问题的规模和复杂度.在子区域分界面上引入虚拟的辅助激励源以交换信息,建立了相应的矩阵方程及其快速求解算法.一旦获得了辅... 针对电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激励源的区域分解算法.首先把原求解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显著地降低了原问题的规模和复杂度.在子区域分界面上引入虚拟的辅助激励源以交换信息,建立了相应的矩阵方程及其快速求解算法.一旦获得了辅助激励源,即可并行地计算各子区域内部的场.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降低了存储量;此外,它特别适合于求解具有几何重复性特征的结构,如栅格、光子带隙/电磁带隙、频率选择表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算法 辅助激励源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数值模拟中的区域分解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淑红 刘翔鹗 郭尚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区域分解算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该方法在热采数值模型中的应用极少。根据热来模型的多相、多组分的特点,构造了适合全隐式计算方法的区域分解算法,并给出详细的实现步骤和区域收敛的判断条件。实例... 区域分解算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该方法在热采数值模型中的应用极少。根据热来模型的多相、多组分的特点,构造了适合全隐式计算方法的区域分解算法,并给出详细的实现步骤和区域收敛的判断条件。实例计算对比表明:区域分解算法适用于热采模型,带有区域分解算法的热采模型与常规热来模型的计算结果吻合很好,计算结果是可信的;使用区域分解算法可进一步提高热采模型的计算速度,节省计算时间。图4参4(吴淑红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热采 数据模拟 区域分解算法 全隐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开运算的汽车牌照区域定位算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晏建华 赵正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3期19-22,共4页
现有的复杂背景下汽车牌照定位算法大都是基于牌照水平或者近似水平 ,处理倾斜情况下牌照定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开运算的汽车牌照定位算法 ,其处理结果与牌照的倾斜角度无关 ,成功地应用于交通监控系统中。
关键词 交通管理 属性开运算 区域定位算法 汽车牌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