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具慧眼 厚积薄发——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读后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征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汪毅夫 《闽台区域社会研究 材料 考证 治学精神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区域社会经济史到历史人类学--华南宗族研究的理论进路及实践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海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52,共16页
新时期华南宗族研究的主要取径有三,即区域社会经济史的取径、人类学取径和历史人类学的取径。前者主要受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深刻影响,鲜明地表现于明清时期闽粤地区的宗族研究中。人类学的宗族研究,接续了20世纪上半期功能主义和社... 新时期华南宗族研究的主要取径有三,即区域社会经济史的取径、人类学取径和历史人类学的取径。前者主要受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深刻影响,鲜明地表现于明清时期闽粤地区的宗族研究中。人类学的宗族研究,接续了20世纪上半期功能主义和社区研究的学术传统,注重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的探讨,并形成重视地方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论述、引入社会史的方法,将共时性的结构研究和历时性的社会变迁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地区的明清宗族研究逐渐超越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视野,与区域社会史相互交融、渗透,发展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这一取径是在充分总结前两者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对之所作的更为自觉的推进。新时期中国华南宗族研究受到的西方学术思潮影响,主要来自弗里德曼的华南宗族理论和施坚雅的区域体系理论,以及年鉴学派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因而特别注重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理论、方法的结合,并在区域研究的视野下探讨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由此,便形成了宗族研究与区域社会研究紧密结合的特点。纵观此期的华南宗族研究,明显地形成两个基本趋势:一是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逐渐汇流,进而发展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趋势;二是宗族研究与区域社会研究的互动,注重区域社会内部普同性和差异性的探讨。而这两个趋势也同样体现在华北、江南、徽州等区域社会的研究当中,并成为区域社会研究发展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宗族研究 区域社会经济史 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区域社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的社会性别学与中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区域趋向 被引量:1
3
作者 荆世杰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3期48-52,共5页
社会性别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比较成熟的学科。性别史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历史视角,对当代性别的研究更影响到从联合国到各国的社会发展政策。伴随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差异... 社会性别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比较成熟的学科。性别史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历史视角,对当代性别的研究更影响到从联合国到各国的社会发展政策。伴随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差异。区域化研究趋势在海外的对中国性别的研究中表现比较突出,国内研究在这方面还仅是有此苗头。在全球化的性别话语中,借鉴社会性别研究的差异理论,推动区域性别研究,就能更好地与国外的从事中国性别研究者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女性史 区域社会性别研究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