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OT分析的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亮 冯安生 +2 位作者 赵恒勤 刘磊 谭秀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38,共9页
科学分析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合理制定区域矿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合理、有序、高效、生态地开发区域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SWOT分析模型在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分析中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构建了包含15个评价指标的区域矿产资源... 科学分析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合理制定区域矿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合理、有序、高效、生态地开发区域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SWOT分析模型在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分析中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构建了包含15个评价指标的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主要优势为区域规划及政策好、生态环境影响小、矿产资源总资源储量及成矿潜力大、矿产资源可利用性较好,主要劣势为外部运输和矿山生产建设条件差、整体生产成本高、区域矿床集中度低,综合分析得出祁漫塔格地区位于多元经营战略(ST战略)区域,整体区域资源开发竞争力较好。证明SWOT分析模型及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分析中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 竞争力 SWOT分析 方法和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定位与定向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论述了矿产资源规划的地位、作用 ,并就矿产资源规划的任务、定位、理论发展方向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理论发展方向 技术发展方向 规划作用 规划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的演化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战勇 严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
本文在对区域矿产资源的自然演化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资源的配置、资源的替代和循环利用、代际分配、生态属性、资源的耗竭及资源稀缺性等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基于特定区域的中等自给率方案(自... 本文在对区域矿产资源的自然演化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资源的配置、资源的替代和循环利用、代际分配、生态属性、资源的耗竭及资源稀缺性等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基于特定区域的中等自给率方案(自给率为50%~55%)的仿真数据,对其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效率进行了DEA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矿资源的开发规模在此种方案下是逐渐趋于合理和有效的状态;最后提出了构建合理的区域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加强资源耗竭与国民经济急需的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加大对替代资源的研究和勘查力度等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 演化路径 可持续发展 效率评估 效率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秦跃群 姚书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4-68,共5页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寻求强化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产资源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途径,实现缓解区域人地关系矛盾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寻求强化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产资源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途径,实现缓解区域人地关系矛盾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这也正是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基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以新疆为例,在分析新疆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资源进行了整体优势与竞争力评价,得出了总体评价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战略评价 新疆 战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理论基础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朱蓓 《理论月刊》 2001年第4期21-22,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已成为各级政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本文论析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理 论基础,即市场经济理论、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和劳动地域分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已成为各级政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本文论析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理 论基础,即市场经济理论、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探讨了该理论对 规划的指导作用,并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就优势转化理论与实践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优势转化理论 市场经济理论 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研究
6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65,共2页
应用系统论的有关知识,对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的界定、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及可持续发展型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指出可持续发展型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的形成必须建立若干支持系统。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 系统论 界定 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基本内容
7
作者 任丰寿 傅德明 +3 位作者 肖志坚 朱裕生 肖克炎 宋国耀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39,共2页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是应用地质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必要的工程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基础地质及科研成果获得地质-找矿信息,对调查评价区内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应当发现的矿产资源作出预测评价,通过必要的工...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是应用地质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必要的工程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基础地质及科研成果获得地质-找矿信息,对调查评价区内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应当发现的矿产资源作出预测评价,通过必要的工程验证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潜力 调查评价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工作顺序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国耀 肖克炎 朱裕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41,共2页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遵循基础地质资料的收集汇总和综合分析(资料的二次开发)、编制工作设计、野外调查、综合研究、成矿远景的总体评价及报告编审、成果提交等六个主要工作顺序实施.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潜力 工作顺序 调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目标任务
9
作者 朱裕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37,共2页
国土资源大调查已经启动,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经过申报、筛选,专家评论后已经确定,在全国实施.这些项目是根据矿产资源的类别性质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当前对其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部署在全国不同的矿区带以项目的形式按地质科学的... 国土资源大调查已经启动,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经过申报、筛选,专家评论后已经确定,在全国实施.这些项目是根据矿产资源的类别性质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当前对其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部署在全国不同的矿区带以项目的形式按地质科学的理论和评论方法手段对其存在数量质量和经济意义进行评价.为了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准则”编写组人员分别撰写了与评价工作有关的若干篇短文,刊连载发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潜力 目标任务 调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积极筹划成立“亚中区域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10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6,共1页
2006年12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成立“亚中区域矿产资源研究中心”的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周可法博士主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孙莉副研究员、张海波高级工程师、鑫岩集团董事长... 2006年12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成立“亚中区域矿产资源研究中心”的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周可法博士主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孙莉副研究员、张海波高级工程师、鑫岩集团董事长孙正军教授、新疆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徐新高级工程师共同出席了讨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 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新疆 生态 高级工程师 讨论会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演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剑 戴潇 严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142,共7页
本研究关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内产业结构演变问题。在资源储量不断下降、环境压力持续增强的发展阶段,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产业结构往往显示出资源路径依赖的单一结构,在资源枯竭阶段,这种产业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增长。对... 本研究关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内产业结构演变问题。在资源储量不断下降、环境压力持续增强的发展阶段,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产业结构往往显示出资源路径依赖的单一结构,在资源枯竭阶段,这种产业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增长。对于该类型区域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最明显的标志则是产业规模的变化。由此,本研究尝试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协同演化模型,以对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不同产业企业数量波动的趋势进行解释。首先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在资源枯竭阶段其产业结构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演进趋势存在起伏,系统运动轨迹可以用logistic方程描述;其后,导入了Allee效应项来解释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象,并对系统性质进行判定,对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以白银市为案例,对其科技型和资源依赖型企业的规模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不同类型企业规模的波动趋势符合研究预设的logistic方程的运行轨迹。研究认为,第一,在资源枯竭阶段,科技型企业的数量会增长;第二,在技术入侵的前提下,两类企业的数量会增长;第三,在资源枯竭阶段,科技型企业的存活依赖更大的企业种群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 产业结构 协同演化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制度创新的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素峰 严良 张明辉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32,共8页
基于生态制度创新的视角,本文将生态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相结合,以黑龙江地区为例构建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区域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主要指标的调整,提出矿产... 基于生态制度创新的视角,本文将生态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相结合,以黑龙江地区为例构建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区域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主要指标的调整,提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应选择人口和谐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有效控制、严格实施生态制度监管以及大力加强区域间合作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制度创新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 绿色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天然气水合物矿产资源分布估计
13
作者 王春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04-705,共2页
建立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成矿综合信息空间数据库,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处理相关数据,从海量地学信息中甄别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致矿信息,以判别矿床的存在;选取勘探程度较深的墨西哥湾北部陆坡作为模型的训练区,运用数量化理论、证据... 建立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成矿综合信息空间数据库,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处理相关数据,从海量地学信息中甄别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致矿信息,以判别矿床的存在;选取勘探程度较深的墨西哥湾北部陆坡作为模型的训练区,运用数量化理论、证据权理论以及多元统计等方法建立水合物资源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墨西哥湾 区域矿产资源 评价模型 分布估计 空间数据库 数量化理论 地学信息 分析工具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信 聂闻 +11 位作者 王运敏 张绍轩 曾霞 芮玥纪 王玉莲 代碧波 王星 谢伟 倪天华 范廷玉 王兴明 徐良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优先级下的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从中选取最优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整体上由轻度失调区间上升至中级协调区间,且耦合协调度值上游<中游<下游。分省来看,耦合协调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云南、江西、贵州、安徽、湖南、上海、重庆、江苏、四川、浙江、湖北。除了湖北、浙江、四川三省位于良好协调区间外,其余8省市均位于中级协调区间。同时,“经济优先”仅适用于短期发展,“环境优先”更适合长期发展。故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整体上应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心的发展战略,个体上要进一步针对不同省市采取差异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所有权关系的性质
15
作者 马晓玲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9-23,共5页
(一)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包括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关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 (一)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包括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关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无论国家或国家集团,要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进行勘探和开发这一区域矿产资源的活动,其活动目的和程序都要符合“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不得违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国家管辖范围 所有权关系 区域矿产资源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管理局 国家承认 国际法学者 国际法学家 国家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