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测度及其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歆 MUHAMMAD Raheel +1 位作者 薛天天 王继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0,共11页
在政府强化环境绩效考核的当下,科学考察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规律,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和自治区数据,考虑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废气... 在政府强化环境绩效考核的当下,科学考察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规律,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和自治区数据,考虑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废气和工业烟(粉)尘等非期望产出,构建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水平。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对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渐递减的地带性差异;(2)要素配置失衡导致资源投入效率存在"短板效应",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资源投入松弛量空间分布状态、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无法达到最优状态;(3)空间全局Moran's I指数证实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逐步由较强的空间集聚状态向较弱集聚状态转变;(4)Getis-Ord Gi*指数结果表明,热点和次热点区域呈现出与生态经济投入效益较为一致的地带性分布;(5)重心移动轨迹曲折,东西往复摆动,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分布存在振荡演化趋势。这意味着:要重视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强化区域联动和产业分工,在结构转换的带动下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步引导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使研发投入与产品和市场紧密结合,高层次人力资源,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延长热点区域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溢出半径,缩小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冷热点区域之间的失衡;政府要建立规范化的治污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加强治污投资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注重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水平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 非期望产出 SBM-DEA超效率模型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新疆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志刚 童思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7-785,共9页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新疆区域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进行分析有助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了解新疆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的变化趋势,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分别对2001-2017年新疆14个...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新疆区域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进行分析有助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了解新疆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的变化趋势,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分别对2001-2017年新疆14个地州市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区域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水平较低,且各地州市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存在明显的差距,但各地州市的效益值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2)各地州市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资源要素的投入松弛,包括建成区面积、能源消费量以及用水总量的投入松弛。(3)新疆各地区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全部得到了改善,平均每年上升9.1%,且其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进步。此外,宏观政策调控、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经济投入效益产生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1)分类指导,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加快绿色发展。(2)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投入效益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SBM模型 GML指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国良 《生态经济》 1993年第5期23-32,共10页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大工程,它类型多样,涉及面广,投资额大,要达到的目标众多。本文对其治理成效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不仅对各试区治理成果是一个客观的鉴定,也是为国家治理黄土高原提供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
关键词 区域治理 生态经济效益 综合评价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农田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率分析及模型研究Ⅱ.不同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模拟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大海 殷新佑 +3 位作者 戚昌瀚 唐建军 刘桃菊 张佩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分析几种农田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率的基础上 ,建立了稻田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利用模型确定了各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投入最佳区间 ,并提出了费用和辅助能投入的调控优化意见。最后对各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双季稻 种植模式 模拟模型 生产函数 农田生态系统 经济效益 生态效率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洋 侯淑婧 宗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69,共4页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近五年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下一步提高山东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经济、社会、...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近五年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下一步提高山东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生态经济效益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补偿——以大庆地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晓黎 曹玉昆 国洪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在阐述区域性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补偿原则、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大庆地区50多年来过量使用地表、地下水开采石油的具体情况,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测算森林涵养水源的补偿价值,以及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提出直接向受益者征收森林涵养... 在阐述区域性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补偿原则、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大庆地区50多年来过量使用地表、地下水开采石油的具体情况,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测算森林涵养水源的补偿价值,以及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影响,提出直接向受益者征收森林涵养水源效益补偿费的方案,并提出建立地方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运行机制,以期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探索多种补偿方式,丰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体系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森林涵养水源 生态效益补偿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莉 郭亚军 《技术经济》 2006年第8期124-128,共5页
生态效率是基于环境-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定量描述,搭建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桥梁。基于区域生态效率增长与环保投入的平衡关系,本文构建了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以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环保投入条件下的环境改善效果,并对中国30个... 生态效率是基于环境-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定量描述,搭建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桥梁。基于区域生态效率增长与环保投入的平衡关系,本文构建了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以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环保投入条件下的环境改善效果,并对中国30个城市的经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力求为现阶段中国区域生态经济状况提供新的可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区域生态效率 环保投入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富炜 谢京湘 聂耿青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2期141-147,共7页
该文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为基点,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失的基础上,阐述了指标体系设立的几个重要原则,并对经济效益评价中的系统观与系统分析问题和商品与产品等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并据此提出了以"投入... 该文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为基点,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失的基础上,阐述了指标体系设立的几个重要原则,并对经济效益评价中的系统观与系统分析问题和商品与产品等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并据此提出了以"投入资金效率"指标为主体,价值化指标与非价值化指标并存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对其是否应计入以及如何计入效益总值作了明确的分析,说明了标准,界定了范围,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 投入资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生态养殖模式及其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分析(下)
9
作者 刘华楠 左大妮 《科学养鱼》 2018年第9期4-6,共3页
二、崇明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分析(一)生态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分析河蟹生态养殖是一个“三高”行业,有着成本投入高、产出高,同时风险也高的特点。其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因养殖模式、区域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投入的... 二、崇明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分析(一)生态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分析河蟹生态养殖是一个“三高”行业,有着成本投入高、产出高,同时风险也高的特点。其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因养殖模式、区域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投入的成本费用包含地租费、饲料费、水电费、人工费、设施费、病害防治费等。以下便是蟹种养殖、商品蟹养殖等不一样的养殖模式下在成本方面的投入以及效益产出上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模式 经济效益分析 价值分析 崇明 成本投入 商品蟹养殖 产出效益 投入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农业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6期39-61,82-86,共28页
1 不同耕作制度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耕作制度是农业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正确评价不同耕作制度的生态经济效益,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生产实践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耕作制度生态经济效益的组成往往是多方... 1 不同耕作制度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耕作制度是农业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正确评价不同耕作制度的生态经济效益,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生产实践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耕作制度生态经济效益的组成往往是多方位、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益 复种方式 综合评价 冬季农业 养分平衡 投入产出模型 农业生产 指标体系 作物经济 产投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渔业增殖放流取得明显生态与经济效益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海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5期31-31,共1页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共投入资金3760万元,增殖放流鱼、虾、贝等苗种14.37亿尾。
关键词 增殖放流 福建省 经济效益 渔业 生态 放流工作 投入资金 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灌草: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12
作者 盛勤 石瑾 《内蒙古林业》 2004年第2期13-13,共1页
林业生态建设只有与区域经济发展,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才有生命力.通辽市委市政府提出乔灌草结合以灌草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方针几年来,林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重大突破,"唯乔是林"、"灌木不是林"、"种... 林业生态建设只有与区域经济发展,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才有生命力.通辽市委市政府提出乔灌草结合以灌草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方针几年来,林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重大突破,"唯乔是林"、"灌木不是林"、"种草与生态建设无关"的传统观念已经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建设 区域经济 农牧民 结构调整 经济效益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经济战略与区域经济优势
13
作者 时正新 《生态经济》 1986年第4期1-2,共2页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开始考虑生态因素,注意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平衡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离开生态系统的发展,必须与之协调起来,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本身的要求,也是人类生存保证条件的基本要求...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开始考虑生态因素,注意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平衡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离开生态系统的发展,必须与之协调起来,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本身的要求,也是人类生存保证条件的基本要求。因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本质上应当是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制定的宏观战略,为各地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确定了总的原则和方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总体生态经济战略的区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战略 区域经济优势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生态系统 区域优势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 经济增长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
14
作者 许国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4年第5期48-50,56,共4页
翻开世界远古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西南亚平原上,有个世界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这个古老文明国家仅仅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公元前四世纪开始衰落,经过二百年时间就彻底成为一片废墟,在世界版图上消失。巴比伦为什么灭亡?是民族征服... 翻开世界远古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西南亚平原上,有个世界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这个古老文明国家仅仅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公元前四世纪开始衰落,经过二百年时间就彻底成为一片废墟,在世界版图上消失。巴比伦为什么灭亡?是民族征服战爭吗?是地震火山爆发一类的自然暴力吗?都不是。而是巴比伦王国后期的人们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土壤变成沙地,肥田逐渐荒芜,最终导致它的灭亡。巴比伦灭亡的悲剧,在人类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的时代不会再重演了。然而,巴比伦的教训,却可以启迪我们重视生态平衡问题,因为,生态平衡作为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平衡 生产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 投入与产出 巴比伦 自然力 能量转化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火山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区域性生态平衡 发展社会经济
15
作者 杨方西 《企业经济》 1982年第12期17-19,共3页
省委提出画好“山水画”,指明了开创我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新局面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我省自然地理条件很好,完全能够把“山水画”画得更加色彩斑烂。然而,任务却是艰巨的,有许多问题需要认识,需要研究和解决。而建立和改善区域性生... 省委提出画好“山水画”,指明了开创我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新局面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我省自然地理条件很好,完全能够把“山水画”画得更加色彩斑烂。然而,任务却是艰巨的,有许多问题需要认识,需要研究和解决。而建立和改善区域性生态平衡,就是持续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一、生态失调是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平衡 区域 自然地理条件 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 生态系统 持续发展 山水画 生态失调 战略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内小流域区域生态农业效益分析
16
作者 叶松清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2年第6期17-18,共2页
以南靖县坑内小流域作为单元区域,通过对区域调查,总结出林、果、竹、草综合治理后的区域生态农业成果,根据SD139—85水利经济计算规范分析了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此区域有较明显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可操作性,是值得推广的区域生... 以南靖县坑内小流域作为单元区域,通过对区域调查,总结出林、果、竹、草综合治理后的区域生态农业成果,根据SD139—85水利经济计算规范分析了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此区域有较明显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可操作性,是值得推广的区域生态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内小流域 区域生态农业 效益分析 农业模式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胶园建设水平 增加资源经济效益——勐腊农场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交流材料
17
作者 叶德林 《中国热带农业》 2017年第2期45-46,44,共3页
为进一步加快开发农场优势资源,全面提升传统天然橡胶优势支柱产业,勐腊农场以改善橡胶种植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天然橡胶产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增加胶园生物多样性和加强胶园水土保持为切入点,按照“橡胶发展,环境优先... 为进一步加快开发农场优势资源,全面提升传统天然橡胶优势支柱产业,勐腊农场以改善橡胶种植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天然橡胶产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增加胶园生物多样性和加强胶园水土保持为切入点,按照“橡胶发展,环境优先”的理念,着力构建以橡胶为主的多物种、多层次胶园复合系统,实现地表生物覆盖化、群落物种多样化、系统要素相融化、效益协调统一化的“四化”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经济效益 区域生态环境 勐腊农场 优势资源 环境友好型 胶园 生物多样性 天然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区域综合开发 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对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思考
18
作者 董希德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7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 区域综合开发 现代化畜牧业 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效益 产业化经营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碳”目标的脆弱区域生态光伏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隋欣 魏毅 +1 位作者 罗小林 吴赛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6-63,共8页
光伏作为大力发展的零碳能源之一,是“双碳”目标达成的主力军,有必要对生态光伏模式进行研究。在总结分析光伏阵列对气象、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光伏电站区域的固碳增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成本约束下的生态-... 光伏作为大力发展的零碳能源之一,是“双碳”目标达成的主力军,有必要对生态光伏模式进行研究。在总结分析光伏阵列对气象、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光伏电站区域的固碳增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成本约束下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固碳效益最优化角度,提出了生态光伏的概念和内涵;基于脆弱区域特征,融合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InVEST效益核算模型,构建基于“双碳”目标的脆弱区域生态光伏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光伏发电与脆弱区域生态修复双重效益核算,开发路径识别,行业标准出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优化 生态修复 经济效益 生态光伏 脆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晓国 李宗植 安宪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74,共2页
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采用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区域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采用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区域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其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 最小成本 区域发展 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 经济竞争力 生态环境恶化 保护环境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