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研究(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宫伟光
向开馥
张国珍
《林业勘查设计》
1998年第1期55-58,共4页
搜集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县近30年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农作物产量、森林覆被率等数据,经过研究分析认为,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由植被指标体系和气象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计算后构成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数。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
区域
性
生态
效益
评价
指标体系
全文增补中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研究(Ⅱ)——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2
作者
宫伟光
向开馥
张国珍
《林业勘查设计》
1998年第2期57-60,共4页
针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科学管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oxpro2.5B关系型数据库,建立了气象因子、农作物产量、森林(林带)覆被率等因子数据库,并编制了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
针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科学管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oxpro2.5B关系型数据库,建立了气象因子、农作物产量、森林(林带)覆被率等因子数据库,并编制了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管理、数据统计、计算与查询、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和数据图形分析4个子系统组成。每一子系统都由若干功能模块(程序)所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
区域
性
生态
效益
评价
信息管理系统
全文增补中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测度及其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马歆
MUHAMMAD Raheel
+1 位作者
薛天天
王继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0,共11页
在政府强化环境绩效考核的当下,科学考察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规律,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和自治区数据,考虑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废气...
在政府强化环境绩效考核的当下,科学考察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规律,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和自治区数据,考虑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废气和工业烟(粉)尘等非期望产出,构建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水平。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对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渐递减的地带性差异;(2)要素配置失衡导致资源投入效率存在"短板效应",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资源投入松弛量空间分布状态、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无法达到最优状态;(3)空间全局Moran's I指数证实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逐步由较强的空间集聚状态向较弱集聚状态转变;(4)Getis-Ord Gi*指数结果表明,热点和次热点区域呈现出与生态经济投入效益较为一致的地带性分布;(5)重心移动轨迹曲折,东西往复摆动,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分布存在振荡演化趋势。这意味着:要重视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强化区域联动和产业分工,在结构转换的带动下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步引导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使研发投入与产品和市场紧密结合,高层次人力资源,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延长热点区域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溢出半径,缩小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冷热点区域之间的失衡;政府要建立规范化的治污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加强治污投资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注重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水平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生态
经济投入
效益
非期望产出
SBM-DEA超效率模型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涛
赵亚森
+3 位作者
刘尊民
郭宝松
李兴华
王友
《现代化农业》
1996年第8期1-3,共3页
对黑龙江垦区东部20个定位观测站3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该区域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降低风速,提高气温和地温,延长无霜期,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和空气湿度....
对黑龙江垦区东部20个定位观测站3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该区域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降低风速,提高气温和地温,延长无霜期,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和空气湿度.当气温低时,林带能提高温度,当气温高时,林带又能降低温度,调温幅度可在2℃左右.农田防护林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区域生态效益
林网
生态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研究(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宫伟光
向开馥
张国珍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1998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摘
搜集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县近30年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农作物产量、森林覆被率等数据,经过研究分析认为,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由植被指标体系和气象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计算后构成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数。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
区域
性
生态
效益
评价
指标体系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6 [农业科学—林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研究(Ⅱ)——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2
作者
宫伟光
向开馥
张国珍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1998年第2期57-60,共4页
文摘
针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科学管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oxpro2.5B关系型数据库,建立了气象因子、农作物产量、森林(林带)覆被率等因子数据库,并编制了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管理、数据统计、计算与查询、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和数据图形分析4个子系统组成。每一子系统都由若干功能模块(程序)所组成。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
区域
性
生态
效益
评价
信息管理系统
分类号
S718.56 [农业科学—林学]
S7-37 [农业科学—林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测度及其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马歆
MUHAMMAD Raheel
薛天天
王继东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空分异视角下碳交易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批准号:16BJL076)
文摘
在政府强化环境绩效考核的当下,科学考察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规律,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和自治区数据,考虑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废气和工业烟(粉)尘等非期望产出,构建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水平。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对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时空演化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渐递减的地带性差异;(2)要素配置失衡导致资源投入效率存在"短板效应",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资源投入松弛量空间分布状态、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无法达到最优状态;(3)空间全局Moran's I指数证实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逐步由较强的空间集聚状态向较弱集聚状态转变;(4)Getis-Ord Gi*指数结果表明,热点和次热点区域呈现出与生态经济投入效益较为一致的地带性分布;(5)重心移动轨迹曲折,东西往复摆动,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分布存在振荡演化趋势。这意味着:要重视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强化区域联动和产业分工,在结构转换的带动下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步引导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使研发投入与产品和市场紧密结合,高层次人力资源,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延长热点区域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溢出半径,缩小生态经济投入效益冷热点区域之间的失衡;政府要建立规范化的治污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加强治污投资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注重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区域
生态
经济投入
效益
非期望产出
SBM-DEA超效率模型
时空演化
Keywords
regional eco-economy input efficiency
undesirable output
SBM-DEAsuper efficiency model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涛
赵亚森
刘尊民
郭宝松
李兴华
王友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友谊
出处
《现代化农业》
1996年第8期1-3,共3页
文摘
对黑龙江垦区东部20个定位观测站3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该区域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降低风速,提高气温和地温,延长无霜期,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和空气湿度.当气温低时,林带能提高温度,当气温高时,林带又能降低温度,调温幅度可在2℃左右.农田防护林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区域生态效益
林网
生态
效益
分类号
S727.24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研究(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价方法
宫伟光
向开馥
张国珍
《林业勘查设计》
1998
3
全文增补中
2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研究(Ⅱ)——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宫伟光
向开馥
张国珍
《林业勘查设计》
1998
0
全文增补中
3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投入效益测度及其时空演化分析
马歆
MUHAMMAD Raheel
薛天天
王继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黑龙江垦区东部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
刘涛
赵亚森
刘尊民
郭宝松
李兴华
王友
《现代化农业》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