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英 孔喆 +4 位作者 路正 王东 邱晓娜 闵文婧 杨润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4-270,共7页
以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在借鉴国内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PSR模型,结合2001—2012年土地利用的相关数据,建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张掖市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预警指... 以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在借鉴国内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PSR模型,结合2001—2012年土地利用的相关数据,建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张掖市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预警指数和警度标准对2001—2017年的安全警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张掖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压力系统的警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状态系统和响应系统的警度呈下降趋势,2013—2017年的压力系统将逐步由"中警"转变为"重警",状态系统将基本维持在"中警"水平,响应系统将处于"无警"状态;2001—2017年,张掖市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呈略有下降态势,2013—2017年的预警指数将处于0.46左右,警度将处于"中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预警 rbf神经网络 PSR模型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 被引量:73
2
作者 任伟 蒋兴浩 孙锬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136-138,144,共4页
针对现有网络安全技术不能对网络未来安全态势进行预测的问题,利用网络安全态势值具有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特点,借助神经网络处理混沌、非线性数据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进行态势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训练RBF神经网络找出态... 针对现有网络安全技术不能对网络未来安全态势进行预测的问题,利用网络安全态势值具有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特点,借助神经网络处理混沌、非线性数据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进行态势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训练RBF神经网络找出态势值的前N个数据和随后M个数据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而利用该关系进行态势值预测。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获得态势值预测结果,辅助网络管理者做出安全防护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 态势值预测 rbf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GA-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 被引量:35
3
作者 孟锦 马驰 +1 位作者 何加浪 张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72,75,共4页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的预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态势值进行预测的方法。为了提高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使用混合递阶遗传算法(HHGA)对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了神经网络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说明了此预测方法...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的预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态势值进行预测的方法。为了提高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使用混合递阶遗传算法(HHGA)对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了神经网络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说明了此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与已有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在精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递阶遗传算法 网络安全态势 态势预测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生态安全模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小英 商舒涵 徐婧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4-665,共12页
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如何科学预测和模拟区域生态安全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该研究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分析陕西省2005-2015年间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异;以Maxout为激活函... 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如何科学预测和模拟区域生态安全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该研究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分析陕西省2005-2015年间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异;以Maxout为激活函数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且以栅格作为最小评价单元,预测和分析陕西省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及其等级的时空序列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陕西省生态安全综合状况逐步好转。生态安全等级空间格局由"南低北高"向"南北高、中间低"转变,即北部和南部大部分区域转向安全状态,中部局部仍处于不安全状态,但有缓解趋势。②构建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精度为83.98%,能够对陕西省生态安全进行预测。③预测结果表明,2016-2021年陕西省生态安全综合状况持续好转,且中部向高安全状态转变。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 BP神经网络 PSR 模拟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以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艳霞 邓楠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118,共8页
运用SDI(状态—胁迫—免疫)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及警情评判标准对榆林市2010—2016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榆林市2017—2021年的生态安全演化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RBF神... 运用SDI(状态—胁迫—免疫)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及警情评判标准对榆林市2010—2016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榆林市2017—2021年的生态安全演化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用于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分析,拟合精度较高;(2)2010—2016年,榆林市整体生态安全警情指数不断上升,但是仍处于临界安全状态;(3)根据未来趋势预测结果,到2020年,榆林市生态安全"状态"子系统警情指数将有大幅提升,"胁迫"子系统生态安全警情指数呈略微下降趋势,"免疫"子系统呈波动趋势。由此表明,快速提升榆林市生态安全状况,首先要改善胁迫子系统的状况,其次是加强免疫子系统的免疫能力,据此提出了针对榆林市提升生态安全状况的四条响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资源型城市 生态安全 预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的大坝监测序列小波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戴波 陈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0-85,共6页
本文结合混沌理论、小波分解与重构,以及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的大坝监测序列小波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利用小波分析将大坝监测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细节时间序列,并利用RBF神经网络和基于RBF神... 本文结合混沌理论、小波分解与重构,以及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的大坝监测序列小波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利用小波分析将大坝监测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细节时间序列,并利用RBF神经网络和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沌理论对两种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小波重构得到预测值。实例分析表明,本模型能够克服监测序列中的噪声干扰,反映大坝监测序列的多尺度特性,对监测数据的预测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小波分析 rbf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大坝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尾矿库安全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英博 闫吉府 李仲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3期182-184,199,共4页
在研究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并结合尾矿库系统安全状况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尾矿库安全预测中。为证明该优化网络的优越性,将优化后的RBF网络和传统RBF网络进行仿... 在研究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并结合尾矿库系统安全状况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尾矿库安全预测中。为证明该优化网络的优越性,将优化后的RBF网络和传统RBF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RBF网络较传统RBF网络在尾矿库安全预测的精度和速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尾矿库 安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变形蚁群聚类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安全监控预测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潇霏 顾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33-36,共4页
本文研究了蚁群聚类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结合大坝变形安全监控的要求,探讨了大坝变形监测数据聚类处理方法,构建了径向基神经网络隐层基函数,由此表征了大坝变形规律的影响因素与变形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上述研究,... 本文研究了蚁群聚类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结合大坝变形安全监控的要求,探讨了大坝变形监测数据聚类处理方法,构建了径向基神经网络隐层基函数,由此表征了大坝变形规律的影响因素与变形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大坝变形蚁群聚类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ACC-RBF)安全监控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比传统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蚁群 rbf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大坝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影响的BP-RBF神经网络渗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鹏犇 苏亮渊 +1 位作者 贾亚杰 孟弯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35,共4页
为提高大坝坝基渗流的预测精度,把BP神经网络较强的模糊推理和自学能力与RBF神经网络在函数收敛中的快速性和绝对性相结合,以避免BP神经网络陷入局部最小或不收敛,构建了以水库大坝库水深、降雨量和温度三参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大坝渗流... 为提高大坝坝基渗流的预测精度,把BP神经网络较强的模糊推理和自学能力与RBF神经网络在函数收敛中的快速性和绝对性相结合,以避免BP神经网络陷入局部最小或不收敛,构建了以水库大坝库水深、降雨量和温度三参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大坝渗流量为观测值的函数关系。通过与汾河水库实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基于BP-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坝基渗流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以为大坝的安全监测与病险防护提供数据支持,为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渗流 预测 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汾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被引量:37
10
作者 程家根 祁正华 陈天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5,共8页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测的精确度,文中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利用网络安全态势值具有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特点,使用RBF神经网络找出网络安全态势值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混合递阶遗传算法(HHGA...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测的精确度,文中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利用网络安全态势值具有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特点,使用RBF神经网络找出网络安全态势值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混合递阶遗传算法(HHGA)对RBF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参数进行寻优,引入模拟退火算法(SA)提高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实验,将所提算法与已有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的可行性以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态势 预测 rbf神经网络 混合递阶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BF的城郊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趋势预测——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欧定华 夏建国 欧晓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8,共10页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方法中嵌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集成RBF神经网络和克里格插值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空间变化预...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方法中嵌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集成RBF神经网络和克里格插值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空间变化预测方法,对2015-2028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整个区域主要处于风险、敏感、良好3种生态安全状态,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低;2015-2028年,敏感安全水平以下区域占比多年均值上升至62.45%,区域生态安全严峻形势不会得到根本转变,良好生态安全高等级区和风险生态安全低等级区将大幅缩减,绝大部分地区将处于敏感生态安全状态,未能摆脱生态安全威胁困境。RBF神经网络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多年均值小于0.05,较好地实现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变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区域生态安全预测rbf神经网络 GIS 城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植被恢复对生态安全的影响预测——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国强 马克明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127-4134,共8页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严重受损,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时,通过引入物种进行主动的植被恢复可以有效地加速生态系统恢复进程,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但是区域尺度的植被恢复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严重受损,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时,通过引入物种进行主动的植被恢复可以有效地加速生态系统恢复进程,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但是区域尺度的植被恢复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其效果和影响难以立即显现。为了评估区域植被恢复的生态风险,根据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域植被恢复格局的设计结果,预测了区域植被恢复对生态安全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现状植被盖度及生物多样性与植被恢复格局预测结果的差异,对区域植被恢复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尽管植被恢复格局设计使部分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但它整体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强了抵御土壤侵蚀的能力,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尺度 植被恢复 生态影响预测 生物多样性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DVI的时空演变、预测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为例
13
作者 周康胜 杨德宏 +2 位作者 韩杨 周鹏 姜昀呈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1,共7页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黄土高原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如何准确监测和预测植被变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更适合研究黄土高原的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对2000—2019年该地区的植被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2001年和2013...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黄土高原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如何准确监测和预测植被变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更适合研究黄土高原的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对2000—2019年该地区的植被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2001年和2013年是生态结构转型的分水岭,高和低类型发生显著变化。此外,为更全面了解未来植被的演变,引入BP神经网络和GeoSOS-FLUS模型进行时空预测,首次验证了GeoSOS-FLUS模型在kNDVI空间预测中的适用性。预测显示,2020—2022年更低和低类型将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kNDVI的斜率较过去翻了一番,但其峰值(8月)略有下降,而初春和冬季的数值则有所增加。最后,利用kNDVI和NDVI构建了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格局。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由kNDVI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于NDVI,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黄土高原西北部的生态更为脆弱,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kNDVI 时空预测 BP神经网络 GeoSOS-FLUS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视角的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测度及预警
14
作者 吴艳霞 蒋明月 杨帅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发展状况并对其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警,为实现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经济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生态位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开放性、生长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4个维度的区域... [目的]分析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发展状况并对其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警,为实现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经济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生态位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开放性、生长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4个维度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2011—2020年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20—2024年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警情演变趋势。[结果]①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水平在2011—2020年间总体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表明区域创新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潜力。②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警情在2020—2024年间将继续保持向好的趋势,但仍呈南北低、中部高的分布特征。[结论]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整体呈现良好的演变趋势,但仍需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缩小其区域间的差距从而实现陕西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系统安全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预警 BP神经网络模型 区域创新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54
15
作者 周彬 虞虎 +1 位作者 钟林生 陈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792-7803,共12页
科学地预测海岛目的地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对促进海岛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建立了由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CSAED模型)子系统构成的普陀山旅游生态安全指标... 科学地预测海岛目的地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对促进海岛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建立了由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CSAED模型)子系统构成的普陀山旅游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比较选优的基础上,对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相比,RBF神经网络模型的Pearson相关系数和误差均方根值更优,可更精确地拟合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2)2015—2020年,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指数的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由0.7017增加至0.8135,安全等级由比较安全上升至非常安全。研究结果可为维护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预测 rbf神经网络模型 灰色GM(1 1)预测模型 普陀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模型的重庆市生态安全指标预测模型研究
16
作者 冯海亮 夏磊 黄鸿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5-248,共4页
鉴于实际工作中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统计的滞后性,通过采集并整理重庆市1988年至2007年与生态安全指数极度相关的28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训练样本数据,以2008、2009年对应指标作为输出结果,分析比较多变量灰色预... 鉴于实际工作中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统计的滞后性,通过采集并整理重庆市1988年至2007年与生态安全指数极度相关的28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训练样本数据,以2008、2009年对应指标作为输出结果,分析比较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方法,通过对比真实统计数据做出误差分析,得到支持向量回归重庆市生态安全指标预测模型。该模型对重庆市主要生态安全指标进行预测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用于实际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预测 多变量灰色模型 径向基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高寒区域河川径流预测方法及其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川 潘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长江源高寒区域水文循环尤其是径流过程的变化规律,根据沱沱河站(1961年-2009年)共49年的降水和径流资料,以降水量作为输入向量,径流量作为目标向量,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估计、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径... 为了更好地预测长江源高寒区域水文循环尤其是径流过程的变化规律,根据沱沱河站(1961年-2009年)共49年的降水和径流资料,以降水量作为输入向量,径流量作为目标向量,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估计、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径流预测模型,并利用Matlab工具软件编程求解。通过三种计算方法预测结果的分析与对比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估计模型的径流预测结果基本合理,但该方法需要降水数据作为已知条件,同时要求降水和径流的相关性较高,对于长江源高寒区域来水复杂的地区不是很合适;改进的BP网络模型因受到神经网络学习和训练的随机性影响,需要相当大的运算量,而且预测精度也不高,如果合理选择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周期和spread值,其径流预测结果的精度相对较高,所以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高寒区域 偏最小二乘回归估计 改进的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径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瓦斯含量的差值GM-RBF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鑫隆 章光 +1 位作者 吕辰 黄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50-2055,共6页
基于灰熵理论和RBF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深部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灰熵关联度确定影响深部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构建多个GM预测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寻求最优的灰色预测模块对分析系统进行一次预... 基于灰熵理论和RBF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深部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灰熵关联度确定影响深部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构建多个GM预测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寻求最优的灰色预测模块对分析系统进行一次预测,再利用灰色模型白化微分方程解序列相邻两元素分别与相应期望值作差,构建一个差值序列作为RBF神经网络输出对分析系统进行二次预测,得到的差序列预测结果的差值即为深部煤层瓦斯含量的预测值,从而构建了基于差值GM-RBF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深部煤层瓦斯含量预测体系。实际应用表明:差值GM-RBF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精度评价指标MAE、MAPE、RMSE、RRMSE分别为0.233 1、3.25%、0.2778、4.04%,远优于单一灰色、RBF模型;与传统GM-RBF组合模型相比,MAE和MAPE分别减小了23.8%和22.1%,RMSE和RRMSE分别减小了20.5%和17%。由此可见,以差值结合法将最优灰色模块与RBF神经网络有效结合起来的瓦斯含量预测体系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数据利用率,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能够满足深部煤层瓦斯含量准确预测的要求,为深部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深部煤层 瓦斯含量预测 灰熵关联度 rbf神经网络 差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IRBF模型的铁路隧道围岩安全性预测评价
19
作者 贡力 魏晓悦 +2 位作者 祁英弟 靳春玲 田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91,共6页
研究目的:围岩的安全性状况决定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及塌方事故的发生率,而现有铁路隧道围岩安全性等级预测方法普遍存在准确率低、速度慢等问题。为了对围岩安全性作出可靠预测,提出基于PCA-IRBF模型(Improved Radial Basis F... 研究目的:围岩的安全性状况决定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及塌方事故的发生率,而现有铁路隧道围岩安全性等级预测方法普遍存在准确率低、速度慢等问题。为了对围岩安全性作出可靠预测,提出基于PCA-IRBF模型(Improv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IRBF)的铁路隧道围岩安全性预测评价新方法,并以天秀山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论:(1)综合考虑围岩完整性程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围岩构造发育状况三个方面,遴选12个重要影响因素,构建铁路隧道围岩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作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训练过程,建立PCA-IRBF铁路隧道围岩安全性预测评价模型,与传统RBF神经网络和PSO-RBF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收敛速度更快、误差更小;(3)将PCA-IRBF模型应用在工程实例天秀山隧道围岩安全性等级预测评价中,结果与现场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完全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沿线隧道围岩安全性等级预测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围岩安全 预测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粒子群算法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金矿涌水危险评价及涌水量混沌预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科明 刘志祥 兰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4期539-547,共9页
针对海底金矿涌水危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问题,选择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涉及的10个重要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涌水危险评价的云模型。基于评价结果,对危险区域的涌水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通过G-P算法及自相关法... 针对海底金矿涌水危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问题,选择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涉及的10个重要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涌水危险评价的云模型。基于评价结果,对危险区域的涌水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通过G-P算法及自相关法获得了重构相空间参数;分析了涌水量变化的相点距离演变规律,建立了涌水安全预警机制。结合混沌相空间重构,建立了涌水量预测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表明:涌水危险性的云模型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相空间重构揭示了系统的混沌特性,最邻近相点演化将涌水量的内在细微变化特征放大,为涌水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混沌RBF神经网络能够实现涌水量的短期精确预测,为井下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矿山 云模型评价 混沌 rbf神经网络 相空间重构 安全预警 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