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府际关系视角下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宇 闫倩倩 王洛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64,共9页
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对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府际关系视角,通过构建三个博弈模型,对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从横向府际关系来看,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共... 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对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府际关系视角,通过构建三个博弈模型,对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从横向府际关系来看,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共谋行为',负面的'共谋行为'会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从纵向府际关系来看,行政发包制的政策执行机制,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政治锦标赛背景下,会造成政策执行的'囚徒困境';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央政府的监管举措是约束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必要条件。为此,地方政府间应增强互信与信息共享,中央政府必须创新政策执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监督体系,推进区域环境治理的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境政策 政策执行偏差 府际关系 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环境规制的财政政策工具演进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伟杰 陆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174,共8页
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导致的经济社会矛盾严重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财政和税收政策成为推动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财税结合的视角,概括国内区域环境规制财政政策工具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收入型”“支出型”“价格型”三... 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导致的经济社会矛盾严重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财政和税收政策成为推动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财税结合的视角,概括国内区域环境规制财政政策工具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收入型”“支出型”“价格型”三类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情况,提出当前中国区域环境规制的财政政策工具应旨在解决功能模糊、激励扭曲与活力不足等核心问题。构建区域环境规制的财政政策工具,需要构建价值整合与税种协调的环境财政体制,采取多元化的财政工具组合,搭建全国排放交易信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区域环境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评价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四聪 李坚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价并改善特定区域内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中的制约因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众多的区域政策环境因素中,选择依法行政、市场环境、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政策环境、...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价并改善特定区域内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中的制约因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众多的区域政策环境因素中,选择依法行政、市场环境、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政策环境、技术创新政策这五大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调节和直接影响的政策环境因素,采用AHP层次法、平衡量表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和规范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湖南邵东县政策环境为例,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评价和改善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区域政策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机会识别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兼论区域政策法律环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洪德 邹国平 李盼盼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基于全国416家装备制造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创新机会识别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区域环境优化和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借鉴。针对创新机会识别是否有助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全国416家装备制造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创新机会识别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区域环境优化和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借鉴。针对创新机会识别是否有助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这一研究问题,以转型经济为背景,建立以创新机会识别、区域政策法律环境、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为内容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机会识别 装备制造企业 创新能力 区域政策法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生态问责对河长制政策成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振波 闫钊 金太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9,共10页
根据环保权责在纵向政府之间的配置趋向,可划分为环保监管集权和环境治理分权两种实践模式;其各自呈现鲜明治理优势,却又分别存在难以规避的内在体制困境。河长制政策统一了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和官僚控制、自下而上的治理责任明确与... 根据环保权责在纵向政府之间的配置趋向,可划分为环保监管集权和环境治理分权两种实践模式;其各自呈现鲜明治理优势,却又分别存在难以规避的内在体制困境。河长制政策统一了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和官僚控制、自下而上的治理责任明确与治理任务分工,一方面在权能下放、责任划分、社会公开等治理过程中呈现出典型的分权化治理逻辑,另一方面又以治理权责分级分域、党政领导直接定责以及地方官员显性责任即时惩戒等集权化环保监管为条件。正是因为河长制政策兼具监管集权与治理分权两种机制优势,因此成为该研究解析环保集权-分权悖论的可行政策工具。该研究以7大流域中由地级市主要官员担任河长的河流为样本,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官员生态问责纠正、补充区域环保政策的效应机制。研究发现:①河长制政策施行显著降低了河流污染物浓度,实现了流域环境的整体改善;②晋升激励能够对河长制政策成效产生显著影响,即相较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官员激励,强化官员考核中的生态问责更能提升河长制这一分权化环境治理模式的治理效能;③生态问责对河长制治理成效的促进作用,在政府环保注意力配置更低、环境治理财政投入与监管能力相对不足的区域中更为明显,表明环保集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纠补治理分权下的区域间政策落差与偏差,进而能够克服地方环保治理中的政绩偏好替代、生态政策执行低效、环境治理碎片化与“搭便车”等问题。该研究发现调和了环保监管集权与环境治理分权之间的理论冲突,指出两者环境治理实践中可以呈现为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的补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监管集权 环境治理分权 官员生态问责 区域环境政策 河长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高明 陈巧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9,共9页
在环境资源约束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现有的研究忽略了环境规制的不同类型以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因此无法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环境政策,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本文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选取动态面... 在环境资源约束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现有的研究忽略了环境规制的不同类型以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因此无法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环境政策,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本文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选取动态面板模型检验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志愿型环境规制并未对产业升级形成有效激励,命令型、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分别呈"倒N型"、"N型"趋势变化。中西部地区激励型、志愿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著,且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激励效应较明显。研究结论有利于设定科学的环境规制强度和选择合理环境规制类型以激励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升级 动态面板 有效激励 绿色生产技术 区域环境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