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键区域特征匹配的生产现场隐患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为精准识别生产现场的各类隐患问题,避免不安全生产事件的出现,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区域特征匹配的生产现场隐患识别方法。获取隐患信息关键区域特征,并定义隐患信息分类标准,完成基于关键区域特征匹配的生产现场隐患信息处理。排查隐患问... 为精准识别生产现场的各类隐患问题,避免不安全生产事件的出现,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区域特征匹配的生产现场隐患识别方法。获取隐患信息关键区域特征,并定义隐患信息分类标准,完成基于关键区域特征匹配的生产现场隐患信息处理。排查隐患问题,并对其等级进行针对性评估,再联合相关参数指标确定隐患识别阈值的取值范围,完成基于关键区域特征匹配的生产现场隐患识别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出设备老化、操作不规范、物料储存不当这三类隐患问题,能够有效避免不安全生产事件的出现,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现场 隐患识别 关键区域特征匹配 分类标准 隐患排查 等级评估 识别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与CS-LBP的鱼眼图像特征区域匹配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万丽 李晓芬 +2 位作者 冯为嘉 龙帮强 朱均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8-213,共6页
相比普通镜头,鱼眼镜头拥有更大的视场角,甚至可以直接获取半球域的图像信息,在立体视觉领域,应用鱼眼镜头来采集全景图像可减少镜头及图像采集模块数目,简化系统、提高运算速度、降低成本。但同时鱼眼镜头图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畸变,越... 相比普通镜头,鱼眼镜头拥有更大的视场角,甚至可以直接获取半球域的图像信息,在立体视觉领域,应用鱼眼镜头来采集全景图像可减少镜头及图像采集模块数目,简化系统、提高运算速度、降低成本。但同时鱼眼镜头图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畸变,越靠近边缘畸变越严重。因此,在光轴正交或是角度更大的立体视觉系统中,进行相关图像的特征点匹配存在困难,直接影响立体视觉系统的应用效果。然而采用一种具有仿射不变性的图像匹配算法即可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提取原始图像的MSCR特征区域,其次引进CS-LBP算子对各个MSCR区域进行特征描述,应用特征权重的卡方距离比较法进行唯一匹配,最后进行椭圆拟合及连线标记使得匹配结果可视化。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稳定一致性,可应用于大旋转角度的鱼眼图像的特征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眼图像 特征区域匹配 最大稳定色彩区域 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 卡方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匹配区域特征的相似字符串匹配过滤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德才 孙星明 +1 位作者 张伟 刘玉玲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3-670,共8页
相似字符串匹配过滤算法因其适合大库查找而被广泛应用,为通过提高过滤算法的过滤效率加快匹配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匹配区域特征的过滤算法.该算法将模式串和文本串分割成固定长度为kq+1的逻辑块,并从各块中提取了2个新的匹配区域特征:q-g... 相似字符串匹配过滤算法因其适合大库查找而被广泛应用,为通过提高过滤算法的过滤效率加快匹配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匹配区域特征的过滤算法.该算法将模式串和文本串分割成固定长度为kq+1的逻辑块,并从各块中提取了2个新的匹配区域特征:q-gram命中的均匀性和q-gram有效命中的区域性.新算法利用这些新特征优化了传统过滤标准,提高了算法的过滤效率;并改进了QUASAR中基于分块策略的过滤区确定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与改进前相比有效地加快了匹配速度,尤其在误差率较小时改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字符串匹配 过滤算法 匹配区域特征 过滤效率 q-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窗隔匹配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RGB-D SLAM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余东应 刘桂华 +2 位作者 曾维林 冯波 张文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4-233,共10页
在动态场景的SLAM系统中,传统的特征点法视觉SLAM系统易受动态物体的影响,使得图像前后两帧的动态物体区域出现大量的误匹配,导致机器人定位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一种结合自适应窗隔匹配模型与深度学习算法的动态场景RGB-D SLAM算法。构... 在动态场景的SLAM系统中,传统的特征点法视觉SLAM系统易受动态物体的影响,使得图像前后两帧的动态物体区域出现大量的误匹配,导致机器人定位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一种结合自适应窗隔匹配模型与深度学习算法的动态场景RGB-D SLAM算法。构建基于自适应窗隔匹配模型的视觉SLAM前端算法框架,该框架筛选图像帧后采用基于网格的概率运动统计方式实现匹配点筛选,以获得静态区域的特征匹配点对,然后使用恒速度模型或参考帧模型实现位姿估计。利用深度学习算法Mask R-CNN提供的语义信息进行动态场景的静态三维稠密地图构建。在TUM数据集和实际环境中进行算法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动态场景下的定位精度和跟踪速度均优于ORB-SLAM2及DynaSLAM系统,在全长为6.62 m的高动态场景中定位精度可达1.475 cm,平均跟踪时间为0.02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 自适应窗隔匹配 静态区域特征匹配 深度学习 静态三维稠密地图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FT算法的交通事故图像匹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旋 韩天园 +1 位作者 吕凯光 刘永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188,共7页
为解决无人机航拍交通事故现场图像特征点数量较少、匹配成功率较低、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1种改进的SIFT算法,使用Gabor滤波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基于改进的高斯金字塔和多方向多尺度Gabor频谱特点提取出具有尺度、旋转不变性的特征点,结... 为解决无人机航拍交通事故现场图像特征点数量较少、匹配成功率较低、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1种改进的SIFT算法,使用Gabor滤波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基于改进的高斯金字塔和多方向多尺度Gabor频谱特点提取出具有尺度、旋转不变性的特征点,结合LLE算法对特征描述符进行降维处理,通过DBSCAN算法对特征点进行密度聚类,计算区域内的特征点距离的梯度下降一致性程度,结合蚁群算法判断特征点是否匹配成功。结果表明:改进的SIFT算法无论是在匹配精度还是在匹配效率上都优于同类算法,证明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改进的高斯金字塔 局部线性嵌入 区域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应性扩散约束的二步网格优化视差图像对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殷齐 郑慧诚 +1 位作者 严志伟 林峻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9-1142,共14页
目前,在带有视差场景的图像对齐中,主要难点在某些无法找到足够匹配特征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匹配特征缺失区域.现有算法往往忽略匹配特征缺失区域的对齐建模,而只将有足够匹配特征区域中的部分单应变换系数(如相似性变换系数)传递给匹... 目前,在带有视差场景的图像对齐中,主要难点在某些无法找到足够匹配特征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匹配特征缺失区域.现有算法往往忽略匹配特征缺失区域的对齐建模,而只将有足够匹配特征区域中的部分单应变换系数(如相似性变换系数)传递给匹配特征缺失区域,或者采用将匹配特征缺失区域转化为有足够匹配特征区域的间接方式,因此对齐效果仍不理想.在客观事实上,位于相同平面的区域应该拥有相同的完整单应变换而非部分变换参数.由此出发,利用单应变换系数扩散的思想设计了一个二步网格优化的图像对齐算法,简称单应扩散变换(Homography diffusion warping,HDW)算法.该方法在第一步网格优化时获得有足够匹配特征区域的单应变换,再基于提出的单应性扩散约束将这些单应变换系数扩散到邻域网格,进行第二步网格优化,在保证优化任务简洁高效的前提下实现单应变换系数的传播与图像对齐.相较于现有的针对视差场景图像对齐算法,所提方法在各项指标上都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对齐 视差场景 网格优化 匹配特征缺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成像的红外图像增强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强 赵巨峰 +3 位作者 冯华君 徐之海 李奇 陈跃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7,共9页
针对红外图像对比度低,细节纹理较弱的特点,利用物体偏振特性提出基于偏振成像的红外图像增强方法,即获取红外偏振度图像并与源光强图像融合。首先,分析了偏振成像理论,利用偏振成像技术获取偏振图像。其次,为了能够充分获取偏振度图中... 针对红外图像对比度低,细节纹理较弱的特点,利用物体偏振特性提出基于偏振成像的红外图像增强方法,即获取红外偏振度图像并与源光强图像融合。首先,分析了偏振成像理论,利用偏振成像技术获取偏振图像。其次,为了能够充分获取偏振度图中的信息,运用剪切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最后,采用区域特征匹配融合策略,得到增强图像。为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拍图像实验。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均表明,增强后的图像较原图像具有更加丰富的图像细节与偏振目标信息,对目标识别与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增强 偏振 剪切波 区域特征匹配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 被引量:37
8
作者 赵蓉 顾国华 杨蔚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7-231,共5页
为了改善可见光图像质量,提高对隐藏在自然背景中人造目标的探测率,采用了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方法,很好地凸显出人造目标,提供更多的细节与纹理信息。利用偏振成像方式获取偏振度、偏振角和椭率角图像,对多维偏振图像中的像... 为了改善可见光图像质量,提高对隐藏在自然背景中人造目标的探测率,采用了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方法,很好地凸显出人造目标,提供更多的细节与纹理信息。利用偏振成像方式获取偏振度、偏振角和椭率角图像,对多维偏振图像中的像素点在邦加球内进行聚类得到偏振特征图像,运用双树复小波对光强图像和偏振特征图像进行分解,低频子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高频子带选用区域方差特征匹配的融合策略,得到增强图像。进行了户外实验,并理论分析得到了各个图像的性能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增强后的图像较原图像具有更加丰富的图像细节与偏振目标信息,该方法有效可行,对目标识别与探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可见光图像增强 偏振成像 邦加球 K均值聚类 双树复小波转换 区域方差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中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项谦和 杜娟 +1 位作者 陈春雷 汪建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63,共6页
本文从遥感影像解译角度出发,浅析遥感影像解译在沿海矿山生态修复调查中的作用,概略梳理沿海矿山生态修复遥感解译的基本方法,针对基于光学遥感图像配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对象区域形状特征的配准方法。本文采用分割方法提... 本文从遥感影像解译角度出发,浅析遥感影像解译在沿海矿山生态修复调查中的作用,概略梳理沿海矿山生态修复遥感解译的基本方法,针对基于光学遥感图像配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对象区域形状特征的配准方法。本文采用分割方法提取基准图像和待配准图像中具有结构性的小区域,按照小区域的属性与几何形状特征进行匹配,利用空间关系做控制约束,查询正确的同名小区域对,提取小区域的中心点作为匹配控制点对,解算仿射变换模型参数,有效解决影像间的自动配准问题。采用该方法对实际光学影像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与实用价值,为沿海矿山生态修复调查工作中确定矿山空间位置与设计方案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 影像分割 区域特征匹配 空间关系约束 自动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眼部状态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涛 刘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4期211-213,共3页
对拍摄得到的驾驶员视频帧图像,使用复合肤色模型检测人脸;通过自适应边缘检测、图像增强等方法处理得到特征图像,经特征区域筛选,依据人脸先验知识匹配得到最佳人眼对;提取眼部特征向量,结合LVQ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检测眼部状态,为判... 对拍摄得到的驾驶员视频帧图像,使用复合肤色模型检测人脸;通过自适应边缘检测、图像增强等方法处理得到特征图像,经特征区域筛选,依据人脸先验知识匹配得到最佳人眼对;提取眼部特征向量,结合LVQ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检测眼部状态,为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提供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肤色模型 自适应边缘检测 特征区域匹配 眼部特征向量 LVQ(学习向量量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三维人脸识别
11
作者 廖广军 曾玮 +2 位作者 刘屿 李致富 胡跃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2,共7页
为了克服二维人脸识别的不足,提出采用Kinect采集设备并基于信息融合进行三维人脸识别.在人脸检测方面,利用双眼位置定位人脸,并通过肤色模型和深度信息实现人脸过滤.在人脸识别方面,将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应用于人脸轮廓快速提取,并提出... 为了克服二维人脸识别的不足,提出采用Kinect采集设备并基于信息融合进行三维人脸识别.在人脸检测方面,利用双眼位置定位人脸,并通过肤色模型和深度信息实现人脸过滤.在人脸识别方面,将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应用于人脸轮廓快速提取,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区域二值化特征(LBP)匹配来实现人脸识别,将彩色图像信息和人脸生理特征信息的分析应用于区域LBP算法的权值确定.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基于信息融合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具有使用价值,识别方法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方面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三维人脸识别 信息融合 动态时间规整 区域二值化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