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结合双区域滤波和图像融合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小刚 唐美玲 +1 位作者 陈华 汤红忠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33-1739,共7页
基于大气散射物理模型和暗原色先验原理,提出一种结合双区域滤波和图像融合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首先在计算暗通道函数时,定义了一类暗区域对图像边缘的低强度像素点进行描述,该区域像素点的暗原色中值取其三原色通道的最小值,以代替原... 基于大气散射物理模型和暗原色先验原理,提出一种结合双区域滤波和图像融合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首先在计算暗通道函数时,定义了一类暗区域对图像边缘的低强度像素点进行描述,该区域像素点的暗原色中值取其三原色通道的最小值,以代替原来的中值滤波运算值.此滤波方法不仅能有效去除Halo效应,而且避免了黑斑效应;然后基于大气散射物理模型定义一种伪去雾图,将其与原去雾图进行像素级融合对原图进行色度校正,实现了柔性去雾,改善了现有方法易出现过去雾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去雾后图像具有较好清晰度及色彩恢复度,去雾鲁棒性强.在大雾和图像色彩失真严重的情况下,仍可有效恢复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原色先验 区域滤波 图像融合 去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滤波的模糊星图复原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军 何昕 +3 位作者 魏仲慧 穆治亚 吕游 何家维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1-331,共11页
当星敏感器在动态条件下工作时,在成像的过程中星点会因能量的分散而出现运动模糊现象,导致图像的信噪比降低,星点的模糊区域很难被提取,从而降低了星点质心的定位精度,严重影响星敏感器的姿态测量精度。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滤... 当星敏感器在动态条件下工作时,在成像的过程中星点会因能量的分散而出现运动模糊现象,导致图像的信噪比降低,星点的模糊区域很难被提取,从而降低了星点质心的定位精度,严重影响星敏感器的姿态测量精度。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滤波的模糊星图复原方法,在有效提高图像信噪比的同时可提高星点质心的定位精度。首先,根据星敏感器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不同工作条件下星点质心的运动模型。然后,根据运动模型确定星点质心的运动轨迹,进而提取星点的模糊区域,再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模糊区域内外的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最后,利用图像复原算法对模糊星图进行复原。实验结果表明:在2(°)/s的动态条件下,区域滤波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模糊星图的信噪比,并且复原图像中星点质心的定位误差不超过0. 1 pixel,可以满足星敏感器对高质心定位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运动模糊 区域滤波 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区域滤波的快速星图弱小目标分割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奚晓梁 周晓东 张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时间序列帧星空图像中弱小目标的检测是天基监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星图中的背景杂波抑制与小目标分割对运动目标的检测与精确测量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区域滤波的快速星图弱小目标分割算... 时间序列帧星空图像中弱小目标的检测是天基监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星图中的背景杂波抑制与小目标分割对运动目标的检测与精确测量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区域滤波的快速星图弱小目标分割算法。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高斯背景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利用小区域滤波抑制背景杂波;最后利用固定阈值滤除灰度过小像素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保持恒星和运动目标的边缘,为恒星和运动目标的快速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监视 弱小目标分割 区域滤波 背景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均匀区域滤波器在SAR图象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维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5期473-477,共5页
介绍了最大均匀区域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为获得预期的滤波效果 ,在实现过程中 ,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阶跃边缘的检测 ,使窗口移动的方向更易确定 ;用聚类分析与统计特征参数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不同灰度区域的判别门限 ,使门限值更加准... 介绍了最大均匀区域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为获得预期的滤波效果 ,在实现过程中 ,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阶跃边缘的检测 ,使窗口移动的方向更易确定 ;用聚类分析与统计特征参数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不同灰度区域的判别门限 ,使门限值更加准确 ;通过重新估计噪声的相对标准差 ,对局部滤波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 ,这些方法和措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处理 SAR 最大均匀区域滤波 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GPS区域滤波技术在表面结构计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浩然 张琳娜 赵凤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7,共3页
基于GPS区域标准滤波技术,深入研究了区域滤波技术中的高斯滤波技术在三维表面结构计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区域高斯滤波技术的规范应用研究;并以实例阐述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优越性及可行性。该区域滤波技术不仅能实现表面特征信息的分离与... 基于GPS区域标准滤波技术,深入研究了区域滤波技术中的高斯滤波技术在三维表面结构计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区域高斯滤波技术的规范应用研究;并以实例阐述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优越性及可行性。该区域滤波技术不仅能实现表面特征信息的分离与提取,而其为表面结构的精确计量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为新一代GPS标准的贯彻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滤波 GPS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滤波参数分析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守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1期52-56,共5页
针对三维资料的噪声随排列的分布,采用区域滤波方法是叠前提高信噪比的主要处理手段之一。此方法是指在一个确定的时窗进行的滤波,时窗的长度可根据噪声分布确定一。区域滤波与普通滤波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信息,去除所... 针对三维资料的噪声随排列的分布,采用区域滤波方法是叠前提高信噪比的主要处理手段之一。此方法是指在一个确定的时窗进行的滤波,时窗的长度可根据噪声分布确定一。区域滤波与普通滤波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信息,去除所期望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滤波 参数分析 三维资料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区域自适应极化滤波压制多分量面波干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农 孙成禹 +1 位作者 伍敦仕 闫月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6-1216,I0008,共12页
陆上三分量地震勘探中面波通常会严重降低资料品质并影响后续数据处理和最终综合解释结果。基于面波低速、低频和椭圆极化的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自适应极化滤波的面波压制方法。首先根据面波的视速度特性划分其主要分布区域,利用... 陆上三分量地震勘探中面波通常会严重降低资料品质并影响后续数据处理和最终综合解释结果。基于面波低速、低频和椭圆极化的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自适应极化滤波的面波压制方法。首先根据面波的视速度特性划分其主要分布区域,利用S变换进行区域滤波,初步分离出面波干扰;然后利用Hilbert-Huang变换(HHT)进行面波分析,得到面波的瞬时频率;再根据面波瞬时频率自动调节极化滤波的窗口大小,从而进行自适应极化滤波,将低频反射信号从面波干扰中分离出来;最后对区域滤波结果进行补偿,得到压制面波干扰后的最终地震记录。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有效压制面波的同时,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压制 自适应 区域滤波 极化滤波 H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区域中值滤波算法降低同步辐射红外线站由Top-Up模式引入的噪声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化春 佟亚军 +3 位作者 吉特 彭蔚蔚 陈敏 肖体乔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为了提高同步辐射红外光源的光子通量和亮度以及改善光学元件的热稳定性,同步辐射光源现多采用恒流注束(Top-Up)模式,以保持储存环内部束流的稳定.在增强器向储存环注束时,储存环电流的瞬时起伏及电子束团位置的变动等会使同步辐射红外... 为了提高同步辐射红外光源的光子通量和亮度以及改善光学元件的热稳定性,同步辐射光源现多采用恒流注束(Top-Up)模式,以保持储存环内部束流的稳定.在增强器向储存环注束时,储存环电流的瞬时起伏及电子束团位置的变动等会使同步辐射红外线站所用红外傅立叶变换(FTIR)光谱仪所采的干涉图上出现较大的波动,形成噪声;本文根据该噪声的特点,以及全域中值滤波算法处理该类型的噪声的不足,提出使用区域中值滤波算法对红外谱学线站使用的FTIR光谱仪所采的干涉图进行预处理,以消除由Top-Up模式引入的噪声的影响;并根据该型噪声的特点和区域中值滤波算法的处理过程,设计了一套去除由Top-Up模式引入的同步辐射红外谱学噪声的流程,使该区域中值滤波算法的处理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使用该区域中值滤波算法对具有该型噪声的干涉图进行了降噪处理,计算结果表明:使用该滤波算法可消除由Top-Up模式引入噪声的影响,提升Top-Up模式下所采光谱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红外光源 恒流注束 噪声消除技术 区域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连续补偿的矿山可通行区域识别方法
9
作者 代博 王亚飞 +3 位作者 李若尧 李泽星 章翼辰 张睿韬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7,79,共7页
可通行区域识别是矿山无人驾驶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露天矿山道路场景具有道路边界模糊不清及路面平坦度不一等特征,使用传统同心圆地面分割模型进行矿山道路平面拟合时容易出现可通行区域与车辆不连通及帧间可通行区域识别结果不一致等... 可通行区域识别是矿山无人驾驶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露天矿山道路场景具有道路边界模糊不清及路面平坦度不一等特征,使用传统同心圆地面分割模型进行矿山道路平面拟合时容易出现可通行区域与车辆不连通及帧间可通行区域识别结果不一致等误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连续补偿的矿山道路可通行区域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同心圆模型对矿山道路建模,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多平面拟合,获取初始可通行区域分割结果;然后,基于空间连通性,分别利用区域生长方法和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方法对初始可通行区域进行区域连通性滤波及点连通性滤波,得到符合空间连通性的可通行区域;最后,基于时间区域一致性对不同点云帧中可通行性不一致的不稳定区域进行滤除,先根据正态分布变换方法构建栅格地图,再利用时间稳定权重判断栅格稳定性,最终通过区域栅格投影实现不稳定区域的滤除。矿山场景中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为93.44%,较现有主流方法提升2.27%;召回率为99.14%,较现有主流方法提升8.26%。该方法不仅在不连通区域中具有良好的空间连通性,还在崎岖区域内具有良好的时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无人驾驶矿卡 可通行区域识别 区域连通性滤波 时空连续补偿 点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城区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成晓倩 樊良新 赵红强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了获取高精度的DEM数据,采用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方法对机载LiDAR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该方法针对原始激光点云数据,首先运用边缘检测技术进行点云分割,准确提取建筑物的边缘信息,确定地面种子点;然后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区域生长,... 为了获取高精度的DEM数据,采用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方法对机载LiDAR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该方法针对原始激光点云数据,首先运用边缘检测技术进行点云分割,准确提取建筑物的边缘信息,确定地面种子点;然后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区域生长,最终得到裸露地面点集。针对几组不同地貌特征的城区实测数据进行滤波实验,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验证了该算法不但计算速度快、精度高,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边缘检测区域生长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交叉排列面波压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颖 裴江云 +3 位作者 林春华 何恕 赵旭 刘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2,66,共5页
考虑面波特征和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强的特点,提出面波压制的十字交叉排列法.该方法将地震资料中的炮点线和检波点线重排后,进行三维Fourier变换;在频率—波数域滤波后,进行Fourier反变换,实现面波压制处理.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 考虑面波特征和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强的特点,提出面波压制的十字交叉排列法.该方法将地震资料中的炮点线和检波点线重排后,进行三维Fourier变换;在频率—波数域滤波后,进行Fourier反变换,实现面波压制处理.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压制结果表明,十字交叉排列面波压制方法具有很好的保幅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提供较好的叠前预处理方法,可以在深层地震资料处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压制 十字交叉排列 频率-波数域 保幅处理 区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显著性算法的纱线条干均匀度检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景军锋 张婉婉 李鹏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135,共6页
针对运用图像方法进行纱线条干均匀度检测时,背景黑板、纱线毛羽以及图像噪声等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借鉴人的视觉感知机制,提出一种应用显著性算法检测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纱线图像提取颜色和亮度特征,进行显著性分... 针对运用图像方法进行纱线条干均匀度检测时,背景黑板、纱线毛羽以及图像噪声等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借鉴人的视觉感知机制,提出一种应用显著性算法检测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纱线图像提取颜色和亮度特征,进行显著性分析,突出纱线条干区域,然后利用迭代阈值分割算法和区域滤波,得到准确清晰的纱线条干二值图像,基于此进行直径计算、均匀度分析和纱线疵点判定。通过边缘准确性评价可知,采用所提方法分割得到的纱线条干二值图像有着较高的分割精度。通过与Uster Classimat 5的均匀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这种方法可得到准确的结果,与Uster Classimat 5的测量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线条干均匀度 显著性分析 迭代阈值分割 区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navigation in orchard based on multiple images at different shooting angles
13
作者 MA Zenghong YUE Jiawen +3 位作者 YIN Cheng ZHAO Runmao CHANDA Mulongoti DU Xiaoqiang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1-65,共15页
The orchards usually have rough terrain,dense tree canopy and weeds.It is hard to use GNSS for autonomous navigation in orchard due to signal occlusion,multipath effect,and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To achieve auto... The orchards usually have rough terrain,dense tree canopy and weeds.It is hard to use GNSS for autonomous navigation in orchard due to signal occlusion,multipath effect,and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To achieve autonomous navigation in orchard,a visual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images at different shooting angl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A dynamic image capturing device is designed for camera installation and multiple images can be shot at different angles.Firstly,the obtained orchard images are classified into sky and soil detection stage.Each image is transformed to HSV space and initially segmented into sky,canopy and soil regions by median filtering and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Secondly,the sky and soil regions are extracted by the maximum connected region algorithm,and the region edges are detected and filtered by the Canny operator.Thirdly,the navigation line in the current frame is extracted by fitting the region coordinate points.Then the dynamic weighted filter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extract the navigation line for the soil and sky detection stage,respectively,and the navigation line for the sky detection stage is mirrored to the soil region.Finally,the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is used to fuse and extract the final navigation path.The test results on 200 image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visual navigation path fitting is 95.5%,and single frame image processing costs 60 ms,which meets the real-time and robustness requirements of navigation.The visual navigation experiments in Camellia oleifera orchard show that when the driving speed is 0.6 m/s,the maximum tracking offset of visual navigation in weed-free and weedy environments is 0.14 m and 0.24 m,respectively,and the RMSE is 30 mm and 55 m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HARD visual navigation multiple shooting angles region segmentation Kalman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向图优化的单幅图像深度去雾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宇飞 杨燕 曹碧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8-272,277,共6页
针对雾霾等天气条件下获取的图像出现对比度下降、颜色失真等降质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导向图优化的单幅图像深度去雾算法。该算法在对大气散耗函数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局部均值和标准差优化导向图;再进一步对导向图进行分区域滤... 针对雾霾等天气条件下获取的图像出现对比度下降、颜色失真等降质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导向图优化的单幅图像深度去雾算法。该算法在对大气散耗函数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局部均值和标准差优化导向图;再进一步对导向图进行分区域滤波,得到平滑且边缘清晰的导向图;然后采用快速引导滤波估计大气散耗图;最后根据大气散射物理模型恢复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恢复的图像清晰自然,细节丰富,近景去雾彻底,远景去雾有很大提升,在景深突变处的边缘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户外视觉系统的视见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去雾 暗通道先验 区域滤波 引导滤波 导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自适应优化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宝平 王宏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针对局部立体匹配算法在弱纹理区域匹配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在代价初始化和代价聚合两阶段自适应优化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代价初始化阶段,通过双阈值线性约束条件构造像素点的十字支撑窗口,并依据十字支撑最短臂长构造自适应函... 针对局部立体匹配算法在弱纹理区域匹配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在代价初始化和代价聚合两阶段自适应优化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代价初始化阶段,通过双阈值线性约束条件构造像素点的十字支撑窗口,并依据十字支撑最短臂长构造自适应函数融合AD及Census特征测度;其次,在代价聚合阶段,利用十字支撑水平扩展及形态学处理的方法构造自适应滤波窗口,并通过区域滤波实现代价聚合;最后,通过视差选择及视差优化得到最终的视差图像。Middlebury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AD-Census融合立体匹配算法相比,图像集的整体匹配误差减小了3.95%,在非遮挡区域的匹配误差减小2.17%;与传统区域滤波立体匹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弱纹理区域可以取得更好的立体匹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两阶段自适应优化 区域滤波 十字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坐标时间序列中非构造噪声的剔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6
作者 田云锋 沈正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81,117,共14页
GPS台站坐标解算中包含多种地球物理参量造成的不确定性、系统误差和随机噪声.回顾了GPS台站坐标噪声分析的研究进展,包括功率谱分析、最大似然估计、区域叠加滤波、主成分变换以及质量负荷下的地壳弹性形变模拟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在... GPS台站坐标解算中包含多种地球物理参量造成的不确定性、系统误差和随机噪声.回顾了GPS台站坐标噪声分析的研究进展,包括功率谱分析、最大似然估计、区域叠加滤波、主成分变换以及质量负荷下的地壳弹性形变模拟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在分析噪声的类型和强度、共模误差(common-mode errors)的物理起源等方面的作用及局限性,展望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最大似然估计 共模误差 区域叠加滤波 主成分分析 质量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连续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苏利娜 丁晓光 +1 位作者 张彦芬 张永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9,113,共5页
对陕西省GPS连续基准站2011-01-01~2013-05-30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区域叠加滤波分离出共模误差,滤波后站坐标时间序列N、E、U方向的平均均方根分别减小69%、60%和41%。通过谱指数计算发现,空间滤波后的时间序列含有白噪声和有色... 对陕西省GPS连续基准站2011-01-01~2013-05-30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区域叠加滤波分离出共模误差,滤波后站坐标时间序列N、E、U方向的平均均方根分别减小69%、60%和41%。通过谱指数计算发现,空间滤波后的时间序列含有白噪声和有色噪声;利用CATS软件对各噪声分量估计发现,垂直方向噪声分量大于水平方向;空间滤波使闪烁噪声大幅减小,部分站出现随机漫步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连续GPS基准站 时间序列 区域叠加滤波 共模误差 噪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性误差的CORS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成亮 张胜凯 +1 位作者 沈飞 鄂栋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某省9个CORS站点为例,采用区域叠加滤波法提取CORS站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共性误差;然后,计算剔除共性误差前后TEST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周期功率谱图,分析共性误差对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最后,利用最大似然法确定顾及共性误差的CORS站坐标时... 以某省9个CORS站点为例,采用区域叠加滤波法提取CORS站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共性误差;然后,计算剔除共性误差前后TEST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周期功率谱图,分析共性误差对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最后,利用最大似然法确定顾及共性误差的CORS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结果表明,CORS站坐标时间序列的3个坐标分量具有不同的噪声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叠加滤波 时间序列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伟伟 孟国杰 伍吉仓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8-713,共6页
利用华北地区GP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络2008-08~2013-04观测数据,分析36个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征。利用区域堆栈滤波方法对GPS单日解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共性误差剔除,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准则定量估计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并分析有色... 利用华北地区GP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络2008-08~2013-04观测数据,分析36个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征。利用区域堆栈滤波方法对GPS单日解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共性误差剔除,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准则定量估计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并分析有色噪声对测站计算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共性误差在N、E和U方向分别约为1mm、1mm和3mm,且共性误差具有类似闪烁噪声的特性;共性误差剔除前,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可以用可变白噪声加闪烁噪声模型或可变白噪声加幂律噪声模型来描述;共性误差剔除后降低了坐标时间序列噪声中闪烁噪声的成分,突出了本地效应部分噪声,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可以用可变白噪声加闪烁噪声和随机漫步噪声模型或可变白噪声加幂律噪声模型来描述;最优噪声模型计算的速度误差比仅考虑可变白噪声所计算的速度误差增大5~8倍;剔除共性误差,可使测站速度的精度获得40%左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时间序列 区域堆栈滤波 极大似然估计 噪声模型 速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轮廓定位和归一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童晓阳 杨名利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1-703,709,共4页
研究了准确定位出从头顶到脖子的人脸曲线外轮廓的算法。采用人脸粗检、边缘检测、区域连通性滤波等方法。其思路是,首先粗检出人脸大致的矩形外轮廓,再做边缘检测、有效信息二值化、区域连通性滤波、轮廓点修正、对优先区域和整幅图像... 研究了准确定位出从头顶到脖子的人脸曲线外轮廓的算法。采用人脸粗检、边缘检测、区域连通性滤波等方法。其思路是,首先粗检出人脸大致的矩形外轮廓,再做边缘检测、有效信息二值化、区域连通性滤波、轮廓点修正、对优先区域和整幅图像做垂直水平投影等处理,获取准确的人脸轮廓。还研究了通过比例变换、直方图修正等获得归一化面像。本算法适用于精确定位单一背景的人脸轮廓,复杂背景下也有较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本算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一个面像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轮廓定位 归一化 区域连通性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