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纲要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合龙 戴勤奋 +3 位作者 林峰 王圣洁 何书锋 苏国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地质调查基础性与公益性战略部署的依托。根据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在数据结构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及其管理信...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地质调查基础性与公益性战略部署的依托。根据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在数据结构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适合采取基于Web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在数据构成上亦分为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原始资料与成果资料,其中元数据库的建设对数据库的应用非常重要,用户可以通过元数据了解数据的存在性、适宜性、有效性等,确定数据的使用方法,因此,元数据库的建设应采用国际已经普遍认可的ISO/TC211发布的ISO19115空间元数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洋地质 资料数据库 成果数据库 GIS 海洋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成果综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泓君 彭学超 +5 位作者 朱本铎 钟和贤 黄永健 孙桂华 王立飞 郭丽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6,共14页
2006—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项目,采用深水多波束、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多道地震、重力、磁力、热流、地质取样、浅地层钻探等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手段,对海南岛幅内的海底地形地貌、表... 2006—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项目,采用深水多波束、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多道地震、重力、磁力、热流、地质取样、浅地层钻探等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手段,对海南岛幅内的海底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晚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环境、海底热流、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深部地壳结构、灾害地质以及矿产资源等分布特征开展了调查与研究。本图幅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在南海北部发现了新的海底峡谷群,对地理实体进行了命名,划分了海底地貌单元;(2)分析了海底表层及柱状沉积物类型、矿物和地球化学等分布特征;(3)建立了图幅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框架,并对沉积环境及古气候演变进行了综合分析;(4)开展了重力、磁力、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分析了深部地壳结构特征;(5)图幅内存在滑坡、泥底辟、埋藏古河道等灾害地质现象,对灾害地质的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6)开展了图幅内的石油与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重砂矿物、建筑用砂等矿产资源远景区的划分及预测;(7)编制了地形图、地貌图、地质图、构造图、矿产图和环境地质因素图等基础性成果图件以及系列辅助性地质地球物理图件。海南岛幅调查与编图项目的顺利完成为我国全面开展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南岛幅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编图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被引量:14
3
作者 邱燕 彭学超 +1 位作者 朱本铎 钟和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9-425,共7页
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揭示了该区地壳的浅、中、深层地质特征。浅层主要研究海底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矿产资源、潜在地质灾害等;中层主要研究新生代地层、断裂体系、岩浆岩、含油气盆地远景等;深层则研究磁性基... 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揭示了该区地壳的浅、中、深层地质特征。浅层主要研究海底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矿产资源、潜在地质灾害等;中层主要研究新生代地层、断裂体系、岩浆岩、含油气盆地远景等;深层则研究磁性基底、深层断裂、莫霍面分布特征等。本成果在以下几方面有重要突破:①通过对比新生代以来的地层,确定各沉积盆地地层特征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油气资源前景;②分析表层沉积物类型,预测本区未来可能具有开发价值的固体矿产资源;③利用磁性基底和莫霍面数据分析本区地壳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1:100万永暑礁幅 地层 矿产资源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浅钻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彦江 胡波 +2 位作者 姚永坚 田烈余 孙大伟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11期44-48,共5页
深海浅钻是集机、电、液、光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系统,能够实现定点获取岩石样品,主要应用于深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底地质调查等方面。"海洋六号"船配备的深海浅钻是目前国内先进的光电复合缆供电取样钻机,并首次应用到... 深海浅钻是集机、电、液、光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系统,能够实现定点获取岩石样品,主要应用于深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底地质调查等方面。"海洋六号"船配备的深海浅钻是目前国内先进的光电复合缆供电取样钻机,并首次应用到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成功钻获3个岩石样品和2个沉积物样品,为进一步研究南海矿产资源及深海过程演变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床 深海浅钻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V在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盛堰 谭鹰 +2 位作者 陈宗恒 胡波 田烈余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11期67-71,共5页
远程遥控水下机器人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海洋综合调查设备,能够实现海底长时间、高精度的定点取样作业及其他精细调查,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利用ROV开展高精度海底取样及其环境调查方面具有其他调查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ROV具有功能多、... 远程遥控水下机器人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海洋综合调查设备,能够实现海底长时间、高精度的定点取样作业及其他精细调查,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利用ROV开展高精度海底取样及其环境调查方面具有其他调查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ROV具有功能多、综合作业能力强、安全可靠和实时遥控等优点。目前国内利用ROV进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ROV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利用ROV进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将大大提高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装备水平和调查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海狮号"ROV系统为例,介绍其在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V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定点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编制技术方案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勤奋 蓝先洪 +2 位作者 魏合龙 张志珣 孙记红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9期61-65,共5页
依据我国近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制图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主流方法技术,提出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编制的技术方案,试图架起海洋区域地质制图与数据库建设之间的桥梁,推动地图与数据库数据进入重利用与再生产的良... 依据我国近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制图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主流方法技术,提出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编制的技术方案,试图架起海洋区域地质制图与数据库建设之间的桥梁,推动地图与数据库数据进入重利用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区域地质 数据库建设标准 标准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地理底图编制方法——以锦西、营口幅为例
7
作者 王保军 温珍河 +2 位作者 孙建伟 孟祥君 侯方辉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5期70-74,共5页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需要信息准确、精度高的地理地图作为工作部署和成果图件编制的工作底图。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缺少可直接依据的地形图,需要综合编制涵盖陆地和海域的海陆一体化的地理底图,以更好地满足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需要。...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需要信息准确、精度高的地理地图作为工作部署和成果图件编制的工作底图。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缺少可直接依据的地形图,需要综合编制涵盖陆地和海域的海陆一体化的地理底图,以更好地满足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需要。以1:25万锦西幅和营口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为例,探讨了海陆一体化地理底图的编制过程和技术要点,并应用MapGIS软件编制了相应地理底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地理底图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质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 被引量:9
8
作者 苏国辉 戴勤奋 +1 位作者 魏合龙 何书锋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6期5-7,共3页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是利用ORACLE9I和ARCSDE8 2实现对海量数据和空间数据有效存储、管理的企业级数据库 ,用于管理我国所属海区海洋地质调查获取的基础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资料。根据ORACLE系统的体系结构 ,结合我国区域海洋地质数据的特...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是利用ORACLE9I和ARCSDE8 2实现对海量数据和空间数据有效存储、管理的企业级数据库 ,用于管理我国所属海区海洋地质调查获取的基础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资料。根据ORACLE系统的体系结构 ,结合我国区域海洋地质数据的特点 ,提出了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数据库的用户管理模式 ,以实现ORACLE中海洋地质数据的优化存储与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 海量数据 空间数据 海洋地质调查 存储结构 用户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海洋工程地质评述
9
作者 郑继民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年第C00期179-179,共1页
区域海洋工程地质,是现代海洋科学的新领域——海洋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才能更好地搞清各海区沉积物工程特性和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某海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才能和其它海区进行对比。可见,区... 区域海洋工程地质,是现代海洋科学的新领域——海洋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才能更好地搞清各海区沉积物工程特性和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某海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才能和其它海区进行对比。可见,区域海洋工程地质调查资料,是海洋工程地质学最重要的基础资料,对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都是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洋工程地质 沉积物 分布规律 中国大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海底灾害地质因素的识别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召军 张志珣 刘立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利用“1∶1 0 0万南通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最近所获得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和一些历史资料 ,对南黄海海底的各类灾害地质因素进行了识别 。
关键词 南黄海 海底灾害 识别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自然灾害 地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勇 姚永坚 +22 位作者 李学杰 尚鲁宁 杨楚鹏 王中波 王明健 高红芳 彭学超 黄龙 孔祥淮 汪俊 密蓓蓓 钟和贤 陈泓君 吴浩 罗伟东 梅西 胡刚 张江勇 徐子英 田陟贤 王哲 李霞 王忠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1309,共39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区域地质 中—新生代 东亚洋陆汇聚带 大地构造 资源环境效应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