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京津冀区域治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逻辑--基于间断平衡的分析框架
1
作者
杨卡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6,共5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市问题、区域问题本质理解的变化,政策图景与政府注意力转换,以及政策场域的轮换更替等;其中,政策场域变化是新时期区域政策间断式变迁的核心推动力量,宏观政治体系的介入促进了政策系统的快速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治理政策
间断平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1
2
作者
崔和瑞
辛媛
赵巧芝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是中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首先对政策执行可能产生的治理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假设1~4;进一步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SO_(2)为典型污染物,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估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减排效果,以及技术创新、...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是中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首先对政策执行可能产生的治理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假设1~4;进一步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SO_(2)为典型污染物,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估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减排效果,以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三种中介路径下的间接影响。结果显示:(1)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市为实验组,其他城市作为对照组,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影响系数为-1.3427,政策显著降低污染排放水平,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2)分样本检验显示,京津冀地区政策效果明显优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高于欠发达地区,政策执行中的区域异质性不容忽视;(3)三条中介路径中,区域协同治理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污染减排效果显著,而通过影响产业结构产生的间接驱动效果微弱。继续推动区域协同治理政策落实中,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化特征基础上,重视中介路径的识别和可能带来的减排潜力应成为重要的政策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协同
治理
政策
二氧化硫排放
减排效应
双重差分法
中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冀区域治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逻辑--基于间断平衡的分析框架
1
作者
杨卡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
出处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京津冀区域多中心格局的政策效应与演变前景研究”(19YJAZH101)
国际关系学院“高精尖”项目(2019GA24)。
文摘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市问题、区域问题本质理解的变化,政策图景与政府注意力转换,以及政策场域的轮换更替等;其中,政策场域变化是新时期区域政策间断式变迁的核心推动力量,宏观政治体系的介入促进了政策系统的快速变迁。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治理政策
间断平衡理论
分类号
F293.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1
2
作者
崔和瑞
辛媛
赵巧芝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绿色生态技术创新系统的培育及其驱动机制研究”(HB20YJ013)
华北电力大学“双一流”研究生培养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2021)。
文摘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是中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首先对政策执行可能产生的治理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假设1~4;进一步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SO_(2)为典型污染物,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估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减排效果,以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三种中介路径下的间接影响。结果显示:(1)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市为实验组,其他城市作为对照组,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影响系数为-1.3427,政策显著降低污染排放水平,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2)分样本检验显示,京津冀地区政策效果明显优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高于欠发达地区,政策执行中的区域异质性不容忽视;(3)三条中介路径中,区域协同治理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污染减排效果显著,而通过影响产业结构产生的间接驱动效果微弱。继续推动区域协同治理政策落实中,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化特征基础上,重视中介路径的识别和可能带来的减排潜力应成为重要的政策优化方向。
关键词
区域
协同
治理
政策
二氧化硫排放
减排效应
双重差分法
中介路径
Keywords
regional coordination governance policy
SO2 emissions
pollution reduction
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
mediating path
分类号
F06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京津冀区域治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逻辑--基于间断平衡的分析框架
杨卡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崔和瑞
辛媛
赵巧芝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