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区域治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逻辑--基于间断平衡的分析框架
1
作者 杨卡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6,共5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 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了探索区域政策变迁的内在根源与动力因素,运用政策间断平衡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进行了剖析。政策间断跃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城市区域系统自身的演化,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中对城市问题、区域问题本质理解的变化,政策图景与政府注意力转换,以及政策场域的轮换更替等;其中,政策场域变化是新时期区域政策间断式变迁的核心推动力量,宏观政治体系的介入促进了政策系统的快速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治理政策 间断平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和瑞 辛媛 赵巧芝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是中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首先对政策执行可能产生的治理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假设1~4;进一步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SO_(2)为典型污染物,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估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减排效果,以及技术创新、...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是中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首先对政策执行可能产生的治理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假设1~4;进一步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SO_(2)为典型污染物,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估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减排效果,以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三种中介路径下的间接影响。结果显示:(1)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市为实验组,其他城市作为对照组,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影响系数为-1.3427,政策显著降低污染排放水平,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2)分样本检验显示,京津冀地区政策效果明显优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高于欠发达地区,政策执行中的区域异质性不容忽视;(3)三条中介路径中,区域协同治理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污染减排效果显著,而通过影响产业结构产生的间接驱动效果微弱。继续推动区域协同治理政策落实中,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化特征基础上,重视中介路径的识别和可能带来的减排潜力应成为重要的政策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 二氧化硫排放 减排效应 双重差分法 中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