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尺度空间中烟气运动工程分析的多单元区域模拟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隆华 霍然 +1 位作者 李元洲 王浩波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8期59-63,共5页
在大尺度空间中 ,仍然将整个空间划分上部热烟气层和下部的冷空气层直接进行区域模拟是不合适的。提出了一种将大尺度空间划分若干常规子单元 ,再在各个子单元中采用上下层区域模拟的方法 ,并以CFAST4 0 2为工具 ,对两种典型的大尺度... 在大尺度空间中 ,仍然将整个空间划分上部热烟气层和下部的冷空气层直接进行区域模拟是不合适的。提出了一种将大尺度空间划分若干常规子单元 ,再在各个子单元中采用上下层区域模拟的方法 ,并以CFAST4 0 2为工具 ,对两种典型的大尺度空间的烟气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在大尺度空间中 ,这种多单元区域模拟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区域模拟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空间 烟气运动 多单元区域模拟 区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火灾区域模拟烟气羽流模型的适用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长坤 姚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结合不同的烟气羽流模型与门口溢流模型,对室内火灾过程进行建模,利用区域模拟方法计算室内热烟气层厚度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ISO 9705全尺寸标准火灾实验系统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不同羽流模型的适用... 结合不同的烟气羽流模型与门口溢流模型,对室内火灾过程进行建模,利用区域模拟方法计算室内热烟气层厚度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ISO 9705全尺寸标准火灾实验系统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不同羽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Thomas模型与McCaffrey模型预测的羽流流量值偏大,导致烟气温度计算值比实验值偏低,不适用于大功率火源的情况;Zukoski模型预测的羽流卷吸量偏低,其温度计算值比实验值偏高,适合于小功率火源的情况;Heskestad模型预测的羽流流量值较为稳定,区域模拟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可用于大功率火灾羽流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拟 羽流模型 火灾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拟方法在性能化防火设计工程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德闯 刘晓平 +1 位作者 李振华 汪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以区域模拟软件CFAST和场模拟软件PHOENICS为工具,选取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工程中的两种典型火灾场景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体现出区域模拟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特点.分析了区域模拟结果不合理的原因;验证了CFAST区域模型仍适用于规则大空... 以区域模拟软件CFAST和场模拟软件PHOENICS为工具,选取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工程中的两种典型火灾场景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体现出区域模拟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特点.分析了区域模拟结果不合理的原因;验证了CFAST区域模型仍适用于规则大空间,不适用于尺寸比例超过10的狭长竖高空间的结论;提出了一种针对不能合理划分单元的复杂火灾场景,在单元间采用等效开口面积体现烟气运动影响的新的建模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化 区域模拟 适用性 烟气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拟与巷道火灾一维烟流流动模拟耦合方法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邢书仁 吴兵 +1 位作者 周心权 张莉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26,共3页
针对目前网络模拟中对巷道火灾火源区域描述过于简单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区域模拟与网络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在理论上分析了二者耦合的可行性 ,并重点对火源部分的温度模拟结合进行了分析 ,从而为提高巷道火灾网络模拟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完... 针对目前网络模拟中对巷道火灾火源区域描述过于简单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区域模拟与网络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在理论上分析了二者耦合的可行性 ,并重点对火源部分的温度模拟结合进行了分析 ,从而为提高巷道火灾网络模拟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完善巷道火灾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事故 计算机模拟技术 风量 风压 区域模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火灾区域模拟辐射换热的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傅祝满 范维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5-379,共5页
首先给出了几个与区域模拟基本思想相一致的假设,然后据此推导了区域模拟辐射换热的计算模型.本模型将火源假设为点火源;并假定包壳仅由两个表面组成,其中,上表面为顶篷和上部坚墙,而下表面为地板和下部竖墙.这一模型既考虑了吸... 首先给出了几个与区域模拟基本思想相一致的假设,然后据此推导了区域模拟辐射换热的计算模型.本模型将火源假设为点火源;并假定包壳仅由两个表面组成,其中,上表面为顶篷和上部坚墙,而下表面为地板和下部竖墙.这一模型既考虑了吸收性介质对火源及壁面辐射的影响,也考虑了烟气主要成份对吸收性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拟 辐射换热 建筑物 火灾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作物模型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玉米秸秆产量区域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占云 熊伟 林而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053-6055,6058,共4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指出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同时常规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物质能以其特性成为可替代能源。我国农作物秸秆是主要的生物质能的来源,对未来...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指出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同时常规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物质能以其特性成为可替代能源。我国农作物秸秆是主要的生物质能的来源,对未来情景下作物秸秆的准确模拟非常重要。笔者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支持下,选用IPCC提供的未来情景,以GIS相关技术支持CERES-Maize作物模型完成了玉米秸秆产量模拟。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平均单产呈增产趋势,但全国分布不均,很多区域都是增、减幅在0~30%范围内变化。而且,气候变化对A2情景的影响变幅要大于B2情景,对灌溉玉米的正面影响大于雨养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作物模型 气候变化 秸秆产量 区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火灾区域模拟及烟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冯明初 仲晨华 +1 位作者 杨志青 吴晓伟 《船海工程》 2003年第5期42-45,共4页
利用舰船火灾区域模拟及烟气组分浓度的计算方法,研究舰船舱室火灾发生时舱室内的有害烟气成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出舱室内的有害烟气成分分布图,可供舰船消防设计和舰船消防管理参考。
关键词 舰船 火灾区域模拟 烟气浓度 消防管理 释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区域模拟方法的船舶机舱火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浦金云 袁飞 +1 位作者 李营 晁小雨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0,共4页
为实现简单空间内部火场温度的变化过程的快速预测,首先对火灾双层区域模拟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该方法对船舶机舱火灾类空间火灾进行了模拟研究;然后,将模拟结果与成熟的火灾场模拟软件FDS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 为实现简单空间内部火场温度的变化过程的快速预测,首先对火灾双层区域模拟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该方法对船舶机舱火灾类空间火灾进行了模拟研究;然后,将模拟结果与成熟的火灾场模拟软件FDS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区域模拟方法实现了上下区域的温度都随时间增加不断增加的效果;在火灾初期,区域模拟结果与FDS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且该计算方法耗时非常少,大大弥补了FDS计算量大、耗时长的缺陷;在火灾后期区域模拟结果与FDS仿真结果差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拟 火场温度 FDS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分辨率驱动数据对作物模型区域模拟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何亮 侯英雨 +1 位作者 于强 靳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1-251,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空间分辨率驱动数据对作物模型区域模拟结果的影响,以中国北方冬麦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薄盘样条插值方法生成4种空间分辨率(5、10、25、50 km)的气象驱动数据,采用空间聚集方法构建相应空间分辨率的土壤参数集,以农业气象观... 为了探究不同空间分辨率驱动数据对作物模型区域模拟结果的影响,以中国北方冬麦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薄盘样条插值方法生成4种空间分辨率(5、10、25、50 km)的气象驱动数据,采用空间聚集方法构建相应空间分辨率的土壤参数集,以农业气象观测站数据为基础,通过泰森多边形方法扩展农田管理和作物模型品种参数,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不同空间分辨率的WOFOST模拟平台,结合区域统计产量数据,诊断不同空间分辨率驱动数据对作物模型区域模拟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模拟的开花期、成熟期、潜在产量水平的地上生物量和穗质量、雨养产量水平的地上生物量和穗质量,4种空间分辨率的区域平均值模拟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高分辨率驱动数据下,模拟结果分布上有更多的极值。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模拟结果均能反映冬小麦生长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同区域统计产量相比,不同空间分辨率下WOFOST雨养产量可以解释观测产量年际变异的75.4%~85.4%。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潜在产量和雨养产量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生育期辐射可以解释16.6%~29.6%的潜在产量变化,生育期降水可以解释13.3%~17.8%的雨养产量变化。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存贮量和计算时间分别是低空间分辨率的80和100倍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作物模型区域应用,尤其是空间分辨率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率 驱动数据 WOFOST 区域模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元区域方法在矿井火灾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洪亮 周心权 王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81,共4页
由于矿井巷道的狭长性,直接应用区域模拟软件CFAST的模拟结果难以得到保证。根据多单元区域的思想,将一断面为3 m×3 m矿井巷道分成30个单元,将相邻空间竖直开口的上下缘距离地面的高度s1和s2分别假设为0,0.05,0.1 m和3,2.95,2.9 m... 由于矿井巷道的狭长性,直接应用区域模拟软件CFAST的模拟结果难以得到保证。根据多单元区域的思想,将一断面为3 m×3 m矿井巷道分成30个单元,将相邻空间竖直开口的上下缘距离地面的高度s1和s2分别假设为0,0.05,0.1 m和3,2.95,2.9 m。分析3种假设物理模型在不同火源功率下模拟结果的差异性,发现利用CFAST进行矿井火灾模拟时,相同火源功率下,3种模型的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将s1和s2设置为0和3 m的假设是可行的,进而证明CFAST在矿井巷道火灾模拟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CFAST 假设物理模型 区域模拟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有机碳区域尺度的演变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茹玮 徐琪 +1 位作者 史学正 黄耀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126-127,131,共3页
本研究基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和常州市的1∶50,000土壤数据库和2000年在无锡和常州市所采的352个水稻土剖面点,以100m×100m为基本单元将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与G IS技术耦合,模拟无锡市和常州市1985-2000年水稻土表层(0-15 c... 本研究基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和常州市的1∶50,000土壤数据库和2000年在无锡和常州市所采的352个水稻土剖面点,以100m×100m为基本单元将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与G IS技术耦合,模拟无锡市和常州市1985-2000年水稻土表层(0-15 cm)有机碳动态演变;比较研究区16 a间水稻土有机碳实测值的时空变化及2000年水稻土有机碳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动态模型 区域模拟 空间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土壤水分输送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宜纲 吕世华 +2 位作者 马翠丽 徐悦 罗江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2,共14页
在耦合CLM4.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中分别应用原始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与改进后的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西部、中部与东南部区域进行模拟,并根据砾石分布特征在每个区域选取单点分析了两种方案模拟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在耦合CLM4.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中分别应用原始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与改进后的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西部、中部与东南部区域进行模拟,并根据砾石分布特征在每个区域选取单点分析了两种方案模拟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陆面融合再分析数据(CRA-40)检验了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高原不同区域对于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应用砾石参数化方案的RegCM4.7模式中:地表水分输入较其他变量是影响地表土壤水文过程的主要因素;较低的砾石含量有利于土壤水分向下传输,较高的砾石含量在高原不同区域对于土壤水分向下传输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高原不同区域对于土壤水分的模拟效果存在差异,在高原东南部的模拟效果提升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RegCM4.7 土壤砾石参数化 区域模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边值条件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郑益群 钱永甫 +1 位作者 桂祈军 于革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4-806,共13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对1998年夏季风气候进行了模拟,并就初、边值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月际尺度的气候变化,但对降水异常的模拟还需作进一步完善。通过在几个季节采用不同初始场...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对1998年夏季风气候进行了模拟,并就初、边值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月际尺度的气候变化,但对降水异常的模拟还需作进一步完善。通过在几个季节采用不同初始场进行的数值模拟发现,从春季开始的积分其结果对初始场的敏感性较高,初始场的差别会对后期模拟产生明显影响。相对来说,从冬季开始的积分,其对初始场的依赖性较小,初始场的差别会在积分过程中逐渐减小,因而在利用RegCM2进行区域气候模拟时宜从冬季开始。另外,通过对采用不同侧边界嵌套方案的模拟效果进行简单讨论,发现当采用较少的缓冲区(5圈)时,海绵边界对温度、比湿及位势高度的模拟要比指数松弛及流入流出边界好,降水的模拟也要比其他方案好一些,但对风场的模拟则不如指数松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拟 边值条件 敏感性 气候变化 初值条件 降水异常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问题 被引量:24
14
作者 钱永甫 王谦谦 +1 位作者 刘华强 郑维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1-349,共9页
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问题作了介绍和讨论。指出,由于大尺度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发展区域气候模式以用于区域气候变化的机理研究和预测试验。接着介绍了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 年江淮流... 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问题作了介绍和讨论。指出,由于大尺度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发展区域气候模式以用于区域气候变化的机理研究和预测试验。接着介绍了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 年江淮流域严重洪涝的模拟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有较好的性能和前途。本文还论述了侧边界处理方案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后对当前区域气候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拟 气候模式 江淮洪涝 中国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区域震害模拟的混凝土高层结构损伤预测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熊琛 许镇 +2 位作者 曾翔 陆新征 叶列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8,共10页
城市区域高层结构的地震损伤模拟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当前适用于区域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的研究较少,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区域震害模拟的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弹塑性弯剪模型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构响应结果为基础,是一套基... 城市区域高层结构的地震损伤模拟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当前适用于区域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的研究较少,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区域震害模拟的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弹塑性弯剪模型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构响应结果为基础,是一套基于构件损伤的结构损伤预测方法。本方法将高层结构中的抗侧力构件分为层间位移角敏感型构件和曲率敏感型构件。对于层间位移角敏感的框架以及连梁构件,分别给出了基于位移限值的损伤预测方法;对于曲率敏感的剪力墙墙肢构件,提出了基于构件能力曲线关键点的损伤预测方法。为了验证所提的损伤预测模型,对5栋高层结构开展了对比分析。将提出的方法与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区域高层结构损伤预测方法能较好地预测高层结构中各构件的损伤程度。最后对北京CBD高层区域进行了模拟,进一步展示了所提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损伤预测 区域震害模拟 时程分析 弹塑性弯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AR RegCM2对东亚区域气候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62
16
作者 罗勇 赵宗慈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124-133,共10页
利用垂直、水平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NCARRegCM2(1996年5月最新版本)进行了1991年夏季(5~8月)东亚洪涝个例的区域气候数值模拟.与观测事实的比较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出该个例我国江淮流域—日本季... 利用垂直、水平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NCARRegCM2(1996年5月最新版本)进行了1991年夏季(5~8月)东亚洪涝个例的区域气候数值模拟.与观测事实的比较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出该个例我国江淮流域—日本季风降水的主要时空特征和环流形势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拟 江淮流域 洪涝 RegCM2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的长期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26
17
作者 汤剑平 苏炳凯 +1 位作者 赵鸣 赵得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2-763,共12页
文中利用NCAR的中尺度模式MM 5V3对东亚地区进行了 10a的长期积分模拟试验 ,并着重对冬、夏两季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 10a冬、夏平均的区域气候特征。模拟的 10a冬季平均降水的分布... 文中利用NCAR的中尺度模式MM 5V3对东亚地区进行了 10a的长期积分模拟试验 ,并着重对冬、夏两季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 10a冬、夏平均的区域气候特征。模拟的 10a冬季平均降水的分布和强度与实际比较一致 ,对夏季降水分布特征的模拟也比较合理 ,但模拟的夏季华北降水偏多。模式对冬季平均场的模拟要优于对夏季的模拟 ;(2 )模式对降水、地面气温年际变率的模拟较为合理 ,模拟的中高层环流、温度场等要素的距平相关系数都比较高 ;(3)模式对不同ElNi no年对东亚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能力有所不同 ,模拟的 1992 ,1995年的结果比较合理 ,但对 1998年模拟得不理想 ;(4)MM5V3模式具备一定的区域气候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夏季降水 地面气温 区域气候模拟 NCAR 年际变率 中尺度模式MM5 冬季 试验 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气候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8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5-246,共22页
由于区域气候异常与社会经济及人类发展有紧密联系,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气候学家的极大重视,与此密切相关的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气候模拟研究的进展更加明显。文中将着重分析全球气... 由于区域气候异常与社会经济及人类发展有紧密联系,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气候学家的极大重视,与此密切相关的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气候模拟研究的进展更加明显。文中将着重分析全球气候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可靠性与不确定性;国内外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进展;以及对区域气候变化模拟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拟 区域气候变化 全球环流模式 东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夏季我国异常洪涝区域气候的物理集合模拟 被引量:7
19
作者 钟科 王汉杰 +1 位作者 蔡其发 余清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2-1003,共12页
通过对MM5有限区域模式中的5种物理过程加以扰动、组合得到一个有19个成员的物理集合,并用其对1998年夏季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异常洪涝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集合平均、高分辨率试验,集合概率预报有着最高的分辨... 通过对MM5有限区域模式中的5种物理过程加以扰动、组合得到一个有19个成员的物理集合,并用其对1998年夏季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异常洪涝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集合平均、高分辨率试验,集合概率预报有着最高的分辨力,这从一个方面验证了集合预报方法认为在数值天气预报中应该以概率的形式来认识大气状态的观点的合理性。另外,对不同的集合模拟质量检验方法,有较好表现的具体物理实现方案不尽相同,同时,模拟结果对扰动物理过程的敏感性分布有一些差异,但从统计意义来看:某些物理过程的扰动对模拟结果产生强扰动效应的频率更高一些及某些具体物理实现方案表现好的频率更高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集合 区域气候模拟 概率预报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化及其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朱新胜 张耀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随着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 模式下垫面特征的描述更加仔细, 针对东亚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植被特征, 发展适合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通量参数化方案, 对改进数值模式和刻画高原附近地区复杂地形动力和热力效应的能力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计... 随着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 模式下垫面特征的描述更加仔细, 针对东亚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植被特征, 发展适合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通量参数化方案, 对改进数值模式和刻画高原附近地区复杂地形动力和热力效应的能力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计算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及其对到达地面短波辐射通量的影响, 提出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的参数化方案, 改进数值模式中复杂地形区域地面热量平衡的计算。利用p-σ区域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参数化方案的引入, 对东亚地区夏季气候尤其是降水的模拟有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网格地形 坡度坡向 区域气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