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调发展视角下农业现代化差异性推进与区域模式构建
1
作者 孟志刚 王坚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9,共3页
基于东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和基础实力可知,协调区域发展的核心在于不同目标定位下的农业现代化实施节奏、时间周期和阶段性任务差别化制定,即中西部地区需先完成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非农就业提升,东部地区引领效力的保持则建立于科技驱动... 基于东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和基础实力可知,协调区域发展的核心在于不同目标定位下的农业现代化实施节奏、时间周期和阶段性任务差别化制定,即中西部地区需先完成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非农就业提升,东部地区引领效力的保持则建立于科技驱动的可持续性。由此,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差异推进主要在于对各区域农村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的针对性制定与实施。具体而言,应实现产业链拓展基础上的东部沿海农业现代化推进,经营主体扩大基础上的东北与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推进,特色种植业规模扩大基础上的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推进,生态农业创新发展基础上的西南地区农业现代化推进。在具体路径模式选择上则可结合区域特点和经济、科技实力,以及农业农村未来发展定位,灵活选择农业科技发达型模式、农村设施先进型模式、农村经济领先型模式和农业农村混合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农业现代化 区域模式 农业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压平衡关系对高分辨率区域模式地面资料同化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丁伟钰 万齐林 +2 位作者 薛纪善 和杰 王洪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58,共14页
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数值模式可分辨的短波信息增加,以地转平衡为基础的风压平衡约束关系不能完全满足低纬度地区及对流尺度高分辨率模式资料同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多重网格方法构建1 km分辨率数值模式变分同化风压平衡约束关系的方... 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数值模式可分辨的短波信息增加,以地转平衡为基础的风压平衡约束关系不能完全满足低纬度地区及对流尺度高分辨率模式资料同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多重网格方法构建1 km分辨率数值模式变分同化风压平衡约束关系的方案,基于CMA-MESO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Model)三维变分(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简称3DVAR)和1 km分辨率中尺度区域模式开展了单点同化试验和典型个例分析。单点同化试验表明,气压和风的同化结果在没有平衡约束关系条件下比线性平衡约束下更接近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同化试验表明新风压平衡约束关系将明显增加模式低层几十千米尺度的分析增量,其次是增加100—200 km尺度的分析增量。新风压平衡约束试验的同化分析增量相对于线性平衡约束的对照试验可以给出更多的增量中心位置,更好描述低层水汽辐合,对模式初始0—3 h降水、0—6 h地面10 m风和地面气压的模拟有改进。研究表明在大尺度风压平衡约束的基础上增加局地无风压平衡约束的订正,可以提高对流尺度天气系统地面短波信息的同化能力,改进高分辨率模式短时临近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区域模式同化 多重网格方法 风压平衡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区域模式水汽平流方案的比较与改进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子通 万齐林 +4 位作者 沈学顺 黄燕燕 张艳霞 张诚忠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与欧拉显式时间差分方法相比,GRAPES区域模式采用半隐半拉格朗日时间差分方案可增加时间步长且不影响稳定性,而且模式积分可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半拉格朗日法需要用到内插算法来预测下一时刻的值,对于水汽场的内插值来说,常常会... 与欧拉显式时间差分方法相比,GRAPES区域模式采用半隐半拉格朗日时间差分方案可增加时间步长且不影响稳定性,而且模式积分可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半拉格朗日法需要用到内插算法来预测下一时刻的值,对于水汽场的内插值来说,常常会造成预报值的过饱和或者是负值,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比较GRAPES模式的准单调半拉格朗日方案(QMSL)和高精度正定保形方案(PRM),分析模式的降水预报、形势预报,同时初步总结了两方案的优缺点。在参考LCSL(Linear Constraint Semi-Lagarangain)方案的基础上,改进QMSL方案,通过连续试验运行,表明新方案基本稳定可靠,对于降水预报、形势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在台风预报试验中也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式 水汽平流 半隐半拉格朗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式和GCM对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气候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黎平 钱永甫 吴爱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使用一个区域模式与大气环流模式 (GCM)嵌套 ,模拟了我国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候的平均状态。将区域模式与GCM嵌套的模拟结果和GCM单独使用时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GCM模式模拟出了我国西北和青... 使用一个区域模式与大气环流模式 (GCM)嵌套 ,模拟了我国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候的平均状态。将区域模式与GCM嵌套的模拟结果和GCM单独使用时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GCM模式模拟出了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夏季大尺度气候的基本特征 ,对降水的模拟也基本合理 ,但无法分辨出较小系统。区域模式与GCM嵌套的模拟结果有明显改善 ,它可成功地再现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的区域气候特征 (包括某些中尺度特征 ) ,分辨出了大气环流模式难以详尽描述的高原气候特征 ,对降水的模拟较GCM的模拟结果也有明显的改善。GCM模拟结果与实际的气候场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 ,特别是对模式边缘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式 青藏高原 西北地区 GCM 气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域模式集合的东亚陆地区域的平均和极端降水未来预估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振宇 高学杰 徐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69-1884,共16页
利用东亚区域联合降尺度计划(CORDEX-EA)15个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集合预估了高排放情景RCP8.5下东亚陆地区域平均和极端降水的未来时空变化,并量化未来预估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区域模式基本上能够再现东亚及各个区域平均和极端降水的... 利用东亚区域联合降尺度计划(CORDEX-EA)15个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集合预估了高排放情景RCP8.5下东亚陆地区域平均和极端降水的未来时空变化,并量化未来预估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区域模式基本上能够再现东亚及各个区域平均和极端降水的多年平均分布.未来多模式集合预估的平均和极端强降水在东亚各区域多表现为增加,连续无降水日数(CDD)表现为南增北减,且变幅多随时间增大.到21世纪末期,冬季和年平均降水的增幅大值都位于中国西部(WC),冬季降水的变化在WC、蒙古(MG)、中国东北(NE)和中国华北及西北地区东部(NC)的确定性都较高,年降水的变化仅在WC和MG确定性较高.夏季降水增幅大值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KJ),且仅在这一区域确定性较高.最大5日降水量(Rx5day)和大雨日数(R20)以增加为主且变化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除去中国江南及华南(SC)和KJ的R20变化,其余区域两个变量的变化确定性都较高.CDD的增幅和减幅大值分别位于SC和MG,其变化在MG、NE和SC确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式 东亚 集合预估 不确定性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土地利用区划与可持续利用区域模式 被引量:9
6
作者 黄进良 饶鸣 张宇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1-525,共5页
选择13个资源环境因子进行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区划,将湖北省划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山地区等3类区域;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对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现状加以评价,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当前湖北土地利... 选择13个资源环境因子进行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区划,将湖北省划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山地区等3类区域;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对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现状加以评价,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当前湖北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加重、水土流失与土地污染较严重、产出不太稳定、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结构太偏重种植业、耕地逐年减少等等.为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应从将区域土地利用作为一个大型复合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其关键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土地利用区划 土地可持续利用 区域模式 资源环境因子 土地利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华南区域模式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华 廖菲 +1 位作者 张旭斌 时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0-610,共11页
设计基于GRAPES_Meso的不同试验模拟2014年3月28日-4月8日的广东前汛期降水过程,评估风廓线资料对同化和预报的影响。对资料同化后分析增量的分析表明:相比同化时仅使用自动气象站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1000 hPa到850 hPa纬向风增量均... 设计基于GRAPES_Meso的不同试验模拟2014年3月28日-4月8日的广东前汛期降水过程,评估风廓线资料对同化和预报的影响。对资料同化后分析增量的分析表明:相比同化时仅使用自动气象站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1000 hPa到850 hPa纬向风增量均有贡献,在850 hPa,700 hPa高度以上贡献迅速减小。应用3个试验的预报结果计算探空站、风廓线雷达站预报值与观测值的11 d均方根误差发现,同化加入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各预报要素的改善在850 hPa高度最明显,其中风速预报误差显著降低,为0.7 m·s^(-1)。此外,风廓线雷达资料对700 hPa风速预报有一定改善,而在925 hPa高度模拟效果反而降低。通过对2014年3月30日12:00(世界时)的个例分析发现,同化加入风廓线雷达资料的风速预报均方根误差在大雨级别以上的降水落区更大,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资料同化 华南区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S物理过程包在GRAPES区域模式中的实施及改进:单柱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黄伟 张旭 +1 位作者 Jian-Wen Bao 陈葆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9-1234,共16页
将NCEP的中期全球预报系统(GFS)整套物理过程包引入GRAPES区域模式,并利用美国ARM计划(AtmosphericRadiationMeasurementProgram)南部大平原外场1997年夏加强观测资料,对GRAPES模式中原有物理过程和GFS物理过程进行了单柱试验的测试和比... 将NCEP的中期全球预报系统(GFS)整套物理过程包引入GRAPES区域模式,并利用美国ARM计划(AtmosphericRadiationMeasurementProgram)南部大平原外场1997年夏加强观测资料,对GRAPES模式中原有物理过程和GFS物理过程进行了单柱试验的测试和比较,评估了两组物理过程的模拟性能。单柱试验结果表明GFS试验模拟的位温和水汽混合比演变更为准确;到地短波和长波辐射的误差更小;其模拟的地面向上潜热通量与观测更为接近,而原物理过程试验的感热偏大;GFS试验对2 m气温最高和最低值的模拟也比原有物理过程更接近观测。进一步分析降水的模拟发现,两组物理过程对强降水过程均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对中等强度降水存在漏报或者发生时间偏晚的倾向,此外还存在对小雨的空报。在3个降水事件的模拟中,GFS试验模拟的降水误差小于原物理过程试验。最后还对两组试验中明显的降水过程漏报和降水延迟进行了分析,对GFS物理过程包中对流参数化的对流触发方式的修改,可改进此次降水的模拟,进而通过更准确的反馈过程,改善对大尺度场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区域模式 中期全球预报系统(GFS) 物理过程包 单柱试验 对流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区域模式集合的中国西部干旱区极端温度未来预估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恩涛 孙建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7,共12页
利用CORDEX-EA计划11个区域模式模拟结果,集合预估了中国西部干旱区16个极端温度指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区域模式基本上能够再现近30 a西部干旱区极端温度的空间分布。2)多模式集合预估的西部干旱区21世纪中期霜冻日... 利用CORDEX-EA计划11个区域模式模拟结果,集合预估了中国西部干旱区16个极端温度指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区域模式基本上能够再现近30 a西部干旱区极端温度的空间分布。2)多模式集合预估的西部干旱区21世纪中期霜冻日数(FD)和冰封日数(ID)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而热夜日数(TR)和夏季日数(SU)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3)未来异常暖昼持续指数(WSDI)和生长期(GSL)呈现增加趋势,异常冷昼持续指数(CSDI)和日较差(DTR)则呈现下降趋势。4)未来气候增温导致冷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增加,而暖昼日数(TX10p)和冷夜日数(TN10p)减少。5)未来月最高温度极大值(TXx)、月最低温度极大值(TNx)、月最高温度极小值(TXn)和月最低温度极小值(TNn)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因此,西部干旱区未来发生极端低温事件的概率减小,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则会增大,但不同的极端温度指数变化的空间分布并不均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式集合 西部干旱区 极端气温 未来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循环经济区域模式探索 被引量:9
10
作者 任平 曾永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14-217,共4页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各地实际,探索不同区域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四川省农村经济、资源和环境特点的差异,结合国内不同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对四...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各地实际,探索不同区域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四川省农村经济、资源和环境特点的差异,结合国内不同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对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推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循环经济 区域模式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有限区域模式对1979年7月气候平均场的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玉春 吕世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使用一个有限区域数值模式,以1979年7月1日00:00为初值,用7月份每天的实况资料进行侧边界嵌套,对模式连续积分31d。模拟的7月气候平均状态与实况比较表明:模拟结果与实况场较为一致,该模式可用于研究区域气候变化... 使用一个有限区域数值模式,以1979年7月1日00:00为初值,用7月份每天的实况资料进行侧边界嵌套,对模式连续积分31d。模拟的7月气候平均状态与实况比较表明:模拟结果与实况场较为一致,该模式可用于研究区域气候变化问题。逐日积分的高度场和温度场的S1评分表明:随积分时间的延长模式的预报结果仍可信,300和500hPa高度场的S1评分最高值分别为0.27和0.31,各层温度场的均方根误差最小值分别为0.8和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 有限区域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平均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褚俊英 秦大庸 杨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共3页
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我国当前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实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划分四大类型,即经济发达丰水类、经济发达缺水类... 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我国当前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实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划分四大类型,即经济发达丰水类、经济发达缺水类、经济欠发达丰水类以及经济欠发达缺水类,相对应的战略思路可分别概括为稳步型、优先型、伺机型、扶持型,对各类模式的基本特点、建设重点、融资方式及可能的动态演进路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 区域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桂新 刘建波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3年第4期1-10,共10页
主要根据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 ,多视角地考察了 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特征 ,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带人口主要选择迁向东部地带的基本区域模式虽然十分稳定 ,但也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 主要根据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 ,多视角地考察了 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特征 ,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带人口主要选择迁向东部地带的基本区域模式虽然十分稳定 ,但也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 0 0元和 6 0 0 0元 ,分别是 1990年代后期省际人口迁移比较有意义的人口迁入、迁出收入“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O年代后期 中国 省际人口迁移 区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研发与中国区域自主创新互动的区域模式和升级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文光 陈丹 王晨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0,共5页
外资研发在我国东、中、西部呈现出极不均衡的分布状态,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外资研发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活动方式也很不一样。东部受益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总部,可概括为"全球研发示范模式",互动方... 外资研发在我国东、中、西部呈现出极不均衡的分布状态,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外资研发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活动方式也很不一样。东部受益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总部,可概括为"全球研发示范模式",互动方式主要包括人力资本互动和创新集聚示范;西部外资研发的主要介入动因是开发本土市场,可概括为"本地应用互动模式",互动方式主要包括与本地机构合作和产业集聚示范竞争;中部地区外资研发相对落后、主要面向本地优势产业,可概括为"产业关联互动模式",互动方式主要包括合资合作技术转移和产业关联互动。目前,东、西、中部的区域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外资研发从技术支持到本地应用再到全球研发的在华升级路径,外资研发能否与区域创新系统形成良性互动,关键在于其能否与本土创新主体形成长期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研发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式参考大气扰动量算法的预报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兆礼 陈子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7-1112,共6页
引进参考大气方法以降低垂直运动方程中的量级差,并设计了位温直接计算法、气压直接计算法和混合算法三种不同方案来改进预报效果。结果表明,这三种不同方案对500 h Pa位势高度和温度的垂直分布的预报有较大影响,其中,混合算法的温度分... 引进参考大气方法以降低垂直运动方程中的量级差,并设计了位温直接计算法、气压直接计算法和混合算法三种不同方案来改进预报效果。结果表明,这三种不同方案对500 h Pa位势高度和温度的垂直分布的预报有较大影响,其中,混合算法的温度分布预报结果与NCEP分析场最接近。在三种方案的预报效果评估检验中,混合算法对风速、位势高度(hv)、降水量和2 m温度(T2m)的预报效果最好。在三种方案中,平均初始温度场的参考大气廓线的预报效果要优于等温参考大气廓线;在不同的参考大气状态下,混合算法在风速、位势高度、降水量和2 m温度的预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气象学 区域模式 参考大气 扰动量 预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式的嵌套边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桐立 丁一汇 +1 位作者 李骥 赵远东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27-433,共7页
在对现今常用的几种嵌套边界条件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普遍边界条件,它可以在不同的假定下转变成各种常用的嵌套侧边界条件。
关键词 区域模式 嵌套 边界条件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区域模式的非均匀网格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桐立 丁一汇 +1 位作者 覃丹宇 徐国强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98-107,共10页
用有限区域模式进行试验研究,对比了嵌套网格与非均匀网格的优劣,指出非均匀网格具有明显的优点。提供了一种把均匀网格变换成非均匀网格的简单易行方法。并以MM2模式为实例进行了变换及数值模拟,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有限区域模式 非均匀网格 天气预报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客运改革:公交化及区域模式?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吟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45,70,共7页
我国农村客运存在着延伸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公交与传统农村客运班车两套系统,它们既在服务区域上重叠和竞争,又存在着服务盲点;同时,两套系统分别采用的单线模式和班车模式都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益低下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公交化是化解... 我国农村客运存在着延伸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公交与传统农村客运班车两套系统,它们既在服务区域上重叠和竞争,又存在着服务盲点;同时,两套系统分别采用的单线模式和班车模式都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益低下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公交化是化解农村客运难题的手段,并阐明农村客运公交化应采用高效的区域模式,最后给出具体操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交 农村客运 公交运营模式 区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区域模式侧边界处理方案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建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38,共5页
用中尺度模式(MM5)与国家气象中心全球谱模式相嵌套,比较了三种侧边界处理方案对1997年3月华东地区27个测站地面要素预报质量的影响,发现不同侧边界条件对内域预报质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有限区域模式 侧边界条件 地面要素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区域模式侧边界对预报结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思雄 张宝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529-534,共6页
本文对固定侧边界、辐射侧边界及实测可变侧边界进行了对比, 发现采用实测可变侧边界后,形势预报有较明显的改进。因此,一旦机器条件许可,加入更好的侧边界处理方案或着手发展粗细网格嵌套的套网格模式,这样的想法是可取的。
关键词 有限区域模式 侧边界 预报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