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黏聚区域模型的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强化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凌道盛 涂福彬 卜令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87-1393,共7页
剪切带非连续变形描述及剪切带扩展过程模拟是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分析的关键,基于黏聚区域模型及强化有限单元法提出一种剪切带渐进扩展过程模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将剪切带两侧相对变形分解成分别由常规应变和附加应变确定的相对位... 剪切带非连续变形描述及剪切带扩展过程模拟是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分析的关键,基于黏聚区域模型及强化有限单元法提出一种剪切带渐进扩展过程模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将剪切带两侧相对变形分解成分别由常规应变和附加应变确定的相对位移,提出具有弱非连续变形特征的剪切带变形等效强非连续变形描述方法,并采用黏聚区域模型表征剪切带应力和附加相对位移间的软化本构关系。其次,基于强化有限单元法描述强非连续变形,并构造相应的无厚度剪切带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剪切带渐进扩展模拟的有限元算法。算例表明,此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剪切带的应变软化特性,而且有效地克服了常规剪切带模拟具有的网格敏感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渐进破坏 剪切带 强化有限单元法 黏聚区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模型的单层高大空间建筑钢构件温升计算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国维 朱国庆 +1 位作者 王晓岚 吴维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3-1046,共4页
基于火灾双区域模型,研究高大空间建筑钢构件的理论温升,并以某会展中心小功率火灾为例,运用数学软件MATLAB编程计算钢构件温升。计算结果表明,火灾情况下,空间建筑高度对屋顶钢构件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建筑高度越高,钢构件稳定性越好... 基于火灾双区域模型,研究高大空间建筑钢构件的理论温升,并以某会展中心小功率火灾为例,运用数学软件MATLAB编程计算钢构件温升。计算结果表明,火灾情况下,空间建筑高度对屋顶钢构件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建筑高度越高,钢构件稳定性越好。对于单层建筑高度大于10 m的高大空间建筑,小功率火灾(4 MW为例),建筑钢构件在3 600 s内升温不超过100℃,钢构件能够满足建筑稳定性和消防队灭火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双区域模型 高大空间建筑 钢构件温升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干燥分区域模型的孔道网络理论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袁越锦 赵哲 +2 位作者 曹博涛 徐英英 袁月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3,共5页
针对多孔介质干燥分区域模型内在机理不清等问题,运用孔道网络干燥理论,基于砂床恒温缓慢干燥过程,建立其孔道网络干燥模型。模拟与试验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孔隙大小分布是影响分区域模型中湿分相分布状态的主要因素,孔隙服从高斯分布的... 针对多孔介质干燥分区域模型内在机理不清等问题,运用孔道网络干燥理论,基于砂床恒温缓慢干燥过程,建立其孔道网络干燥模型。模拟与试验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孔隙大小分布是影响分区域模型中湿分相分布状态的主要因素,孔隙服从高斯分布的多孔介质适合采用双区域模型;而孔隙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多孔介质则适合采用三区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干燥 区域模型 孔道网络 孔隙大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单个火灾房间内温度场分布的多层区域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晓军 杨立中 +1 位作者 邓志华 范维澄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44-548,共5页
建立了一种预测单个室内火灾发展的多层区域模型(multi layerzonemodel).整个火灾房间被划分成任意多个水平分布的区域,假设每一层内的物理化学参数分布均匀,通过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建立每一层的控制方程.介绍了模型中应用的火灾模型... 建立了一种预测单个室内火灾发展的多层区域模型(multi layerzonemodel).整个火灾房间被划分成任意多个水平分布的区域,假设每一层内的物理化学参数分布均匀,通过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建立每一层的控制方程.介绍了模型中应用的火灾模型,包括燃烧、流动和传热模型.利用Runge Kutta积分方法得到每一层内气体温度随火灾发展过程的变化.模型预测结果和Steckler实验对比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火灾 多层区域模型 火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运用双区域模型计算大空间建筑火灾温度方法的修正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珏倩 李国强 杜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以较为精确的场模拟为参照,对于运用双区域模拟计算出的大空间建筑火灾室内烟气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修正。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得出,此修正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双区域模型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可计算时间。
关键词 建筑空间 建筑火灾 烟气层温度 区域模型 模型 温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接触面黏聚区域模型及渐进累积破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凌道盛 韩超 +1 位作者 陈云敏 林呈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05-1411,共7页
首先探讨了土结接触面的含义、接触面相对位移的组成以及接触面的破坏形式,然后提出以黏聚区域模型描述接触面滑动和拉裂破坏变形、邻近非接触面单元描述接触面基本变形的分析思路,建立了基于黏聚区域模型的无厚度接触面单元,有效避免... 首先探讨了土结接触面的含义、接触面相对位移的组成以及接触面的破坏形式,然后提出以黏聚区域模型描述接触面滑动和拉裂破坏变形、邻近非接触面单元描述接触面基本变形的分析思路,建立了基于黏聚区域模型的无厚度接触面单元,有效避免了接触面厚度确定的困难。在强化有限单元法(FEM++)的框架内完成了接触面模型的数值实现后,以直剪试验的模拟揭示了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渐进累积破坏过程,说明了接触面模型与平均剪应力–剪切位移试验曲线的差异,并对模型本构参数的选取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接触面 黏聚 区域模型 强化有限单元法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聚区域模型的石拱圈承载力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劲丰 林建平 徐荣桥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1-848,共8页
石拱桥拱圈石之间的拼接界面往往是拱圈结构的薄弱处,决定着拱桥的安全性和承载力。该连接界面往往因其强度低而沿法向起裂并张开扩展,或沿切向发生相对滑移,此复杂的界面行为特性成为石拱桥承载力分析及安全性评估的难点。针对拱圈石... 石拱桥拱圈石之间的拼接界面往往是拱圈结构的薄弱处,决定着拱桥的安全性和承载力。该连接界面往往因其强度低而沿法向起裂并张开扩展,或沿切向发生相对滑移,此复杂的界面行为特性成为石拱桥承载力分析及安全性评估的难点。针对拱圈石连接缝处的起裂及裂缝扩展后结构非连续变形的复杂力学行为的模拟问题,采用多折线型黏聚区域模型描述拱圈石间界面滑动和拉裂破坏变形,并构造无厚度界面单元,形成考虑非连续变形效应的石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一石拱圈的破坏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实现拱圈石块之间非连续变形的数值模拟,得到拱圈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及相应的破坏形态,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方法可以模拟石拱桥结构破坏的全过程,可用于石拱桥的承载能力分析及石拱桥结构脆性破坏的安全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拱桥 承载能力 非连续变形 界面单元 黏聚区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区域模型对大型商场火灾模拟的局限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克旭 胡开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4,18,共4页
通过对大型商场的火灾特性和区域模型的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区域模型对大型商场火灾模拟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模型 大型商场 火灾模化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渡层”的室内火灾三区域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易亮 钮佳丽 +1 位作者 孙丹阳 符慧艾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在室内火灾双区域模型及多层区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过渡层"的室内火灾三区域模型.该三区域模型将上部烟气层与下部空气层视为均匀区域,而二者之间存在由于烟气掺混作用形成的过渡层,且过渡层内温度、密度、压强等参数连... 在室内火灾双区域模型及多层区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过渡层"的室内火灾三区域模型.该三区域模型将上部烟气层与下部空气层视为均匀区域,而二者之间存在由于烟气掺混作用形成的过渡层,且过渡层内温度、密度、压强等参数连续变化.通过对过渡层的厚度、参数变化形式以及各层之间的质量、能量交换进行模化,获得不同火灾场景下各层厚度、温度等参数的预测步骤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与双区域模型相比,三区域模型过渡层内参数的连续变化能更真实地反映火灾时室内气体的参数分布和变化规律;与场模拟相比,三区域模型能大幅度节约计算时间及计算机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型 掺混 过渡层 烟气层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油藏地质参数建立翁氏旋回区域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军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合理开采的基础上 ,石油产量变化规律主要取决于油藏的石油地质特征。利用油藏基本地质参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可采储量、油层孔隙度、地面原油密度等 ,可以建立翁氏旋回模型———一种石油年产量预测方法———方程系数B的地区性求... 在合理开采的基础上 ,石油产量变化规律主要取决于油藏的石油地质特征。利用油藏基本地质参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可采储量、油层孔隙度、地面原油密度等 ,可以建立翁氏旋回模型———一种石油年产量预测方法———方程系数B的地区性求解方程 ,在此基础上 ,根据翁氏旋回模型的收敛特性 ,以可采储量、原油初产量拟合误差最小为约束条件 ,利用迭代方法可以计算出系数c、n ,从而在早期建立油藏的翁氏旋回产量预测模型。利用济阳坳陷 2 1个油田及世界各地 10个油田的数据分别进行研究 ,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可用于油田开发初期计算经济可采储量、评估地质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参数 翁氏旋回区域模型 石油产量 预测 油藏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区域模型的钠冷快堆组件子通道分析程序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宗芸 刘天才 吴明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2-683,共12页
子通道分析程序是钠冷快堆堆芯热工水力设计和安全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为计算和分析钠冷快堆组件在径向均匀与倾斜功率分布工况下的热工水力特性,利用双区域绕丝交混模型开发了一款适用于钠冷快堆组件分析的子通道程序SPLICA,并与FFM2A... 子通道分析程序是钠冷快堆堆芯热工水力设计和安全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为计算和分析钠冷快堆组件在径向均匀与倾斜功率分布工况下的热工水力特性,利用双区域绕丝交混模型开发了一款适用于钠冷快堆组件分析的子通道程序SPLICA,并与FFM2A 19棒束实验数据与WARD 61棒束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由于本文开发的子通道分析程序SPLICA使用了详细的绕丝交混模型,与经过二次开发后的COBRA程序的计算结果相比,对于FFM2A实验SPLICA程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更好。这两个实验数据的验证结果证明了本文开发的子通道分析程序的准确性以及对高流量工况和低流量工况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程序能为钠冷快堆组件热工水力分析提供有效的设计和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型 子通道程序 反应堆热工水力 程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layer双层区域模型对单室火灾的模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孟岚 周允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6-61,共6页
采用Two -layer双层区域模型 ,针对某一单室火灾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 .在此基础上 ,应用符号数学软件Maple编制了单室火灾的区域模拟程序 ,对主要方程进行了求解 .模拟的结果和美国国家标准局火灾研究中心编制的ASET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 采用Two -layer双层区域模型 ,针对某一单室火灾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 .在此基础上 ,应用符号数学软件Maple编制了单室火灾的区域模拟程序 ,对主要方程进行了求解 .模拟的结果和美国国家标准局火灾研究中心编制的ASET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主要考虑了不同释热速率和不同房间平面面积的情况 ,对其进行了模拟 ,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最后 ,讨论了释热速率的分布及房间平面面积对单室火灾发展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型 火灾 AS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型在高大中庭动态热环境模拟中的应用
13
作者 金文燕 王健 +1 位作者 王颖 高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113,41,共5页
通过分析高大中庭气流运动及热环境特点,引入了温度基准区域模型,给出了其计算室内温度分布、实现动态模拟的方法。利用区域模型计算了上海某高大中庭温度分布,并将其计算结果与CFD模拟结果相比较,二者体现了较好的一致性。将区域模型... 通过分析高大中庭气流运动及热环境特点,引入了温度基准区域模型,给出了其计算室内温度分布、实现动态模拟的方法。利用区域模型计算了上海某高大中庭温度分布,并将其计算结果与CFD模拟结果相比较,二者体现了较好的一致性。将区域模型应用于该中庭热环境的动态预测,比较了两种空调工况下室内的温度分布,结果显示,当排风口从中庭顶部移至中庭中部时,上部区域的温度梯度减小,排风口上下区域气流形成自循环,温度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模型 高大中庭 热环境 动态模拟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混合作用的烟气区域模型
14
作者 袁坤 郭少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火灾初期,热烟气层和冷空气层的界面并不明显,为考虑进这种混合作用对低层空气温度和有害组分的影响,提出三层区域模型。通过一个标量函数表征冷热层的混合行为,并确定冷热层间的物理量分布形态。用新模型对一个多室建筑火灾的算例进行... 火灾初期,热烟气层和冷空气层的界面并不明显,为考虑进这种混合作用对低层空气温度和有害组分的影响,提出三层区域模型。通过一个标量函数表征冷热层的混合行为,并确定冷热层间的物理量分布形态。用新模型对一个多室建筑火灾的算例进行模拟,并将结果与实验数据、传统两层区域模型CFAST以及场模型FLUENT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模型适合模拟复杂建筑或空间的火灾烟气传播过程,并为将来的模型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模拟 区域模型 模型 混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弹无线电引信干扰区域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玉川 王辉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2年第1期65-68,共4页
对炮弹无线电引信实施干扰,使炮弹提前引爆,是降低炮弹毁伤能力的有效手段;合理地确定炮弹无线电引信干扰区域是实施干扰的首要条件。建立干扰区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给出了结论。
关键词 无线电引信 干扰效能 干扰区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中区域模型的开发
16
作者 T.盖泽 赵春霞 《水利水电快报》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综合建模是一种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模型、并利用其潜力进行流域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的新方法。MOSDEW区域综合模型在内卡河流域得到开发,该模型由9个子模型串联而成,涵盖了大尺度的水文、地下水流、需水量、农业生产、... 综合建模是一种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和模型、并利用其潜力进行流域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的新方法。MOSDEW区域综合模型在内卡河流域得到开发,该模型由9个子模型串联而成,涵盖了大尺度的水文、地下水流、需水量、农业生产、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化学以及生物水质等方面。该模型正在内卡河流域进行试验和验证,并在西非韦梅河流域和中亚Chirchik-Ahangaran-Keles流域(CHAB)进行了生态、水文、社会经济边界条件的对比。结果显示,由于模型非常精确,有望用于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区域模型 综合建模 运用 流域 内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阈值模型的地震信号凸集投影高效重建方法
17
作者 王敏玲 吴祺铭 +2 位作者 王洪华 席宇何 王欲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地震信号重建广泛应用的凸集投影(POCS)算法大都采用线性或指数阈值模型,虽然计算效率高,但由于难以完全消除缺失信号泄露引起的噪声,重建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阈值模型的POCS地震信号重建方法,将数值阈值转化为区域阈值,... 地震信号重建广泛应用的凸集投影(POCS)算法大都采用线性或指数阈值模型,虽然计算效率高,但由于难以完全消除缺失信号泄露引起的噪声,重建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阈值模型的POCS地震信号重建方法,将数值阈值转化为区域阈值,将区域滤波窗口作为阈值进行迭代更新。其核心思想是根据时—空域缺失地震信号的频率—波数(F⁃K)谱分布范围,在每次POCS重建迭代时按照一定规律选取固定大小的矩形或扇形区域作为阈值,将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变换系数分别保留和置零,以尽可能地保留有效信号的变换系数,构建了地震信号POCS重建的矩形与扇形区域阈值模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F⁃K域指数阈值模型的POCS重建,F⁃K域区域阈值模型对连续缺失信号的重建精度更高;相比于扇形区域阈值模型,矩形区域阈值模型的重建精度和计算效率均略高;与曲波域指数阈值模型的POCS重建相比,F⁃K域区域阈值模型的重建精度相当,但计算效率提高了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号重建 凸集投影(POCS)算法 F⁃K域 区域阈值模型 高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研究综述
18
作者 陈松林 汪魁 赵明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者对土体电阻率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总结得到了多种土体电阻率理论模型。由于土石混合料的电阻率特性及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笔者在土体电阻率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土石混合料的导电机理,对已有的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及其局限性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混合介质的导电原理,为土石混合料电学传导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基于电化学理论,单相介质的电导性已有成熟的理论,而多相介质体的导电模型还处于不断完善与改进中;已有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可分为串-并联模型与区域统计模型,区域统计模型多为经验公式,应用方便,但模型的普适性仍需提高,串-并联模型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但将导电介质简化为串并联排列仍有别于土石混合料复杂的内部结构组成,模型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土石混合料 电阻率模型 串-并联模型 区域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域空气流动网络模型用于室内空气品质和通风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芳 陆亚俊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6,共3页
介绍了用于研究建筑物内空气流动和污染物传播的多区域模拟软件CONTAMW ,其使用条件和可以实现的模拟组合。着重分析了该模型在建筑通风、室内空气品质研究及防排烟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
关键词 区域模型 通风 室内空气品质 防排烟 建筑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火灾区域模拟及火灾各分模型的模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小华 李耀庄 易亮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5-933,共9页
简述区域模拟的基本原理,介绍区域模型模拟室内火灾的基本分析方法,给出轰燃前后室内火灾发展的质量、能量守恒方程,并阐述火灾模拟中四个子模型包括火源热释放速率、羽流、开口流、传热的数学模化理论,在具体应用中应合理假设并正确选... 简述区域模拟的基本原理,介绍区域模型模拟室内火灾的基本分析方法,给出轰燃前后室内火灾发展的质量、能量守恒方程,并阐述火灾模拟中四个子模型包括火源热释放速率、羽流、开口流、传热的数学模化理论,在具体应用中应合理假设并正确选择各子模型的模化方法,得出符合实际的室内火灾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火灾 区域模型 轰燃 火灾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