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向对比度和区域标准差相结合的图像融合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卉 Ruiliang Pu +1 位作者 梁亮 张连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已成为现今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几乎所有的算法都是在小波域不同尺度上分别对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进行融合,没有考虑到它们之间固有的相关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对比度和区域标准差最大的融合新算法,主要特... 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已成为现今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几乎所有的算法都是在小波域不同尺度上分别对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进行融合,没有考虑到它们之间固有的相关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对比度和区域标准差最大的融合新算法,主要特点是在低频部分采用加权因子自适应调节参数融合,以减少边缘模糊,对于高频部分采用方向对比度和局部区域窗口标准差最大值作为高频分量,突出对比度和局域细节,实验表明:融合后影像信息量丰富,地物轮廓清晰可辨,对比度大大加强,空间分辨率得到了提高,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始影像的光谱信息,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解 多分辨率分析 高频系数 低频系数 方向对比度 区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标准化发展的历程、模式与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关子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99,共7页
为推动区域标准化能够更好地支撑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标准化发展的背景和历程,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例,归纳出区域标准化合作的三种典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标准化发展... 为推动区域标准化能够更好地支撑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标准化发展的背景和历程,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例,归纳出区域标准化合作的三种典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标准化发展机理和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标准化的产生是为了应对我国标准体系纵向行政性分权所导致的问题,但当前主要通过协调区域地方标准所开展的标准化管理权力横向协调,难以根本解决地方标准行政性特征,导致无法合理反映空间因素的问题。应持续深化地方标准化改革,建立政府监管规则引用团体标准的机制,推动政府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区域协调标准制定主体转变,最终实现团体标准成为区域标准化合作的主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标准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行政性分权 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通过《非发酵豆制品区域标准》
3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1,共1页
2015年8月31日,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消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通过《非发酵豆制品区域标准》。2015年7月6日至7月11日,第38届国际食品法典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经大会讨论,会议通过了35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19项标准新工作... 2015年8月31日,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消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通过《非发酵豆制品区域标准》。2015年7月6日至7月11日,第38届国际食品法典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经大会讨论,会议通过了35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19项标准新工作。通过的35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中,包括中国提交的上百项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以及中国主导制定的《非发酵豆制品区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标准 食品法典委员会 国际食品法典 国家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中心网站 瑞士日内瓦 风险评估 日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与数字贸易壁垒
4
作者 赵文霞 谢心荻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7,共11页
作为经济治理规则的主要参照,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DESTA和DSTRI数据库,实证考察了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能够显著降低双方的数字贸易壁垒;收入... 作为经济治理规则的主要参照,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DESTA和DSTRI数据库,实证考察了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能够显著降低双方的数字贸易壁垒;收入差距较大的经济体之间签署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最终关税降至0及包含“边境后条款”的协议对双方数字贸易壁垒削减的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通过促进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贸易便利化及数据流动便利化降低双方的数字贸易壁垒。本研究为区域贸易自由化在削减数字贸易壁垒的有效性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对未来涉及数字治理规则的双边或多边谈判方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区域贸易协定 知识产权规则 数据流动规则 数字贸易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90,共7页
选取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能够显著提升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机制检验发现,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缓解融... 选取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能够显著提升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机制检验发现,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缓解融资约束、促进数字产业集聚三条途径,赋能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检验发现,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赋能效应更强。据此,提出拓展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覆盖深度、构筑产业数字金融新生态、制定企业差异化政策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区域贸易协定 数字全球价值链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数字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标准化提升区域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明顺 范庆瑜 王晓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8-102,共5页
本文根据标准化的学科发展规律,结合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特点,尤其是浙江嵊州领带产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提出了用标准化方法提升浙江区域块状经济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作战略:建立区域标准化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关键词 区域块状经济 市场竞争力 区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廖和平 王玄德 +1 位作者 沈燕 邓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8,共7页
研究目的:应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设计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定量测算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方法:定量评估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2007年重庆市耕地资源价值为94.45元/m^2,其中经济产出价值5.33元/m^2,... 研究目的:应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设计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定量测算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方法:定量评估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2007年重庆市耕地资源价值为94.45元/m^2,其中经济产出价值5.33元/m^2,社会保障价值7.35元/m^2,发展权价值34.01元/m^2,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35.63元/m^2,生态环境价值12.13元/m^2。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应为3.92元/m^2·a。研究结论:耕地资源价值涉及个人与社会2个权利主体,包括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发展权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和生态安全价值5个方面。制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是凸显耕地价值,有效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关键。由于部分耕地资源价值已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补偿,部分价值被耕地盈余区的耕地使用者享有,因而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不是按照耕地价值进行完全补偿,而是对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的综合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耕地保护 区域补偿标准 耕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标准区域体系划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蔡之兵 张可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3-83,326,共21页
标准区域是区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保证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现有区域政策选择作用区域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区域政策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三方面信息的... 标准区域是区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保证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现有区域政策选择作用区域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区域政策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三方面信息的区域相似指数,并利用不同种类的区域相似指数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和330个地级市的区域相似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按照标准区域的两个基本标准:地理临近和区域同质性标准将中国省级地区和地级市地区分为两级标准区域:22个省级标准区域(CSR1)和138个市级标准区域(CSR2)。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果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指出了未来中国标准区域体系的完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标准区域 划分标准 省级标准区域 市级标准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的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以湘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超显 《湖湘论坛》 CSSCI 2015年第6期70-74,共5页
加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标准研究对于流域区域生态补偿和治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湘江流域为例,采用条件估值法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区域外部性进行测算和实证分析,并以此得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基本标准... 加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标准研究对于流域区域生态补偿和治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湘江流域为例,采用条件估值法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区域外部性进行测算和实证分析,并以此得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研究得出:1湘江流域下游区域居民每户每月平均支付意愿为44.94元,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外部性为64.39×108元。2湘江流域上游区域居民每户每月平均支付意愿为404.53元,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外部性为22.82×109元。3湘江流域上下游区域补偿的范围标准为[64.39×108元,22.82×109元],基本标准为14.63×109元,并构建了具体标准的博弈测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估值法 区域生态补偿标准 湘江流域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酒产业区域化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士燃 孙宗帝 +1 位作者 徐兴花 童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4-258,共5页
白酒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产业的代表,寻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至关重要,白酒产业区域化是白酒产业发展的趋势。为推动白酒产业区域化建设实践,该文介绍了中国白酒产业区域的概念,总结了白酒产业区域发展特征,从消费升级驱动、政... 白酒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产业的代表,寻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至关重要,白酒产业区域化是白酒产业发展的趋势。为推动白酒产业区域化建设实践,该文介绍了中国白酒产业区域的概念,总结了白酒产业区域发展特征,从消费升级驱动、政策环境驱动、产业升级驱动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白酒产业区域化发展成因,从企业、消费者2个主体分析了产业区域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结合产业区域发展实践,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白酒产业区域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产业区域 高质量发展 发展特征 驱动因素 产业区域标准 产业区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长寿现象与区域长寿标准评价体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翟德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7,共7页
区域长寿现象反映了一个地区在人口健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了有关区域长寿现象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区域长寿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对现有的中国区域长寿标准及其... 区域长寿现象反映了一个地区在人口健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了有关区域长寿现象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区域长寿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对现有的中国区域长寿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予以评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长寿现象 中国区域长寿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品牌+标准化”战略下吉安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文群 王卫华 周霞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5期138-141,共4页
绿色食品产业是江西省吉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简介吉安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落实标准化生产,以科技创新筑产业之基;聚焦优势产业精深加工,以龙头企业培育促产业链延伸;优化营销网络,... 绿色食品产业是江西省吉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简介吉安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落实标准化生产,以科技创新筑产业之基;聚焦优势产业精深加工,以龙头企业培育促产业链延伸;优化营销网络,以冷链物流建设促流通体系完善;政企双轮驱动,以区域品牌建设促产业兴旺及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以产业融合促进可持续发展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产业 区域品牌+标准化”战略 江西省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粮食原料的检验标准
13
作者 刘恩岐 范三红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10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粮食原料 检验标准 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金盈亏平衡的江苏省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帆 吴群 房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157-163,168,共8页
[目的]基于资金盈亏平衡视角对江苏省进行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系统性研究,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借鉴。[方法]尝试将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纳入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的影响因素,运用补偿标准调整耕地需求量进而倒推补偿分区,... [目的]基于资金盈亏平衡视角对江苏省进行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系统性研究,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借鉴。[方法]尝试将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纳入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的影响因素,运用补偿标准调整耕地需求量进而倒推补偿分区,测算资金在区域内封闭运行时各地区耕地保护补偿或受偿金额。[结果](1)2010年江苏省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为5.685元/(m2·a)(包括耕地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补偿标准),江苏省各省辖市可划分为5个耕地赤字区与8个耕地盈余区,省内资金盈亏平衡时耕地赤字区5市应向耕地盈余区8市支付补偿金额3.78×1010元;(2)一般而言,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多为耕地赤字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多为耕地盈余区。[结论]中国应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应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区域补偿标准 耕地赤字/盈余 资金盈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问题区域识别的基本前提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60,共8页
问题区域识别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亟待全面深入研究的课题。对问题区域识别的基本前提与制度保障问题的一般性总结和探讨,将有助于为中国问题区域识别实践的统一、规范开展提供相应的重要指引。现有的国际经验充分表明,考虑到问题区域... 问题区域识别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亟待全面深入研究的课题。对问题区域识别的基本前提与制度保障问题的一般性总结和探讨,将有助于为中国问题区域识别实践的统一、规范开展提供相应的重要指引。现有的国际经验充分表明,考虑到问题区域识别的目的和特点,要确定合理的、具有操作性与可行性的问题区域框架,必须首先从职能机构的设置、标准区域的划分、问题区域识别程序的确立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这四大方面为问题区域识别提供前提条件与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区域识别 职能机构 标准区域 识别程序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用地面积阈值计算及关键指标研究
16
作者 安居 陈燕凌 周福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目前,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相关工作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其中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区域用地面积阈值,已有初步研究方法如标准区域类比法.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影响区域交评用地阈值的一些关键因素进一步梳理,确定了区域出行需求总量、机动车出行总量... 目前,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相关工作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其中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区域用地面积阈值,已有初步研究方法如标准区域类比法.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影响区域交评用地阈值的一些关键因素进一步梳理,确定了区域出行需求总量、机动车出行总量、土地利用混合率、区域道路网系统等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建立了研究区域用地阈值与标准区域用地阈值及关键因素的相关关系,以全市交通综合调查数据为依据,标定了标准区域面积阈值及关键因素指标,并通过案例分析描述如何在特定区域交通发展情况下确定合适的研究区域交评用地阈值,为以后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交通影响评价 标准区域类比法 标准区域面积 影响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区域识别的基本前提与制度保障——基于国际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问题区域识别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亟待全面深入研究的课题。现有的国际经验充分表明,基于问题区域识别的目的、在区域政策程序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特点,要确定合理的、可操作与可行的问题区域框架,必须首先从职能机构的设置、标准区域... 问题区域识别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亟待全面深入研究的课题。现有的国际经验充分表明,基于问题区域识别的目的、在区域政策程序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特点,要确定合理的、可操作与可行的问题区域框架,必须首先从职能机构的设置、标准区域的划分、识别程序的确立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这四大方面为问题区域识别提供前提条件与制度保障。对问题区域识别的基本前提与制度保障问题的一般性总结和探讨,将有助于为未来中国问题区域识别实践的统一、规范开展提供相应的重要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区域识别 国际经验 职能机构 标准区域 识别程序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类别
18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标准类别 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团体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差异计量方法的缺失与重构
19
作者 程前昌 《产经评论》 2011年第4期129-134,共6页
在计算某属性值的区域差异时,习惯于只对不同区域内该属性值的大小进行直接比较,但对该属性值所占据的面积或体积的大小差异却未作任何思考。针对这一由来已久而又总被忽略的问题,本文通过演绎推理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区域自身面积或体... 在计算某属性值的区域差异时,习惯于只对不同区域内该属性值的大小进行直接比较,但对该属性值所占据的面积或体积的大小差异却未作任何思考。针对这一由来已久而又总被忽略的问题,本文通过演绎推理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区域自身面积或体积的差异对该属性值区域差异的影响不容忽视,否则将得不到合适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面积或体积不相等的区域只有转化成同等大小的标准区域后方可计算该属性值的区域差异,从而才能获得真实的结论,标准区域的大小正好等于各区域面积或体积的最大公约数。现实中,只有在兼顾不同区域的面积或体积差异的前提条件下,再选择恰当的计量方法来测度某种属性值的区域差异才是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计量方法 区域尺度 标准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模式记忆和自监督注意力的人群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20
作者 宁冬梅 梁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7-2533,共7页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监控视频中异常事件的快速检测和准确定位,提出一种结合正常模式记忆和自监督注意力机制的异常检测框架。记忆机制综合考虑正常模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解决卷积神经网络(CNN)泛化性过强的问题。自监督模块包含遮罩卷积...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监控视频中异常事件的快速检测和准确定位,提出一种结合正常模式记忆和自监督注意力机制的异常检测框架。记忆机制综合考虑正常模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解决卷积神经网络(CNN)泛化性过强的问题。自监督模块包含遮罩卷积层和通道注意力层,通过遮罩信息预测的自监督训练,提高模型对全局特征结构的理解。公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指标分别达到92.6%和82.7%,性能优于当前其它先进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在轨迹检测标准(TBDC)和区域检测标准(RBDC)指标中表现出优秀的异常跟踪和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异常行为检测 自监督注意力 卷积神经网络 遮罩卷积 全局特征结构 轨迹检测标准 区域检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