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塔北轮南古潜山北部轮南断裂带发育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构造背景的响应 |
罗慎超
李洪
彭鹏
张博
陈元勇
秦雪
晏楠
张月
曹明月
卓婉婷
李兴安
|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地震各向异性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启示 |
张永谦
吕庆田
石玉涛
史大年
严加永
张洪双
阮小敏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青藏高原区域构造格局及其多岛弧盆系的空间配置 |
潘桂棠
王立全
李兴振
王洁民
徐强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1 |
87
|
|
4
|
东昆仑印支期区域构造背景的花岗岩记录 |
袁万明
莫宣学
喻学惠
罗照华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52
|
|
5
|
基于岩体塑性位错理论的龙门山区域构造系统演化过程 |
师皓宇
黄辅琼
马念杰
王永建
马骥
邹光华
彭瑞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6
|
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区域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及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
尹延鸿
张训华
温珍河
郭振轩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7
|
辽西北票(金—羊)盆地中生代砂岩碎屑组分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响应 |
闫义
林舸
李自安
贺世杰
徐政语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8
|
苏北南黄海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分析 |
王巍
陈高
王家林
吴健生
|
《地震学刊》
CSCD
|
1999 |
32
|
|
9
|
2021年青海玛多M 7.4地震发震断裂的典型同震地表变形与晚第四纪断错累积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陈桂华
李忠武
徐锡伟
孙浩越
哈广浩
郭鹏
苏鹏
袁兆德
李涛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0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晚新生代印干断层的运动学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张子亚
刘冬冬
朱贝
郭召杰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1
|
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 |
何治亮
高山林
郑孟林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2
|
冲击地压与区域构造应力环境相关性及其应变响应特征 |
张月征
纪洪广
彭华
向鹏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3
|
酒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
潘良云
谢结来
李明杰
郑孟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2
|
|
14
|
康滇地轴中南段区域构造格架的遥感地质统计分析 |
陈建平
胡明铭
李巨初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
1999 |
22
|
|
15
|
鄂西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 |
吴树仁
陈庆宣
梅应堂
徐瑞春
石玲
刘子忠
|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
1995 |
8
|
|
16
|
中国南部海区及其邻域区域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及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
尹延鸿
温珍河
孙桂华
郭振轩
侯方辉
郭兴伟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7
|
江南皖浙赣区段混杂岩带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樊光明
薛重生
李昌年
张克信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18
|
北票盆地侏罗纪砾岩沉积特征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 |
闫义
林舸
陈卓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9
|
华北地台区含矿金伯利岩区域构造特征 |
孙德梅
刘心铸
彭聪
刘宜春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20
|
从区域构造背景看我国油气勘探方向 |
翟光明
何文渊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
2005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