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作明 薛恒新 桂良军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5,共3页
通过对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分析,建立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区域服务业竞 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区域服务业 竞争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服务业合作条件的联盟博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平 李素喜 马新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通过区域合作实现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地区发展服务业的共识。但是合作是有条件的。联盟博弈分析表明,个体合理性和整体合理性是区域服务业实现合作的必要条件,合作博弈的VN-M解是区域服务业合作的稳定性条件。
关键词 区域服务业 合作 条件 联盟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实证与检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德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4期75-81,共7页
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是区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集成,其大多来自于有利的资源条件、相关支持要素、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政策引导等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角度研究服务业竞争优势,构建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是区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集成,其大多来自于有利的资源条件、相关支持要素、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政策引导等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角度研究服务业竞争优势,构建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区域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提升竞争优势的路径与方向,为制定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服务业 竞争优势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黑龙江省区域服务业增长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新琦 李朝洪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1,共5页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指调整过去以工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而以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五个区域的服务业进行了分析,从实际增长、...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指调整过去以工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而以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五个区域的服务业进行了分析,从实际增长、结构与竞争力角度揭示了2011-2014年各区域服务业及五个主要行业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服务业整体增长较快,但各区域的主要服务行业均存在结构或竞争力方面的问题。基于研究结果,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本文对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综合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农业城市分别提出发挥中心区位优势及影响力、促进各类服务行业协调发展以及推进服务业与当地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服务业 偏离份额分析 优势行业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钰 张维今 孙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109,共9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省间服务业不均衡的发展现状和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导向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协调性,影响"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的实施成效。本研究在梳理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省间服务业不均衡的发展现状和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导向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协调性,影响"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的实施成效。本研究在梳理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服务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在内的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一带一路"涉及的省份和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出了综合评价,并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整体背景下,优化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服务业 评价体系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区域服务业总体及分行业增长的分解:基于偏离—份额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雷雄 李勇坚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利用偏离-份额法对各省级单位的总体服务业增长和分行业增长进行了分解。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虽然内部差异较大,但从整体上看则要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增长在整体上具有优势,但是各个子行业内部存... 利用偏离-份额法对各省级单位的总体服务业增长和分行业增长进行了分解。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虽然内部差异较大,但从整体上看则要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增长在整体上具有优势,但是各个子行业内部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为了促进我国区域服务业均衡协调增长,提升我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水平,提出了7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服务业 服务业增长 偏离-份额法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环境对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牛瑞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文采用聚类方法按各省份服务业发展水平将我国大陆分成3个区域,再对各个区域分别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制度和政策对中国各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模型,探求制度因素和区域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制度 服务业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在区域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凤翠 张玉凤 梁晓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0-112,共3页
针对我国区域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图书馆在区域信息服务业中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 区域信息服务业 中国 信息服务机构 电子文献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在区域信息服务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凤翠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5年第3期20-23,共4页
图书馆是区域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成员。本文就我国区域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如何发挥图书馆在区域信息服务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 区域信息服务业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关系视角下区域科技服务业构成及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宏起 王冕 李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促进科技服务业持续发展是深化实施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科技服务业内部各服务模块彼此业务关联性强、服务功能优势互补,以服务链的形式提供创新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创新链与服务链... 促进科技服务业持续发展是深化实施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科技服务业内部各服务模块彼此业务关联性强、服务功能优势互补,以服务链的形式提供创新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创新链与服务链协同匹配视角,将科技服务业解构为知识周边型服务模块、市场周边型服务模块以及中间支持型服务模块,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科技服务业模块间的生态关系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各服务模块在不同生态关系下的创新服务效果不同,当各模块间生态关系处于“互惠共生”时,有助于模块间协同有序发展,从而激发出科技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服务价值。本研究旨在为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服务业 生态关系 LOTKA-VOLTERRA模型 服务模块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区域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11
作者 彭治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18-119,共2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城市的扩张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尤为重要,而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沿用一般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不注重区分研究区域体系中特色以及功能区研究。本文基于当前工业与生产性服...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城市的扩张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尤为重要,而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沿用一般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不注重区分研究区域体系中特色以及功能区研究。本文基于当前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背景,差异化认识单一城市区域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规律,指出不同地区应基于本地优势特色推进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