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两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辛艳辉 王宪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812-15815,15887,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2009年2月12~13日和2010年3月14~15日2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乌拉尔山阻高的稳定维持,有利于中纬度高空槽的生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2009年2月12~13日和2010年3月14~15日2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乌拉尔山阻高的稳定维持,有利于中纬度高空槽的生成,它的东移与辽宁降雪密切相关;2次过程在50°~60°N建立的低涡以及东北西南向的大槽是产生辽宁区域性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如螺旋度、涡度、温度平流和水汽通量散度等为暴雪落区和持续时间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暴雪过程 乌拉尔山高压脊 环流形势 对比分析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