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73
1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4 位作者 匡鸿海 高方 何凌云 曹晓林 熊奎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3期59-64,共6页
根据重庆市建国 5 0年来的灾害统计资料 ,选取灾害密度、灾害频数、经济 (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等易损性评价指标。在详尽分析了重庆市各区县市易损性的基础上 ,对重庆市各区县市的脆弱性和易损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估 ,并且计算出了... 根据重庆市建国 5 0年来的灾害统计资料 ,选取灾害密度、灾害频数、经济 (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等易损性评价指标。在详尽分析了重庆市各区县市易损性的基础上 ,对重庆市各区县市的脆弱性和易损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估 ,并且计算出了各区县市的易损度 ,结合 GIS方法对重庆市进行了易损度区划。并借此提出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的模式 ,为区域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易损性 评估指标 易损 重庆市 灾害频数 GIS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易损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30
2
作者 冯利华 吴樟荣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6,共4页
提出用区域易损度来估计区域易损性。区域易损度所涉及的因素很多 ,而它的界线又是不分明的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来对其进行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并且计算方法也简单易行。通过模糊综合评判 ,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各地区的易损程度。
关键词 区域易损性 指标 区域易损 模糊综合评判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拓方法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辉霞 陈国阶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5-341,共7页
首先介绍了可拓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步骤 ,然后以四川省为例检验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探讨了可拓方法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四川省承灾能力总体偏低 ,其中极高易损区和高易损区的面积比重达 85 .88... 首先介绍了可拓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步骤 ,然后以四川省为例检验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探讨了可拓方法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四川省承灾能力总体偏低 ,其中极高易损区和高易损区的面积比重达 85 .88% ;并且易损性区域差异大 ,基本上呈连续成片分布 ,各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也不同。最后指出将可拓方法应用于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思路是正确的 ,方法是可行的 ,并认为可拓方法在自然系统界线识别和自然要素空间分异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托方法 区域易损性 综合易损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线冷却塔在多维地震下的区域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长东 王朋国 +1 位作者 田苗旺 张许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163,共8页
为探讨某在役钢筋混凝土冷却塔结构不同部位的地震易损性,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分析.应用ABAQUS软件建立分析模型,根据结构所在场地选择一系列合理的地震动记录并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选取了材料应变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 为探讨某在役钢筋混凝土冷却塔结构不同部位的地震易损性,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分析.应用ABAQUS软件建立分析模型,根据结构所在场地选择一系列合理的地震动记录并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选取了材料应变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和强度参数,将结构沿高度方向分为13个区域,并将结构的破坏状态划分为5个等级;在结构底部分别输入单向、水平双向和三向地震作用,对所得结构响应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最终得到结构沿高度方向的区域易损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塔筒的损伤概率较小,人字柱的损伤概率明显大于结构的其他部分;结构底部的人字支柱是结构的最薄弱部位,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加固,而塔筒的抗震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冷却塔 增量动力分析 区域易损性 损伤指标 多维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34
5
作者 高吉喜 潘英姿 +2 位作者 柳海鹰 黄诗峰 李岱青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34,共5页
基于洪水灾害系统特征,提出了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洪水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特定区域各类承灾体在遭受不同强度洪水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建立了包括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属性和社会救灾能力在内的洪水灾... 基于洪水灾害系统特征,提出了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洪水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特定区域各类承灾体在遭受不同强度洪水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建立了包括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属性和社会救灾能力在内的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目标层为区域洪水易损性,准则层为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社会救灾能力,指标层为降水、地形、植被、生命、环境与经济等要素的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为便于决策,将易损性分为1~10共10个等级,等级越大,表明区域洪水易损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洪水易损性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崩塌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齐洪亮 田伟平 李家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0-166,共7页
针对公路崩塌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方法,根据承灾体易损性与自身易损性和区域易损性两方面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了以裂缝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路面面层自身易损性评价方法,从区域社会经济、区域公路自然灾害管理及区域公路灾害概况三方面... 针对公路崩塌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方法,根据承灾体易损性与自身易损性和区域易损性两方面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了以裂缝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路面面层自身易损性评价方法,从区域社会经济、区域公路自然灾害管理及区域公路灾害概况三方面选择指标,建立了基于综合评分法的承灾体区域易损性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方法及易损性等级划分。结合实例工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自身易损性 区域易损性 承灾体 崩塌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