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及障碍因子研究——以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例
1
作者 张迁 刘瞳晖 +3 位作者 宋佩璠 陈晴 陶春云 霍梦瑶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4-49,135,共7页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简称ERE承载力)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案例研究区域,运用极差变换法、灰色关联度法、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对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及障碍因子...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简称ERE承载力)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案例研究区域,运用极差变换法、灰色关联度法、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对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及障碍因子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旅游ERE承载力缓慢波动上升、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且增长较快;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变化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南阳、信阳和蚌埠的发展水平较高,多数地市的预测值呈现一定的增长;旅游收入、景区和饭店数量以及第三产业规模是ERE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ere承载力 灰色系统理论 障碍因子诊断 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海水浴场旅游环境承载力量化研究
2
作者 刘珍 陈菲 +2 位作者 宋江寒 朱泽明 李林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为保护滨海旅游与生态环境,选取青岛市7处海水浴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研、遥感影像、问卷调查与数字模拟等多种数据源,借助ArcGIS10.8空间校正及网络分析工具进行数据补充,对各海水浴场的空间范围及内部空间进行界定与划分,构建了... 为保护滨海旅游与生态环境,选取青岛市7处海水浴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研、遥感影像、问卷调查与数字模拟等多种数据源,借助ArcGIS10.8空间校正及网络分析工具进行数据补充,对各海水浴场的空间范围及内部空间进行界定与划分,构建了青岛市海水浴场旅游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实测得到各海水浴场在开放期间的日承载量。结果表明:浴场面积与其旅游环境承载力成正比,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海水浴场旅游环境承载力中的重要影响层,本研究可为海水浴场日游客容量及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核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浴场 旅游环境承载力 加权分析 量化模型 GI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食关系的黔南州耕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
3
作者 皮小敏 刘晓恒 +2 位作者 邓显彬 罗益 周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8-13,29,共7页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耕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黔南州作为喀斯特地区的代表,其耕地资源不仅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还需应对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挑战。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2009—2019年间黔南州各县(市)耕...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耕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黔南州作为喀斯特地区的代表,其耕地资源不仅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还需应对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挑战。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2009—2019年间黔南州各县(市)耕地资源变化数据和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等手段,对黔南州11年间耕地资源的变化情况、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借助L_(CC)/L_(CCI)模型,对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空间演变规律进行剖析,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旨在为以黔南州为代表的喀斯特岩溶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为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区域 资源承载力 驱动力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4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墨脱区域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唐玉霞 王忠斌 杨小林 《高原农业》 2018年第5期558-562,共5页
本文采用频度统计法、verp指标筛选法、理论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法,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墨脱区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墨脱实际情况将墨脱的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 本文采用频度统计法、verp指标筛选法、理论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法,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墨脱区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墨脱实际情况将墨脱的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筛选出25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 旅游承载力 自然保护区 墨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元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6
作者 门宝辉 王志良 +1 位作者 梁川 付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了建立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模型,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关中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得出,西安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已达Ⅲ级,地下水资源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值;咸阳、宝鸡、渭南等地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Ⅱ级,地下... 为了建立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模型,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关中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得出,西安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已达Ⅲ级,地下水资源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值;咸阳、宝鸡、渭南等地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潜力。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相同,为该领域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模型 区域地下水资源 综合评价 承载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的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顾晓薇 胥孝川 +1 位作者 王青 王凤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4-1197,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和指标,构建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及碳效率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用于沈阳市1991~2005年的经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沈阳市碳足迹总量在1998年后以15.2%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超过同期的GDP平均增速(13.76%)...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和指标,构建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及碳效率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用于沈阳市1991~2005年的经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沈阳市碳足迹总量在1998年后以15.2%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超过同期的GDP平均增速(13.76%);碳足迹总量中,化石能源消费的排放足迹占73%~86%.沈阳市的碳承载力在研究期相对稳定,导致碳超载情况严重,2005年的碳足迹是碳承载力的4倍.另外,碳效率在2000年后呈下降趋势,即单位经济产出的碳足迹呈上升趋势.可见2000年后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碳足迹的高速增加为代价的,这意味着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碳足迹 承载力 碳效率 生态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的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洁 苏杨 魏方欣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156,共10页
当前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如何进行城市人口的宏观调控,已成为超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 当前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如何进行城市人口的宏观调控,已成为超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提出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由此利用生产函数构建了区域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大城市人口调控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城市群建设,疏散中心城区的功能,促使产业集聚与人口聚集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人口承载力 超大城市 人口规模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构建研究——以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膏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慧 陈秋华 +3 位作者 修新田 郭进辉 黄颖瑜 李昊明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4,共7页
文章尝试引入A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并以山西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膏山景区为案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构建是可行的,能实现对景区目前及未来... 文章尝试引入A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并以山西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膏山景区为案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构建是可行的,能实现对景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环境承载状况时序上的动态预警评价。结果显示,石膏山景区经济环境承载预警状态2016年已过渡到“适载区”,需引起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承载及整体旅游环境承载预警状态处于“健康区”,只需做轻度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景区 BP神经网络 旅游环境承载力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方国华 罗乾 +3 位作者 黄显峰 闫轲 闻昕 周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4,共3页
将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研究,分别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模型及评价模型,引入了衡量水资源生态压力强度的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以连云港市为例分析了2005~2009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文传浩 杨桂华 王焕校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分析了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评价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12
作者 雷学东 陈丽华 +1 位作者 余新晓 王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从水资源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引出了水资源安全的度量——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分析。在对当前研究中提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特性、指标体系分析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目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从水资源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引出了水资源安全的度量——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分析。在对当前研究中提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特性、指标体系分析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目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指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云台山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常玉光 常春勤 牛海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对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者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承载力理论引入旅游景区,在构建景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RS和GIS为手段,通过分析云台山景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计算出云台山景区的生态承载力,结果为:景区... 对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者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承载力理论引入旅游景区,在构建景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RS和GIS为手段,通过分析云台山景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计算出云台山景区的生态承载力,结果为:景区的生态弹性度为64.79,资源承载力为66.30,环境压力度为29.27.表明:云台山景区处于生态弹性较稳定、资源较高承载、环境低压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比较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22
14
作者 余万军 吴次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6-472,共7页
应用生态足迹法和农业生态区域法分别计算贵阳市1996—2005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生态足迹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却呈下降趋势.10年平均的土地人口承载力中,生态足迹承载... 应用生态足迹法和农业生态区域法分别计算贵阳市1996—2005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生态足迹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却呈下降趋势.10年平均的土地人口承载力中,生态足迹承载力只有热量承载力的19.25%、蛋白质承载力的33.46%、脂肪承载力的30.18%;期间贵阳市平均能源足迹占平均总足迹的68.69%,化石能源过度消费严重影响了土地生态足迹承载力.与贵阳市实际人口相比,热量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蛋白质承载力、脂肪承载力及生态足迹承载力不足以承载贵阳市当前人口,土地处于超载状态.对两种方法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以农业生态区域法进行预测,制定上限指标,以生态足迹法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多目标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其进行监测、修正的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战略决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农业生态区域 土地承载力 比较研究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山西水生态建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麟 刘家宏 +3 位作者 秦大庸 桑学锋 王明娜 刘淼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共4页
以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依据,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根据山西省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选取了水资源总量、产业需水量、分项用水量、生态供用水量4项指标构成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 以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依据,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根据山西省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选取了水资源总量、产业需水量、分项用水量、生态供用水量4项指标构成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统计数据设置不同情境,以汾河、沁河、桑干河为典型,分析对比了典型年区域水生态的典型问题和生态供水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承载力 山西 水生态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与应用——以鼓浪屿发展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44
16
作者 刘滨谊 余露 《规划师》 2003年第10期99-104,共6页
风景旅游承载力是AVC三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风景旅游地的经济投入产出量、游客居民与社会文化容纳量、生态环境承受量三方面的承载接待容纳能力。它的内容可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分项标准。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 风景旅游承载力是AVC三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风景旅游地的经济投入产出量、游客居民与社会文化容纳量、生态环境承受量三方面的承载接待容纳能力。它的内容可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分项标准。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如何提高风景旅游地的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三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旅游 承载力 评价 生态环境 游客居民 AVC三力理论 风景旅游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岩 王训练 +2 位作者 陈建平 曾敏 王琳 《资源与产业》 2013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在分析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法,依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1998—2007年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生态赤字增加趋势明显,主要以大... 在分析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法,依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1998—2007年中国东部经济区带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生态赤字增加趋势明显,主要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扩散分布。承载状况"良好"的地区一般同化能力较强,但是支撑能力较弱,相对承载量较小,无生态赤字;而承载状况"较差"的地区一般同化能力中等或较弱,尽管支撑能力较强,但是相对承载量大,因而生态赤字严重。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的结果,因地制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承载力 东部沿海 生态足迹 定量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桂林漓江为例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赞 李丰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80-2383,2385,共5页
从评价旅游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漓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对漓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评价目前漓江生态旅游发展状况,指出制约漓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 从评价旅游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漓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对漓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评价目前漓江生态旅游发展状况,指出制约漓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子,对保证漓江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量化 漓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鹤 张平宇 +1 位作者 程叶青 刘文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1期26-31,35,共7页
水土资源承载力及其空间组合状况是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总体态势,从市域尺度对该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承载力(WRCC)、耕地资源承载力(LRCC)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并根据... 水土资源承载力及其空间组合状况是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总体态势,从市域尺度对该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承载力(WRCC)、耕地资源承载力(LRCC)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并根据各评价单元WRCC与LRCC的空间组合关系将东北地区划分为4种类型区,提出各类型区水资源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向与调控途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WRCC、LRCC区域差异显著,空间组合存在"错位"现象,这种"错位"现象在北部及东部山区和松辽平原西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其余地区二者空间组合的一致性尚好,其中松辽平原东部及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好,东北沿海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差。图3,表3,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耕地资源承载力 区域差异 空间组合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常玉光 佟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197-6199,共3页
生态承载力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理论。目前,对生态承载力的定性和定量计算模型较多,在对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指出各自的性质、特点和缺点,并从旅游景区的特点出发,提出适合景区生态承载... 生态承载力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理论。目前,对生态承载力的定性和定量计算模型较多,在对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指出各自的性质、特点和缺点,并从旅游景区的特点出发,提出适合景区生态承载力定量计算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生态承载力 计算模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