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 被引量:67
1
作者 梁艺桦 杨新军 马晓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应用系统学自组织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地方旅游子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而目的性和创新性是促使各子系统之间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因。并以这一演化规律对"西安咸阳旅游合作&qu... 应用系统学自组织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地方旅游子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而目的性和创新性是促使各子系统之间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因。并以这一演化规律对"西安咸阳旅游合作"进行论证,以期为"区域旅游合作"利益主体———地方旅游部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系统分析 西安咸阳旅游合作 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统构建研究——以山东省会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40
2
作者 许峰 秦晓楠 +2 位作者 张明伟 漆睿 李静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9期43-52,共10页
区域合作旨在建立关联紧密、具有结构强度的城市合作体系,提高区域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共同抵御风险的机制。传统的城市发展聚焦于内部资源配置,忽略外部资源的引入和整合,从而引发区域间壁垒高筑,阻碍区域合作体系的建立。因此,如... 区域合作旨在建立关联紧密、具有结构强度的城市合作体系,提高区域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共同抵御风险的机制。传统的城市发展聚焦于内部资源配置,忽略外部资源的引入和整合,从而引发区域间壁垒高筑,阻碍区域合作体系的建立。因此,如何借助城市品牌联合构建区域合作机制成为当前的热点。目前的区域合作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品牌合作体系主要建立在历史经验判断以及阶段性市场表现的基础上,缺乏对品牌内部结构的剖析。鉴于此,文章以旅游品牌系统构建为切入点,引入生态位理论的数理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区域内各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以及相互间竞争态势,并明晰品牌合作机制和发展策略。文章选取山东省会都市圈城市旅游品牌体系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着眼于区域城市旅游品牌体系内部生态系统的分析,设计了城市品牌生态位强度评价的指标体系,测算品牌间生态重叠度和生态位强度,明确单体旅游品牌的竞争力及其主要竞争对手,提炼出品牌体系中承担关键种作用的城市旅游品牌,梳理单体品牌在体系中的地位,并重构层次分明的区域城市旅游品牌合作体系,最后提出了泛化与特化、错位竞争、扩充与强化以及和谐共生的品牌竞争策略,并指出各种策略组合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统 品牌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区域旅游关联与景区系统分形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东 杨兆萍 +2 位作者 时卉 关丽萍 王昭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4-1082,共9页
不同的自然、历史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各不相同。借助旅游经济模型讨论了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旅游经济联系隶属度。研究表明,新疆各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很不均衡,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构成强联系区,... 不同的自然、历史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各不相同。借助旅游经济模型讨论了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旅游经济联系隶属度。研究表明,新疆各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很不均衡,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构成强联系区,其它地区和城市构成一般联系区;强联系区的容量维和信息维均小于一般联系区,表明旅游景区数量在各地区间的分布变差相对较小,景区分布相对较均衡;一般关联区旅游景区系统的容量维和信息维数值偏大,说明旅游景区数量在各地区间的分布变差相对较大,呈高度集中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 区域旅游 景区系统 分形结构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93
4
作者 叶护平 韦燕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5-398,共4页
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巨大,虽然区域旅游收入的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却呈扩大趋势;通过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地区... 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巨大,虽然区域旅游收入的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却呈扩大趋势;通过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地区构成进行分解,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区域差异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的区域旅游系统的自组织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菁 靳诚 沙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从自组织的特征出发,将旅游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旅游系统的内部特征,发现旅游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内部适应非线形调节三个特征,因而证明了旅游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来度量... 从自组织的特征出发,将旅游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旅游系统的内部特征,发现旅游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内部适应非线形调节三个特征,因而证明了旅游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来度量自组织的程度,对系统的外熵、内熵及其两者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刻画自组织的演变过程,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长三角为例,做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系统 自组织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君轶 马耀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提出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研究区域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多层次方法 ,利用MapInfo的多重功能 ,建立了区域旅游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数据查询、数据集成与更新、缓冲区分析及旅游专家咨询系统等... 提出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研究区域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多层次方法 ,利用MapInfo的多重功能 ,建立了区域旅游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数据查询、数据集成与更新、缓冲区分析及旅游专家咨询系统等功能的实现 ,阐述了本系统对区域旅游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区域旅游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 MAPINFO 系统设计 系统结构 数据查询 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温秀 李树民 陈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合作行为的必然结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产生合作行为的根本动因。笔者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主要由引力系统、干扰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引力系统和干扰系统导致主体之间的合...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合作行为的必然结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产生合作行为的根本动因。笔者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主要由引力系统、干扰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引力系统和干扰系统导致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行为,在辅助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下,区域旅游合作就成为现实,其中,引力系统和辅助系统是拉力,干扰系统是阻力,拉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于行为主体,形成稳定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 动力系统 帕累托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功能系统演进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以神农架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建 汪宇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4,共5页
该文归纳我国区域旅游6种开发模式,提出需要重视区域旅游功能系统导向模式,认为促进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演进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变化、人文演进、利益博弈、制度创新和交通变迁。我国大三峡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急剧演进,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将面... 该文归纳我国区域旅游6种开发模式,提出需要重视区域旅游功能系统导向模式,认为促进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演进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变化、人文演进、利益博弈、制度创新和交通变迁。我国大三峡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急剧演进,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战略选择。神农架必须壮大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抓住进入中西部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产品,提高竞争力,在国际化进程中展示区域个性,打造“神农架”旅游品牌,通过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营销。最后,根据实例剖析认为,旅游功能系统演进将影响旅游经济组团的空间结构演变、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型、旅游产品的创新、区域旅游营销合作面的拓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功能系统 三峡 神农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亚明 张文文 张文长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10期1330-1334,1339,共6页
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建立起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的数学模型及其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并最终得出京津冀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模拟结果。通过对模拟结果的深入分析,为规划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系统动力学 计算机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两区域旅游系统非均衡动态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领 翁瑾 吴春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建立中国沿海与内陆两区域旅游系统模型,在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基于agent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的计算实验方法,探讨市场需求、区域间和区域内旅游产品的替代弹性、固定成本投入以及区位和交通条件等影响因素对区域旅... 建立中国沿海与内陆两区域旅游系统模型,在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基于agent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的计算实验方法,探讨市场需求、区域间和区域内旅游产品的替代弹性、固定成本投入以及区位和交通条件等影响因素对区域旅游系统演化的非均衡动态过程。模拟表明,旅游往往集聚在具有区位优势、规模经济和消费能力的沿海地区,而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沿海与内陆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差异化将有助于加快中国内陆地区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过程,并且收入水平越高、外部需求越大对区域旅游系统的动态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系统 垄断竞争模型 基于agent的建模 非均衡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演进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来逢波 任建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9-85,共7页
区域交通系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和支撑要素,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极为深远。文章探讨了我国区域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与区域旅游产业协同演进的轨迹,阐述了区域交通系统与区域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 区域交通系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和支撑要素,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极为深远。文章探讨了我国区域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与区域旅游产业协同演进的轨迹,阐述了区域交通系统与区域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交通系统动态发展影响区域旅游产业的维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区域旅游交通线路、加强交通节点城市建设等优化的路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交通系统 区域旅游产业 影响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视角的区域旅游系统概念体系辨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5-25,共11页
由于国内外区域旅游系统研究中所存在的理论探究深度不够,以及旅游系统自身属性的复杂性和研究者研究视角的不同,使得区域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区域旅游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针对区域旅游系统研究... 由于国内外区域旅游系统研究中所存在的理论探究深度不够,以及旅游系统自身属性的复杂性和研究者研究视角的不同,使得区域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区域旅游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针对区域旅游系统研究中概念应用模糊的扭曲现实,本文在对国内外区域旅游系统研究进行精炼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旅游系统关系网络模型",旨在揭示区域旅游系统的内在网络结构关系以及进一步完善区域旅游系统概念界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系统(rts) 关系网络模型 概念界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旅游系统发展机理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磊 吴文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8-20,共13页
本文对区域旅游系统的自组织特征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分析其自组织形成过程和驱动机制,构建了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运行模型,以此探讨了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在自组织机制下,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的优化策略。此外,本文还提... 本文对区域旅游系统的自组织特征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分析其自组织形成过程和驱动机制,构建了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运行模型,以此探讨了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在自组织机制下,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的优化策略。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旅游系统承受阈作为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的序参量,在系统竞争与协同共同作用下,主宰着其自组织整体演进行为,并力图构建一个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旅游系统发展机理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区域旅游系统 发展机理 理论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陶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未能形成整体布局,各旅游要素亟需整合重构;强弱屏蔽效应明显,新兴因素不断出现;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空间结构演...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未能形成整体布局,各旅游要素亟需整合重构;强弱屏蔽效应明显,新兴因素不断出现;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空间结构演变充满变数。文章认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需破解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强势与弱势的均衡、新兴与传统的融合三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空间 旅游系统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环北部湾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雪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49,共5页
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具有对环境适应性的多种属性。环北部湾区域旅游业的跨地域合作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应依据系统方法的原则和观点来指导环北部... 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具有对环境适应性的多种属性。环北部湾区域旅游业的跨地域合作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应依据系统方法的原则和观点来指导环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以实现系统总体效果最优和本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 旅游系统 区域旅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自组织系统:区域旅游规划的根本目标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志红 《热带地理》 2002年第3期249-252,共4页
随着旅游活动不断走向大众化,旅游现象各要素之间已形成相互联系、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旅游系统。旅游规划的对象也由旅游业发展到旅游系统。文中认为旅游系统规划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旅游系统向旅游自组织系统进化。为促进... 随着旅游活动不断走向大众化,旅游现象各要素之间已形成相互联系、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旅游系统。旅游规划的对象也由旅游业发展到旅游系统。文中认为旅游系统规划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旅游系统向旅游自组织系统进化。为促进旅游自组织系统的形成,编制科学的规划方案是基础,加强规划的实施监控是关键,成立实施监管小组是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规划 旅游自组织系统 根本目标 空间结构 客源市场 出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系统化运作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素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0,共4页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深化的必然结果与阶段。近年来,各区域内文化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效益可观,但普遍存在行业区分明显、资源无法互补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产业的系统化运作不足所致。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系统的构...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深化的必然结果与阶段。近年来,各区域内文化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效益可观,但普遍存在行业区分明显、资源无法互补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产业的系统化运作不足所致。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系统成功运作的前提,根据国内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系统的运作框架,并依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从系统的主要假设、外部参数、内部变量3个方面提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系统边界,构建了系统的启动机制模型、主导驱动机制模型和未来驱动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 系统化运作 要素 框架 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春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旅游开发、规划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对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判定方法。区域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把这种标准量化的一个途径 ;同时它的建立还可大大方便游客。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 旅游开发、规划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对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判定方法。区域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把这种标准量化的一个途径 ;同时它的建立还可大大方便游客。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在一个区域旅游信息系统的方法 ,考虑到未来的网络社会的到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信息系统 WEB数据库 防火墙 GIS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系统设计 旅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民族地区旅游业低碳化转型模式研究
19
作者 胡芳 李誉博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2,共8页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低碳转型对于破解欠发达地区能源环境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困局、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民族地区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论文绘制出需求、供给、支持、中介四大子系统耦合的因...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低碳转型对于破解欠发达地区能源环境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困局、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民族地区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论文绘制出需求、供给、支持、中介四大子系统耦合的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并运用Vensim软件以典型民族地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未来不同发展模式下三江县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自然转型模式和高速转型模式,三江县旅游业在适度转型模式下的综合效益更好,在实现旅游业低碳转型的同时提高了政府、居民收入和旅游需求,达到更优的旅游经济增长。据此得到政策启示:民族地区受限于资金不够充裕以及缺乏对外宣传渠道,更需合理调配有限资源;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平衡好低碳转型和财政负担,是民族地区低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低碳化转型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丽江市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开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806-9807,9828,共3页
笔者以丽江市为例,对丽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化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发现其演化规律,为下一步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实现旅游业的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区域 旅游系统 空间结构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