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邹家红 杨洪 王慧琴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分析2002-2007年间湖南长株潭旅游区、环洞庭湖旅游区、大湘西旅游区、大湘南旅游区及湘中旅游区等五大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发现,湖南旅游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逐渐... 分析2002-2007年间湖南长株潭旅游区、环洞庭湖旅游区、大湘西旅游区、大湘南旅游区及湘中旅游区等五大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发现,湖南旅游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逐渐缩小;分析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受区域资源禀赋、重点客源市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位机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差异 经济发展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响应差异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兆峰 余含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2-328,共7页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与区域响应差异是旅游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1996~2010年西南五省区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为数据基础,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等指标,分析了西南地区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及其旅游...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与区域响应差异是旅游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1996~2010年西南五省区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为数据基础,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等指标,分析了西南地区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及其旅游发展的区域响应差异,揭示各省市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不同的区域响应,研究发现:①西南地区国内旅游经济总体发展比较快,各地区国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省市区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速度较快,由1996年的39.47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638.94亿元,区际的旅游经济发展的变异系数波动不大,并在波动中缓慢下降。②西南五省市区同一阶段不同省市区具有不同的响应类型;同一省市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响应类型;旅游收入响应类型和旅游客流量响应类型也不相同。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区位条件3个方面对差异的内在影响因子进行了阐释,提出未来西南地区国内旅游经济突破的关键是从旅游资源依赖型模式向产业依赖型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响应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旅游业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旅游资源、企业、政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7
3
作者 田纪鹏 何建民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了自都市旅游定位正式提出以来,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规律特点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了自都市旅游定位正式提出以来,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演进规律特点及其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核心旅游资源、核心旅游企业类型数量区域差异与旅游经济总量区域差异呈正相关关系;上海旅游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呈现6大演进规律特点,缩小旅游总人次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好于缩小旅游总收入区域差异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域差异 核心旅游资源 核心旅游企业 旅游产业政策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形成机制研究——基于31个省(区、市)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凌欢 程励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182,共22页
我国旅游经济长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然而,鲜有研究对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机制进行分析。文章利用31个省(区、市)的旅游经济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进行非对称建模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结... 我国旅游经济长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然而,鲜有研究对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机制进行分析。文章利用31个省(区、市)的旅游经济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进行非对称建模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具有非对称性,高/低旅游经济收入存在不同的形成路径;大部分因素的作用效果会受到其他前因条件影响,表现出不对称的非线性效应;形成高旅游经济收入的核心条件是交通便利,原因主要表现为交通驱动,而导致低旅游经济收入的原因则是后天发展受限。文章不仅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引入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影响因素的复杂交互和非线性作用机制,还挖掘了基于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对旅游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 非对称视角 因果复杂性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工程法的区域发展差异综合评判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伟 柳晨静 潘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9-61,共3页
准确把握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强弱差异,可以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本文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特点构建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可拓工程法构建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 准确把握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强弱差异,可以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本文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特点构建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可拓工程法构建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单指标以及多指标综合测评,对冀中南区域旅游发展差异进行了多方面分析比较,得出了各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不同等级,从而为冀中南地区旅游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工程法 区域旅游差异 冀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时空差异性及空间布局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麟奇 李秋雨 刘继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430,共7页
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为研究单元,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吉林省2002~2013年旅游业、地区间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差异有所缩小,但绝对差异持续扩大;旅游业发展空... 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为研究单元,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吉林省2002~2013年旅游业、地区间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差异有所缩小,但绝对差异持续扩大;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较大,旅游收入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春和吉林两地,2010年后延边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他地区旅游业相对落后。结合计量分析结果,对吉林省旅游业空间布局,提出“双核、一群、四组”的空间结构,并提出了通过强化核心区的辐射作用、明确区域旅游空间定位、加快落后地区旅游业发展等实现吉林省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域差异 空间优化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网络化下云南省区域旅游交通格局及客源市场演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雯 鞠爽 +1 位作者 刘青 李贵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41-2149,共9页
以云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为例,采用基于分层栅格数据的成本距离测算法计算旅途时间,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泰尔系数、日常可达性,探究无高铁、现状高铁、规划高铁下旅游交通格局及客源市场演变。结果表明:①高铁网络显著提升旅游可... 以云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为例,采用基于分层栅格数据的成本距离测算法计算旅途时间,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泰尔系数、日常可达性,探究无高铁、现状高铁、规划高铁下旅游交通格局及客源市场演变。结果表明:①高铁网络显著提升旅游可达性,圈层状可达性空间格局出现破碎化,形成滇中地区、大理–丽江、昭通旅游交通优势地区。②高铁加剧旅游景点可达性的不均衡,规划高铁时期有所缓和。可达性总体差异主要源于旅游发展区间与州市内,滇西北旅游发展区的州市间差距明显高于其他发展区。③旅游客源市场发生重构,5~8 h和8~12 h等时圈客源地是省域客源市场主体,对应70%以上中长途潜在游客。高铁网络引发的可达性优化强化知名旅游州市的吸引力,但对旅游品位弱势的州市挖掘中远程市场的作用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旅游景点可达性 区域旅游交通差异 旅游客源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