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纲 被引量:10
1
作者 把多勋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3期10-15,共6页
本文回顾与反思了我国近年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进程,并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定义、界定,廓清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体系、概念和范畴... 本文回顾与反思了我国近年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进程,并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定义、界定,廓清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体系、概念和范畴,探讨了进行研究的可能范式,认为这一研究对丰富和完善我国旅游经济和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推动我国旅游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旅游产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初探 被引量:36
2
作者 龚绍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3,共3页
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主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型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其实施步骤分为产业化战略、集群化战略和联盟式战略。实施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要把握三个原则:即侧重发展景区型集群、选择政府推动型集群化发... 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主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型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其实施步骤分为产业化战略、集群化战略和联盟式战略。实施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要把握三个原则:即侧重发展景区型集群、选择政府推动型集群化发展模式、强化集群战略的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产业集群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虹 胡善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3-73,共11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涵盖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市场规模及政策环境支持三大维度,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涵盖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市场规模及政策环境支持三大维度,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量化评估与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显著区域集聚现象,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地区发展水平显著领先,西北、边疆地区相对滞后,区域间差异显著。通过全局莫兰指数分析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由此,提出制定差异化区域政策、激励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建立跨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新质生产力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战略探析——以北京朝阳区为例
4
作者 马亮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商务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同观光休闲旅游一起,共同构成中国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意识到及未来市场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其他商务旅游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各地区特点和资源来发展商务旅... 商务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同观光休闲旅游一起,共同构成中国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意识到及未来市场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其他商务旅游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各地区特点和资源来发展商务旅游产业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北京朝阳区为例,根据商务旅游市场的特点,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发展商务旅游产业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旅游产业 区域发展战略 北京朝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开发的战略擘画与发展跃迁
5
作者 张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1,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引导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一轮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淘汰东部地区的落后产能,而是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内推动中西部地区对其进行接棒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引导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一轮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淘汰东部地区的落后产能,而是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内推动中西部地区对其进行接棒升级,从而成为承载更多就业、提升人民群众收入的产业载体。新时代新征程,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有利于产业跨区域有序转移的体制机制,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联通和物流体系畅通,加大对产业升级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持续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和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创造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使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得出、留得下、能长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有序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战略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文旅产业协调发展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8
6
作者 白洋 唐诚 +1 位作者 彭利 吴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65,共12页
基于2010-2020年中国18个产茶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产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中国茶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特征及区域差异程度.3个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均呈现波动上升... 基于2010-2020年中国18个产茶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产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中国茶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特征及区域差异程度.3个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产业综合展水平指数均值对比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茶产业,样本期内产业间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茶产业始终处于滞后类型.茶文旅产业协调度水平整体呈现提升状态,协调度等级主要处于勉强协调,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区域协调度均值排列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茶文旅产业协调度总体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华南茶区内差异最大、江南茶区内差异最小,华南—江北茶区间差异最大、江南—西南茶区间差异最小.基于产业实际和分析结果,从挖掘文化内涵、创新开发项目,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核心区域,加强政策引导、提升科技支撑等提出推动茶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协调发展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演进、空间特征及障碍因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梦柯 付群 石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7,共11页
该研究基于2014—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演进、空间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 该研究基于2014—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演进、空间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表现各异,但均呈波动增长态势,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逐步高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2)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增强,整体呈现以东南沿海省份为核心向西北地区逐级扩散的梯度空间动态演进格局;(3)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呈现高值聚集连线特征,但多数省份长期处于过渡区与低水平发展区且未发生跃迁现象,融合发展路径相对固化;(4)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呈现缩小趋势;(5)相较于产业基础与市场规模,产业贡献是影响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研究建议:提升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促进高质量融合发展;发挥融合优势地区引领作用,健全区域间利益补偿机制;多措并举补短板,提升产业贡献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空间相关性 区域异质性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国柱 石培基 郭小东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3期26-33,共8页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理念或方式,是对现有旅游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提出“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然后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理念或方式,是对现有旅游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提出“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然后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的方法,最后进行了甘肃省旅游发展规则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区域旅游竞争力 竞争优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脉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把多勋 彭睿娟 程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质量因子,是区域文化的精髓,旅游地的灵魂。文脉对于旅游主题的确定、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定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旅游地开发时序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准确把握区域文脉... 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质量因子,是区域文化的精髓,旅游地的灵魂。文脉对于旅游主题的确定、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定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旅游地开发时序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准确把握区域文脉,打造旅游地及其产品,并以文脉展示为核心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经营战略,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区域旅游产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诗图 陈晓亮 张文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88,共4页
文章对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时期湖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即旅游体制改革创新战略、旅游形象塑造创新战略、旅游资源开发创新... 文章对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时期湖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即旅游体制改革创新战略、旅游形象塑造创新战略、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战略、旅游产品打造创新战略、旅游市场营销创新战略、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战略、旅游区域联合创新战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旅游产业 发展战略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新模式——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少辉 陈波 李方 《热带地理》 2006年第4期359-364,共6页
针对当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存在的空泛性和操作性等问题做了分析,从“战略”的词义出发,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全新的诠释,并构建定位模型。以湖南省常德市为案例,通过对旅游背景、旅游资源特质以及旅游市场特征的阐述... 针对当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存在的空泛性和操作性等问题做了分析,从“战略”的词义出发,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全新的诠释,并构建定位模型。以湖南省常德市为案例,通过对旅游背景、旅游资源特质以及旅游市场特征的阐述,采用国际通用的SWOT进行分析,提出了常德旅游发展战略的概念以及需要回答的旅游地性质定位、旅游产业定位、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定位、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城市定位等战略定位,为丰富和完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提供一种新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发展战略 战略定位 常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张琰飞 朱海英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0期54-59,共6页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1999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长期耦合关系显著,但是短期耦合关系具...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1999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长期耦合关系显著,但是短期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支持作用明显,但是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明显;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作用不显著,而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明显;不同地区要根据其实际,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耦合发展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江 邹亚军 陈海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3-236,共4页
当前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文化产业资源存量和结构特征、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实现资源跨地区整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文化区域品牌的同时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优势产品和... 当前江苏省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文化产业资源存量和结构特征、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实现资源跨地区整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文化区域品牌的同时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优势产品和扶持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打造和培养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努力缩小我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扶持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使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同周边省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襄樊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哨凯 夏斌 宋晓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227-228,230,共3页
通过对襄樊市旅游资源的分析对比,针对其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因素,探讨了襄樊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旅游 发展 战略对策 襄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投资环境创新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宏兵 李俊杰 李彦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9,共5页
区域发展战略、投资环境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三者关系密切,揭示其内在联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投资环境创新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和举措,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选择,投资环境创新可以加快... 区域发展战略、投资环境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三者关系密切,揭示其内在联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投资环境创新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和举措,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选择,投资环境创新可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效应是投资环境创新和优化的表现形式。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导,实施投资环境创新,加大产业集群发展力度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投资环境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3,共5页
文章突破从速度、规模等单一指标去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表象,创新性地概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性、产业效益性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 文章突破从速度、规模等单一指标去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表象,创新性地概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性、产业效益性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个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省份综合质量领跑,但产业创新"掉队";中部省份创新能力突出,但市场拓展"缺位";西部省份市场表现积极,但产业反应"冷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质量 评价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仪华 王园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99,共5页
文章以福建省内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2016-2017年度区域经济数据和旅游全域化的指标数据,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域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属于中等水... 文章以福建省内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2016-2017年度区域经济数据和旅游全域化的指标数据,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域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越高,地方产业越具延展性、可持续性,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效越明显,两个系统的协调也越趋于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地方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下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艳荣 张长念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体育领域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研究表明,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在于:整体发展失衡,结构亟待优化;... 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体育领域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研究表明,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在于:整体发展失衡,结构亟待优化;市场发育不足,行业竞争加剧;资源环境恶化,低碳锁定障碍;顶层设计不足,合作机制缺失。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体育产业错位发展;培育消费市场,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完善合作机制,推动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一体化发展 发展路径 京津冀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途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扬 王颖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视角论证高职教育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互动机理,从发展目标、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及产业合作实践等方面明确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并根据当前发展现状从前瞻性规划、特色化发展、协同化共进等方面提...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视角论证高职教育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互动机理,从发展目标、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及产业合作实践等方面明确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并根据当前发展现状从前瞻性规划、特色化发展、协同化共进等方面提出高职教育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战略新兴产业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区域平衡的辽宁旅游发展战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郭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3-50,共8页
通过辽宁经济和旅游经济区域差距分析,总结了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的演化过程。从2001年到2010年辽宁区域旅游经济差距大于经济差距,但旅游经济差距与区域经济差距逐步贴近。首先,通过对区域经济差异(包含旅游经济)与扣除旅游收入的... 通过辽宁经济和旅游经济区域差距分析,总结了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的演化过程。从2001年到2010年辽宁区域旅游经济差距大于经济差距,但旅游经济差距与区域经济差距逐步贴近。首先,通过对区域经济差异(包含旅游经济)与扣除旅游收入的区域经济差距进行比较来研究旅游业在辽宁区域经济差距的平衡作用。其次,文中设计的“旅游经济平衡指数”从另一个角度评价旅游经济对辽宁区域经济差距的实际平衡效果。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经济从2001年-2010年对辽宁区域经济差距始终发挥了积极的平衡效果,但每年的效果各不相同。为了更大限度发挥旅游业在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分析基础上,结合辽宁经济与旅游格局,建议未来采用①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②落后地区政策倾斜战略;③挖掘资源潜力战略;④人才战略;⑤创新战略,重点扶持经济落后的辽西和辽北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区域 协调发展 旅游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