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萌 陈天 +6 位作者 徐玮铎 孙志文 薛凉 朱宪明 范智涵 单红仙 贾永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4,共13页
本文创新了基于海底实时监测数据驱动的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字孪生模型,建立了一套埕岛油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了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据库,实现了对海底监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更新及交互控制。该系统应用于埕岛海底地质灾害监测... 本文创新了基于海底实时监测数据驱动的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字孪生模型,建立了一套埕岛油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了海底工程地质环境数据库,实现了对海底监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可视化更新及交互控制。该系统应用于埕岛海底地质灾害监测,在持续运行的40天监测周期内,累计警报了2次强海底侵蚀灾害,提示了4次高浊度事件,真实反映了研究区海底侵蚀变化。本文首次尝试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到海底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中,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海洋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 海底工程地质环境 埕岛油田 UE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役导管架平台结构监测系统开发与数字孪生技术 被引量:17
2
作者 闫天红 王维刚 +1 位作者 赵海峰 周国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08-2513,共6页
目前我国海上有近1/3的导管架平台已超过或即将达到设计寿命,平台结构维护或修复延寿方面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传统的导管架水下结构损伤检测,测点少、难度大、费用高且无法预测平台结构的状态。开发了南海某导管架平台结... 目前我国海上有近1/3的导管架平台已超过或即将达到设计寿命,平台结构维护或修复延寿方面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传统的导管架水下结构损伤检测,测点少、难度大、费用高且无法预测平台结构的状态。开发了南海某导管架平台结构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海上风浪的环境监测和平台结构振动、应变的响应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提出了基于双重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现役导管架平台结构数字孪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修改平台结构安全评估及寿命预测模型,掌握海上导管架平台结构在整个服役周期内的结构行为,科学预测、预防性维护,以延长平台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平台 结构健康监测 有限元模型修正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革命旧址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卢世主 郭雨晴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7-55,64,共10页
目的助推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和科技赋能,加速推进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实现革命文物面向潜在风险的主动安全管理。方法结合现有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具... 目的助推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和科技赋能,加速推进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实现革命文物面向潜在风险的主动安全管理。方法结合现有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具有革命旧址物理模块、革命旧址虚拟模块、孪生数据模块和应用服务模块的监测预警融合机制与运行路径,实现革命旧址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监测预警。结果形成客观物理革命旧址本体与虚拟革命旧址数字孪生体,同生共存的监测预警新模式,实现革命旧址监测预警的智慧互动、智能管理,实现革命旧址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保护目标。结论为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为建立更加完善和系统的文物大数据云平台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革命旧址 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监测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室内行人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子轩 刘康 张远辉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6期9-14,共6页
对展馆内行人进行高效的位置监测,分析人群密集区域及感兴趣区域,提高监测系统的实时性与可视化程度,可以有效提升展馆管理效率、优化业务布局,以及避免踩踏事件等安全问题的发生。文中将数字孪生概念与行人监测过程相结合,设计一种基... 对展馆内行人进行高效的位置监测,分析人群密集区域及感兴趣区域,提高监测系统的实时性与可视化程度,可以有效提升展馆管理效率、优化业务布局,以及避免踩踏事件等安全问题的发生。文中将数字孪生概念与行人监测过程相结合,设计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室内行人监测系统。该系统架构分为业务应用层、数据通信层、数据管理层和设备支持层。数字孪生展馆可视化基于Three.js引擎构建孪生场景以及人机交互。使用Vue和Koa框架完成对综合管控系统数据通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展示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四大功能模块的实现。系统使用毫米波雷达作为行人监测传感器,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数据的人群密度预警数字孪生模型,并对三维场景实时目标显示方法进行优化。实际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系统运行帧数稳定、实时性好、可视化程度高、用户交互性良好,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有效地监控人群情况,掌握人群密集区域、感兴趣区域;并且该设计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行人监测系统 数字孪生 毫米波雷达 系统架构 可视化监测 人群密度预警 三维目标显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晨光 詹有松 +2 位作者 许新新 郑璐莹 沈蔚烈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082-1087,共6页
近年来,龙游县在传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数字植保领域初步实践和探索,把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植保领域中,数字赋能助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机器替代人工,快步迈入区域测... 近年来,龙游县在传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数字植保领域初步实践和探索,把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植保领域中,数字赋能助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机器替代人工,快步迈入区域测报、精准防治的数字、绿色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植保 农作物监测预警平台 区域化预报 龙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矿用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旭辉 鞠佳杉 +1 位作者 杨文娟 吕欣媛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3-650,664,共9页
针对恶劣工况环境下复杂矿用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困难等问题,结合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预测维护等多种综合建模与分析预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预测性维护系统。首先,介绍了复杂矿用设备数字孪生体的设计流程与构建原理,... 针对恶劣工况环境下复杂矿用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困难等问题,结合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预测维护等多种综合建模与分析预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预测性维护系统。首先,介绍了复杂矿用设备数字孪生体的设计流程与构建原理,并在搭建数字孪生体的过程中实现了预测性维护系统的功能;然后,研究了基于LabVIEW、MySQL和Unity3D的状态数据获取方法,利用Unity3D开发引擎搭建了三维可视化复杂矿用设备状态监测平台,并通过虚拟空间可视化展示设备当前状态;最后,分析了优化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在复杂矿用设备故障预警中的适用性,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复杂矿用设备关键零部件的预测性维护模型,并将预警结果通过MySQL数据库传输至Unity3D开发引擎,以驱动和部署预设维护流程,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下的关键零部件故障预警。根据采煤机液压系统的实际维修流程,制定了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MR)预测性维护策略,并以采煤机摇臂部液压柱塞泵为实验对象开展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预测性维护系统的故障预测准确率高于90%,且故障预警结果可驱动HoloLens眼镜实现虚拟指导的维修交互,验证了该系统预测性维护功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矿用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矿用设备 状态监测 故障预警 预测性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焓 戴永久 张树磊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区域地球系统模式是区域气候模式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本文阐述了发展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近年来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典型案例,指出其多圈层通量耦合、空间分辨率提高以及耦合数据同化的三个共性特征。建议... 区域地球系统模式是区域气候模式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本文阐述了发展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近年来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典型案例,指出其多圈层通量耦合、空间分辨率提高以及耦合数据同化的三个共性特征。建议以开源共创的方式整合各界研究力量,加快建设我国自主可控的区域地球系统模式;围绕新建立的模式开展跨学科研究,特别关注其中多圈层、多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围绕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建立区域数字孪生监测预警平台,用于关键区域的防灾减灾和关键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系统模式 多圈层耦合 区域数字孪生监测预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结构安全快速评估方法
8
作者 曹宇 甘霖 +2 位作者 王杰 王芳 白勇 《渔业现代化》 2025年第4期15-30,共16页
为保障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服役期间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结构安全实时评估方法。采用三级数字孪生架构实现了监测平台整体应力分布状态快速预报和实时可视化。对比了台风“贝碧嘉”期间监测平台监测点的轴力仿... 为保障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服役期间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结构安全实时评估方法。采用三级数字孪生架构实现了监测平台整体应力分布状态快速预报和实时可视化。对比了台风“贝碧嘉”期间监测平台监测点的轴力仿真数据与实海监测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多个工况的批量前置仿真计算,建立了覆盖监测平台服役期间常见海况下的结构应力场响应数据库;在多个环境参数同时变化的情况下,基于结构响应数据库通过改进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IDW)进行快速预报。结果显示:监测点上轴力、弯矩和空间位移的插值数据与仿真数据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7.62%、11.93%和5.77%,所有2462根结构杆的插值数据与仿真数据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24%、7.88%和5.39%。本研究提出的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结构安全快速评估方法,为平台服役期间整体应力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 数字孪生 结构应力场 快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刀具磨损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鲍先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11期61-65,共5页
刀具磨损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数控机床刀具磨损的在线监测与预警,该文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控机床刀具磨损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特征提取与降维,并选取三种模型评... 刀具磨损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数控机床刀具磨损的在线监测与预警,该文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控机床刀具磨损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特征提取与降维,并选取三种模型评价指标(MAPE、RMSE、MAE)对该模型监测及预测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刀具磨损监测和预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及时发现刀具磨损并提前预警,从而避免因刀具磨损而引发的加工质量下降和生产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刀具磨损 在线监测 预警技术 数字孪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数字化运维中的北斗创新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一颖 姜志威 +1 位作者 孙永辉 苏东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1-207,共7页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基于铁路安全可靠、高效运营的宗旨,对铁路高品质安全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传统运营维护模式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运维成本高、作业效率低、缺乏对突发性灾害的主动预警等问题。以京沪...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基于铁路安全可靠、高效运营的宗旨,对铁路高品质安全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传统运营维护模式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运维成本高、作业效率低、缺乏对突发性灾害的主动预警等问题。以京沪高铁为背景,围绕基础设施环境、轨旁高耸构筑物、运维作业人员3个要素,提出一套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在高铁数字化运维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基础设施形变监测、通信铁塔倾斜监测、上道作业人员安全监测的业务数据在BIM+GIS数字孪生平台上的融合承载,并提出国内首例全功能高铁北斗安全生产示范应用设计方案,实现了沉降10 mm以上、建筑间位移25 mm以上的自动监控预警。该方法能够为高铁数字化运维提供可视化的现场监测信息以及智能化的决策信息,保障运营安全,提升运维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数字化运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监测预警 铁路北斗应用服务平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