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与反思: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德侠 楚江亭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34,共5页
长期以来,制定、实施和评价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并没有规范化和科学化,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不仅关注"静态"的文本,且重视"动态"的制定及实施过程;重视区域教育管... 长期以来,制定、实施和评价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并没有规范化和科学化,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不仅关注"静态"的文本,且重视"动态"的制定及实施过程;重视区域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相关利益群体、社会公众、研究者的广泛参与以及有关理念渗透、方式及技术的运用,强调对区域教育的历史、现状的系统思考、管理模式的改善,注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结合、"内在发展"与"外在帮助"的协调。涉及的技术主要有:SWOT分析、区域资源图、发展线、发展展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 内涵 问题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庄西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3,共7页
区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教育改革推动者已掌握的相关信息是很重要的决策工具,通过对信息披露环节的控制,可以减少外部因素对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从理论上讲,教育改革推动者在信息披露环节上的基本策略有两点;一是把多个异质组织... 区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教育改革推动者已掌握的相关信息是很重要的决策工具,通过对信息披露环节的控制,可以减少外部因素对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从理论上讲,教育改革推动者在信息披露环节上的基本策略有两点;一是把多个异质组织参与的决策博弈变为少数单一组织参与的决策博弈;二是确定信息发布的先后顺序和选择信息披露的时机。而我们认为区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者的一系列信息披露策略,内生于整个国家教育体制、乃至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它是改革推动者与所在组织成员、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群体等教育发展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行为使得区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时间与程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构成了我国渐进式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共识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区域教育发展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永芳 杨亚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38,共4页
山西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区域教育的发展,同样,区域教育发展对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山西省区域教育是服务型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注重内涵发... 山西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区域教育的发展,同样,区域教育发展对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山西省区域教育是服务型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注重内涵发展的区域教育,其发展途径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就微观层面而言,应建立优质的学前教育,全面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拓展高中阶段的教育范围和规模,加快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完善特色职业教育,建立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就宏观层面而言,地方政府要给予政策性支持,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力度,关注区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区域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加强区域内外的教育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区域教育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发展中院区共建模式解析——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研究
4
作者 王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9,共4页
基于全国性、全局性的教育改革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杭州下城区、成都青羊区、大连金州新区、深圳南山区、宁波鄞州区、重庆九龙坡区开展了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科研引领—专家常驻—过程指导—绿色通道... 基于全国性、全局性的教育改革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杭州下城区、成都青羊区、大连金州新区、深圳南山区、宁波鄞州区、重庆九龙坡区开展了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科研引领—专家常驻—过程指导—绿色通道—决策参与—院校加盟—联合调研—信息共享"的院区共建模式。其中,科研引领是院区共建的工作方针,专家常驻是院区共建的组织保证,过程指导是院区共建的基本途径,绿色通道是院区共建的职能结构,决策参与是院区共建的深度结合,院校加盟保证了院区共建的互助共赢,联合调研是院区共建的问题焦点,信息共享是院区共建的辐射效应。院区共建模式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普适的典型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发展 院区共建模式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发展在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
作者 杨吉兴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7期26-28,共3页
区域教育发展在湘鄂渝黔桂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区域教育发展不仅是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而且它在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 区域教育发展在湘鄂渝黔桂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区域教育发展不仅是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而且它在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区域教育发展既是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又是五省际边境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省际边境区域 区域教育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外源到内生: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实现路径
6
作者 陈良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3-69,共7页
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受路径创新难、主体聚合效应不强、政策效力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外源性资源汇聚的单一路径依赖。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受路径创新难、主体聚合效应不强、政策效力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外源性资源汇聚的单一路径依赖。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单元,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创设内生机制来实现,内生机制能够与外源式路径在制度创新、机制衔接、载体共享、过程同步和引领推动等维度形成互嵌,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互融共生模式,互融共生模式的构建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目标的生成与优化、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同、机制创新、适配度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协同等维度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路径依赖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等教育如何走向高质量协同发展--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卢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1,共12页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强国和区域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但进展较为缓慢,其原因是体制性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多重制度逻辑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央政府行为具有促进区域联通合作与激励地方竞争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强国和区域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但进展较为缓慢,其原因是体制性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多重制度逻辑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央政府行为具有促进区域联通合作与激励地方竞争发展的双重取向,地方政府以本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合作与竞争之间权衡游走,公办高校受限于集权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以致参与区域合作动力不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须以应对地方政府竞争和推动政校关系改革为抓手,分别在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治理制度创新。将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优化中央对地方政府区域高等教育合作行为的协调机制、扩大公办高校办学自主权以拓展其区域合作空间、支持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区域现代化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判别准绳及分析框架构建研究——基于资源的视角 被引量:4
8
作者 段从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37,共7页
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厘定基础上,就资源基础理论维度、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维度,以及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维度,分别提出不同理论观照下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判别准绳,进而从内部协调、外部协调相统合的层面,明确构建以'高等... 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厘定基础上,就资源基础理论维度、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维度,以及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维度,分别提出不同理论观照下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判别准绳,进而从内部协调、外部协调相统合的层面,明确构建以'高等教育资源水平为观测点,集两个判别维度、四个识别内容和四个测度点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分析架构,一定程度上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判别准绳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基于资源的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段从宇 李松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103,共7页
在资源总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协调,形成了"极度失调区、严重失调区、中度失调区、轻度失调区、中级协调区、初级协调区"多元并举的格局。针对不同的协调发展区,分别采用"培... 在资源总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协调,形成了"极度失调区、严重失调区、中度失调区、轻度失调区、中级协调区、初级协调区"多元并举的格局。针对不同的协调发展区,分别采用"培育增长极、梯度推进、网格开发"的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模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资源配置的具体制度设计上,鉴于增长极区域较强的高等教育资源要素汇集能力,理应充分发挥增长极地区的资源获取优势,实施向增长极重点倾斜的系列政策;鉴于非增长极区域相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获取能力,理应系统考虑非增长极地区资源配置的回流效应,实施向非增长极区域辐射的系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 路径选择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镶嵌之理——庄西真著《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评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3-96,共4页
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既是人们识别职业教育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也是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必须充分加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庄西真博士所著《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很好地填补了区域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理论空白。该... 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既是人们识别职业教育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也是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必须充分加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庄西真博士所著《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很好地填补了区域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理论空白。该书有较强的研究方法自觉、新颖的分析框架建构及生发性的理论多元分析,为人们寻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镶嵌之理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模式创新 社会镶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增值评价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朱丽华 王凯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34,共4页
以某区域21所小学的样本为例,探讨区域增值评价的实施策略。借助多层线性模型,将前测成绩和两次后测成绩进行平均分、增值分等多重对比,进而测量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幅度,考查并评价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净效应,其评价结果更能... 以某区域21所小学的样本为例,探讨区域增值评价的实施策略。借助多层线性模型,将前测成绩和两次后测成绩进行平均分、增值分等多重对比,进而测量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幅度,考查并评价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净效应,其评价结果更能体现教师教学努力的程度和学校教学效能的水平。探讨增值评价运用给区域教育发展带来的“增值效应”,并为进一步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学校及师生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增值评价 发展性评价 增值效应 区域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管理:推进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
12
作者 陈宇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2,共3页
针对基层教育推进中的非专业化问题,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通过建设专业化管理队伍、坚持专业化思维、实施专业化推进等三项举措,努力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中的过度行政化问题,为区域科学推进教育高品质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区域教育发展 专业化管理 专业化思维 专业化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彭世华新著《发展区域教育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天山 郑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9X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区域教育 科学发展 彭世华 发展区域教育学》 中国 教育公平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学”视野中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155,共5页
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视阈看,一方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生成、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另一方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他所处世界的整体性和共同性是构成人的本质... 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视阈看,一方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生成、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另一方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他所处世界的整体性和共同性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关键。因此,区域化教师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要回归教师个体的教学教育实践,其次要注重对教师所在区域教育环境整体的营建,使区域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沃土,从而走向"主体间"关系的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 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 感性实践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学教师流动失衡现象及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凤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1-24,共4页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基石。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折射的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存在的教师趋利性流动、单向性流动以及盲从性流动等问题较为明显,不仅导致了...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基石。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折射的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存在的教师趋利性流动、单向性流动以及盲从性流动等问题较为明显,不仅导致了区域学科结构的失调,还加剧了师资力量的区域配置失衡等问题,影响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立足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中学教师良性流动的途径是:强化资源配置,从单兵突进转向多线并进;深化制度改革,从单向流动走向定期轮换;做好顶层设计,从无序流动走向科学规划;适应时代需求,从刚性流动转向柔性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流动失衡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资源配置 制度改革 顶层设计 时代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
16
《远程教育杂志》 2004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互动发展论》 张振助 新书介绍 区域发展政策 高等学校 价值取向 教育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远景与近为 被引量:24
17
作者 董云川 常楠静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31,共9页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愿景美好,在理论上是必然,在趋势上是热点,但在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却步履维艰。面向未来,要实现资源互补、内外贯通、整合联动、有机发展的高等教育生态格局,必须借助强大的政府力量,跨越行政壁垒,突破不均衡的发展现实...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愿景美好,在理论上是必然,在趋势上是热点,但在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却步履维艰。面向未来,要实现资源互补、内外贯通、整合联动、有机发展的高等教育生态格局,必须借助强大的政府力量,跨越行政壁垒,突破不均衡的发展现实,同时,基于“离而不疏的地域相邻性”“和而不同的文化相容性”“人无我有的资源互补性”和“独立自主的高校能动性”等先决条件,切实策动高校个体间循序渐进的“联动行为”,以点带面,继而促进多维度联动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相应的制度保障环境。如此,方能有效弥合远景与近为之间的差距,真正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一体化 区域教育发展 资源互补 教育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十四五”规划引领区域教育迈入新征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生龙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2,共4页
规划是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区域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变革起到把方向、明定位、预判和引导作用,对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起着推动和引领作用,是实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定区域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找准着力点,... 规划是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区域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变革起到把方向、明定位、预判和引导作用,对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起着推动和引领作用,是实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定区域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找准着力点,即科学分析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准确把握规划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区情分析、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 区域教育创新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的综合模式分析
19
作者 李孔珍 李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22-26,共5页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由一系列跨区域的教育政策组成,其执行模式是一种综合模式,综合了多种教育政策执行的特征。从政府行政组织层面分析,有整体推进模式和阶段转换模式的特征;从政府与学校、企业等组织间的关系层面分析,有自主模式...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由一系列跨区域的教育政策组成,其执行模式是一种综合模式,综合了多种教育政策执行的特征。从政府行政组织层面分析,有整体推进模式和阶段转换模式的特征;从政府与学校、企业等组织间的关系层面分析,有自主模式和竞争模式的特征;从单个的京津冀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层面分析,有集体协作模式和个体绩效模式的特征。在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的综合模式中,多重关系并存,协商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主要沟通方式,调整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政策执行综合模式 协商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改革区域推进的时代旨趣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连照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10-11,共2页
区域推进作为国家政策导向和区域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教育改革区域推进研究的时代旨趣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外结构之间的"第三空间"值得关... 区域推进作为国家政策导向和区域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教育改革区域推进研究的时代旨趣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外结构之间的"第三空间"值得关注;二是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属性对于勘定区域边界的现实意义值得思考;三是中国教育改革区域推进的特征需要得到论证。当前教育改革区域推进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合理化依据;二是以区域教育问题治理为存在根基;三是以区域教育体制创新为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改革区域推进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教育问题治理 区域教育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