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环流型与暴雨落区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彭莉莉 谢傲 +3 位作者 罗伯良 张超 戴泽军 李易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0-593,共14页
利用1961~2016年湖南省内88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区域持续性暴雨定义,统计分析了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特征及其与首日暴雨落区配置关系.结果表... 利用1961~2016年湖南省内88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区域持续性暴雨定义,统计分析了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特征及其与首日暴雨落区配置关系.结果表明:(1)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有两槽一脊、两槽两脊、两脊一槽、纬向波动、台风低压和多涡旋型6类;(2)区域持续性暴雨主要发生在6、7月,其次是5、8月,4月和9月发生概率较小,各类环流型区域持续性暴雨日发生累计频次空间分布特征各异;(3)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类内500hPa中高纬具有相似共性,均有利于持续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至湖南,但因低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形态配置不同,低层850hPa西南季风北伸范围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持续性暴雨过程首日暴雨落区南北、东西空间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性暴雨 环流型 暴雨落区 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观测数据逐半小时同化对一次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明静 吴炜 +3 位作者 刘诗军 夏凡 温晓培 朱文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5-931,共17页
利用基于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的逐半小时快速更新预报系统,对2020年8月13—14日鲁南一次区域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进行逐小时同化和逐半小时同化敏感性试验,以探讨高频资料同化应用问题,其中,逐半小时同化敏... 利用基于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的逐半小时快速更新预报系统,对2020年8月13—14日鲁南一次区域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进行逐小时同化和逐半小时同化敏感性试验,以探讨高频资料同化应用问题,其中,逐半小时同化敏感性试验方案包括在半点同时同化地面自动气象站(AWS)观测资料和飞机报(AMDAR)资料及分别“拒绝”其中一种同化资料共三种方案。结果发现:半点同时同化AWS资料和AMDAR资料的试验对此次持续性暴雨24 h累计降水和短时强降水预报较逐时同化试验有显著改进作用,说明提高同化频次以提高高频资料的利用率对数值预报有正效果;在半点增加高频资料同化过程中,同时同化AWS资料和AMDAR资料的试验,均比“拒绝”其中一种同化资料的试验准确;“拒绝”同化AMDAR资料的试验比“拒绝”同化AWS资料的试验预报效果差,说明半小时同化试验中AMDAR资料同化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快速更新循环同化对初始场的改善是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不同同化资料和频次的试验对分析场的影响各有不同,同时同化AWS资料和AMDAR资料的半小时同化试验初始场与实况最接近;不同同化方案地面要素场高温高湿区相对辐合线的位置不同和高空冷暖空气强弱及配置不同,造成飑线系统的运动方向不同,是导致各试验区域持续性降水落区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飑线系统位置的差异导致其与西南暖湿气流中的新生系统结合程度不同,造成了未来降水强弱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半小时快速更新同化 自动气象站(AWS)资料 飞机报(AMDAR)资料 区域持续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6月区域持续性暴雨概率预报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易芝 罗伯良 +2 位作者 彭莉莉 张超 彭晶晶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4-1395,共12页
利用1979—2016年6月EAR5再分析资料,选取湿热力平流参数、热力螺旋度、散度通量、水汽散度通量和热力波作用密度5个综合因子,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基于TS评分最优为检验标准筛选确立最优因子和权重组合,构建了湖南区域持续性暴雨概率预... 利用1979—2016年6月EAR5再分析资料,选取湿热力平流参数、热力螺旋度、散度通量、水汽散度通量和热力波作用密度5个综合因子,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基于TS评分最优为检验标准筛选确立最优因子和权重组合,构建了湖南区域持续性暴雨概率预报模型,并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与业务试用。结果表明:2017—2019年独立样本回代检验,平均TS评分达到29.9%,相比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细网格(平均TS评分为22.4%)为正技巧。在2021年、2022年汛期两次区域持续性暴雨个例的预报试验中,提前24 h的暴雨预报优于ECMWF、CMA-GFS等大尺度模式和CMA-SH、CMA-GD等区域中尺度模式,对湖南区域持续性暴雨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估计 概率预报 区域持续性暴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虹 周朝荣 张海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1,121,共5页
以中国南方5省持续性暴雨为例,通过改进的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定义,基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找出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并分析其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通常持续3~5 d,主要集中... 以中国南方5省持续性暴雨为例,通过改进的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定义,基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找出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并分析其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通常持续3~5 d,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广西及贵州省南部,并且其影响范围呈显著增加趋势;同期西北太平洋海温与南方地区暴雨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构建西北太平洋海温指数,并将同期大气环流与海温指数进行回归,发现当西北太平洋海温偏高时,西太副高偏弱,同时,贝加尔湖北部500 hPa位势高度正异常,其环流维持850 hPa异常北风输送至南方地区,使得南方地区水汽辐合、大气上升运动增加,易导致暴雨发生,海温异常高低年份的大气环流合成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环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区域持续性暴雨 影响因子 西北太平洋海温 环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