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市以土地资源及利用为核心的区域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生路 彭补拙 +1 位作者 徐彬彬 石晓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5-403,共9页
本文以土地资源及利用为核心,以区域PRESD系统为对象,并以该系统要素及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和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为内容,对桂林市区域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来该市区域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研究方法上,可以土地... 本文以土地资源及利用为核心,以区域PRESD系统为对象,并以该系统要素及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和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为内容,对桂林市区域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来该市区域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研究方法上,可以土地资源及利用为核心和突破口开展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从而促进持续发展尽快进人实践,并丰富其研究理论和手段。文章最后提出了保证桂林市区域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并对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PRESD系统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与区域持续发展
2
作者 胡兆量 王恩涌 韩茂莉 《地理教学》 1998年第5期1-3,共3页
《辞海》对人才的注释是“有才能的人”。人才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各行各业都有一批能手,都有人才。知识是人才的主要标志。本文仅从知识界的代表教授和院士(原称学部委员)入手,旁及其它。
关键词 人才 区域持续发展 地理分布 自然背景 历史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流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议题仍复杂而多面。在此背景下,探讨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并分析二者如何深入耦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持续发展 人才资源流动 知识传播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及东盟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数据集专题》卷首语
4
作者 邱玉宝 贾国强 +2 位作者 杜小平 孙希延 张丽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1-2,共2页
我国南方及东盟国家在区域上陆海相连,山水相依、海岸线绵长,区域气候、生态及环境相似,社会发展呈现出人口众多、文化多元等特色,是人口密集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区域,在此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估和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典型意... 我国南方及东盟国家在区域上陆海相连,山水相依、海岸线绵长,区域气候、生态及环境相似,社会发展呈现出人口众多、文化多元等特色,是人口密集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区域,在此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估和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典型意义。如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管理、海洋海岸带利用、城市发展、自然灾害适应、工农业发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业发展 区域持续发展 卷首语 东盟国家 水资源管理 持续发展评估 文化多元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52
5
作者 张志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4年第3期9-25,共17页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区域PRED系统的概念、特征、演化机制进行了剖析,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手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探与决策制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区域PRED系统的概念、特征、演化机制进行了剖析,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手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探与决策制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可操作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上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区域 区域PRED系统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殿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文在剖析了区域发展、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的层次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可持续发展要求等问题。按照主导因子的原则,将区域划分成自然(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和文化区... 本文在剖析了区域发展、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的层次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可持续发展要求等问题。按照主导因子的原则,将区域划分成自然(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和文化区域等,讨论了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区域层次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足迹分析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缺陷 被引量:88
7
作者 彭建 吴健生 +1 位作者 蒋依依 叶敏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716-2722,共7页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生态足迹从生物生产的角度可以定量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生态持续性程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物物理量衡量方法。尽管生态足迹分析具有指标指示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生态足迹从生物生产的角度可以定量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生态持续性程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物物理量衡量方法。尽管生态足迹分析具有指标指示意义明确、评估结果全球可比与模型方法简便、资料易获取、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但在理论方法上仍存在不足之处。综合国内外区域生态足迹分析的最新进展,生态足迹分析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理论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6点:①弱可持续性评价,难以完整反映系统的可持续性状态;②静态模型,缺乏预测功能;③长时间序列生态足迹研究的合理性有待商榷;④全球平均生产力的相对性,导致评估结果的非绝对性;⑤过于强调土地的数量,而忽略土地的质量;⑥假定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的空间互斥性,忽视兼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分析 区域持续发展 生态评估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金萍 秦耀辰 张二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702-6711,共10页
基于CNKI中出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以来的核心期刊文献视角,对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继而从社会-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系统学方法、新兴方法4个方面透视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的变动过程及趋势。分析表明... 基于CNKI中出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以来的核心期刊文献视角,对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继而从社会-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系统学方法、新兴方法4个方面透视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的变动过程及趋势。分析表明,伴随文献的逐年递增,定量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不断拓展;方法体系由单调走向丰富,但模型的作用有被夸大的趋势;研究内容以水平评价为主,其余评价内容较少涉及;多尺度及动态的时间序列研究全面铺开,但时空结合研究有待深入。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及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定量研究模型 系统学方法 生态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与层次分析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9
9
作者 董燕红 钟定胜 卢小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9-365,共7页
主成分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为样本,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两种方法所得评价结果差别很大;然后去掉两个城市,仅以11个城市为样本,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 主成分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为样本,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两种方法所得评价结果差别很大;然后去掉两个城市,仅以11个城市为样本,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两种方法的结果仍存在巨大差别,且同一种方法前后两次评价结果的变化有显著区别:层次分析法两次评价结果所得各城市的排名次序基本相同,仅南通和常州互换了顺序,但得分几乎相同;而主成分分析法两次评价结果差别显著。上述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是失效的,主成分分析法不适于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区域持续发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能值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8
10
作者 彭建 刘松 吕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5期47-51,共5页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能值分析以能量为单位定量评估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生态流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能值分析定量评价了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贡...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能值分析以能量为单位定量评估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生态流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能值分析定量评价了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但在理论方法上仍存在不足之处。综合国内外区域能值分析的最新进展,能值转换率的确定、能值分析与空间格局分析的整合、能值成本价值论与市场(使用)价值论的整合、可持续性阈值等问题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生态评估 区域持续发展 研究进展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群(圈)资源环境一体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5
11
作者 王树功 周永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7,共6页
21世纪 ,全球竞争的基本单位将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圈 )。基于对大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其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环境问题 ,阐述了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 ,初步给出了城市群... 21世纪 ,全球竞争的基本单位将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圈 )。基于对大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其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环境问题 ,阐述了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 ,初步给出了城市群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 ,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资源环境一体化的框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一体化 城市群 区域持续发展 珠江三角洲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目标实现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民强 张世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含义与特征,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复杂系统分析 区域持续发展 目标实现过程 区域持续发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述评 被引量:27
13
作者 匡耀求 乔玉楼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评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的现状 ,将现行评价模型归纳为概念模型与线性组合模型两大类 ,分析了两大类模型的特点并对已有的一些模型进行了评介 ,指出了目前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方法论上存在的两大误区 ,即过分强调模型... 评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的现状 ,将现行评价模型归纳为概念模型与线性组合模型两大类 ,分析了两大类模型的特点并对已有的一些模型进行了评介 ,指出了目前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方法论上存在的两大误区 ,即过分强调模型的普适性和精细性。认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和理论模型的建立应该重视时效性和实用性 ,并考虑到人类认识的阶段性 ,分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区域持续发展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序计算模型研究——以三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建华 卢艳 +1 位作者 岳文泽 熊云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9,共6页
以三西地区为背景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序问题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三级层次结构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其中 ,一级模型 ,着眼于每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在二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 以三西地区为背景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序问题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三级层次结构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其中 ,一级模型 ,着眼于每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在二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二级模型 ,根据一级模型的排序计算结果 ,着眼于每一个二级评价指标集合 ,在一级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三级模型 ,根据二级模型的排序计算结果 ,着眼于每一个一级评价指标集合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运用该模型 ,对三西地区各县 (市、区 )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序计算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综合排序 模型 Fuzzy数学方法 三西地区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在山东五莲的应用 被引量:45
15
作者 闵庆文 李文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在分析、评价当前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要求出发 ,尝试利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理论 ,构造了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数——可持续发展度 ,并给出了其... 在分析、评价当前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要求出发 ,尝试利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理论 ,构造了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数——可持续发展度 ,并给出了其具体计算式。最后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例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评价 发展 发展 协调度 持续发展 山东五莲县 复合生态系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任东明 曹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建立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标对全国 31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与环境保障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阐述了在高速增长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指标体系 区域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郁 张树深 +2 位作者 张芸 郑洪波 吕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301-303,共3页
为了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构建了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71个指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值,采用回归分析法确立可持续发展协调模型,利用正、负加... 为了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构建了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71个指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值,采用回归分析法确立可持续发展协调模型,利用正、负加权海明距离公式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进行计算。用上述方法对大连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匡耀求 黄宁生 +1 位作者 胡振宇 乔玉楼 《热带地理》 2003年第1期7-12,共6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的系统是指区域人类生态复合系统,可以分解为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协调性应该是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而不宜理解为经济发展指标与环境指标的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除了要考虑自然条件外,还... 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的系统是指区域人类生态复合系统,可以分解为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协调性应该是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而不宜理解为经济发展指标与环境指标的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除了要考虑自然条件外,还要考虑该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注意地方特色;驱动人类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包括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只有当两这个方面形成合力的时候,区域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必须把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作为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区域人类生态复合系统 自然 经济 社会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中玲 徐刚 +2 位作者 孔圆圆 刘成 杨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830-3831,3833,共3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的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结合人地系统理论,分析人地系统的特点、结构...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的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结合人地系统理论,分析人地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涵,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区域持续发展 内涵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态势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玉 刘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3-11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过程—潜能为主线,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据此对世纪之交我国的... 本文提出了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过程—潜能为主线,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据此对世纪之交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与对策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宏观调控 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