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下医疗机构“冲点”行为分析——以DIP支付方式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坤河 刘宵 +6 位作者 黄雨萌 黄梅香 钟正东 李浩 熊英贝 周津 项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6,共7页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作为一种预算控制方式,可与不同的支付单元付费方式结合,探究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下医疗机构“冲点”行为,有助于改善医保支付方式运行模式。本研究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下医疗机构“冲点”行为情况进行梳理,运用博弈...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作为一种预算控制方式,可与不同的支付单元付费方式结合,探究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下医疗机构“冲点”行为,有助于改善医保支付方式运行模式。本研究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下医疗机构“冲点”行为情况进行梳理,运用博弈论揭示DIP支付方式下医疗机构的“冲点”行为选择。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均证明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会带来医疗机构“冲点”行为风险。通过博弈模型可知,DIP支付方式中医疗机构的严格优势策略包含不合理医疗的各类“冲点”行为。不合理“冲点”行为的惩罚金额、医保经办机构的监管成本、不合理“冲点”行为的额外收入金额大小对医疗机构不合理“冲点”行为和医保经办机构监管到位程度产生影响。医保部门需要从优化支付、监管机制等实施模式着手,减少不合理“冲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 “冲点”行为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 医保支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影响的经济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滕佳利 李星 +2 位作者 李心言 林兴 韩优莉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3,共5页
目的:分析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支付方式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为医院医保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经济学实验,将招募的48名医学生随机分到4人一组的实验小组中,测试其在DIP付费下为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 目的:分析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支付方式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为医院医保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经济学实验,将招募的48名医学生随机分到4人一组的实验小组中,测试其在DIP付费下为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选择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实验小组中的受试者通过医疗服务点数来竞争固定的总支付额,每组分别进行10轮实验。将本实验中DIP付费结果与按项目付费(FFS)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两种支付方式进行比较。结果:DIP付费下,随着实验轮次的增加,受试者平均医疗服务点数呈上升趋势,点数价值及净收益呈下降趋势。DIP付费下医生对轻症和中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过度,但相比FFS过度服务的情况有所缓解;对于重症患者,无论是服务量还是患者健康效益方面,DIP付费都优于DRG付费。结论:DIP付费可能存在促进医保和医疗协同发展的优势,也可能存在过度服务及资源浪费的问题;DIP付费下医疗机构应从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医疗服务管理以及受益和满意度等方面加强医保质量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 医疗服务行为 经济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医保基金结算流程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强 张晓丹 姚岚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区域总额预算内的按病种分值付费下医保基金如何结算成为DIP落地的重难点。本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和政策文献分析建立了DIP医保基金结算的逻辑框架和实施流程。结果显示,以“基金预拨付”“月度预结算”和“年度清算”为核心的结算框架融... 区域总额预算内的按病种分值付费下医保基金如何结算成为DIP落地的重难点。本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和政策文献分析建立了DIP医保基金结算的逻辑框架和实施流程。结果显示,以“基金预拨付”“月度预结算”和“年度清算”为核心的结算框架融合了预付制和后付制思想;“月度预结算”作为结算的关键环节,对于分解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年终压力、引导合理医疗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年度清算”作为结算的核心环节决定了医疗机构年度医保基金支付金额,其需要依托并整合区域总额预算、病种分值库及校正、医疗机构监管考核等关键技术;通过出台结算及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结算流程、测算方法及关键参数,为DIP改革的落地实施和见效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总额预算 DIP 结算流程 医保支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