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距离Ⅱ段保护简化整定方法及区域式后备保护方案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梦骁 王慧芳 何奔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1-156 163,163,共7页
分析了传统距离Ⅱ段保护的整定难点,提出了仅按照灵敏性要求计算定值的简化整定方法。该方法不要求与相邻设备配合整定,因此降低了整定计算的复杂性,并保证了距离Ⅱ段的速动性。针对上述整定方法可能存在的失去选择性问题,提出了区域式... 分析了传统距离Ⅱ段保护的整定难点,提出了仅按照灵敏性要求计算定值的简化整定方法。该方法不要求与相邻设备配合整定,因此降低了整定计算的复杂性,并保证了距离Ⅱ段的速动性。针对上述整定方法可能存在的失去选择性问题,提出了区域式后备保护方案,利用本站及相邻变电站传统距离保护的启动信息,构成逻辑判据,保证简化整定下的距离Ⅱ段保护的选择性。该方案不仅能正确识别故障位置,加速后备保护动作,并且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能够应对通信故障、元件信息失效等继电保护系统的N-1问题,并由于判据仅利用有限广域的开关量信息,因此没有数据同步的问题。算例分析表明,传统距离Ⅱ段保护的简化整定方法结合区域式后备保护方案,能使原本具有矛盾、制约关系的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实现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式保护 距离Ⅱ段保护 整定计算 后备保护 开关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分区方案 被引量:21
2
作者 姜宪国 王增平 +1 位作者 李琛 唐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4-241,共8页
提出了一种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分区方案。首先制定了保护分区原则,分别对主站保护范围、边界元件处理方式、主站失效对策等关键原则进行论述。要求分区后保护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兼顾信息需求和通信延时,确保信息的完备性和保护的快速性;... 提出了一种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分区方案。首先制定了保护分区原则,分别对主站保护范围、边界元件处理方式、主站失效对策等关键原则进行论述。要求分区后保护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兼顾信息需求和通信延时,确保信息的完备性和保护的快速性;每个元件可由至少一个主站独立保护,简化主站间的配合策略;任一主站决策单元失效时仍能准确判断元件故障,加强保护系统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分区实现方法,定义狭义邻接矩阵完成主站选定和主站保护范围划分两项功能。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分区方案下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的动作逻辑,保证各种情况下故障可靠切除。最后通过实际系统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治后备保护 分区方案 边界元件 狭义邻接矩阵 动作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式电网区域保护系统的原理和实现 被引量:35
3
作者 吴科成 林湘宁 +1 位作者 鲁文军 刘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8,共7页
目前在高压电网中广泛使用的主保护是基于高频通道的纵联保护,而后备保护的信息则来源于单端信息的测量。文中分析了纵联保护和传统后备保护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变电站铺设光纤的现实条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光纤环网通信,实现电气信息... 目前在高压电网中广泛使用的主保护是基于高频通道的纵联保护,而后备保护的信息则来源于单端信息的测量。文中分析了纵联保护和传统后备保护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变电站铺设光纤的现实条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光纤环网通信,实现电气信息共享来进行故障定位的分层式区域保护系统。该系统可与传统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电网的第一道防线。详细介绍了区域保护系统的层次结构以及工作过程,阐述了用于故障定位的零、负序方向元件的原理,以及基于序分量和阻抗的综合选相元件的原理。EMTP仿真了各种故障,特别是区内外复杂故障情况下系统的动作行为,仿真结果证明了此系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分层区域保护系统 综合决策机制 零负序方向元件 综合选相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