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思 李淑杰 +2 位作者 闫缨 杨继红 卢晓玲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以吉林省7个地级市和1个副省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评价对参评城市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基... 以吉林省7个地级市和1个副省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评价对参评城市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参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地级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土地利用趋势多数为粗放趋势型,在空间上呈现从中部向东部和西部递减的趋势.根据评价结果,应发挥土地市场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供后监管,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空间差异分析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对比研究——以吉林省扶余市、敦化市、九台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邢丽娟 李淑杰 +2 位作者 刘亚男 郭鑫 李高行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32-35,40,共5页
以吉林省西部的扶余市、中部的九台区、东部的敦化市为例,结合3个市(区)人口、经济、土地3方面指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各市(区)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3个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处于中等... 以吉林省西部的扶余市、中部的九台区、东部的敦化市为例,结合3个市(区)人口、经济、土地3方面指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各市(区)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3个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敦化市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73.47;其次是九台区,为71.25;最次是扶余市,为68.01,评价结果差别不大,大致反映了吉林省东、中、西部一带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并针对土地利用状况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 扶余市 敦化市 九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易浪 任志远 崔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6期162-167,共6页
以湖南省13个参评地级市为样本,参照《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来综合分析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结合数轴法和聚类分析... 以湖南省13个参评地级市为样本,参照《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来综合分析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结合数轴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并分析各参评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和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南省东北高西南低,且北部地区整体优于南部地区;评价单元的地理区位、经济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导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各参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制约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应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来实现各区域人口、经济和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综合评价 空间差异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以广西河池市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莫厚杰 周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938-9941,共4页
以广西河池市11个县域作为评价单元,从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水平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权重,利用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然后根据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将河池市11个县域分为3... 以广西河池市11个县域作为评价单元,从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水平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权重,利用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然后根据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将河池市11个县域分为3大土地集约利用型,即集约利用型、适度利用型和粗放利用型,最后针对河池市各县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水平 熵值法 河池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婷 刘震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0期83-87,共5页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长沙市2014-2017年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现状值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状况和区域差异,提出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建议。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理想值确定方法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雅芹 闫弘文 潘凤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216-218,222,共4页
以山东省为例,运用四分位法、目标值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发展趋势法等方法分别测算了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13个单项指标的理想值,并运用箱形图剔除离群值的方法确定较优的理想值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四分位法确定理想值... 以山东省为例,运用四分位法、目标值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发展趋势法等方法分别测算了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13个单项指标的理想值,并运用箱形图剔除离群值的方法确定较优的理想值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四分位法确定理想值为基础,并结合区域实际和发展趋势对其适当调整的方法较为合理;该方法避免了完全依赖专家打分法的主观性,为进行区域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值 区域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石狮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明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74-76,88,共4页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权重和理想值、与类比城市对比研究,对石狮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进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石狮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近3年全市区域建设用地...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权重和理想值、与类比城市对比研究,对石狮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进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石狮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近3年全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下降趋势。未来应从加强城市存量土地供应、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提高建设用地利用和产出强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动态变化 福建省石狮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原轲 陈小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6期168-170,共3页
通过分析驻马店市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匹配程度,初步分析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指数、分指数、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 通过分析驻马店市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匹配程度,初步分析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指数、分指数、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整体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驻马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翟腾腾 郭杰 欧名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5,共7页
通过构建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建设用地总量测度模型,测算江苏省62个县(市、区)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合理规模,据此划分建设用地管制区域,并探索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优化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373.9... 通过构建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建设用地总量测度模型,测算江苏省62个县(市、区)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合理规模,据此划分建设用地管制区域,并探索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优化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373.93万元/hm2,资源禀赋较好、经济高度发达,其所能承载的建设用地规模也较高,是江苏省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扩张的优先区域;适度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168.89万元/hm2,建设用地仍有一定拓展空间,可以允许其适度扩张;合理缩减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115.20万元/hm2,建设用地规模已超出其资源承载力,满足其建设用地需求应立足存量挖潜;快速缩减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仅为74.37万元/hm2,未来建设用地增长受到农业生产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较大,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升。②应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制措施。优先开发区在不突破土地开发强度约束的条件下允许其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同时配置较多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开发区可适当扩大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严格设定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门槛;合理缩减区应合理控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当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探索建设用地减量配置方案;快速缩减区应立足存量挖潜,严格控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测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探索建设用地减量配置方案和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跨区域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总量 相对资源承载力 建设用地管制区域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