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工业发展水平模糊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崔立瑶 马玖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36-1339,共4页
针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属于多人、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区域工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对4个目标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及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创建诸因素的评价标准,较好地解决了主观因素对定量把握不... 针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属于多人、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区域工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对4个目标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及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创建诸因素的评价标准,较好地解决了主观因素对定量把握不足的问题.给出区域工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多因素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工业发展水平 方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区域工业发展综合实力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亚力 扬长俊 +2 位作者 刘嘉盤 李杰香 于德水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8-411,共4页
基于总体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天津市 18个地区的工业发展综合实力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检验和计算 ,取合并样本相关阵的两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新的主成分的系数 :PRIN 1表示各地区的工业综合发展实力 ;PRIN 2表示各地... 基于总体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天津市 18个地区的工业发展综合实力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检验和计算 ,取合并样本相关阵的两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新的主成分的系数 :PRIN 1表示各地区的工业综合发展实力 ;PRIN 2表示各地区工业发展的效益.这两个主成分可以作为地区工业发展综合实力和效益的统一度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区域工业发展 综合实力 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 正态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子
3
作者 倪忠民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子●江西省上饶地区行署副专员倪忠民当前,一些地方的工业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着实令决策者心焦。为扭转此况,各界见仁见智,各地大胆试验,其中不乏成功的典范。但也有一些地方事倍功半,抓转制不见成效,抓调... 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子●江西省上饶地区行署副专员倪忠民当前,一些地方的工业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着实令决策者心焦。为扭转此况,各界见仁见智,各地大胆试验,其中不乏成功的典范。但也有一些地方事倍功半,抓转制不见成效,抓调整不见增盈,抓改造不见减亏。缘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工业发展 股份合作制 经济发展 上饶地区 内陆地区 地方特色 工业企业 天津大桥集团 创造特色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差异及异质性成因研究——基于一种回归的分解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雪琪 熊雪如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2期56-61,共6页
文章基于广东省区域工业发展的12年数据,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对广东省区域工业发展差异和特点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通过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和异质性成因的回归分解,量化了影响区域工业发展差异的因素贡献率及其波动状况。结果表明,1... 文章基于广东省区域工业发展的12年数据,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对广东省区域工业发展差异和特点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通过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和异质性成因的回归分解,量化了影响区域工业发展差异的因素贡献率及其波动状况。结果表明,12年来,政府财政政策和区位对区域工业发展差异贡献率最大。创新能力和工业投入资本对区域工业发展差异的影响次之。而城市化、劳动力成本、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和基础设施对区域工业发展差异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工业发展 异质性 回归分解 产业转移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工业化政策的理论研究
5
作者 司训练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认知区域工业化政策的作用机理 ,为结合区域工业发展的特点 ,制订有效的区域工业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目标框架 ,并对区域工业政策体系的架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理论研究可为区域工业发展政... 认知区域工业化政策的作用机理 ,为结合区域工业发展的特点 ,制订有效的区域工业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目标框架 ,并对区域工业政策体系的架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理论研究可为区域工业发展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工业发展 区域工业化政策 区域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多样性、非相关多样性与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兼对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观点的拓展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福柱 厉梦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0,共11页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产业多样性进一步细分为相关多样性与非相关多样性,弥补了Jacobs(1969)对产业多样性认知的不足。基于新古典范式针对2001-2010年我国大陆30个省级经济区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多样性与非相关多样性具有...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产业多样性进一步细分为相关多样性与非相关多样性,弥补了Jacobs(1969)对产业多样性认知的不足。基于新古典范式针对2001-2010年我国大陆30个省级经济区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多样性与非相关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产业外部性差异;具有相关多样性特征的产业组合在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下均对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有着显著的外部性,相关多样性水平高的地区比非相关多样性水平高的地区具有更强的生产率外部性,相关多样性更符合Jacobs(1969)对多样性知识溢出的诠释;非相关多样性对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不能直接产生有效的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多样性 非相关多样性 区域工业发展 劳动生产率 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