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区域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0-507,共8页
区域密度函数是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的有效工具,但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尚比较少见。现有研究大多使用单中心密度函数,研究局限于单中心城市区域。探讨了适用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区域密度函数的形式,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对京津... 区域密度函数是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的有效工具,但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尚比较少见。现有研究大多使用单中心密度函数,研究局限于单中心城市区域。探讨了适用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区域密度函数的形式,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对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区域增长模式的分析。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发现,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分别应用单中心和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单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的主要中心城市尚处于向心集聚的发展阶段,而多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则显示京津冀都市圈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发展趋势,并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增长模式,分别为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由于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增长模式 区域密度函数 京津冀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兰—西城市区域人口聚散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永斌 白永平 李建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5,共6页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县级行政单元三普四普五普以及2009年人口数据为依托,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发现该区域存在3个人口高密度中心。根据单中心密度函数与多中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采...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县级行政单元三普四普五普以及2009年人口数据为依托,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发现该区域存在3个人口高密度中心。根据单中心密度函数与多中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采用基于平方根负指数模型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能够很好地阐述研究区域的人口集聚与扩散。研究发现,区域内存在两种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兰州城区与西宁城区呈现出向心集聚的特征,而临夏市则为弱中心式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与扩散 区域密度函数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密度梯度变化及内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永斌 白永平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基于SNEF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揭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人口密度梯度变化,进而探讨人口集聚与扩散的趋势,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来解释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梯度变化的内在机理。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存在的兰州市... 基于SNEF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揭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人口密度梯度变化,进而探讨人口集聚与扩散的趋势,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来解释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梯度变化的内在机理。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存在的兰州市、西宁市与临夏市三个人口高密度中心表现出不同的密度梯度变化特点,也反映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趋势。兰州市与西宁市呈现出密度梯度上升,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而临夏市密度梯度下降,表现出人口向外扩散的趋势。通过岭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显示,密度梯度变化主要受城市规模、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交通可达性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第一从业人员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密度梯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密度梯度 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 岭回归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