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区域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0-507,共8页
区域密度函数是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的有效工具,但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尚比较少见。现有研究大多使用单中心密度函数,研究局限于单中心城市区域。探讨了适用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区域密度函数的形式,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对京津... 区域密度函数是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的有效工具,但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尚比较少见。现有研究大多使用单中心密度函数,研究局限于单中心城市区域。探讨了适用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区域密度函数的形式,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对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区域增长模式的分析。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发现,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分别应用单中心和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单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的主要中心城市尚处于向心集聚的发展阶段,而多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则显示京津冀都市圈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发展趋势,并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增长模式,分别为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由于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增长模式 区域密度函数 京津冀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方格的区域密度覆盖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牛之贤 李霞 +1 位作者 冯秀芳 李武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9-100,103,共3页
当随机部署的信标节点集中在监视区域边界处时,仅依靠虚拟力无法均匀部署。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虚拟方格的区域密度覆盖算法,根据节点密度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虚拟方格,每次迭代根据区域密度更新虚拟力系数。利用边界力避免信标节点处于区... 当随机部署的信标节点集中在监视区域边界处时,仅依靠虚拟力无法均匀部署。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虚拟方格的区域密度覆盖算法,根据节点密度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虚拟方格,每次迭代根据区域密度更新虚拟力系数。利用边界力避免信标节点处于区域边界或死角,使信标节点合理分布在监视区域中。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信标节点网络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虚拟力 区域密度 信标重定位 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兰—西城市区域人口聚散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永斌 白永平 李建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5,共6页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县级行政单元三普四普五普以及2009年人口数据为依托,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发现该区域存在3个人口高密度中心。根据单中心密度函数与多中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采...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县级行政单元三普四普五普以及2009年人口数据为依托,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发现该区域存在3个人口高密度中心。根据单中心密度函数与多中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采用基于平方根负指数模型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能够很好地阐述研究区域的人口集聚与扩散。研究发现,区域内存在两种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兰州城区与西宁城区呈现出向心集聚的特征,而临夏市则为弱中心式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与扩散 区域密度函数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区域密度划分的k匿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超 杨静 +1 位作者 张健沛 吕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34,共10页
在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中,现有的算法在划分临时匿名组时,没有考虑临时匿名组中相邻数据点的距离,在划分过程中极易产生许多不必要的信息损失,从而影响发布匿名数据集的可用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矩形投影区域,投影区域密度和划分表征系... 在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中,现有的算法在划分临时匿名组时,没有考虑临时匿名组中相邻数据点的距离,在划分过程中极易产生许多不必要的信息损失,从而影响发布匿名数据集的可用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矩形投影区域,投影区域密度和划分表征系数等概念,旨在通过提高记录点的投影区域密度来合理地划分临时匿名组,使划分后的匿名组产生的信息损失尽量小;并提出基于投影区域密度划分的k匿名算法,通过优化取整划分函数和属性维选择策略,在保证匿名组数量不减少的同时,减少划分过程中不必要的信息损失,进一步提高发布数据集的可用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临时匿名组 矩形投影区域 投影区域密度 划分表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密度梯度变化及内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永斌 白永平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基于SNEF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揭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人口密度梯度变化,进而探讨人口集聚与扩散的趋势,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来解释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梯度变化的内在机理。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存在的兰州市... 基于SNEF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揭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人口密度梯度变化,进而探讨人口集聚与扩散的趋势,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来解释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梯度变化的内在机理。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存在的兰州市、西宁市与临夏市三个人口高密度中心表现出不同的密度梯度变化特点,也反映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趋势。兰州市与西宁市呈现出密度梯度上升,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而临夏市密度梯度下降,表现出人口向外扩散的趋势。通过岭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显示,密度梯度变化主要受城市规模、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交通可达性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第一从业人员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密度梯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密度梯度 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 岭回归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密度区域的模糊聚类算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鑫 张继福 蔡江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0-1315,共6页
针对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和噪声数据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大密度区域的模糊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大密度区域以及样本的密度值变化方法,选取初始聚类中心以及候选初始聚类中心,并依据初始聚类中心与候选初始聚类中... 针对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和噪声数据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大密度区域的模糊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大密度区域以及样本的密度值变化方法,选取初始聚类中心以及候选初始聚类中心,并依据初始聚类中心与候选初始聚类中心的距离,确定初始聚类中心点,从而有效的克服了随机给定初始聚类中心容易使算法收敛到局部极小的缺陷;其次,分别利用密度函数为样本加权和引用改进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模糊聚类的抗噪性;最后实验验证了算法在初始聚类中心的确定,聚类效果和抗噪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密度区域 聚类中心 密度函数 抗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PTH水平与区域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钱云峰 邓伟民 +7 位作者 刘坚 魏秋实 孙伟珊 陈现红 黄伟毅 邵玉 谭新 姜冰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7-843,共7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维生素D、PTH状态及其与区域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部体检的60名广州青年男性志愿受试者,年龄18~44岁。评估血清25(OH)D、PTH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维生素D、PTH状态及其与区域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部体检的60名广州青年男性志愿受试者,年龄18~44岁。评估血清25(OH)D、PTH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PTH与骨转换指标和区域骨密度(BMD)的相关性。结果 46.7%的青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30 ng/mL,53.3%低于30 ng/mL,5%低于20 ng/mL。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变量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PTH负相关(r=-0.264,P=0.042),与β-Crosslaps负相关(r=-0.257,P=0.047)。血清25(OH)D水平、PTH与L1-4以及单个腰椎L1、L2、L3、L4的BMD无相关性。股骨大转子BMD与血清25(OH)D正相关(r=0.271,P=0.040),校正年龄、BMI和骨生化指标后,正相关性更加明显(r=0.319,P=0.02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ALP与全腰、L1、L3、L4椎BMD相关,BMI、PINP与L2椎BMD相关,BMI、25(OH)D与全髋、大转子BMD相关。结论青年男性广泛存在血清25(OH)D不足状态,血清25(OH)D水平与股骨大转子BMD明显正相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维持大转子区域的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青年男性 25羟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区域性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多次回波点密度分析的城区LiDAR建筑物提取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乐林 江万寿 郭程方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5,共7页
以正确提取城区Li DAR点云中建筑物为目标,综合利用不同类别目标点云的回波特征以及地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多次回波密度分析的Li DAR点云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将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获取... 以正确提取城区Li DAR点云中建筑物为目标,综合利用不同类别目标点云的回波特征以及地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多次回波密度分析的Li DAR点云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将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获取封闭的等高线;然后,利用等高线间的拓扑关系得到等高线族区域;最后,统计每一区域的多次回波点云密度信息,通过建筑物和树木区域多次回波点云在区域密度上的巨大差异来识别建筑物点云和树木点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建筑物表面与植被间多次回波特性的差异,又不否定建筑物边缘同样存在多次回波的现象;通过封闭的等高线自适应地检测出地物目标的轮廓,弥补了传统Li DAR建筑物提取方法的不足;该方法能够较其他方法更准确地提取建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DAR 数学形态学 点云分类 等高线族 区域多次回波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位置对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基于区域金融密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伟 顾丽玲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共12页
基于区域金融密度的视角研究地理位置对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不对称假说,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金融密度越高,上市公司IPO抑价越低。选取2006—2016年我国A股市场820家IPO企业作为样本,构建了多元回... 基于区域金融密度的视角研究地理位置对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不对称假说,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金融密度越高,上市公司IPO抑价越低。选取2006—2016年我国A股市场820家IPO企业作为样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经实证分析发现地理位置与上市公司IPO抑价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高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IPO抑价率要显著低于低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的IPO抑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位置 IPO抑价 区域金融密度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情绪 融资 金融行业就业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4,76,共6页
以我国31个区域2011-2013年R&D投入强度和区域专利申请密度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R&D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R&D投入区域中,R&D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负相关;在中R&... 以我国31个区域2011-2013年R&D投入强度和区域专利申请密度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R&D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R&D投入区域中,R&D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负相关;在中R&D投入区域中,R&D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非显著正相关;在高R&D投入区域中,R&D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制定R&D政策的同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异质性特征,并且R&D投入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激励专利申请的产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强度 专利密集型地区 区域专利申请密度 经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配送密度区域快递共同配送模式及利益分配 被引量:32
11
作者 许茂增 周翔 +2 位作者 崔利刚 刘永 余国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针对快递企业在低配送密度区域进行配送时所面临的成本过高或客户流失的难题,以低配送密度区域为研究出发点,提出了快递企业在该领域内四级可用的共同配送模式,并分析了末端节点共同配送模式和中转站共同配送模式的运行方式,构建了用于... 针对快递企业在低配送密度区域进行配送时所面临的成本过高或客户流失的难题,以低配送密度区域为研究出发点,提出了快递企业在该领域内四级可用的共同配送模式,并分析了末端节点共同配送模式和中转站共同配送模式的运行方式,构建了用于中转站共同配送模式的Shapley值综合修正模型。通过数值分析验证表明,Shapley值综合修正模型计算中转站共同配送模式利益分配的结果合理,该共同配送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型能为快递企业在低配送密度区域内进行共同配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配送密度区域 共同配送 配送模式 利益分配 SHAPLEY值 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密度区域配电线路多级配合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建兵 徐宁 +3 位作者 徐军 徐在德 范瑞祥 郑宇翔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64-169,共6页
针对站内10kV出线开关与线路智能开关上下级保护配合失效、存在保护范围越级或灵敏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相关参数且侧重于两相短路故障类型的保护定值整定计算方法。以江西某典型单辐射线路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在低负荷密度区... 针对站内10kV出线开关与线路智能开关上下级保护配合失效、存在保护范围越级或灵敏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相关参数且侧重于两相短路故障类型的保护定值整定计算方法。以江西某典型单辐射线路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在低负荷密度区域配电线路保护配合、各级开关保护定值整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大保护范围、优化开关布点,在保证保护装置选择性的同时大幅简化了保护定值整定计算。最后基于所述整定计算方法设计了保护定值计算软件,能够依据系统相关参数自动完成整定计算、校验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密度区域 配电线路 两相短路 定值整定 保护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卢忠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4-48,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平衡.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虽有一定的实力,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如何看待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呢?过去有些学者曾作过探讨,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还不够全面....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平衡.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虽有一定的实力,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如何看待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呢?过去有些学者曾作过探讨,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还不够全面.笔者认为评价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采用人口经济密度为好.本文拟从人口经济密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作为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行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 经济密度 密度区域 区域差异 密度下降率 工农业总产值 中国人口 平均水平 人均国民收入 人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口密度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以市场需求为中介 被引量:3
14
作者 毕子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131-133,共3页
房地产价格波动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但各种因素最后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影响房地产的市场供求这个中介变量来发挥作用的,供求的变化导致房地产价格上下波动。多年来,我国主要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已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 房地产价格波动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但各种因素最后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影响房地产的市场供求这个中介变量来发挥作用的,供求的变化导致房地产价格上下波动。多年来,我国主要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已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自2012年以来,一些地方房地产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同时,另一些地方却开始出现"鬼城",房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本文试图从区域人口密度变动对房地产需求影响的角度来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原因,以求能够解释上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人口密度 房地产需求 房地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沈体雁 张晓欢 +1 位作者 赵作权 赵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8,F0002,共6页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我国内地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就业密度看,由北京、河南和浙江连线而形成的"京豫浙"三角区是我国的高密度就业区,我国整体...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我国内地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就业密度看,由北京、河南和浙江连线而形成的"京豫浙"三角区是我国的高密度就业区,我国整体上正处于以"京豫浙"为核心的在空间收缩中密集化的过程;我国不同地区的局域就业中心正在快速成长,以集聚效应为主导,但扩散效应并存;未来,我国整体上以"京豫浙"和"中三角"为核心的就业集中趋势仍将进一步加强,中心-外围结构将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融合 就业密度 区域密度方程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与密度的任意形状聚类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合利 牛丽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9-164,共6页
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和密度聚类算法,提出一种新的任意形状聚类算法,以密度峰值点为初始聚类中心将数据集划分为大量子簇。根据聚类合并准则,对簇间边界区域密度大于等于其中任何一个簇平均密度的相邻子簇进行合并。通过动态建模方法进行... 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和密度聚类算法,提出一种新的任意形状聚类算法,以密度峰值点为初始聚类中心将数据集划分为大量子簇。根据聚类合并准则,对簇间边界区域密度大于等于其中任何一个簇平均密度的相邻子簇进行合并。通过动态建模方法进行子簇合并,无需人工输入终止参数即可自动确定聚类终止点。在测试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输入参数的选择具有鲁棒性,能有效识别任意形状、大小和密度的聚类,并且适用于密度分布不均匀的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聚类算法 密度聚类算法 任意形状聚类 动态模型 边界区域密度 密度峰值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的改进K均值算法及实现 被引量:76
17
作者 傅德胜 周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2-434,共3页
传统的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从数据集中随机产生,聚类结果很不稳定。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算法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改进K-means算法,该算法选择相互距离最远的k个处于高密度区域的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实验证明,改进的K-means算法能够消... 传统的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从数据集中随机产生,聚类结果很不稳定。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算法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改进K-means算法,该算法选择相互距离最远的k个处于高密度区域的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实验证明,改进的K-means算法能够消除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聚类结果有了较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K-均值算法 初始聚类中心 密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优化的文本密度聚类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素琴 施化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34-136,共3页
针对DBSCAN算法的聚类性能受全局阈值影响而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阈值优化的文本密度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k-近邻距离对对象进行排序,通过分位数区分密度不同的各序列,找到与其对应的优化,根据优化阈值使用密度聚类方法对对象进行聚类。... 针对DBSCAN算法的聚类性能受全局阈值影响而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阈值优化的文本密度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k-近邻距离对对象进行排序,通过分位数区分密度不同的各序列,找到与其对应的优化,根据优化阈值使用密度聚类方法对对象进行聚类。改进后的聚类算法克服了阈值选取对聚类结果影响的问题,提高了聚类精确度和时间效率。采用树形结构存储聚簇,增加了聚簇的可读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文本聚类 一个基于高密度连接区域密度聚类方法 一种阈值优化的文本密度聚类算法 分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划分的数据存储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会群 李春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82-2487,共6页
目前数据量越来越大,存储空间不足,但数据源中带有重复性质的数据比例过高,导致数据的冗余度偏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源中数据密度分布不同的密度区域划分算法。将数据源中高密度数据区域进行筛选提取,对此区域中的具有... 目前数据量越来越大,存储空间不足,但数据源中带有重复性质的数据比例过高,导致数据的冗余度偏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源中数据密度分布不同的密度区域划分算法。将数据源中高密度数据区域进行筛选提取,对此区域中的具有高度重复性质的数据进行降低冗余度的擦除动作,达到降低数量级压缩数据源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数据压缩LZW算法,该算法的数据压缩策略在压缩率与数据适用性上更具优势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存储 数据压缩 数据冗余 串表压缩算法 密度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R-Vine Copula选择及其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南 李绍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3-452,共10页
在化工过程监控领域,Vine Copula模型为描述高维复杂变量之间相依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在不降维的基础上直接刻画变量之间复杂的相关关系。传统的Copula函数模型选择方法是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kaike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但是... 在化工过程监控领域,Vine Copula模型为描述高维复杂变量之间相依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在不降维的基础上直接刻画变量之间复杂的相关关系。传统的Copula函数模型选择方法是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kaike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但是在利用AIC准则时不仅要计算Copula的密度函数,而且边缘分布的拟合效果也直接影响了AIC的取值。本文提出了基于核密度估计的R-Vine Copula (kernel estimation-based R-vine Copula, KRVC)选择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化工过程监控领域。通过核密度选择原理得到R-Vine模型,然后利用高密度区域(HDR)与密度分位数表等理论,构建非高斯态广义局部概率指标(GLP)。该方法在TE(TennesseeEastman)过程中以及醋酸脱水过程中的应用验证了KRVC方法在过程监控中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监控 密度估计 非线性非高斯 R-VineCopula 广义贝叶斯推断概率指标 密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