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点云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区域增长算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福顺 张鼎林 梁学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3-417,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由点云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区域增长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点云内在的几何与拓扑信息,使用一组检测过滤规则,对曲面进行快速网格重构.算法包括两部分:首先对点云做预处理完成数据精简,其次使用一组检测规则,从种子三角形出... 提出一种新的由点云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区域增长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点云内在的几何与拓扑信息,使用一组检测过滤规则,对曲面进行快速网格重构.算法包括两部分:首先对点云做预处理完成数据精简,其次使用一组检测规则,从种子三角形出发,针对每个活动边,在点云中选择匹配点与其构成新的三角形,并通过不断更新边界,使剖分区域不断增长.所使用的检测规则,可以针对活动边与预选择匹配点之间的不同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阈值,从而避免了重叠与自交三角形的生成,防止产生错误拓扑,确保了重构三角网格曲面的质量.同时针对区域增长算法中的前沿分裂问题,在数据结构中采用反向重合边,使剖分过程始终保持一个前沿边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结果准确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三角网格曲面 区域增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色调统计特征的自适应区域增长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柳佳雯 梁光明 +2 位作者 刘任任 谢雅婷 丁建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76-3178,共3页
针对区域增长算法种子点选取及生长条件对分割效果影响大,但难以有效、准确确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融合色调、色调频度及其曲率的自适应区域增长算法(HARG)。通过曲率求取分割对象的色调频度曲线峰值,以峰值为中心进行加窗累加,当和值满... 针对区域增长算法种子点选取及生长条件对分割效果影响大,但难以有效、准确确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融合色调、色调频度及其曲率的自适应区域增长算法(HARG)。通过曲率求取分割对象的色调频度曲线峰值,以峰值为中心进行加窗累加,当和值满足门限时,峰值作为区域增长的种子点,门限作为区域增长的生长条件。将算法应用于显微镜细胞图像的单个细胞内部分割,实验结果表明,HARG算法自适应确定了种子点及生长条件,能够实现多区域分割,分割精度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分割 加窗色调直方图 离散曲率 区域增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增长的海岸带黑暗像元自动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微 田彦 +4 位作者 刘远 李媛媛 郭锡杰 牟蒙 刘长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5,共4页
针对海岸带区域独特的地表状况设计了一个近海岸的黑暗像元自动提取算法。首先利用修订型归一化水体指数(RNDW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黑暗像元备选区域进行确定,然后从备选区域中找到初始黑暗像元,最后利用多阈值的区域增长法对黑... 针对海岸带区域独特的地表状况设计了一个近海岸的黑暗像元自动提取算法。首先利用修订型归一化水体指数(RNDW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黑暗像元备选区域进行确定,然后从备选区域中找到初始黑暗像元,最后利用多阈值的区域增长法对黑暗像元的选取进行优化,最终计算得到黑暗像元值。应用此算法对Landsat-5 TM影像遥感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大气校正之后的典型地物光谱曲线更接近于真实的光谱曲线,说明此算法设计合理,其大气校正结果与用ENVI软件进行FLAASH大气校正和黑暗像元法大气校正的结果相比,此算法更接近于FLAASH模型法,校正效果较好。同时利用黑暗像元自动提取算法得到大气校正后的结果大大减少了反射率值为负的情况,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像元 归一化植被指数 修订型归一化水体指数 区域增长算法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拐点线的大雾能见度检测算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建磊 刘晓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8-530,534,共4页
针对基于区域增长算法的能见度检测方法精度低和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拐点线(IPL)检测滤波器的能见度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拐点线所具有的各向异性、连续性和水平性等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构建了一个拐点线检测滤波器,以... 针对基于区域增长算法的能见度检测方法精度低和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拐点线(IPL)检测滤波器的能见度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拐点线所具有的各向异性、连续性和水平性等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构建了一个拐点线检测滤波器,以提高拐点检测的精度和速度;最后,结合能见度计算模型和拐点线检测滤波器的检测结果计算大雾天气下的能见度值。与基于区域增长算法的能见度检测方法相比,该算法的运行时间和检测误差分别降低了80%和12.2%。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拐点线检测滤波器的能见度检测算法能够有效提高雾天能见度的检测精度,降低拐点定位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拐点 各向异性 区域增长算法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化检测的多时相图像的融合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春 陈鲸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0-1312,1315,共4页
在分析多时相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化检测的多时相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将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与ICA子空间映射的变化检测相结合,确定多时相图像各区域变化的强弱,根据本文提出的共生区域增长算法,以及变化检测的结果提出... 在分析多时相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化检测的多时相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将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与ICA子空间映射的变化检测相结合,确定多时相图像各区域变化的强弱,根据本文提出的共生区域增长算法,以及变化检测的结果提出了多时相图像融合的方案,实现目标特征模板的提取。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是比较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独立成分分析 共生区域增长算法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谱分割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广阔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4-481,共8页
多分量非线性调频信号在现代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其进行有效分析识别的常用算法就是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STFRFT).文章首先讨论了STFRFT的圆特性,证明了它基于高斯旋转窗的... 多分量非线性调频信号在现代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其进行有效分析识别的常用算法就是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STFRFT).文章首先讨论了STFRFT的圆特性,证明了它基于高斯旋转窗的非圆性并给出了修正的圆的STFRFT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时频变换后不同时频点的谱峭度,进而推导出了区域集的谱峭度,并将该区域谱峭度作为谱图上某区域内是否含有信号点的检测因子;最后基于区域集谱峭度的区域增长算法被用于从谱图中盲分割识别出各个非线性调频分量信号.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 非线性调频信号 区域增长算法 谱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的阔叶林单木参数提取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周娟 程光 +3 位作者 卜元坤 黄维 陈佳卉 李卫忠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基于倾斜影像提取单木参数是当前无人机在林业研究中的热点,以银杏(Ginkgo biloba L.)阔叶林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采用局部最大值法进行了3种探测窗口的单木顶点识别和单木树高提取,并分别进行了精度验证;比较了种子区... 基于倾斜影像提取单木参数是当前无人机在林业研究中的热点,以银杏(Ginkgo biloba L.)阔叶林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采用局部最大值法进行了3种探测窗口的单木顶点识别和单木树高提取,并分别进行了精度验证;比较了种子区域增长算法和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提取冠幅的精确度。结果表明:1)在3m×3m,5m×5m,7m×7m探测窗口下,银杏树顶点识别的F得分分别为0.87,0.88,0.83,5m×5m窗口识别效果最好,其树高预测拟合方程中R2达到了0.99,RMSE为1.91m;2)在预测冠幅相对误差为30%的情况下,种子区域增长算法和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提取树冠面积的正确率分别为73.14%和63.43%,对于建立预测与实测冠幅的线性回归关系中,两种算法的R2分别为0.98和0.97,RMSE分别为1.79m^(2)和2.44m^(2),总体上种子区域增长算法的树冠分割精度较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高。研究指出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对银杏阔叶林进行自动化、精准化单木识别与分割上具有可行性,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树高 树冠 局部最大值 区域增长算法 分水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支持下的铁路附属建(构)筑物三维建模
8
作者 武永斌 马晓云 +1 位作者 李国清 于海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0-654,共5页
以机载LiDAR激光点云数据与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数据源,针对铁路沿线建(构)筑物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机载LiDAR数据法向量分析和曲率计算的建(构)筑物顶面点云区域增长分割算法。创建建(构)筑物顶面轮廓线提取、规则化和再调整的技... 以机载LiDAR激光点云数据与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数据源,针对铁路沿线建(构)筑物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机载LiDAR数据法向量分析和曲率计算的建(构)筑物顶面点云区域增长分割算法。创建建(构)筑物顶面轮廓线提取、规则化和再调整的技术方法,实现铁路附属建(构)筑物的三维重建,并在建(构)筑物顶面点云面片分割的基础上,建立铁路附属建(构)筑物三维建模的技术流程。为铁路勘测设计、线路改造、资产清查、应急抢险指挥决策、数字三维铁路建设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铁路附属建(构)筑物 区域增长分割算法 顶面轮廓线 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