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效应与区域增长差距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旭
-
机构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
-
出处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3期96-100,共5页
-
文摘
本文从人口红利效应角度比较区域之间的增长差距,发现人口红利效应的发挥并非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还受制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和由知识积累及扩散获得的技术进步以及制度等其他要素从深层次上决定着区域差距的逐渐扩大。
-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区域增长差距
西部地区
-
Keywords
Population Bonus
Regional Growth Disparity
Western China
-
分类号
C924.24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影响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静文
-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24YJC84003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4SHC006)。
-
文摘
文章选取2010—2023年中国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通过替代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数字新基建与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存在互补效应,地区数字新基建水平越高,技能型劳动力集聚越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与技能型劳动力集聚的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效应更多体现在城市经济联系密集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地区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地区,而地区财政干预政策产生了抑制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与技能型劳动力集聚的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在2017年前后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新基建的门槛效应。
-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技能型劳动力集聚
互补效应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
-
分类号
F06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主体功能区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谌莹
张捷
石柳
-
机构
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8,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5ZDA054)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湖南省主体功能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XSP19YBZ18)
+1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主体功能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8K085)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林业碳汇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机制创新及绩效评估研究”(18B184)。
-
文摘
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客观事实是生态功能区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形式构建实证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优化、重点开发区的统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主体功能区划之间的经济差距。发现两类地区的真实生产总值差距悬殊,主要是由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地区差异、投入要素产出效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所造成。随后,从两类地区分别选取中等人均真实生产总值样本进行平行趋势检验,进而展开双重差分实证研究,发现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实施扩大了两组样本的经济增长差距。
-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政策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
双重差分法
-
Keywords
main function area strategy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ethod
-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