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财政扶贫:基于区域均衡视角的评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启春 黄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6,共6页
中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开发式扶贫战略,符合当时我国大面积集中连片贫困的国情,其减贫总体成就突出,区域均衡影响值得肯定。而反思中国扶贫开发进程,虽然存在诸多问题,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调整,但不能认为扶贫战略存在的所有问题均来自于... 中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开发式扶贫战略,符合当时我国大面积集中连片贫困的国情,其减贫总体成就突出,区域均衡影响值得肯定。而反思中国扶贫开发进程,虽然存在诸多问题,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调整,但不能认为扶贫战略存在的所有问题均来自于其区域指向,更不能苛求针对大规模农村区域性贫困而提出的农村扶贫工程能解决所有层次的贫困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所出现的城市新型贫困问题,改善其针对性和加强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措施的配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扶贫 区域指向 区域均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增长与减贫效应——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方迎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5,共11页
在区域均衡发展和精准扶贫目标下,对扶贫重点县的区域发展推动效应的研究仍然具有较强理论与政策意义。选用2008-2014年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扶贫重点县战略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其结果显示,长期而言,扶贫重点县的设立对新世纪中... 在区域均衡发展和精准扶贫目标下,对扶贫重点县的区域发展推动效应的研究仍然具有较强理论与政策意义。选用2008-2014年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扶贫重点县战略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其结果显示,长期而言,扶贫重点县的设立对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依然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相比非扶贫重点县,扶贫重点县的经济增长显著更快,6年间累计增长高出16个百分点;短期,尤其2011年和2012年进行贫困县认定和调整的这两年,贫困县的经济增长却比非重点县显著偏低,即使以贫困地区以及低收入县(按收入大小排序)代替贫困县,结果依然一致并显著,说明扶贫重点县在新世纪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重点县的调整对低收入县的行为在短期有负向激励效应,导致对贫困县的瞄准出现偏差,减弱了其经济增长效应。未来在制定区域性平衡发展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政策的行为激励效应,增加瞄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扶贫重点县 国家级贫困县 扶贫瞄准 减贫效率 精准扶贫 区域式扶贫模式 区域均衡效应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