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通风系统的多区域均衡优化技术应用研究
1
作者 赵高鹏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至关重要。针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多区域均衡优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各区域需求的优化技术。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和通风参数设定,实现了通风系统的整体优化,为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至关重要。针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多区域均衡优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各区域需求的优化技术。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和通风参数设定,实现了通风系统的整体优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系统 区域均衡优化 优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干预对区域均衡发展绩效的检验——京津冀地区产业演化的历程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逸群 张京祥 于沛洋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共10页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政策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选取1977-2017年的全国注册工商企业数据,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及政策干预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揭示京津冀地区产业演化的特征,并阐...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政策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选取1977-2017年的全国注册工商企业数据,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及政策干预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揭示京津冀地区产业演化的特征,并阐述政策干预与区域均衡-非均衡发展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京津冀地区的产业不平衡增长逐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技术进步成为加剧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实现不仅需要关注资本、劳动力等生产性要素,还需要重视与创新能力相联系的知识、关系、制度等创新性要素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干预 区域均衡发展 区域治理 尺度重构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陶红 王玉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8-52,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具有地域性特点。由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中职学校布局与区域发展不相称、中职教育机会在区域间不平衡、中职教育规模与经... 中等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具有地域性特点。由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中职学校布局与区域发展不相称、中职教育机会在区域间不平衡、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负担区域差异性明显等问题,应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结合地方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区域间中职学校的交流合作等方面促进广东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区域均衡发展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蒙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根据31个地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内涵,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 区域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体系、产业运动与区域均衡发展
5
作者 周红 吴崎 《工程管理学报》 2014年第3期52-56,共5页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旨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从"十五"到"十一五"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我国局部的交通工程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为指导和修正"十二五"交通规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福建省两个五年计划的产业运...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旨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从"十五"到"十一五"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我国局部的交通工程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为指导和修正"十二五"交通规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福建省两个五年计划的产业运动,尤其以福建省"二纵四横"高速路网为研究对象,梳理和总结了福建省重点产业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运动。结果表明,交通条件的改变只是必要条件,区域产业运动依赖于交通线节点城市的经济梯度。资源密集型产业对高速路网依赖不大,也就是对区域均衡发展贡献不大。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区域,应优先发展高速路网,并优先发展经济梯度大的节点城市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体系 产业运动 区域均衡发展 高速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平有质量学校教育的区域均衡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树涛 毛亚庆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5,共5页
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失衡,东中部高公平高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高于西部,而低公平低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低于西部;城市高公平高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高于农村,而低公平低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低于... 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失衡,东中部高公平高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高于西部,而低公平低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低于西部;城市高公平高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高于农村,而低公平低质量学校的地区产出率显著低于农村。公平与质量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启示我们要走出教育公平与质量零和博弈的认识误区,促进其协同发展;学校要加强管理改进,促进教育层级衔接和家校合作;政府要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提升农村师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优质学校 区域均衡 地区产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均衡与特色化发展相平衡的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兴 李晓萍 +3 位作者 刘洪业 周海珠 杨彩霞 李以通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10期168-171,共4页
区域特色是落实装配式建筑的有效抓手,整体均衡是发挥装配式建筑规模效益的有益支撑.基于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基础及各区县特色调研,剖析存在问题与发展障碍,探求区域均衡与特色化发展相平衡视角下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提出制定发展潜... 区域特色是落实装配式建筑的有效抓手,整体均衡是发挥装配式建筑规模效益的有益支撑.基于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基础及各区县特色调研,剖析存在问题与发展障碍,探求区域均衡与特色化发展相平衡视角下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提出制定发展潜力与建设指标量化评估分解体系﹑强化统筹规划与分区推进相结合﹑构建市区两级财政配套支持政策﹑制定差异化土地政策等建议,以推动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发展量﹑质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均衡 特色化发展 平衡发展 装配式建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邻近、工资差异与区域均衡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和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于源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78,共9页
理清工资收入的决定因素是探究中国收入差距的基础,新经济地理(NEG)理论认为区域市场邻近程度影响工资水平。基于统一的NEG框架估计城市市场邻近指数,并构建扩展工资方程,用CHIP2002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工资水平中的NEG市场邻近效应,发现... 理清工资收入的决定因素是探究中国收入差距的基础,新经济地理(NEG)理论认为区域市场邻近程度影响工资水平。基于统一的NEG框架估计城市市场邻近指数,并构建扩展工资方程,用CHIP2002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工资水平中的NEG市场邻近效应,发现即使考虑工人个体自身特征和城市自然禀赋、社会制度差异,这种影响效应仍然稳健。实证结果基本符合NEG理论预期,这对中国的区域均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邻近 工资方程 收入差距 区域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学区质量管理 推进区域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初中质量建设路径与方法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玉祥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第5期16-19,共4页
区域初中质量建设是基础教育阶段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区域学区质量建设,有助于完善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通过优化学区分布,明确学校质量责任;开展学业质量监测,创新监测反馈形式;强化初小学段的衔接,推动学段质量建... 区域初中质量建设是基础教育阶段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区域学区质量建设,有助于完善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通过优化学区分布,明确学校质量责任;开展学业质量监测,创新监测反馈形式;强化初小学段的衔接,推动学段质量建设等管理举措,不断完善区域学区质量建设,形成以初中学校为主导、小学学区为支撑的学区质量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质量 质量监测 区域均衡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多区域均衡通风优化方法与应用
10
作者 宋锋锋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92-93,98,共3页
光道矿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复杂、通风机的通风能力不足、局部巷道通风阻力大、采掘地点供风困难等问题,为满足实际通风需求,结合该矿实际情况,设计了矿井多区域均衡通风系统优化方案。通过更换主通风机和对多区域均衡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实... 光道矿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复杂、通风机的通风能力不足、局部巷道通风阻力大、采掘地点供风困难等问题,为满足实际通风需求,结合该矿实际情况,设计了矿井多区域均衡通风系统优化方案。通过更换主通风机和对多区域均衡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实现对矿井原通风系统的改造,并对每项改造措施的改造效果进行解算,保证改造的有效性,满足了矿井需风要求,为类似矿井的通风系统优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区域均衡 系统优化 均衡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协调 协同发展 促进区域均衡——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学区教改纪实
11
作者 陈春红 《教育家》 2017年第7X期70-73,共4页
在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学区化改革大背景下,2016年1月18日,朝阳区十八里店义务教育学区发展理事会成立。理事会包含了原十八里店学区所辖的8所小学,又融入了4所中学、4所小学和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十八里店小学校长陈春红担任理事长,华侨... 在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学区化改革大背景下,2016年1月18日,朝阳区十八里店义务教育学区发展理事会成立。理事会包含了原十八里店学区所辖的8所小学,又融入了4所中学、4所小学和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十八里店小学校长陈春红担任理事长,华侨城黄冈中学校长徐超担任副理事长。义务教育学区成立后,管理模式也相应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理事会主要职能是为学区内的学校提供服务,帮助学校发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交流 十八里店 义务教育 精品课程 小学部 朝阳区 北京市 区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均衡:九年一贯制的可能与可行
12
作者 张晓东 《江苏教育》 2017年第10期32-,共1页
主持人语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要实现此目标有许多切实可行的途径和载体。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一种学校组织样态,在区域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苏州工业园区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主持人语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要实现此目标有许多切实可行的途径和载体。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一种学校组织样态,在区域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苏州工业园区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无论是通过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还是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方面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年一贯制 九年一贯制学校 区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中平衡: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与推进策略
13
作者 潘辰鸥 樊炳有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构建以城市群为增长极、以完善区域协调政策、满足流动人口需求为平衡点,以标准、财政和技术驱动的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一极两点三驱动”理论框架,通过差异化的均等化战略、提升城市群均等化供给水平、完善均等化评估监测机制、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各要素的互动共生、良性循环,有利于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性、系统性推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均等化 极化中平衡 城市群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雄浪 胡运禄 杨林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8,共9页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要素禀赋质量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市场规模因素,虽然要素禀赋数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毕竟不起主要作用。由此,要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提高要素禀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规模 要素禀赋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3年第9期29-34,共6页
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教育领域公平公正的理念。生态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研究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供了契机和新的研究视角: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和... 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教育领域公平公正的理念。生态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研究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供了契机和新的研究视角: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和整体观契合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观主要包括宏观生态、微观生态和虚拟生态;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传统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和基于信息技术发展模式;基于两种发展模式,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阶段、传统和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混合发展阶段和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洪名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条件 制度变迁 市场化改革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区域与学科均衡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永红 郝绍华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我国远程教育迅速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归纳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同时,对远程教育发展的区域与学科均衡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远程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 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我国远程教育迅速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归纳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同时,对远程教育发展的区域与学科均衡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远程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且区域发展极不均衡,远程教育的学科分布与普通高校也存在很大差异。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区域与学科失衡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发展规划中予以重视和统筹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区域均衡 学科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货币政策须关注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文丽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1,共4页
通过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成因与表现的分析,揭示以区域经济金融均衡运行为假设前提的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非均衡运行现实的矛盾,由此提出货币政策关注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 统一货币政策 货币金融政策区域差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货币政策效能的区域性均衡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戈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3,共2页
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区域内有着不同的效能。根据区域经济金融特点,合理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效能的区域性均衡已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利率政策 区域均衡 资产结构 人民银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证券业发展的区域非均衡性与区域“马太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辉 王长江 《经济前沿》 2002年第10期49-52,共4页
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强调总体经济效率与率先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
关键词 证券业 发展 中国 区域均衡 “马太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