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态分布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志飞 闫晖 +2 位作者 姚岚 方金东 唐兴敏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间接方法对实际样品元素分析质量进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整体分析质量,但是当实际样品和外部质量控制样品含量范围差别较大时,间接评价的效果会减弱。本文从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大部...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间接方法对实际样品元素分析质量进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整体分析质量,但是当实际样品和外部质量控制样品含量范围差别较大时,间接评价的效果会减弱。本文从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大部分元素符合标准(对数)正态分布的规律出发,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元素含量正态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元素含量实际正态分布图和标准正态分布图的重合度直接评价元素的分析质量。运用整套方法对实验室分析的江西某地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价,正态分布检验表明微量元素需要通过对数转换才能进行正态分布分析,该地区钛、钨、铬等元素不适合用本方法进行质量评价;钴、汞、镓等18个元素的重合度都在0.9以上;氧化钙和氧化钠重合度小于0.9,样品实际结果分析表明需降低分析方法检出限,提高低含量氧化钙和氧化钠的分析质量。本方法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数据质量的直接评价作了有益的尝试,可以作为现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质量评价办法的参考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 质量评价 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47
2
作者 叶家瑜 姚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2,147,共7页
分析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中原有的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实验室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并将测试数据绘制的元素虚拟地球化学图进行相似性比较,以求改... 分析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中原有的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实验室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并将测试数据绘制的元素虚拟地球化学图进行相似性比较,以求改进和完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促进分析测试质量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质量评估 地球化学调查 样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直读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硼锡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亚娇 张随安 +5 位作者 杨春 段玉宇 杨凯淇 王高红 杨中瑞 张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8-1480,1485,共4页
采用聚光科技E5000电弧直读发射光谱测试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硼、锡含量。最佳实验条件为:预燃阶段电流5 A,保持10 s;激发阶段电流14 A,保持42 s;积分时间25 s;上电极为平头圆形状,下电极为细颈杯状;锗为内标元素。此条件下,测试样... 采用聚光科技E5000电弧直读发射光谱测试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硼、锡含量。最佳实验条件为:预燃阶段电流5 A,保持10 s;激发阶段电流14 A,保持42 s;积分时间25 s;上电极为平头圆形状,下电极为细颈杯状;锗为内标元素。此条件下,测试样品中银、硼、锡的检出限分别为0.016,0.95,0.32μg/g,精密度在10%以内,测试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实验方法固体进样,操作简单,测试周期短,污染小,是测试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硼、锡含量时值得推广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 电弧直读发射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区域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银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倩妮 刘伟 +1 位作者 何雨珊 阳国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9-467,共9页
建立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的方法,探究在动能歧视模式(KED)下,分别通入不同流速碰撞/反应气体(He)的干扰消除效果。Ag的两个稳定同位素因受到锆、铌氧化物(^(90)Zr^(16)O^(1)H、^(91)Zr^(16)O... 建立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的方法,探究在动能歧视模式(KED)下,分别通入不同流速碰撞/反应气体(He)的干扰消除效果。Ag的两个稳定同位素因受到锆、铌氧化物(^(90)Zr^(16)O^(1)H、^(91)Zr^(16)O、^(92)Zr^(16)O^(1)H、^(93)Nb^(16)O)等的质谱干扰,对于干扰元素锆、铌含量较高而银含量低的样品,即使采用干扰系数校正也存在较大误差。结果表明:在KED模式下,通过加大氦气流速至7.0mL/min,基体元素如锆、铌氧化物产率降低,基本上消除了锆、铌氧化物对痕量Ag的多原子离子干扰。本文采用混合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敞开酸溶消解样品,残渣用王水复溶提取,结合KED模式选出干扰较小的同位素109Ag作为测定同位素,以103Rh作为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仪器信号漂移。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在标准值的允许误差范围内,方法的检出限(3SD)为0.005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1.43%~11.22%,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 0130.4—2006)对精密度的要求。本方法适用于土壤、水系沉积物、岩石等区域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 痕量银 KE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3
5
作者 奚小环 杨忠芳 +1 位作者 夏学齐 李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205,共12页
土壤碳储量问题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这一基本参数的计算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取得了大量高密度和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土壤碳库的高精度计算提供了... 土壤碳储量问题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这一基本参数的计算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取得了大量高密度和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土壤碳库的高精度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文中重点探讨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土壤碳储量的方法。首先提出针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单位土壤碳量(USCA)"概念,用以代表调查数据基本面积单元(4km2)的碳储量,并作为区域和全国尺度土壤碳储量计算的基本单位。在收集分析14个省市414条的土壤剖面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土壤有机碳(TOC)的垂直分布与无机碳和其他元素不同,存在指数分布规律,运用面积积分运算方法发现利用直线模型计算土壤有机碳库的误差(+20%~+100%)远大于指数模型的误差(-10%~+20%)。因此,文中建议"有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OC)"需使用指数模型拟合后积分求算,而"无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IC)"则使用直线模型,"全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C)"采用两者加和计算。文中还分析了其他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并提出氮储量计算需采用与有机碳类似的方法,其他51种元素(氧化物)储量采用与无机碳类似的方案,按照直线模型计算单位土壤元素量和单位土壤氧化物量(U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剖面 指数模型 单位土壤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喜宽 朱锁 +3 位作者 刘东 夏学齐 包凤琴 赵锁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4-1070,共7页
报道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及其对当地资源勘察、古湖泊环境、城市污染和地方病研究等方面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河套地区土壤主要富集Mg、Ca等碱性物质,西部狼山一带的多金属矿区应重视Ga、Ge、Tl等分散元素矿床... 报道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及其对当地资源勘察、古湖泊环境、城市污染和地方病研究等方面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河套地区土壤主要富集Mg、Ca等碱性物质,西部狼山一带的多金属矿区应重视Ga、Ge、Tl等分散元素矿床的研究,乌拉山到大青山一带是寻找绿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20目粒级的土壤元素含量反映了河套地区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时不同成土母质决定了不同的元素富集与贫化特征,狼山山前冲积扇中是一套以多金属及分散元素为主的异常组合。河套地区的城市区内存在Pb、Hg、C、Ag、Au、P、Cd等元素异常的共同特征。古湖泊区与现代乌梁素海均表现F、Mo、U、CaO、MgO、Sr、C、I为正异常、S iO2为负异常的特征。同时现代乌梁素海沉积物中富集有机碳、N、P、Se,pH值较低;古湖泊则相反。河套地区氟中毒区与古湖泊、古河道以及白垩系地层分布范围一致,发病程度与高氟地下水含量呈正比关系。砷中毒与砷的全量和As3+共同作用有关,砷的价态对砷中毒产生影响,As3+含量越高,病况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河套地区 内蒙古 古湖泊 氟中毒区 砷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计算机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连和 李曼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使用通用的Microsoft Office系统中的Excel软件,根据不同项目及不同元素的内检质量和一级标准物质质量,判断分析测试质量。对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质量进行计算机及局域网质量控制,利用Access工具建立数据库,编制一级标准物质质量... 使用通用的Microsoft Office系统中的Excel软件,根据不同项目及不同元素的内检质量和一级标准物质质量,判断分析测试质量。对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质量进行计算机及局域网质量控制,利用Access工具建立数据库,编制一级标准物质质量控制表、密码检查质量控制表,制作质量监控图及打印检测报告等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化探样品分析数据质量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 EXCEL ACCESS 局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不同成因表层土壤代表性研究——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吴超 孙彬彬 +4 位作者 成晓梦 周国华 贺灵 曾道明 梁倍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39-1549,共11页
当前,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已逐步进入丘陵山区,与平原区不同,丘陵山区地质背景更复杂,土壤成因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多变,土壤类型多样。如何布设土壤样点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土壤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选择浙江绍... 当前,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已逐步进入丘陵山区,与平原区不同,丘陵山区地质背景更复杂,土壤成因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多变,土壤类型多样。如何布设土壤样点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土壤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选择浙江绍兴市区以南40 km^(2)的丘陵山区,按照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样品布设原则及采样要求,以4点/km^(2)密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38项元素指标含量。通过对比不同采样密度及不同成因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开展丘陵山区表层土壤采样代表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中的小格采样、大格组合分析方案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对于大多数元素指标而言,在丘陵山区以1点/km^(2)密度采集能够代表采样单元格物质组成的冲积成因土壤,可更好地满足样品代表性要求。在评价As、Mn、Mo、Al_(2)O_(3)、MgO、K_(2)O等元素指标异常时,可倾向性地采集残坡积成因土壤。研究成果为丘陵山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样品采集方法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表层土壤 代表性 丘陵山区 浙江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分析测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27
9
作者 周国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6-300,共5页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方法及质量监控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随着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和核心,作为关键支撑技术的分析测试...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方法及质量监控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随着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和核心,作为关键支撑技术的分析测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是要求分析测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满足区域地球化学编图、环境监测及变化研究的需要,建议以现有54项指标分析测试方法及质量监控体系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某些介质及测试指标的分析测试水平;二是要求开发形成能满足多介质分析、多指标测定、经济有效的一整套分析测试方法体系,以适应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测试方法体系 分析质量 机遇和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仪器协同-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分析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永立 程文翠 +3 位作者 张兆法 魏利 孙孟华 庞雪敏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500,共6页
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多元素分析测试中,通常将XRF、ICP-OES、ICP-MS、AFS等仪器相互配套使用,但由于XRF测定20多个元素,与其他仪器测定速度并不同步,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本方法对配套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了XRF部分测量元素的分析... 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多元素分析测试中,通常将XRF、ICP-OES、ICP-MS、AFS等仪器相互配套使用,但由于XRF测定20多个元素,与其他仪器测定速度并不同步,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本方法对配套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了XRF部分测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即将基体校正和谱线重叠校正涉及Na_2O、MgO、V的数据由ICP-OES法测量;Cu、Pb、Zn、Mn、Th的数据由ICP-MS法测量;As、Bi的数据由AFS法测量。优化后的XRF方法测量元素减少为16个:SiO_2、Al_2O_3、Ca O、TFe_2O_3、K_2O、Ti、P、Sr、Ba、Zr、Nb、Y、Rb、Br、Ga、Cl。通过设计的XRF数据处理程序,实现了这些不同方法的测量数据共享,利用ICP-OES、ICP-MS、AFS等测量数据对XRF数据进行基体效应和谱线重叠干扰校正。本方法精密度(RSD,n=12)为0.55%~8.22%,准确度(ΔlogC)为0.000~0.031,用国家标准物质及实际样品验证的结果满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测试质量规范要求。本方案减少了XRF直接测量元素的数量,提高了多种仪器协同的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分析 多仪器协同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量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玉纯 林庆文 +1 位作者 马玲 梁述廷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1-677,共7页
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中,粉末压片制样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制样方法,但由于存在样品粒度、矿物和基体效应对其测量条件进行优化。本文应用XRF法测量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24种主次量元素,综合优化了制样压力、仪器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 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中,粉末压片制样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制样方法,但由于存在样品粒度、矿物和基体效应对其测量条件进行优化。本文应用XRF法测量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24种主次量元素,综合优化了制样压力、仪器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待测元素分析谱线、探测器的调节和探测效率等实验条件。在最优测量条件下,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GBW07402、GBW07404、GBW07424、GBW07426、GBW07429验证方法的准确度,结果表明个别元素如GBW07402中的Na2O、GBW07404中的Pb相对误差大于10%,其余元素的相对误差小于10%,但均达到了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质量监控要求。经优化的仪器测量条件为我国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分析谱线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土壤pH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浅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斯凡 马良程 高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5-528,共4页
选定一案例区,按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所要求的方法获取表层土壤样品,并分别测定单点样品和组合样品的土壤pH值。通过统计分析和GIS制图,对比了这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研究区土壤酸碱性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选定一案例区,按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所要求的方法获取表层土壤样品,并分别测定单点样品和组合样品的土壤pH值。通过统计分析和GIS制图,对比了这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研究区土壤酸碱性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但土壤样品组合后测定的pH值与单点样品测定结果相比总体上有所下降。土壤呈碱性时,组合分析法更易导致pH偏低。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得的土壤酸碱性数据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并分析特定地区的土壤酸碱性变化趋势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夸大土壤酸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PH值 分析方法 土壤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拉奇地区1∶5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青 高凤莉 张争京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29-236,共8页
我国开展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以来,全国地质实验室在样品分析时对质量的控制都相当重视,除了按照相应规范进行了内部和外部质量监控外,还各自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来提高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办法的完善使得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 我国开展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以来,全国地质实验室在样品分析时对质量的控制都相当重视,除了按照相应规范进行了内部和外部质量监控外,还各自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来提高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办法的完善使得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技术水平和质量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高质量的分析数据取得了较好的元素成图效果。从新疆哈拉奇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特点出发,针对本实验室实际和各大型仪器检出限的不同,选定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元素的分析方法配套方案。并且对检测数据的质量监控过程进行总结,对质量监控的目的和方式,提出一些认识和意见,为化探样品分析测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调查样品 质量管制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ICP-MS法测定厚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硼锗溴钼锡碘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元 王文东 +3 位作者 卢兵 赵文志 杨园 吕胜男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重要的区域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地球化学背景变化,要求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更低的检出限。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的硼锗溴钼锡碘钨主要采用单独或分组熔矿的... 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重要的区域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地球化学背景变化,要求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更低的检出限。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的硼锗溴钼锡碘钨主要采用单独或分组熔矿的方法进行制备和测定,操作流程长且涉及6种测定方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以上7种元素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碱熔,分取溶液加入柠檬酸,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交换2~3h,除去溶液中大量的阳离子减少基体干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硼锗溴钼锡碘钨含量。结果表明:7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66、0.096、0.78、0.11、0.15、0.29、0.27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2.1%~7.5%之间,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应用成本低,并且整合了相关6种分析配套方法,应用于测定厚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Z/T 0258—2014)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 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碱熔 柠檬酸 阳离子交换树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中磷、钒、铬、镍、硒等13种元素的高效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卫 郭颖超 +1 位作者 彭香景 谷周雷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4,共6页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等三种混合酸预消解,再用王水、盐酸分两次复溶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钴、铜、钼、铅、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磷、钒、铬、锌、钾、镍、锰,原子荧光发射光谱(AFS)法测...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等三种混合酸预消解,再用王水、盐酸分两次复溶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钴、铜、钼、铅、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磷、钒、铬、锌、钾、镍、锰,原子荧光发射光谱(AFS)法测定硒,最终实现区域地球化学样品中磷、钒、铬等13种元素的准确、高效、组合测定。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元素的检出限均低于9.00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7.8%,均能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的要求,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多元素同时测定、方法检出限低、测定线性范围宽、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尤其是协同高效,大大节约水、电、试剂等特点,适合实验室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 多元素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24种元素测定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门倩妮 郑艳荣 +2 位作者 卢泽众 王真 王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9-1066,共8页
对陕南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24种元素(Ti、P、Cu、Zn、Cr、Ni、Nb、Zr、Sr、Rb、Ga、Li、Be、U、Th、Pb、Bi、Mo、W、Hf、Cs、La、Cd、Co)的测定方法进行了选择。Ga、Li、Be、U、Th、Pb、Bi、Mo、W、Hf、Cs、La、Cd、Co采用电感耦合... 对陕南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24种元素(Ti、P、Cu、Zn、Cr、Ni、Nb、Zr、Sr、Rb、Ga、Li、Be、U、Th、Pb、Bi、Mo、W、Hf、Cs、La、Cd、Co)的测定方法进行了选择。Ga、Li、Be、U、Th、Pb、Bi、Mo、W、Hf、Cs、La、Cd、Co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Ti、P、Cu、Zn、Cr、Ni、Nb、Zr、Sr、Rb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采用混合酸敞开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Hf时,需进行数学公式校正,Hf的校正结果与Hf的认定值相符,Hf校正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不大于5.8%。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合格率均为100%,密码重复性样品的合格率不小于96.6%,异常点重复性样品的合格率不小于97.0%,各元素报出率不小于95.5%,符合规范DZ/T 0011-201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 测定方法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问题与讨论 被引量:63
17
作者 成杭新 杨忠芳 +5 位作者 赵传冬 庄广民 刘英汉 赵更新 陈国光 陈德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07-615,共9页
通过对美国BigMoose湖鱼类死亡和德国莱茵河流域Cd污染的生态地球化学预警例案分析 ,就中国将要开展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项目 ,其实质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地球化学填... 通过对美国BigMoose湖鱼类死亡和德国莱茵河流域Cd污染的生态地球化学预警例案分析 ,就中国将要开展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项目 ,其实质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地球化学填图。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时 ,战略上应以跨生态系统的江河流域为重点 ,尤其对沿长江流域分布的镉异常 ,沿江各省应有全局观念 ,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镉异常的生态地球化学预警研究 ;战术上 ,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 ,充分考虑大气生物水土等层圈各项预警指标的协调一致。生态地球化学预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 ,开展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研究 ,不但有可能使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在国际上继续占有重要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 预警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18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6-346,共1页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出版;其应用范围涉及不同比例尺区域化探、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环境样品等诸多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样品分析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 测试中心 区域化探 环境样品 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19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2,共1页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出版;其应用范围涉及不同比例...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出版;其应用范围涉及不同比例尺区域化探、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环境样品等诸多的领域,是地学分析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全书70万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29种标准方法的介绍,在每一种方法中分别介绍适用的不同元素,方法的提要、试剂、仪器及材料、分析步骤(包括质量控制),分析结果计算、精密度、附录(仪器、干扰的校正、得到的一些统计结果等)。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中各种方法各部分的详细说明及数据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样品分析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 测试中心 区域化探 环境样品 地学分析 标准方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铜的区域成矿地球化学分布模式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长义 王惠艳 +1 位作者 冯斌 于俊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0-220,共11页
中国1∶20(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已完成620余万km2,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可扫面积,获得了海量高质量基础地球化学数据和数以万计的地球化学异常,在地质找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这些资料的开发利用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 中国1∶20(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已完成620余万km2,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可扫面积,获得了海量高质量基础地球化学数据和数以万计的地球化学异常,在地质找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这些资料的开发利用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以全国1∶200 000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基础编制的中国1∶500万Cu地球化学图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Cu地球化学背景差异明显,具有不同的特征;地球化学景观不同,Cu地球化学背景值明显不同,以岩溶景观区Cu背景值最高而森林景观区最低;不同景观类型、不同矿床成因和不同出露条件下铜矿的区域异常规模和异常强度差异很大;中国Cu的区域成矿地球化学模式可概括为成矿作用与地球化学省相关,以及成矿作用与地球化学省无明显关系两种,并且在高、低背景区或甚低背景区中Cu异常的分布特征不同,Cu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也不同。在全国范围内圈出79个Cu地球化学省和1个地球化学域,并以地球化学省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分区和已知矿床的分布及地质背景,划分出20个Cu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地球化学 分布模式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