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细浸染型金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1
作者 胡树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31-234,247,共5页
通过对四川东北寨金矿床、马脑壳金矿床区域地质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归纳,建立微细浸染型金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区域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分布在一套钙、泥、砂质碳酸盐-碎屑岩沉积地层,受构造控制明显;Au、As、Hg、Sb、... 通过对四川东北寨金矿床、马脑壳金矿床区域地质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归纳,建立微细浸染型金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区域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分布在一套钙、泥、砂质碳酸盐-碎屑岩沉积地层,受构造控制明显;Au、As、Hg、Sb、W综合异常有效圈定了矿田范围,可作为矿田异常;Ag、Cu、Mo、Pb、Bi异常组合呈断续的环带状恰好圈闭矿田异常的范围;成矿环境处于低Si、低Na、高Fe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东北寨 马脑壳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拿若铜(金)矿床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被引量:30
2
作者 方向 唐菊兴 +8 位作者 李彦波 王勤 丁帅 张志 杨超 李玉彬 陈红旗 卫鲁杰 尼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6-950,共15页
拿若铜(金)矿床是多龙矿集区内继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波龙斑岩铜(金)矿之后又一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作者以矿区探矿工程分析数据为基础,研究各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成矿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不明显,在平面上分带特... 拿若铜(金)矿床是多龙矿集区内继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波龙斑岩铜(金)矿之后又一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作者以矿区探矿工程分析数据为基础,研究各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成矿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不明显,在平面上分带特征较显著,表现为自矿区中心ZK0001,向南西方向具有Cu+Au-Cu(Au、Ag)→Cu(Ag、Au)-Cu(Ag)的分带特征。同时,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从0线开始至31线(北东→南西)具有Mo、Cu→Mo(Cu、Au)→Cu、Au(Ag、Mo、Pb)→Pb→Pb、Zn分带特征,显示物质来源和热源位于0线附近,成矿流体是以0线、7线一带向四周运移,并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运移的特点。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元素分带特征研究,建立了矿区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龙矿集区 拿若斑岩铜(金)矿床 分带特征 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找矿预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推断地质体模型与应用--以花岗岩类侵入体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向运川 龚庆杰 +1 位作者 刘荣梅 杨万志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09-2618,共10页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获得的海量地球化学数据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化探工作组将全国陆地国土划分为5个地球化学域(古亚洲地球化学域、秦祁昆地球化学域、特提斯地球化学域、扬子地球化学...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获得的海量地球化学数据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化探工作组将全国陆地国土划分为5个地球化学域(古亚洲地球化学域、秦祁昆地球化学域、特提斯地球化学域、扬子地球化学域和滨太平洋地球化学域)和25个地球化学省。在全国地球化学图中位于云南西部地区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具有显著富K2O、Th、U、La、Y、Zr而贫Co、Ni、V、Cr、Ti、Fe2O3的特征。基于云南西部地区区域化探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确定了高场强元素组合(F2)和相容元素组合(F1)两个公因子:F2=0.87Th+0.86Y+0.77U+0.77Zr+0.67La+0.61K2O+0.58Al2O3+0.53Be,F1=0.95Fe2O3+0.93V+0.93Ti+0.92Co+0.81Cr+0.80Ni。利用二者因子得分比值(F2/F1)构建了推断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区域地球化学综合指标和推断模型。以F2/F1为例介绍了制作地球化学图和地球化学异常图的方法技术。在F2/F1地球化学图中的高值区或在其地球化学异常图中的异常区与云南西部地区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地表出露范围十分吻合,从而验证了地球化学推断花岗岩类侵入体模型的可行性。基于构建的推断模型在全国近7百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进行推演并绘制F2/F1的地球化学图和地球化学异常图。选择华南中部地区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模型指标异常区与实测花岗岩类侵入体在空间形态和规模上十分吻合,尤其在韶关至桂林、贺州一带花岗岩类侵入体边界与F2/F1异常区边界几乎一致。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针对花岗岩类侵入体所建立的区域地球化学推断模型的可行性,而且该模型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 推断模型 花岗岩类侵入体 地球化学 全国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PGIS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希清 杨晓君 +1 位作者 陈富文 高立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不同。笔者详细介绍了应用MAPGIS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异常圈定前不需对原始数据作过多预处理,圈定时可不考虑地质背景划分、地球化学景...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不同。笔者详细介绍了应用MAPGIS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异常圈定前不需对原始数据作过多预处理,圈定时可不考虑地质背景划分、地球化学景观的不同,不受工作区研究程度及研究人员专业影响,方法适应性强,简单、快速,并能客观反映矿化情况,较好地体现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变化,对地球化学分区研究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 异常信息提取 MAPGIS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球物化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化探异常的地球化学勘查评价方法技术进展综述 被引量:40
5
作者 朱华平 张德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与评价之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一直是矿产勘查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回顾了近十几年来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的方法与思路以及评价异常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的一些进展 ,并根据不同的覆盖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技...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与评价之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一直是矿产勘查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回顾了近十几年来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的方法与思路以及评价异常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的一些进展 ,并根据不同的覆盖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应用条件 ,把它们分为厚覆盖区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基岩区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和生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加以评述 ,最后提出多种地学信息综合集成 ,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 ,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等互相协作较准确的筛选异常 ,多学科结合的立体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以预测隐伏矿床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异常 地球化学勘查评价方法 覆盖条件 地学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定位系统 遥感技术 隐伏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邹长毅 李应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03-807,共5页
系统研究了紫木凼金矿床不同比例尺勘查结果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建立了紫木凼金矿床的区域(1∶20万)、矿田(1∶5万)和矿床(1∶1万)3种尺度的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对1∶20万区域化探异常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紫木凼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贵州 兴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区域勘查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找矿重大突破 被引量:5
7
作者 杜佩轩 田素荣 田晖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2-26,共5页
新疆区域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勘查成果在行业领域达到较高水平。本文论述了新疆区域勘查地球化学在不同景观区填图、地球化学制图、异常处理、异常评价方法等方向的主要进展 。
关键词 新疆 区域勘查地球化学 研究进展 勘查成果 找矿重大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6
8
作者 王瑞廷 毛景文 +3 位作者 任小华 旺军谊 欧阳建平 袁炳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是勘查地球化学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基本上包括地球化学异常的不同地质-构造单元评价法和多元素定量化评价指标法等8种方法。这些异常评价方法缺乏从成岩成矿系统的发展演化上去认识异...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是勘查地球化学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基本上包括地球化学异常的不同地质-构造单元评价法和多元素定量化评价指标法等8种方法。这些异常评价方法缺乏从成岩成矿系统的发展演化上去认识异常的表象与本质,关于表生因素对异常的制约和异常形成机制及异常产生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的研究不够,只是提取和利用异常本身的信息。因此,研究成矿及矿化指示元素在原生带和表生带不同介质中的赋存相态、相对比例,总结其在不同景观环境下的迁移聚散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表生异常形成机制,系统剖析控制异常发育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而选择区域异常评价指标,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区域异常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评价 区域地球化学 成矿系统 地球化学异常 勘查地球化学 构造单元 地质 定性与定量 指标法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3
9
作者 奚小环 杨忠芳 +1 位作者 夏学齐 李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205,共12页
土壤碳储量问题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这一基本参数的计算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取得了大量高密度和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土壤碳库的高精度计算提供了... 土壤碳储量问题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这一基本参数的计算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取得了大量高密度和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土壤碳库的高精度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文中重点探讨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土壤碳储量的方法。首先提出针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单位土壤碳量(USCA)"概念,用以代表调查数据基本面积单元(4km2)的碳储量,并作为区域和全国尺度土壤碳储量计算的基本单位。在收集分析14个省市414条的土壤剖面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土壤有机碳(TOC)的垂直分布与无机碳和其他元素不同,存在指数分布规律,运用面积积分运算方法发现利用直线模型计算土壤有机碳库的误差(+20%~+100%)远大于指数模型的误差(-10%~+20%)。因此,文中建议"有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OC)"需使用指数模型拟合后积分求算,而"无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IC)"则使用直线模型,"全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C)"采用两者加和计算。文中还分析了其他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并提出氮储量计算需采用与有机碳类似的方法,其他51种元素(氧化物)储量采用与无机碳类似的方案,按照直线模型计算单位土壤元素量和单位土壤氧化物量(U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剖面 指数模型 单位土壤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10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6-346,共1页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出版;其应用范围涉及不同比例尺区域化探、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环境样品等诸多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样品分析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测试中心 区域化探 环境样品 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11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2,共1页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出版;其应用范围涉及不同比例...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各大岩矿测试中心按统一的步骤、原则历时多年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所得集大成的成果,项目成果已通过全国分析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很高的评价,准予出版;其应用范围涉及不同比例尺区域化探、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环境样品等诸多的领域,是地学分析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全书70万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29种标准方法的介绍,在每一种方法中分别介绍适用的不同元素,方法的提要、试剂、仪器及材料、分析步骤(包括质量控制),分析结果计算、精密度、附录(仪器、干扰的校正、得到的一些统计结果等)。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中各种方法各部分的详细说明及数据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样品分析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测试中心 区域化探 环境样品 地学分析 标准方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地质部门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综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浚 陈伟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61,共7页
对有色地质部门50年来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主要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对这些理论与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模型 痕量相态分析 区带化探 油气化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进展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学求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7,共8页
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与批量矿床的发现。特别是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或调查工作,圈定了几万个异常,带动了一批新矿床的发现;(2)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基准建立。经过国际合作研究,中国、... 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与批量矿床的发现。特别是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或调查工作,圈定了几万个异常,带动了一批新矿床的发现;(2)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基准建立。经过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本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为研究未来全球化学变化奠定了基础;(3)深穿透地球化学微观迁移机理研究取得重大认识,发明了系列覆盖区穿透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4)发现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发现所有的已知矿集区都位于地球化学块体的范围之内,地球化学块体为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5)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一些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在盆地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技术取得进展。未来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微观尺度上,从纳米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地球化学迁移机理与覆盖区找矿技术;(2)在全球尺度上,致力于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建立与全球变化研究;(3)在区域尺度上,继续开展区域地球化学填图与成矿带地球化学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 区域地球化学填图 全球地球化学基准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14
作者 成杭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近年来各省(区、市)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及时交流评价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研讨技术方法和学术理论问题,进一步做好省部合作项目和推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的... 近年来各省(区、市)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及时交流评价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研讨技术方法和学术理论问题,进一步做好省部合作项目和推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的开展,2007年4月13—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西桂林召开了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全国各有关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地质调查院,地调局所属各大区地调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等54个单位共计141人参加了会议,37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进行了成果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学术研讨会 学术交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化学勘查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分形滤波方法和地球化学信息提取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92
15
作者 成秋明 张生元 +5 位作者 左仁广 陈志军 谢淑云 夏庆霖 徐德义 姚凌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圈定地球化学异常是勘查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通过详细分析近30年来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的分形和多重分形等现代非线性理论和新方法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以解决地球化学复杂背景与叠加异常分解难题为例... 圈定地球化学异常是勘查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通过详细分析近30年来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的分形和多重分形等现代非线性理论和新方法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以解决地球化学复杂背景与叠加异常分解难题为例,介绍了广义自相似理论与分形滤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信在资源、环境、灾害的其他应用领域也将发挥重要影响。文中阐明了多重分形是更具普适性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模式,"密度-面积"分形模型是刻画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模型,并为多个空间开展分形滤波和分解地球化学复杂背景与叠加异常的理论基础。该方法的显著优势在于将地球化学场的各向异性、尺度不变性、广义自相似性等特征集于一体,具有压制变化性背景干扰,突出局部异常的能力,其中C-A和S-A业已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靶区圈定和环境污染模式识别,形成了分解地球化学复杂背景和叠加异常的常用技术,在国内外多个成矿区带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密度-面积模型 多重分形 矿产勘查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周边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玉强 史辉 +3 位作者 李军 黄太岭 金英梅 王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600,共8页
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 4个矿床模式 :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 ,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 4个矿床模式产出... 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 4个矿床模式 :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 ,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 4个矿床模式产出的区域构造部位、岩浆岩、控矿构造、遥感影像以及区域和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为建立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区域勘查模型和该地区的找矿部署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地球物理 金矿床 找矿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勘查地球化学 区域地质 模式 产出 基础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黄桥无机油气的地球化学演化模式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霍明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82-488,共7页
江苏黄桥CO2 气田中的CO2 ,历来被认为是幔源CO2 。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CO2并非幔源CO2 ,而是幔源CH4上升至地表 (- 30 0 0m~ 0m)被氧化的结果。黄桥CO2 气田犹如一床棉被覆盖在无机油气上方 ,形成气被 ,其下就是储量巨大的凝... 江苏黄桥CO2 气田中的CO2 ,历来被认为是幔源CO2 。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CO2并非幔源CO2 ,而是幔源CH4上升至地表 (- 30 0 0m~ 0m)被氧化的结果。黄桥CO2 气田犹如一床棉被覆盖在无机油气上方 ,形成气被 ,其下就是储量巨大的凝析油和CH4气田。黄桥地区无机油气藏的找矿方向在其CO2 气田的下面深部 ,勘探重点放在地下 5 0 0 0~ 10 0 0 0m之间的构造富集的有利部位。研究提出了一种在未知区既较为经济、又能较大提高钻井成功率的无机油气藏立体勘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规律 江苏 无机油气 地球化学演化模式 油气藏立体勘查模型 二氧化碳气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维自仿射分形及其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申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分形概念应用在地球科学中来刻画地质量和物体的自相似特征。研究表明分形模型常常提供有力工具来刻画地质量和物体的基本空间分布结构。本文提出了 n维自仿射分形的检验与定量评定方法。通过实例 ,说明 n维自仿射分形的方法在实际问题... 分形概念应用在地球科学中来刻画地质量和物体的自相似特征。研究表明分形模型常常提供有力工具来刻画地质量和物体的基本空间分布结构。本文提出了 n维自仿射分形的检验与定量评定方法。通过实例 ,说明 n维自仿射分形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方法和步骤 ,并解释了分维数的实际意义。分维数是反映区域化变量在某方向变化程度的定量指标。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化学金元素和银元素数据 ,而且还适用于其他元素和地质数据 ,具有普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仿射分形 地球化学 N维 应用 空间分布结构 区域化变量 相似特征 地球科学 分形概念 分形模型 评定方法 实际问题 实际意义 定量指标 地质数据 分维数 银元素 金元素 物体 质量 刻画 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淘锡坑石英脉型钨矿床找矿新突破及“台阶式”勘查模型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淑庆 赵正 +3 位作者 郭聪 李陈浩 刘善宝 刘战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3-577,共15页
淘锡坑钨矿床是目前赣南地区可采规模最大的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主要由宝山、棋洞、烂埂子和枫林坑矿段组成。近年通过深边勘查,在矿区南东侧东峰矿段又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新增优质黑钨矿资源量(WO_(3))超1.4万吨。文章系统对比了淘锡... 淘锡坑钨矿床是目前赣南地区可采规模最大的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主要由宝山、棋洞、烂埂子和枫林坑矿段组成。近年通过深边勘查,在矿区南东侧东峰矿段又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新增优质黑钨矿资源量(WO_(3))超1.4万吨。文章系统对比了淘锡坑各类矿体地质特征,重点对东峰矿段Ⅰ号脉带黑钨矿开展了矿物学研究,结合矿物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系统总结了石英脉内带型黑钨矿与外带型黑钨矿的地球化学差异。结果显示,内带型黑钨矿具有更低的Zr/Hf、Nb/Ta和LREE/HREE比值,反映其成矿热液演化程度更高,与其更低的成矿温度相对应。东峰矿段黑钨矿由浅至深具有从外带型向内带型过渡的特征,其深部仍具有重要找矿潜力。结合赣南地区石英脉型钨矿发育特征,在“五层楼”模型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适用于石英脉型钨矿深边部找矿的“台阶式”勘查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勘查技术方法及黑钨矿矿物化学标志,为矿床-矿田尺度的钨矿勘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钨矿 地球化学特征 勘查模型 淘锡坑 东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为例
20
作者 龚鹏 胡小梅 +1 位作者 李娟 仇一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01-1612,共12页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科学合理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是关键,也是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相似类比的"标准样本"。在中国地...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科学合理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是关键,也是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相似类比的"标准样本"。在中国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归纳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玛"三位一体"(夕卡岩型-角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最新资料,构建了甲玛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该模型由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重要控矿因素6个方面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标准样本 同系统性 多元性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