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因子的区域可持续性动态评估——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晓娜
李泽红
+2 位作者
董锁成
薛东前
陈艳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生态足迹是评估区域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有研究多采用全国统一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测算。以陕西省为研究区,通过独立测算研究区各年份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对传统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均衡因子、产量因子...
生态足迹是评估区域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有研究多采用全国统一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测算。以陕西省为研究区,通过独立测算研究区各年份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对传统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均衡因子、产量因子与全国统一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尽管评价结果显示1995—2011年陕西省总体处于不可持续性状态,但所反映的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指数均比较稳定,分别在0.138 9-0.497 8hm2/人和1.170 3-2.613 7之间,该结果较传统研究结果数值偏小,但更贴近区域现实。从全球生态问题谈判的有利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和区域特色的生态足迹测算因子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区域可持续性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分析:基于三维视角的理论架构
2
作者
栗战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8,共6页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基于理论构建的视角,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提升的理论架构包括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维度问题、动因与激励。综合来看,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存在一个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相互适应...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基于理论构建的视角,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提升的理论架构包括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维度问题、动因与激励。综合来看,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存在一个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相互适应、良性互动、互为激励兼容的结构,由此构成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复杂性自适功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发展
可持续性
三维视角
生态环境
博弈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兰兰
刘艳中
+4 位作者
宋彦
陈勇
李江风
张祚
夏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191,共9页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文章基于改进的"消费-产出"生态足迹模型,以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对临湘市2005-2013年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和...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文章基于改进的"消费-产出"生态足迹模型,以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对临湘市2005-2013年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临湘市的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处于生态可持续状态;(2)耕地、牧草地和水域的可利用生态承载力潜力已完全释放,而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可利用生态承载力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3)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呈现北高南低、中部最弱的趋势;(4)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较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的结果更全面、更符合实际。结合研究结果,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模式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临湘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消费-产出
区域
生态
可持续性
判别准则
临湘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因子的区域可持续性动态评估——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郭晓娜
李泽红
董锁成
薛东前
陈艳晓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碳排放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41101117)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H2012001B)
文摘
生态足迹是评估区域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有研究多采用全国统一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测算。以陕西省为研究区,通过独立测算研究区各年份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对传统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均衡因子、产量因子与全国统一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尽管评价结果显示1995—2011年陕西省总体处于不可持续性状态,但所反映的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指数均比较稳定,分别在0.138 9-0.497 8hm2/人和1.170 3-2.613 7之间,该结果较传统研究结果数值偏小,但更贴近区域现实。从全球生态问题谈判的有利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和区域特色的生态足迹测算因子和方法。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区域可持续性
动态评估
Key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dynamic evaluation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分析:基于三维视角的理论架构
2
作者
栗战书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8,共6页
文摘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基于理论构建的视角,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提升的理论架构包括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维度问题、动因与激励。综合来看,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存在一个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相互适应、良性互动、互为激励兼容的结构,由此构成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复杂性自适功能系统。
关键词
区域
发展
可持续性
三维视角
生态环境
博弈均衡
分类号
F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兰兰
刘艳中
宋彦
陈勇
李江风
张祚
夏凡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国城市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大学商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19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600
41201164)
文摘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文章基于改进的"消费-产出"生态足迹模型,以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对临湘市2005-2013年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临湘市的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处于生态可持续状态;(2)耕地、牧草地和水域的可利用生态承载力潜力已完全释放,而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可利用生态承载力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3)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呈现北高南低、中部最弱的趋势;(4)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较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的结果更全面、更符合实际。结合研究结果,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模式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临湘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消费-产出
区域
生态
可持续性
判别准则
临湘市
Key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sumption-output
regional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e assessment criterion
LinxiangCity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因子的区域可持续性动态评估——以陕西省为例
郭晓娜
李泽红
董锁成
薛东前
陈艳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分析:基于三维视角的理论架构
栗战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研究
周兰兰
刘艳中
宋彦
陈勇
李江风
张祚
夏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